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盛放Day1:異鄉的旅人

作者: mmpip

導讀過完波瀾不驚的生日後,19日便踏上了旅途。頭一次在出發的前夜沒有失眠。或許是經歷了一個月的興奮期,漸漸地趨於平靜,然後懷疑起旅行能否達到預期值。雯和大學同學自助去了甘肅,自由地安排自己的行程。然後無不羨慕地認為,這次旅行也許並不能盡興。去柬埔寨一共4天,景點的游覽也頗為匆忙,可是後來的旅行發現,緊湊的行程絲毫不會影響吳哥帶給我的震撼。 ...

過完波瀾不驚的生日後,19日便踏上了旅途。頭一次在出發的前夜沒有失眠。或許是經歷了一個月的興奮期,漸漸地趨於平靜,然後懷疑起旅行能否達到預期值。雯和大學同學自助去了甘肅,自由地安排自己的行程。然後無不羨慕地認為,這次旅行也許並不能盡興。去柬埔寨一共4天,景點的游覽也頗為匆忙,可是後來的旅行發現,緊湊的行程絲毫不會影響吳哥帶給我的震撼。 飛機8點起飛,5點55分出發,10幾分鐘就到達了虹橋機場。司機見我大包小包,問我去旅游嗎。我說去柬埔寨玩,然後他問:“撒麼似?吉普塞?撒地方?”汗!!“是——柬埔寨”,他又奇怪了:“就是那個什麼西哈努克對伐拉,那個地方有什麼好玩的,很窮的。”“我去吳哥窟。”“哦--”貌似他不知道有這麼個地方,再汗……公司女人是多呀,這批19個人,18個是女人,唯一的男性還是女職員的家屬,外帶2個老媽媽。領隊是旅行社的總經理,叫Antonio,馬來西亞人,中文很好,充當全程保姆。下面又是斷搞笑的對話,A問:“領隊叫什麼?安東尼?還是安東尼奧?”B:“啊呀,忘了,有奧嗎?”A:“叫錯多不尊敬人家啊,我來看看行程表,好像有他名字的……哦,有奧的!”“那他就是安東尼有奧!” 搶了個靠窗的座,還是很喜歡白天乘飛機的感覺,因為可以在高處看到雲。被同事嘲笑“土”,不過在雲端放眼望去,千奇百怪的雲彩映襯著湛藍的天空,一覽無遺,真的很享受這種沒有任何阻擋物的感覺。那天的雲是柱狀的,巍為壯觀,恍惚間覺得自己在天池裡,也算是“坐看雲起”吧。3個小時飛行,還是很快的,打了會兒盹,再看了看實現從網上拉下來的游記,與這次的行程表做了比對,很快便到了昆明機場。邊檢站頭一遭去,所以很好奇,剛想拍照留念,後面就一下閃了光,說是遲那是快,衝出個工作人員呵斥住了後面的同事,嚴禁照相!原來邊檢的地方是走私必經之處,國家重地,很敏感。埋怨自己真是“鄉下人”啊!沒有機會出機場看看昆明的景色,只能在侯機廳裡的商店逛逛,買了5個當地民族的娃娃。去暹粒的飛機很小,只能坐50個人。飛機前半部分被法國的一個團占領,我們在後半個機身。後來發現,除了中國、日本、韓國以外,去柬埔寨最多的就是法國人了,可能和柬埔寨有過一段被法國殖民有關。PS:東航的機餐實在難吃。 柬埔寨與中國有一個小時的時差,北京時間3點半到達暹粒的時候是當地時間2點半。從飛機往看的時候依稀已能看出這是個被綠色覆蓋的國家。機場空蕩蕩的,典型的柬埔寨風格紅色屋頂的機場在綠數藍天的映襯下,美麗而又整潔,機場很小,但民族特色濃烈,初來乍到的我們眼見這場面不禁又連連拍照。一下飛機,就被撲面而來的熱浪逼退好幾步,從27度的秋天到了37度的盛夏。走幾步就汗水直流。機場有個免稅商店,甚至還發現了DQ冰激凌店。一個專賣香薰禮品的商店,價格不菲,但聽說柬埔寨的香薰很出名,回去的時候挑了一瓶蘭花精油。我們去的時候已是當地雨季的末期,雖說是雨季,實際上下的是暴雨,大部分時間還是酷暑難擋。最適宜的旅游季節是旱季,但事實證明,雨在吳哥還是不可獲缺的一道風景,這是後話了。酒店離機場只有10幾分鐘的路程,而且各大景點也距離很近,最多1個小時。這樣節約了很多時間,人也不至於太累。Antonio勸我們不要坐在車尾,因為暹粒大多是土路,很顛簸。我和SUKI相視一笑,敦煌的石子路、戈壁灘都堅持下來了,其他的就都是小兒科了。我們入住的酒店叫Royal Angkor Resort,當地的5*,但實際上相當於國內的34*,不過還算干淨整潔。梳洗過後,出發去巴肯山看日落。 由於離日落還有段時間,所以先帶我們在暹粒市區裡轉了轉。說是市區,還不如說是城郊。柬埔寨是個貧窮落後的國家,最豪華的一條街也只不過是各個酒店的大本營。沒有超過5層的建築。當地最貴的酒店要1950美金一晚,供外國游客享受,而這些酒店的服務生月薪只有30美金。這些富麗堂皇的酒店和之後看到的破落的民居形成了強烈的反差。當地的汽油比中國還要貴,所以汽車對他們而言是奢侈的。主要的交通工具是自行車和摩托車。