之前忘了交代第三天晚上還是去了著名的酒吧街,到IN TOUCH吃泰國菜,所以不禁懷疑ANTONIO和老板是否是熟識。最近一腔咖喱實在是吃得有點怕了,不過能夠不考慮錢地吃還是挺爽的,雖然實際上吃的都是自己早付掉的。在如此異國情調的酒吧街上,平日做慣乖寶寶的我們也想嘗試一下alcohol,於是請教了達人哪種cocktail不太衝。PFS的美女推薦Pinacalada,貌似牛奶,混合了椰汁和金酒,SUKI點的in touch招牌酒後勁還挺足,小小一杯藍色液體(總覺得這種東西有點像家裡潔廁的,哈哈),馬上就臉紅脖子粗了,所以說椰汁是個好東西啊~~柬埔寨街頭隨處可見的TUTU,看上去好像中國的殘疾人車加個蓬子,由於想體驗風土人情,無論如何要坐一下。柬埔寨的汽油賣的比中國還貴,所以以當地的消費水平來說坐汽車和摩托車都是很奢侈的事情。花了一美金,起步費的錢,拜托導游幫忙拉了一輛TUTU,乘著夜晚的涼風開向賓館。其實感覺還是很像以前畢業旅行在麗水坐的三輪車,但如果在暹粒和邊兜上一圈,就更完美了,可惜鈔票不夠!唯一的缺點就是由於坐在車上太HIGH,一張口,牙齒裡就混進了沙子。下車前讓SUKI拍了張照,結果手一抖,人也花了,變成了一張很“妖”的照片,再想攔住司機,他已一騎絕塵而去了。 有人說:“日出和日落是在吳哥每天上演的大戲。”吳哥有很多絕佳的景點可以觀賞日出日落,巴肯山、、小吳哥、巴戎寺、皇家浴池、比粒寺……在這些人類文明奇跡上體會大自然生生不息的力量是很震撼的。第三天小吳哥的落日,讓人難以忘懷,第四天凌晨4:30我們出發去小吳哥看日出。3點50被室友叫醒,困子懵懂地起床梳洗。走到賓館外傻了,外面漆黑一片,完全就是深夜啊!車在黑夜中前行,路邊沒有一點燈光,來到小吳哥護城河邊,黑暗將這座龐然大物包裹地嚴嚴實實,根本什麼都看不見。導游小宏忙拿出事前准備好的手電,但也只能在腳前小小的範圍。頭頂上是大片的星空,不知道是不是天氣的關系,星光顯得很微弱。或許是因為吳哥的黑暗太強大,星光不足以照亮天地,好像烏雲壓頂。周圍靜得嚇人,連蟲鳴蛙叫也聽不到,它們一定也沒有起床~~走在 “虹橋道”的石板路上,前方依稀能看見點點光亮,看來我們並不是最早抵達的。小心翼翼地穿過高大的城門,努力回憶著昨天看到的景像,在夜色中試圖辨認出大道兩側的護城河、草坡和殘亙斷瓦。時間此刻仿佛停止了一般,眼前的黑永遠也沒個盡頭似的。如果這裡亮如白晝,那所有的忐忑好奇都不存在了吧。漸漸的,可以看到路那頭高大的黑色建築的輪廓了。離的越近,人就越興奮,感覺走進了居住在古老的特羅斯法尼亞裡Count Duckula城堡,假如當時再飛出個什麼蝙蝠的,估計我就要尖叫了。手電偶然晃到道路兩側的巨蛇NAGA,還真會被那詭異的樣子嚇一跳,搞不好真的就動起來了。 絕大多數人會選擇在荷花池前看日出,因為可以看到著名的倒影,這樣拍攝的照片網上有很多。以前會混淆日出日落,現在終於找到了辦法能辨認時間:由於小吳哥的大門是朝向正西方的,所以日落的時候夕陽會灑在聖殿上,所以一切是彩色的;而在日出時太陽是從小吳哥的背後升起來的,除了雲彩和日光外,就都是建築的剪影,只有黑色的輪廓。天邊已經有了點光亮,人們開始往池邊的方向走去。我們在北邊的圖書館遺址前停下了腳步,前一天在這裡坐看夕陽,同樣地希望在這裡等待黎明破曉。走進幽深的圖書館,手裡的電筒在牆上亂照一氣,涼爽的氣候多少減弱了這了本該令人恐懼的氣息,覺得自己好像在一個漫長的夢境裡,而非在現實之中。我惡作劇地發出了幾聲鬼叫來“渲染”下氣氛,招來一頓“毒打”。走到圖書館外側的石階上坐下來,那裡已經被一對情侶占據了一角。蟲子和青蛙現在已經醒了,發出清脆的鳴叫,天色漸漸明朗,每一刻的色彩都在變化,黑色、藍色、紫色、紅色,那些混合的顏色在天地間彌漫著、鋪陳著。此刻哪怕是輕微的耳語都會打擾周圍的寧靜。這是第一次在旅行中能真正地坐下來,用心體會自然與文明相結合的力量,似乎每次眨眼間眼前的一切又變了模樣,總也跟不上它們的節奏。