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成都(三)魚和熊掌兼得

作者: 小指左

導讀我雖然沒有周游過全國,可是到過的省好歹也有十幾個,城市就更多一點。與我到過的城市對比,成都的陰天和許多地方的陰天是不完全一樣的,或者說表現出來是不完全一樣的。因為一般意義的陰天,就是意味著陰冷潮濕,尤其是冬春兩季。傳說中成都的氣候特征還有一個就是潮濕,這個好像也是眾口一詞的。我在柳州找了位中醫診脈,請她開幾付中藥為我調理一下,當她 ...

我雖然沒有周游過全國,可是到過的省好歹也有十幾個,城市就更多一點。與我到過的城市對比,成都的陰天和許多地方的陰天是不完全一樣的,或者說表現出來是不完全一樣的。因為一般意義的陰天,就是意味著陰冷潮濕,尤其是冬春兩季。傳說中成都的氣候特征還有一個就是潮濕,這個好像也是眾口一詞的。我在柳州找了位中醫診脈,請她開幾付中藥為我調理一下,當她聽說我要到成都,就說,這個因素可要考慮了,成都很潮濕,中醫對地理氣候因素都是要講究的。不過,我所理解的潮濕,是那種濕噠噠的感覺,仿佛伸手抓一把空氣擰一下就出水了,像南方的回南天,江南的梅雨季節。我愛洗澡換衣服,每天無澡不歡,衣服哪怕只穿過一下也不能直接回到衣櫃了。可是原來在柳州,碰上回南天、冬天連續下雨就麻煩了,晾衣架上滿是未干的衣服,洗衣機裡又有一堆洗好的,愁得跟什麼似的。和我一樣有這個習慣的音員,已經考慮要買干衣機了。池莉在一篇寫武漢的散文裡寫得更離譜,每年梅雨季節過後,要把全家所有的冬衣被子全部翻出來曬一遍,不然第二年就要壞掉了,多麼浩大的工程!到了成都,這個問題就不存在了。最厚的衣服,大衣、牛仔褲什麼的,基本上一天內就干了,最多不超過一天半,哪怕那幾天連續的下雨。這可要有親身的體會,才會令人信服。前幾天和一位愛好到成都旅行的小貝在來成都的飛機上海聊,她說起某次到成都帶衣服少了,開始也沒在意,等到沒干淨衣服了才急急忙忙拿去洗,成都的朋友告訴她沒問題,結果果然是才半天她就又穿上干淨的衣服了。對於這點我是很享受的,以至於會有點忘乎所以了。上個月回柳州,剛好碰上下雨,剛好沒帶幾件衣服,我照樣洗衣服,照樣不緊不慢的晾。到了晚上就傻眼了,已經買好第二天上午到外地去的火車票,可是我只有身上穿的睡衣是干的,晾著的衣服好像比從甩干機拿出來時還濕。那晚和媽媽苦干到凌晨3點,她用電熨鬥我用電吹風,還用上取暖器“預熱”,累死了,以後再也不敢了。看到這兒,你多半會以為成都很干燥了。不過事實是恰恰相反。像我這樣皮膚特干的,都幾乎沒感覺過干,除了嘴唇有時。這種感覺在我剛到成都時尤其明顯,那時是乍暖還寒的時候,倒春寒的時候風還是刺骨的,可是吹在臉上並沒有干燥的感覺。所以怎麼說呢,可以用一個詞形容——滋潤,而且這個度還把握得恰到好處。沒有濕噠噠的潮濕,但是又恰到好處的滋潤,這幾乎就是兩個矛盾的事啊,反正我所有的常識都無法解釋,不過我想我們悠久的歷史上一定是出現過類似的事情的,因為有一個說法就叫魚和熊掌兼得。更多精彩請看我的博http://***/shenyuxiaozhizuo


精選遊記: 成都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