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人初闖關東

作者: ho_kevin

導讀序言關東,俗稱東北,位於山海關以東以北,包括遼寧、吉林、黑龍江三省和內蒙古自治區東部的三市一盟。南北長1600多公裡,東西寬1400多公裡,總面積124.14萬平方公裡,人口1.18億人。公元2008年2月11日,農歷戊子年正月初五,伴隨著廣州幾天晴天的結束,開始下起微微小雨。早上9點,單位一行10人,登上了南航CZ3601航班,踏出了這次東北之行。第一章 初觀沈陽隨著飛機以接 ...

序言關東,俗稱東北,位於山海關以東以北,包括遼寧、吉林、黑龍江三省和內蒙古自治區東部的三市一盟。南北長1600多公裡,東西寬1400多公裡,總面積124.14萬平方公裡,人口1.18億人。公元2008年2月11日,農歷戊子年正月初五,伴隨著廣州幾天晴天的結束,開始下起微微小雨。早上9點,單位一行10人,登上了南航CZ3601航班,踏出了這次東北之行。第一章 初觀沈陽隨著飛機以接近1000km/h的時速飛行,210分鐘,我們跨越了2700km,來到此次行程的第一站,遼寧省省會——沈陽。沈陽是聞名遐邇的歷史文化名城。因地處古沈水(渾河支流)之北而得名。沈陽地區孕育了遼河流域的早期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發祥地之一。提取托管行李,走出站台後,見到了我們此行的第一位導游,一位滿族的美女,於格格。走出機場,終於生平第一次感受到了零下的溫度,據於格格說,當時的戶外溫度應該是-5。C,由於上身的保暖措施做得挺好的(棉內衣+一件毛衣+普通外套+羽絨),所以基本沒感到冷;但是,正與早前聽說的,北方的風可非同一般,風力很大很強勁,吹到人臉上像刀割一樣的。從機場大廳走到停車場,短短幾分鐘,就吹得我耳朵通紅了,一位領導的帽子更是一下子被吹到了背後幾米的花叢中。當耳朵快要失去知覺時,終於登上了我們的汽車。汽車開上沈丹高速,聽著格格介紹關東概況,以及兩根黃瓜就可以去朝鮮換一個老婆的故事,很快我們就進入了沈陽市區,來到行程第一頓午餐的餐館——勝有聲。餐館的名字挺有意思的,源自“無聲勝有聲”,而事實上,餐廳的服務員也主要是以聾啞人為主的。說白了,也算一間愛心餐館吧,來東北第一天,就能在用餐之外給予殘疾同胞一點微少的幫助,也算一種緣分了。中餐的口味不錯,份量也足,我們都吃得很飽,只是比較不習慣的是,有一位美女服務員(聾啞人)一直面帶笑容地站在背後看著我們吃。吃過午飯,我們進入第一天入住的賓館。由於中午很遲才吃的午飯,所以我們改變了原來的行程,不吃晚上的團餐,改為我們自己稍作休息後,自己出去游覽沈陽的市區,晚餐我們自理。在賓館稍作休息後,我們特意不坐車,而是沿著主干道,經過沈陽市府門口,向著我們的目標——西塔進發。沿途走了大約20分鐘左右吧,這也是第一次正面感覺東北的戶外天氣,如前所說的,風割面頰,感覺面部有刺痛的感覺的。到了目的地後,幾位同事在商場買了棉鞋(我因為打算明天跟導游買,所以沒參與),接著去一間中韓超市購了些物,就去了間聽說在沈陽挺出名的燒烤店——隆太白進食晚餐了。晚餐吃的是炭爐燒烤的牛肉片等等,風味很好,這也是整個行程裡算吃得最好的一餐了。晚餐後回到酒店,開始休息。一夜無話,第二天(2月12日)起來後,在餐廳吃過早餐,我們就開始了今天的跨省行程了。早上參觀了沈陽故宮和滿清一條街,之後去了吃午飯。由於想到最後一天回到沈陽的行程很松,所以臨時決定今天就把張氏帥府也的行程也走了。於是午飯後繼續行程,看完張氏帥府,馬不停蹄地來到了沈陽北站,乘座火車邁向行程第二站——吉林省吉林市。第二章 北國江城吉林系滿語“吉林烏拉”的簡稱.據《吉林通志》記載:“國語(注:清政府將滿語稱為國語)吉林謂沿,烏拉謂江,其曰吉林者從漢文而省也”、因此地位於松花江沿岸,政含有沿江都市之意。