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成都(六)新的驚喜

作者: 小指左

導讀在成都判斷是否是美食,有一個不成文的方法——看店裡的人多還是人少。據說,成都人好吃,只要是味道好的店,再破再爛再髒,都會有很多人光顧。有一個段子就是說某賣串串的小破店,有人開著豪華車去光顧。對此我不敢恭維,反正髒亂的環境我是吃不下的。 常規的店面,一層肯定是最好的,擺上餐桌,顧客盈門就是最好的廣告。可是在成都一些大的館子,如果總共有 ...

在成都判斷是否是美食,有一個不成文的方法——看店裡的人多還是人少。據說,成都人好吃,只要是味道好的店,再破再爛再髒,都會有很多人光顧。有一個段子就是說某賣串串的小破店,有人開著豪華車去光顧。對此我不敢恭維,反正髒亂的環境我是吃不下的。

常規的店面,一層肯定是最好的,擺上餐桌,顧客盈門就是最好的廣告。可是在成都一些大的館子,如果總共有二、三層樓的話,一層往往不是餐廳而是空出來給顧客等位的大堂。而且和別的地方不同的是,成都人對等位很習以為常,飯館提供免費的茶水瓜子黃豆等,他們就安安心心的打牌、擺龍門陣。

有一年正月十五的晚飯時間,我經過玉林,幾乎每家館子都在等位,最離譜的是清華坊的紅杏酒家,大堂裡有近百號人在等位,據說非典肆虐的時候一樣要等位,由不得你不相信它不好吃。念叨了幾個月,再次到成都出差,總算吃到了這家紅杏,的確是巨好吃。雖然那天中午已經過了午飯時間,整個館子只有我們一桌,可是食物還是非常可口、精致,服務也好。當然還有一個原因是那天點菜的龔水平高,後來偶然知道他很擅長吃喝玩樂。

當然,要說到成都美食,首推還是火鍋。真正意義上的川味火鍋起源於道光年間,不過一百多年的歷史,據傳是船工的發明,原來是上不了大雅之堂的,可是現在很多川味火鍋店已經很上檔次而且都連鎖上了。我比較欣賞的是,這些店的桌子下面都是封閉起來的,雖然不大好放腳,可是把煤氣罐或管道什麼的都擋起來,而且灶都是嵌在桌子裡的,鍋底剛好和桌面平,這兩點很重要,一舉為改變火鍋店的髒亂提供了可能。

川味火鍋的歷史雖不長,而且廣受歡迎,可是一直在不斷的創新。離我們近的,就是上世紀末,發明了鴛鴦鍋,吸引到了不能吃麻辣味的食客。鴛鴦鍋中的白味鍋(四川管不辣的、沒調味的都叫白味,例如炒過可是沒調五香等味的瓜子,叫白味瓜子),並不是一飄白水,而是精心熬過的湯。麻辣味的更不用說,一條路上有沒有火鍋店,不用看,靠嗅覺就行,有一種獨特的特別吸引人的香味。所以,冬天吃過火鍋後,一定要把從內到外的衣服換掉、洗澡洗頭,因為渾身都是濃郁的香味。

讓我念念不忘的火鍋還有一個——倪家橋的三只耳。那天去吃,照例也是要等位,還來得及順便到附近去看了劉家琨的一個作品。在三只耳,我吃到了自認為最好吃的白味火鍋——番茄底的。紅色、橙色會增進食欲,這就趕追了原來白味不如紅味在色上的劣勢,而且又是濃湯,所以我們每個都喝了好幾碗番茄底的湯。我估計,番茄湯底火鍋的發明者,一定是借鑒了西菜的做法,因為挺像羅宋湯,洋為中用。那天吃的是冷鍋魚,就是點好的魚馬上由廚師烹飪,然後再放入食客的鍋裡,鍋不再需要加熱,故名冷鍋。這樣一方面是廚師烹飪的水平比較高,另一方面,自己涮的馬上吃容易燙傷,廚師做好的拿到鍋裡溫度剛剛好。據說,這都是近兩年的創新。所以啊,川菜好吃不是沒有道理的,除了在傳承,還在不斷在創新、兼容並蓄,它是那樣的生機勃勃。期待吧,明天又是新的一天,誰知道又會有什麼新的驚喜呢。文章引用自: 更多精彩請看我的博http://***/shenyuxiaozhizuo


精選遊記: 成都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