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隱的《夜雨寄北》是小時候讀熟了的,前一段教我家滋滋念,突然靈光一現,這首詩是這樣寫的: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
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這巴山嘛,我在網上“考證”了一下,是重慶的某座山,總之說的是四川的地方、四川的事兒。
巴山夜雨,成都就是一個夜雨的城市。成都的雨不能算很少,不過有個好處——幾乎都是晚上淅淅瀝瀝的下,然後天亮了就基本上停了。昨天說了成都“比較干燥”,所以早上上班時地面就快干了,至少不會濕漉漉的揚起水來濕了鞋了。這幾乎又是一個魚和熊掌兼得的例子,晚上下雨可以滋潤空氣、產生負離子、清潔城市,白天無雨又對人的日常活動的影響減至最少。
中央10台曾經就這個問題做過一期節目,我大致記得,請姑且讓我賣弄一下。成都因為是處於四川盆地,氣團移動很慢,就形成了多雲,就是前兩天說的陰天。有了這層厚厚的雲擋住太陽輻射,雲層下和地面間的溫差變化小,就不會對流成雨了;到了晚上,雲層下的空氣急劇變冷,地面的空氣還很暖和,就會對流成雨了。同志們,像不像我們今年做節能建築熱工設計時的保溫層的作用?
再廢話兩句,應該也是有了這個雲層吧,成都的夏天也就相對沒那麼熱。2004年6月和老板到成都談一個項目,天氣非常涼爽。走馬觀花一番後,臨走時老板總結說他看到成都的白領都是西裝領帶的,因為這裡的天氣一年四季都很適合這樣。
可是,陰天也是因為這個雲層啊,唉,成也蕭何敗也蕭何啊。不過說回來,一個連天氣都是有矛盾有不合常規的城市,應該就是具有了拒絕平庸的可能了,這是否就是這個城市的人愛玩而且玩的花樣百出的一個原因呢?
說了三天成都的天氣,說完了,明天開始說別的了。如果要總結一下,就是:喜歡洗衣服的女士,需要穿正裝的男士,皮膚干燥的人士,到成都有福了。
更多精彩請看我的博http://***/shenyuxiaozhiz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