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入花園國度新加坡--我的新加坡6日自由行(5)

作者: shr1

導讀2007年3月5日 小印度,市中心,東海岸吃大餐每次吃完早飯出發都是10點多了,一早還不是很熱,到了11點可就不一樣了,今天的計劃是小印度。 新加坡的三條地鐵線路我們都坐過了,這個地鐵比較另外兩條線路要新一些,建的年代就比較晚了,這個線路是紫色調的。換乘比另外兩條線路方便些。由於是周二白天,地鐵上人不多,空調也更涼一點。 下了地鐵,首先經過了一個 ...

2007年3月5日 小印度,市中心,東海岸吃大餐每次吃完早飯出發都是10點多了,一早還不是很熱,到了11點可就不一樣了,今天的計劃是小印度。

新加坡的三條地鐵線路我們都坐過了,這個地鐵比較另外兩條線路要新一些,建的年代就比較晚了,這個線路是紫色調的。換乘比另外兩條線路方便些。由於是周二白天,地鐵上人不多,空調也更涼一點。

下了地鐵,首先經過了一個華人的小區,小區有個菜市場,賣蔬菜,衣服,和我們的自由市場相似,由於在小印度區,服裝多是印度服裝,看看東西比較便宜。市場同時也有大排檔,很多當地老人在排擋裡面聊天,喝著開水,即使在市內,有風扇還是比較熱的。看旁邊的住宅樓,也是比較老舊了,很少有裝空調的家庭,看來這一帶居民收入不高。不過後來聽朋友說,當地的老人很少用空調,他們不覺得熱,不需要。在向前幾步就到了實龍崗路,這條街道也是新加坡最古老的街道了。這一帶都是新加坡印度人的聚集地,被稱為小印度,是印度的縮影,不過我想應該比印度要整潔干淨些吧,沒去過印度不好說。

街道兩邊都是2-3層的小房子,店鋪很多,印度人喜歡黃金,所以有很多金店。到了小印度除了在街道走走體驗一下印度風情外,還有兩樣不能錯過。一個是有印度和伊斯蘭特色的廟宇,再有就是印度美食了。

進入印度教和伊斯蘭的廟宇要注意不要喧嘩,不要穿的過於暴露。尊重人家的文化很重要。進了一個廟宇,另外的一個就在外面看了看。像小印度,牛車水這樣的地方都有游客服務中心,我們進去看了看,補充了給養,稍事休息。

找了一家印度餐館了,印度人的英語不太好懂,不過好在我的老板是印度人,都聽了2年的印度英語了,多少習慣了點。點了份套餐,包括印度煎餅,拉茶,手抓飯。味道還不錯,沒什麼不習慣的。

離開小印度,我們去了市中心的國會大廈,其實我覺得更應該先去阿拉伯街,因為就在附近,然後從阿拉伯街再到新達城,從新達城回到國會大廈,這樣會更合理。後來我們再想去阿拉伯街就沒有時間。沒有去阿拉伯街多少有些遺憾,後來和新加坡的同事聯系,他們說你們到阿拉伯街就離公司很近了,來新加坡怎麼沒有到辦公室來找我們呀。主要是怕麻煩他們。

舊國會大廈離魚尾獅公園很近,周圍都是一些政府大廈和大學。到了萊佛士爵士登陸地,新加坡河碼頭,聖安德列大教堂。在歷史博物館居然看到中國的三星堆文物展,很多新加坡的學生在參觀。這一帶可看的不少,不過我們這麼玩比較辛苦。市中心高樓林立,還是有點發達國家的感覺,起碼比我們北京上海看著發達一些。

由於是下午,天氣很熱,在室外長時間走,很辛苦的。繞著各個大廈足足走了一大圈。很累。LD也有點吃不消了。不時找涼快的地方休息。

在萊佛士酒店稍坐後,我們步行去了新達城,新達城裡面有個財富噴泉,是最大的市內噴泉。可惜沒有開。從新達城可以走地下一直到地鐵站,很方便,都是商場的專賣店,也很涼快。不過路途不近。不過新達成其實沒有什麼特別的地方,如果時間不多,可以不去。

5點多趕緊趕回酒店,晚上還要去東海岸吃大餐呢,朋友請我們在東海岸吃海鮮。從市區到東海岸要經過一段快速路,朋友的車開的很穩當。我也留心觀察旁邊的車輛。新加坡是英聯邦成員,所有他們是左行的,新加坡人開車還是很規矩的,基本都在自己車道行使,很少有並線的車,除非是要出快速路。車速都比較快,在新加坡幾乎沒看到過警察,只是在國會大廈門口見過幾個警察。路口有行人,肯定是停車讓行人先過。在新加坡買車還是比較貴的,和上海相似他們也有比較高的牌照費和稅,牌照稅和一輛便宜的車幾乎一樣,所以很多新加坡人都買好車,覺得便宜的車不合適。像多數亞洲國家一樣,新加坡人喜歡大本,奧迪,寶馬倒是不多。在新加坡養車的成本不低。新加坡經常下雨,我看沒什麼洗車成本了J。

東海岸是吃海鮮的地方,各種檔次餐館都有,不過中高檔的比較多。新加坡最有名的海鮮還是黑胡椒螃蟹。螃蟹很大,味道不錯。值得推薦。在海邊的吹著海風,吃著海鮮,美!天黑了也就不熱了。明天就剩最後一天了

待續



(廟宇)



(市容2)



(市容3)



(有趣)



(市容5)


精選遊記: 新加坡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