天終於亮起來的時候,走向荷花池,人潮湧動,大家都在拍攝留念,所有的神秘面紗都被揭開,寺廟顯得黯淡而清冷,突然有種悵然若失的感觸。又等了會,天邊的雲還是很厚重,今天難道不能看到太陽的升起了嗎?不可幸免地拍了張好像PS過的“到此一游”照後,決定離開。還是有很多人從外面趕來,可惜他們看不見真正華彩的黎明破曉。這時人群騷動了起來,轉回身,太陽躲貓貓般地從五個蓮花苞中蹦出來,頓時滿眼的金黃色,於是,我看到了完整的日出…… 這天早上發現真正的疲倦是幾杯咖啡也趕不走的,車向洞裡薩湖開的時候,我們基本上是半昏迷的以致一只腳踏上甲板的時候差點摔倒,幸而被一個船家小孩浮了一把,手勁是大,汗~~洞裡薩湖是東南亞最大的淡水湖,景致和吳哥截然不同,著名的越南浮村(vietnamese floating village)就在這裡。村子只是一個叫法,不同的時候,有船家加入,又有船家離開,自由來去。村子本就是漂的。每一戶人家都是建在船上。考究一點,會編一個竹筏,在竹筏上架空再建房子。簡單的就直接在船上,加上牆壁和屋頂。每一家都會拴上一兩只小船,那是平時的交通工具。村子雖然自由,公共設施卻也齊全。學校,商店,甚至還有水上教堂,船家的買賣自然也在船上完成。那天是周日,有的孩子睡在船上的吊床上做白日夢,更多的孩子在湖裡玩,游泳,抓魚,劃船,甚至有小孩子坐在一個大木盆裡漂著,還向我們揮手。水是他們的玩具,,水也是他們的天堂,至少他們不用在補習班裡度過假日。船家的小孩在船上靈活地穿行,甚至爬到了船尾的馬達邊,把轉入的水草去除,那身手簡直是浪裡白條啊!把他拉過來要求拍照才又顯現出小孩子天真羞澀的笑容,那一刻終於明白了為什麼Angelina Julie會收養柬埔寨的孩子了,因為他們的笑容宛如天使,令你置身天堂。漸漸就看不見河岸了,遠遠近近的隔出水道,前面幾只小小漁船,一家幾口,孩子劃槳,大人收網,我們的船駛過,小舟就在浪裡一漾一漾的。再漸漸的,就什麼都沒有了,只是一望無際的碧波連到天邊,那不是海嗎? 去下一站中央市場前,使用了下浮村旁的廁所,之前看了個關於在布達拉宮如廁的NOTES,好像是把那個排到一個山澗懸崖,我們的這個也不賴,直接排湖裡了,真對不起柬埔寨人民~~暹粒有兩個著名的小商品市場:Old Market和Center Market,我們去的是中央市場,因為比較整潔。其實我看下來長的還真像萬體館下面的輕紡市場。其實前幾天在景點已經買了些圍巾什麼的了,自認為價格還算公道,因為柬埔寨的小販和中國一樣,專斬外國人,但Antonio把我們帶到了第三天導游老婆開的店裡,按批發價算給我們,這下立刻招來了我的捶胸頓足。之前聽主席說柬埔寨沒什麼好買的,他只給LP買了條圍巾,可是我攜悲憤之情還是買了一堆。說到這裡不禁要提提他們的團結:3天各景點的聯票賣40美圓,而對LOCAL是全免的,我看逛個世紀公園也沒這個價吧。中國人喜歡搞各自為正,利益衝突起來,誰都不認了。所以按照中國的收費標准,我們這幾天玩的地方沒個千八百的恐怕是下不來的。 中午吃完飯,回賓館打包踏上歸程。飛機還是要坐近7個小時,因為轉機的關系需要在昆明機場停留很久,有兩個其他部門的同事竟然就在昆明機場作別,轉道去了麗江,這樣節省了機票錢,而且的確羨慕他們有那麼多假,其實旅行最主要還是要盡興,這次我做不到了。當飛機在昆明機場上空盤旋的時候,看見了美麗的晚霞和日落,那炙烈的紅色,竟看的有些痴了。飛機上基本上都在“昏迷”,但醒來的時候看到臨座的出版社美女姐姐在看一本《柬都剪影》,於是借來翻閱。一看之下更覺得這次錯失的真的很多,為此唏噓不已。也許正是這些遺憾會在將來的某天再次把我帶回這片美麗的土地。敦煌對於我來說是一場放逐,雖然吳哥也被列入了放逐之地,但是或許真的像yier說的那樣,其實不是迷失,而是找尋,也許找到了,也許還沒有,但是絕對不是放逐。