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月29日 陰轉小雨
起床後去二樓的凱撒廳吃早餐,服務員滿臉笑容,環境也不錯,早餐的味道很好,我吃了好多,一邊吃一邊誇獎自己訂的酒店性價比高。琦琦說:“我們下次來澳門再住這裡吧!”我笑著說:“好啊,明年去香港再到這裡來轉一圈吧!”琦爸搖頭無語。。。。。
回房整理行李,check out,把行李寄存在酒店,我們向離酒店很近的景點――東洋望炮台出發。天下著細雨,路上是濕的,向上的斜坡有點滑,我們把衣服上有帽子戴起來,酒店的位置本來就高,沒走多久就看到指示牌,空氣很清新,山上的信號好,我接連發了好幾個短消息向家裡人報平安,前幾天都收能接收不能發送短信。
路上除了幾個鍛煉的人,幾乎沒什麼游人。東望洋炮台是澳門半島的最高點,是中國沿海地區最古老的燈塔,一進門見到台風訊號的標記。每當刮台風時,澳門氣像局就會在山上懸掛相應的台風訊號標記,提醒市民作好准備。
雨越下越大了,我們在炮台逛了一圈,下去了,我提議回酒店把放在行李包裡的傘拿出來。行李員一聽我們要傘,馬上表示酒店有傘可以免費借用,太好了。
我們繼續第二個目標,大三巴。沿著馬路往下走,沿途看到好幾幢漂亮的建築,還看到有外國的攝制組在拍戲,穿行在起伏的道路上,不停地舉起手中的相機,匆匆如我們這樣的過客就是這樣了解著澳門。
走了一陣子,看到停著好多大巴,應該馬上到大三巴了,先看到背面,沒什麼感覺,只是一面牆,走到正面才有震撼的感覺,想像當時是多麼雄偉的建築,歷經滄桑,只剩前壁屹立著,供世人瞻仰。我根據手頭的資料裡詳細對琦琦解說牌坊上精致的浮雕。大三巴是澳門的標志,幾乎每個人都要在此拍照,我們也不能免俗。
澳門博物館和大炮台相鄰,琦琦說先到博物館吧!我們坐上電梯去澳門博物館參觀,博物館共有三層,充分讓人了解澳門的民俗和傳統,歷史和文化,以突顯不同文化和種族的人民在澳門相互包容、共存以及既豐富又獨特的生活方式。
從博物館就能直接到大炮台,發現對准葡京的那架炮了,呵呵。
從博物館出來,大三巴附近人很多,走到一條小路,突然看到毫不起眼的“潘榮記”買了20元的剛出爐的減蛋餅,琦爸說這個估計你也能做的。
琦琦說累了,我們准備回酒店。正好看到餃餃鎮,一家功略上介紹費的餃子專門店,門面很小,巷子口有廣告。我們點了他家的特色是甘筍水晶蝦餃 、碧綠菠菜餃、豆漿鮮蝦雲吞,賣相不錯,吃口也不錯。
拐到一條街上,看到一個小的噴水池,旁邊是一座教堂,在地圖上找了半天,不敢確定是不是大教堂。我們在椅子上休息片刻,看到前面的小路人很多,下去一看,居然是恆友魚蛋,議事亭這裡也算來了3次了,來來回回都沒找到這家店,還以為要留有遺憾,我連忙跑去排隊。對面就是檸檬車露,手工冰淇淋店,琦琦對著品種豐富的冰淇淋不知挑哪個了,最後還是挑了傳統的草莓味,15元一個。我買了一串龍蝦球7元,一串魚包蛋7元,盛的小碗0.5元。老板娘澆了不辣的調料,味道不錯,特別是魚包蛋,又跑去買了一串。
走著走著發現我們居然又繞到大三巴這裡了,我本來想到氹仔的官也街,上了33路,車擠得很,琦琦居然站著睡著了,車上貼了告示說氹仔在修路,本車繞道不經過官也街了。我們坐了二站,只好下車,琦爸說還是到了酒店取了行李,回珠海吧!
琦琦對體育館旁邊的秋千依依不舍,我答應她再玩一會。我記得這裡沒有車到關閘,問了旁邊看孩子玩的媽媽,她指著下面的馬路說走過去有。我們拖著行李走啊走,都沒發現車站,水坑尾街不能隨便過馬路,要走天橋,攔的士也不方便,我讓琦爸去問路,他不肯,硬說前面有車站。我氣壞了,拒絕前進,非要他給我一個明確位子。琦琦不知所措地看著我們,然後帶著哀求的口氣對琦爸說:“爸爸,你就去問一下吧!”那一刻我發現她出奇的成熟,我反而像堵氣的小孩。
琦爸黑著臉告訴我們前面就是車站,車站上人很多。等了好久才來了輛5路,到底就是關閘,我還有一個心願沒有了――去ESPRIT看看,琦爸和琦琦不想去,他們就坐在路邊的花壇邊等我。那個OUTLET很大,二層,傳說衣服很便宜,我根本沒心思好好逛,琦爸電話一個接一個來催。空手而歸,用剩下的葡幣到旁邊的麥當勞買了份套餐,再到咀香園買了二盒杏仁餅。
天暗了,看到在寒風中等我的父女,與心不忍責怪他們不讓我好好買東西。琦琦看到麥當勞大聲說媽媽真好!
背上背包,我們又將開始漫長的排隊,老天保佑這次運氣好一點。我們後面是一位可愛的小姑娘比琦琦小是珠海人,聊了一會也玩了一會,總算比想像中快地過關了。我馬上打電話聯系島之旅的牛小姐,一直沒人接,所以也沒心思逛免稅商店。打了車去如家。
如家離拱北蠻遠的,20元的車費,前台的小姐查了半天沒有島之旅的預訂記錄,只有攜程的。無奈只有先安頓下來再說,如家明顯比莫泰小且舊,房間裡有一股味道,牆壁上居然破了好幾處,晚上只聽到馬路上車來車往的聲音。不知網上的好評是怎麼來的。

(雨中嬉戲)

(東望洋炮台)

(想像中澳門就是這樣的味道)

(大三巴)

(老式的郵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