吉林市1949年吉林市為吉林省轄市,吉林省人民政府駐地。1954年吉林省人民政府由吉林市遷駐長春市,吉林市仍為省轄市。1958年原由省直轄的永吉(駐吉林市)、舒蘭、蛟河、樺甸、磐石等5縣,交由吉林市領導。1966年將永吉(駐口前鎮)、舒蘭、蛟河、樺甸、磐石等5縣劃歸永吉專區。1969年原永吉專區所屬永吉、舒蘭、蛟河、樺甸、磐石等5縣劃歸吉林市。我們的火車到達吉林,已經是晚上的9點多了。一下火車,就見到了此行的第二位美女導游——趙導。趙導與於導的風格有差別,趙導給人的感覺比較能說會道,也挺親切(到後來我們才知道,趙導原來是當地正大旅行的總經理來的,只是臨時出來帶我們這團,年紀輕輕的,才24歲,厲害啊)。趙導引領我們上車後,我第一次感覺到東北交通的繁忙,由於在火車站,人流車流都較多,我們的車足足走了十幾分鐘,都沒走出站場。好不容易和開出站場,進入市區,十幾分鐘後,我們來到吃夜宵的地方,在這裡也第一次感受到東北菜的鹹(沈陽的不覺得的)。很多個菜鹹得幾乎無法下口。後來煮了一大鍋白粥(嚴格來說應該是很糊的白飯),一人吃了一大碗,就算飽了。吃完後我們就驅車前往了入住的酒店。因為今天大家都很勞累,所以很快就入睡了。一覺醒來(2月13日),開始了這次旅游最辛苦一天的行程了,吃過早飯,我們跟隨趙導去了吉林的北山公園游覽,在這裡我們第一次見到了此次旅游的看點之一——冰雪。北山公園裡有結了冰的湖水,山上也有積雪,有狗拉的車,幾間寺院,除此以外,也沒有什麼特別之處了。之後去了吉林市的世紀廣場,這裡更顯得普通了,要說城市的廣場,廣州真的多不勝數,規模也比這裡的大得多,所以真的沒什麼看點。看完廣場,我們去了一個鹿場,賣點應該是購物吧,不過我沒什麼興趣,比較意外的反倒是,有位同事在此過程中感到凍腳,完全失去知覺了,嚇得她都快要哭了,幸虧咱們是一個團隊,大家都熱心幫助,很快就讓這件過去了。游過這幾個景點後,到了吃午飯的時間了,這天的午飯我們也沒吃團餐,而是嘗試了滿族的特色菜,好像叫八套碗還是什麼的。感覺就是菜色是很多,不過口味都一般,性價比不是很高就是了。吃過午飯,我們回到車上,帶著沒有看到中國四大自然奇觀之一—吉林霧淞的遺憾,開始了向第三站——中國雪鄉的行程。第三章 銀妝素裹的童話世界雪鄉又名雙峰雪鄉或雙峰林場,位於黑龍江省海林市長汀鎮禿頂子山西南側。雪鄉受山區小氣候影響,每年秋冬開始,就風雪湧山,積雪深達2米,雪期也長達7個月,號稱全國降雪量最大的地區。雪鄉的皚皚白雪隨物具形,堆積成一個個千姿百態蘑菇狀的雪堆,和上典型的東北民居,相得益彰。 這次是我們整個關東行程中最長、最危險的行程。由於中國雪鄉開發的時間不長,進山的道路並未完善,我們從吉林出發,沿途走的都基本不是高速,而是國道,到了後期,更是連綿幾千裡的山路。山路狹窄,兼之路有積雪,司機師傅為了安全,降慢了車速,再加上之前有斷路他也不認識,走錯了兩次;所以,原來設計為四小時的車程(我們是中午1點出發的),足足拖了成了6個小時,東北的太陽是早早就下山的,到後期,我們基本是在黑暗的山路中行車,轉個一個又一個彎,我們最渴望的,就是在下一個轉角看到燈光。可是道路是如此漫長,沿途還可以看到兩起車輛打滑滑入山坡的事故,越發希望快點到達目的地。晚上6點多,到了雙豐林場的售票處,導游買票後說還有40分鐘車程。大約7點,隨著趙導一聲“同志們,我們終於到了”,全車的人都舉目遠望,看到的是遠處大紅燈籠高高掛,好一處東北農村的景像,看來此地是不會讓我們失望的了。一下車,就感到腳踩在軟綿綿的雪地裡了,那種感覺是多麼的舒服,也是我們多麼期待的啊!進入我們入住的東北農家,吃過一頓不是太合口味的晚餐,我們就開始了夜游雪鄉了。出門第一感覺,雪鄉果然比之前去過的沈陽和吉林冷很多,腳下踩著白雪,我抬頭一看,哇!滿天的星星,多少年沒有見過的景像了啊,北鬥七星,可以一眼就分辨出來,滿天的星星都在閃閃發亮的,映著地下和房頂的白雪,而且正值春節期間,很多游客在放煙火,燦爛的煙花映紅了天空,讓人仿佛置身於一個雪白的童話世界裡。