冷靜地審視自己,然後重新揚帆遠航…… 以下是SUKI同學總結的,而我又遺漏的旅行見聞。版權所有,僅供參考,如有翻錄,違者必究. 1.柬埔寨也是個奇怪的國家,他們重男輕女,男女婚後由女人出去工作養家,男人照顧家務小孩,據說這是因為他們這裡的男性要比女性少好幾倍。我們的地陪是當地的華裔,而他習慣管女生稱作小姐,男生稱作青少年,談戀愛稱作談談話,於是他會指著一片河邊的草地說“我們這裡的青少年經常找我們的小姐到這裡來談談話……” (他還說:“我們這裡啤酒相對便宜,所以青少年會約小姐上巴肯山談天~~”) 2.當地人火眼精睛,當一群亞洲人從走過來的時候他們能很准確地判斷應該和你用中文、日語或是韓語打招呼,百發百中。我們很好奇的想知道其中的秘訣,結果有美女在炎炎烈日下得到啟發:滿頭流汗是中國人,長袖襯衫牛仔褲戴著大太陽帽妝容永遠不化的是日本人,而介於中間的是韓國人。於是一群見證了日本化妝品效果的美女們又不忘在異國他鄉感嘆一番。(日本通信PEME,真棒!!!) 3.每個人多少都看過tvb的港劇阿,台灣的偶像劇以及韓劇,可是當我在酒店裡看著柬語配音版的這些連續劇的時候,我不得不承認我實在沒有那麼強的承受能力!所以還是那句話,堅持原聲是多麼的重要! (看仔仔說柬埔寨語,那種感覺只能用“恐怖”形容~~一陣涼~~) 4.早餐是最美味的。我喜歡那些西式小點心,還有美味的菠蘿,可是柬埔寨的西瓜不好吃,淡而無味。正餐是無法恭維的,所謂的當地最好的中餐廳裡帶著柬埔寨風味的中餐,以及我們根本無法適應的當地口味的柬菜,有此可見當地人的做菜水平是相當有限的,當然抱著寬容的心態還是不至於餓著的。只是以至於當我在暹粒國際機場買了一杯DQ冰激凌的時候,覺得它是如此的美味~~ (菠蘿暴甜,芒果暴沒味道!!) 5.小孩子真的永遠是最可愛的。起程的時候一直被告知不可以給乞討的小孩銀子,因為那只會落入大人的口袋,而制造出更多悲慘的小孩。事實上,我們所到之處一直被很多孩子追逐,他們乞討或是販賣一些並不怎麼樣的紀念品。躲避他們的確有些麻煩,但是漸漸地你會感受到他們一樣有純真的好奇心,希望從你身上了解到外面的世界究竟是什麼樣的。於是我們有時給他們一些零食,他們很喜歡外國的新奇食物,那些孩子不會拔腿就跑而是很燦爛的向你微笑。也有的孩子會在小紙片上寫上自己的名字羞澀的遞給你,大點的孩子也會和你交流,問你的國家向你訴說他的家鄉,雖然我並不完全明白他的話。這個國家有那麼多世界各地的游客,但只有相當少的當地人可以走出國門。每個人出生的時候都是一樣的,可當看到聯合國幫助柬埔寨建造的免費兒童醫院門口那永遠不斷的長龍,至少我會覺得世界對這些柬埔寨的小孩子其實並不公平。(柬埔寨孩子純淨的眼神在我內心深處打下的烙印是永不磨滅的,他們是上帝遺留在人間受苦的天使。) 以《五月盛放》的文字來結束我的長篇游記,我試圖記下每個細節,然而還是會有所忽略,或許應該稱之為“殘缺的美”吧…… 來到柬埔寨,來到叢林深處,來到沒有人的廟宇裡,來到這些刻滿戰爭與和平、神抵與生靈的石階上,甲在贊嘆,乙在驚呆,丙在拍照,丁這裡睡午覺……這就是柬埔寨。 旅游是歡喜,是孤獨,是我們的背包。另外的,額外的,才是照片裡的色彩和臉孔,才是語言所能描繪的風景和遭遇。孩子們生動的臉總是與幽深的遺跡交錯捆綁在一起。佛龕的背後,廊道的盡頭,總有他們的身影。他們才是廟宇裡的精靈。 難以想像,世界上最偉大的“印度教建築”竟在印度以外。對於戰爭,他們像俄羅斯人回避政治體制一樣選擇不提起,也選擇不忘記。只是地雷把本來就偏遠的地方變得更加的偏遠。五月的柬埔寨,鳳凰花開滿樹的國度,讓城市鄉村燦爛如火。這個國家的天空下終於有了和平,這個國家的人民終於有了笑顏。她似含苞待放的花,晶瑩的露水掛滿一身——那是早已盛開的希望。

(日出)

(浮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