由於是土路,所以車到之處,塵土飛揚,柬埔寨婦女把自己包的嚴嚴實實,小孩子開心地騎著比自己大一號的自行車,時不時會看到幾輛馬車和牛群。逆向行駛的卡車上裝著一車的年輕人,他們會朝車裡揮手表示歡迎。誠摯樸實是柬埔寨人最美好的品質,也是幾天裡深切感受到的。車沿暹粒河緩緩前行,也不是說車性能不好,一是路況差,二是這裡節奏慢,什麼都要慢慢來。倒也享受這種愜意。暹粒河兩岸倒是古木參天,幽靜宜人,晚上會有老外騎著單車或坐著TOTO(3輪摩托,相當於TAXI),穿梭在河邊小路上,路燈幽暗明滅,暹粒河默默無語,遠處隱約的音樂,感覺很好。再往前是西哈努克的行宮,典型的東南亞宮廷建築風格。行宮大門的馬路上有棵大樹,冠蓋如雲,樹干上刻痕累累,斑駁滄桑,下有小廟,香火甚旺,青煙裊裊。後來網上看到這棵經歷的炮火而屹立不到的大樹儼然成了暹粒人心目中的神。西哈努克原來每年都會來此小住,現在年紀大了,也就來得少了。一個久經內戰洗禮的國家哪種對和平的珍惜以及對改變自生境遇的強烈渴望是在和平環境裡長大的我們難以體會的,也許這就是他們的純真笑容的奧秘所在。 車行至巴肯山,路邊滿是兜售商品的小販,山腳下已有很多人。遠遠聞到一股臭味,抬頭一看,竟然是一排大像供人騎坐,10美金一個人。巴肯山(Phnom Bakheng)是各大攻略上所評選的看日落的最佳地點,因為是附近的至高點,而且可以鳥撖吳哥。但遺憾的是因為太出名,導致山上人滿為患。巴肯山高100米,沒有上下山的台階,怎麼爬怎麼感覺像佘山。離山腳10幾米的地方有群人在演奏當地的音樂。後來打聽才知道,他們大多是被地雷炸斷腿腳的人,為了謀生,會在很多景點的入口處演奏謀生,還會錄制DVD、CD出售。音樂很和當時的氣氛,但心裡有些作痛。為了趕上日落,我們不得不加快腳步,濕熱的天氣,不停的步子,很快大汗淋漓。Antonio說可能今天看不到日落了,因為有人下山了,但來了就要上去看看。一刻鐘後到達山頂,上面早已人頭攢動。游客們像螞蟻般絡繹不絕地爬向巴肯廟。Antonio只說對了一半,太陽還沒有落下,但雲彩遮住了萬丈霞光,沒有看到想像中落日撒在東南方叢林中吳哥窟上的樣子。如潮的人流使我更加煩躁,耳邊充斥著各國語言,閃光燈亮個不停。本該靜下來欣賞的落日此時像個蛋黃掛在了天邊,心裡有些許的失落。然後干脆欣賞起巴肯廟來。山頂上的巴肯廟雖然早已破敗,但是它是高棉王朝移都吳哥建造的第一個寺廟,被稱為“第一次吳哥”。班駁的雕像、傾斜的殘垣,在依稀的晚霞下有種說不出的感覺。第一次見識到吳哥的建築,已經知道之前的辛苦不是白費的。芸芸眾生虔誠地等待造物主創造的每天都在上演的日出日落,這就是自然的力量吧。每天都在出演,而我們卻只能匆匆一瞥……時間過的很快,下山時天色已經昏暗,夜色中的寺廟是那麼凄美,還是不舍地頻頻回頭流連觀望。這樣做的結果是下山的路完全看不見了,Antonio秀出了“保姆”的本色,掏出事先准備好的手電,一行人好像學生時代郊游般拾路而下。耳邊是蟲鳴蛙叫,周圍是森林青草的氣味,前方的路只有走到才能感受它的存在。 下山直奔西哈努克的行宮附近的Angkor Shopping Center,晚飯在3樓的一家台灣人開的“狀元樓”,菜色一般,但聽說在當地的中餐館裡算不錯。柬埔寨能吃到很多國家的菜:日本、韓國、泰國、法國、意大利等等。其實還是很想嘗嘗當地的美味,但導游不推薦,因為水質的問題可能會導致腸胃炎。晚飯後前往暹粒著名的酒吧街,這是條以紅色和黃色為主要色彩基調的街道,各個店面布置得精致考究,有法國殖民的風格,我戲稱它為“柬埔寨新天地”,但這裡的啤酒只要0.5美金一杯,而且菜大多在1、2美金左右,相比國內,便宜太多,更何況資本主義國家的人們。在一個攻略上看到的一個很著名的The Red Piano也在這條街上,好像有個巨大的紅色鋼琴懸掛在酒吧牆壁上,但可惜沒有進去看看。之後選擇了路口的In Touch,聽了Antonio的建議,點了一杯Mango Shake。其實就是芒果刨冰,但很細膩,2.5美金,口感有點像許留山。當地的女孩子在台上唱著舒緩的法語歌,在這樣的燈紅酒綠之下,或許會忘記自己身處何處。直到出了酒吧,看到路邊乞討的衣裳襤褸的孩子,他們通常是一個大的帶個小的,然後用他們的大眼睛看著你,伸出手。天堂的盡頭就是地獄,兩個世界只有一線之隔罷了。 回到酒店是10左右,帶著興奮和復雜的心情入眠,並期待著第二天的到來…… 2 B continued……



(巴肯山的落日)



(被地雷炸傷的藝人)


精選遊記: 暹粒-吳哥窟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