大置地在村落的中心地帶走了30分鐘左右,已經有同事覺得冷了,於是我們返回了農家。雪鄉的農家,是最純正的東北建築,裡面沒有靠燒炭取暖,而且還沒有熱水。我們睡得,也是東北最正宗的火坑,上面的溫度可以有40度左右吧,反正我們睡上去是感到很熱的,基本上睡不了。同事開了一點點窗,還因此和房東起了點口角。不過可能正如房東說的吧,東北的火坑是一開始很熱,到半夜三四點鐘就開始涼了,所以自己也不知道那晚是幾點入睡的,只記住兩點多還在發信息。早晨六點多(2月14日),可能睡了有個五小時左右吧,醒了。簡單裝備後,甚至不能梳洗,就和同事走出了農家的門,進入白天的冰雪天地了。因為很早,村子裡行人還沒幾個,放眼望去,是四面環山,山上是被白雪覆蓋的樹,目光移回來,是不遠處一排農家房頂的煙囪,在冒著皚皚的白煙,腳下還是那一層的積雪,藍天、高山、密林、白雪、農家、炊煙;如果不是路上有停著的車輛,那真是天地一色,人間仙境的感覺了。和同事沿著村道,在“中國雪鄉”的牌子,前方,發現了一座橋,橋下的水已經結冰了,我們小心翼翼地從一邊走下水面,因為冰面還有一層雪,所以不是覺得特別的滑,這也是我第一次走在冰面上了。走了一小段,我們打算從另一側上岸,結果走了沒幾步,就感到岸邊的積雪越來越深了。終於!我們找到了最想看到的“寶地”了,這裡面積不大,可能也就幾十平方米左右,但積雪最深的地方,應該有40釐米以上,一腳踩下去,是沒膝的。沿著同事的腳印,我一步一步的向高地走去,但還是一不小心,撲了一下,整個人陷在了軟綿綿的雪堆裡,非但沒有感覺到冷,反而是感到了如此的有趣。走上主干道,和大部隊會合以後,我們回農家吃完了早餐。然後就開始了今天的重頭戲——打雪仗,推雪人。一開始,我們選擇了入住農家對面的一塊空地,雪不算特別的深。趙導和我們一起玩,她企圖摔倒我們一位同事,結合同事倒地後反過來把她按住了,大家都往她身上堆雪,弄得她大叫冤枉。打了一小會,大家都覺得這裡的雪不夠深,那自不然的我們就提出了剛才發現的那一塊“寶地”了。於是大家滿懷期望地向河邊走去。可是結果到了以後,我們三四個人下去演示了一下雪有多深入,大家就不敢下去了,結果就只有我們幾個在下面玩,享受了一下“人在雪中、雪在人中”的樂趣。不過積雪的力量的確不小,大家都是沒走幾步,就摔倒在雪中的,然後有人想幫忙扶起,結果也一起倒了下去,形成了幾個人全倒的“壯觀”景像。玩了大約十來分鐘,身上已經積滿雪了,手套也有,於是走回高地,大家都在努力的拍雪,主要是怕一進屋,雪溶了變成水,在身上可是不得了的事了。完了以後,我們就往村子再深一點的地方參觀走去了,沿途當然還是白雪皚皚,還有很多村民自己開的小商店,賣點土特產啊之類的,不過我們也不知是真是假的,也就沒買了。總之沿途見到好景,我們就拍一下照。比較有意思的有兩個地方,一是一間小商店門口掛了個牌子,上面寫著“內有好景,取景五元”,我們都覺得挺搞笑的,農民兄弟居然這麼有生意頭腦了,就沒理他,不過某領導帶著他的單反專業相機進去游了一下,感覺說是相當的不錯;另一個是另一間小鋪,鋪子沒開,不過門口整齊的堆了三個雪人,有大有小的,雪人旁邊有個箱子,上面寫著“取景收費、多少自願”,我們都舉得這位農家還挺厚道地,我們三個人照了相,就往箱子投了十五元。我們幾個也因此,和大部隊離開了一會,到我們往前走追上去的時候,同事們已經堆好了一個小雪人,我們大家都興致勃勃地為團隊的作品裝扮點點,最後,和新“成員”一起照了個合照。之後沒過多久,就有同事感覺到凍腳了,反正看看時間也差不多了,於是往回走了。今天午飯吃得很早,早上11點就吃了。吃完以後,就要離開這個我只是來了十幾個小時,但已經迷上了它的風景的童話世界了。響我們的下一站——牡丹江進發。第四章 塞北小江南在導游的口中,牡丹江是我們行程的中轉站,為的是我們明天的目標——亞布力滑雪場。牡丹江市,因江得名。牡丹江系滿語“牡丹烏拉”轉譯而來,意為“彎曲的江”。