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季尼泊爾-三座皇宮的城市

作者: sannyye05

導讀據說在七百年前,馬拉王朝的國王在加德滿都谷地建造了三座皇宮,由三個王子居住,並分而治之,這就是今天的加德滿都谷地三城:加德滿都、巴德崗(Phaktapur)和帕坦(Patan)。如今巴德崗、帕坦分別以成古跡,加得滿都則任用至今,可自從2001年的尼泊爾皇室血案後,現國王家族也備受考驗。 帕坦離泰美爾區並不遠,走路也就一個小時左右,在加得滿都走路的速度是極慢 ...

據說在七百年前,馬拉王朝的國王在加德滿都谷地建造了三座皇宮,由三個王子居住,並分而治之,這就是今天的加德滿都谷地三城:加德滿都、巴德崗(Phaktapur)和帕坦(Patan)。如今巴德崗、帕坦分別以成古跡,加得滿都則任用至今,可自從2001年的尼泊爾皇室血案後,現國王家族也備受考驗。

帕坦離泰美爾區並不遠,走路也就一個小時左右,在加得滿都走路的速度是極慢的,帕坦城的中央杜巴廣場,長方形的廣場南北長,東西短,皇宮占據了廣場的整個東部。廣場西部則密布著各式各樣的寺廟,與皇宮遙遙相望。廣場中央是黑天神,那是我的最愛。三座皇宮都是印度教風格,印度教的圖騰是眼鏡蛇,就像中國的龍一樣,裝飾著每一個建築和雕塑,即威嚴又詭秘。

在加都的時候,我去過帕坦兩次,兩次的情形完全一樣,早晨晴空萬裡,興致勃勃的出門,到了帕坦沒看兩下,就烏雲密布,暴雨大作,只好躲在小店鋪裡喝奶茶,吃饃饃(一種像小籠包一樣的東西)帕坦已是一個鎮,加得滿都谷地的組成部分,很多居民住在裡面,我也搞不清是古建築裡住滿了人,還是住人的房子成了古建築,總之古皇宮和普通居民的建築風格是一致的,就連人們的生活起居好像也從沒變過。

第二個去的是巴德崗城,離泰美爾很遠,而我居然憑一張本地地圖,花10盧布坐公車給找到了,後來總結一條經驗:在國外旅行,要買當地語言的地圖,因為地圖不是給自己看的,而是給路人看的,如果路人不明白,他就沒法給你指路。

巴德崗非常大,可能比加得滿都還要大,有時間的話,可以在那裡住上三兩天。所有的建築都非常精美,開始我還錯把一個小學當成是皇宮的一部分。主皇宮是要付門票的,原本10美金的票,持中國護照就只要50盧布,相當人民幣5員圓,真心祝願中尼兩國長久友好。

巴德崗皇宮的整個格局要比帕坦大,內容十分豐富,宮殿、神廟、神塔、古井到處都是,而且充滿的各種傳說和典故,遺憾的是本人為了省錢,不請導游,跟在別人後面偷聽。到現在全然不記得聽到了些什麼。

也許我更在意路上的奇遇:巴德崗有很多神塔,印度神塔像金字塔一樣,四方的底座,梯形上升,一般分三層,有些有五層,巴德崗的神塔比別處都高,爬到上面看風景是很好的。

在一個塔上遇到四位年輕姑娘,像印度人,穿著色彩鮮艷的紗麗,和厚厚的松糕鞋。以前一直不喜歡松糕鞋,現在發現它與紗麗配簡直絕了。趕緊以幫忙照相為由,與她們搭訕,才知,她們是加得滿都的一個大學的學生。個個高挑、美麗,大方中帶點羞怯,八只大大的黑眼睛靈動像嘴一樣會說話。

我們在一個高台上看日落,聊天,談論尼泊爾的歷史和文化,和沙麗的不同款式與穿法。臨走時,一位姑娘與我握手告別,她伸手那一刻,我才發現,她的手從手指開始,用粉紅和粉黃的顏料畫滿著極富印度特設的圖案,兩種顏色交錯或夾雜著,順著手掌,沿著手臂一直螺旋型的蔓延到胳膊。我的視線也延這條修長、豐潤的手臂往上移,當接觸到她黑黑的眼睛和看到那圓圓的臉龐,柔和飽滿的雙頰上布滿了濃濃的笑意時,我突然感到一陣暈眩。忍不住贊到:you are so beauty!(請相信,這是最由衷的)

加都滿都皇宮,也就是現皇宮,就在泰美爾對面,我每天都要經過它。皇宮目前由賈南德拉國王居住,現國王是賈南德拉十二世,老國王的弟弟,他的加冕,也讓2001年的宮廷血案撲朔迷離。當時老國王一家在晚宴中全部被射殺,而皇叔的家人則幸免。在尼泊爾接觸了許多人,個個都在懷戀老國王的仁慈與慷慨,而新國王則解散議會,收回皇權,將國家推入爭議和內戰的邊緣。交談中,感覺像是尼泊爾版的“哈姆雷特”,可惜尼泊爾的“哈姆雷特”也在血案中死了,誰來拯救陷入動亂的尼泊爾呢?沒有人知道


精選遊記: 加德滿都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