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到了某地居住了一段時間,即使從不出門也會了解當地的一件事——天氣。我是二月份到的成都,剛好趕上了冬天的一個尾巴。第二天早上醒來一看外面,還早,翻身繼續睡,再醒過來,怎麼天還是那樣沒亮完?一看時間已經是10點了。連著好幾天都是如此,奇了怪了,怎麼總是陰天不出太陽呢?一問當地人,他們告訴我,這就是成都的天氣,陰天多。後來我發現,即使是出大太陽,我到目前為止也沒見過清晰的藍天白雲。據說,成都是全國的省會城市中日照最少的。同事間開玩笑說,成都的建築不需要退日照間距了吧,反正也沒幾天太陽。
你說連續的陰天是多麼郁悶的事情,所以一旦哪天出太陽,它會有神奇的感染力。WK最近寫了一篇關於成都的建築師劉家琨及其作品的論文,用的題目是“灰色的天空”,這個題目的注還用到了一個民間諺語——“蜀犬吠日”——太陽出來了,連狗狗都高興的“汪汪”叫。
某天出大太陽,傍晚時和同事們一起出去吃飯,看到滿街的紅男綠女熙熙攘攘,行人密度明顯上升,空氣裡彌漫著的都是興高采烈。大家深受“誘惑”,都說我們今天也應該去玩的,不應該加班了。後來聽也是剛到成都沒多久的劉哥的太太說起這天,她說劉哥下午4點就回到家了,她很奇怪,然後劉哥說大家都走了,去曬太陽了。
在我住的小區的室外綠地上會穿插著曬衣服的架子,兩根圓鋼管連著一個粗鐵絲,鐵絲外還套著一個塑料管,式樣一致很明顯是物業一起做好的,方便居民在出太陽時使用。某個冬日,天氣預報說第二天要出大太陽,我答應了即將搬進來的室友周替她曬被子。第二天早上8點拿著被子出門一看,好位置都被占滿了,好容易才在角落裡找到一處草草完成任務。我再早也比不上等待了多日太陽的又愛早起的老大媽啊。
幾年前,和幾位成都的朋友聊起成都的生活,都一致說成都人愛玩。舉的一個例子就是,冬天出太陽的時候,府南河邊上可熱鬧了,大家都在喝茶打牌。現在想起,原來如此,我把“冬天出太陽的時候”這個前提一帶而過了,只留下了成都人愛玩的印像。盡管我之前到過幾次成都,可是整天忙於購物、玩,愣是沒把這個“真像”看出來。
前兩天碰巧和小貝乘同一班飛機到成都,我和來接她機的成都朋友說起成都的陰天,他說,那是給你們女孩子養皮膚呢。好吧,我就等著養皮膚吧。 更多精彩請看我的博http://***/shenyuxiaozhiz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