牡丹江市屬中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為零上3.9度,無霜期在115-152天之間,平均降水量在500-600毫米之間,素有塞北“小江南”之稱。經過約四個小時的車程,我們進入了牡丹江市區。在去賓館之前,我們去了八女投江紀念廣場,那時大約是下午四五點吧,一下車走進廣場,我們就看到了幾組小型的冰燈。可能由於城市風比較大吧,我們明顯感覺到這裡比雪鄉還要冷。不過這可以算是我們沿途參觀的第一個愛國主義教育景點,所以還是非要上去看看不可的。同團的七位女士,還在八女投江紀念碑前照了一張七女“投江”英姿合照。之後,我們邁上了廣場的上一層,發現原來是牡丹江的岸邊來的,放眼望去,江面已經結冰了,之前在吉林看到的淞花江是上游,還沒結冰,所以這是我們第一次看到寒冰鎖江的景色了,江邊被開發成了好幾個游戲點,像狗拉雪車啊之類的,不過我們沒時間去感受這種北方冬季獨有的活動了。參觀完後,我們匆匆地趕往酒店,這是我們整個行程中最高級別的酒店,牡丹江金鼎酒店,四星級的,如導游所說的,這也是我們昨晚住得最差(雪鄉火坑)之後的一次“苦盡甘來”了。酒店的環境的確很不錯,設施齊備。而且估計就在市中心,酒店四周都相當的熱鬧,所以給我的感覺,牡丹江是我們所經關東最繁榮的一個城市,酒店對面沒幾步,就有一間可以與廣州的大型購物商場媲美的購物中心,對面還有一間電腦城,旁邊還有超市等等,剛好我和同事都要買點東西,於是暫時離隊,自己出去走了走,很快地,我們就把要買的東西都買完了。我是我們第一次獨自在東北的街頭游走,過程中比較搞笑的有一點,我們在負一層的一間藥店買完藥,沒看到回到上面的電梯,只見到一個超市的入口,我們問超市門口的服務員,結果她說了一句話五次,我們都沒聽懂,於是我們徑直走入超市,想自己找出口,這時她把我們叫住,指著我同事的背包旁邊的水,這時我們才明白她之前說的那句話,原來是“你這水要打包”,因為說得太快,我們根本聽不懂,這話也成了我以後笑同事的一句經典語句。買完東西,回到隊伍中,吃去晚飯,這時看到隔壁一女孩身邊放了一束玫瑰花,才想起了今天原來是情人節,呵,反正我是孤單一人,反倒是覺得挺難得的,沒有感到孤獨,甚至沒有想起這個節日。吃完晚飯,回到酒店,一夜無話,大家都睡了個安穩覺,可惜唯一一次睡四星這麼好環境的酒店,第二天居然要六點半起床,好夢難為啊!一覺醒來(2月15日),早早地吃過早餐,退了房間,就開始了今天的充實行程了,今天兩個景點都是期待已久的,上午是去全國最大的滑雪場——亞布力滑雪場;下午即赴哈爾濱,要看的,當然就是那裡的標志景點——冰燈了。經過兩個半小時的車程,我們來到了亞布力,在場外就租好了滑雪服,穿在身上,有種煥然一新的感覺,成為運動員似的。不過接下來就不是這樣想了,進入場內,穿上滑雪鞋,走入滑雪場,馬上感到地上滑得很,同事更是還沒下去,就已經摔了一交。我這個對滑雪一竅不通的人,當然要請教練了。有滑雪的7個同事,好像五個請了教練吧。不過成效最差的肯定是我了,一者,平衡性奇差,二者,腳的動作很生硬。在教練的“攙扶”下,從滑道下面走到了上面,慢慢地學著倒踩上滑板,幾乎是抬腳都不敢的,好不容易上去以後,感覺腳下更滑了,動一動都肯定要摔倒似的。在教練的帶領下,慢慢地,一小步一小步的向下滑了一程,教練倒是說腳的動作做得挺標准,可其實腳是畸形似地站著的,第二次踩索道上去,再滑了下來一次,已經感到快要抽筋了,沒辦法,只好放棄了,慢慢走回了休息室,進去一看時間,原來也已經過了一個半小時了,離原定兩小時的滑雪時間也沒有多少了,就在那裡等大家回來。回來以後大家都說教練要小費,雖然自己沒學會,但教練也是有付出的,也就和大家一樣,給了教練50元做小費。之後導游帶我們去了一個所謂很長的索道,不過我們看起來沒什麼特別的,也就沒玩了。於是就在滑雪場附近吃了午餐,接著就響下一站——哈爾濱進發了。第五章 北國冰城冰城哈爾濱,的確與冰有著不解之緣,冬天,持續零下二三十度的天氣,令這裡想不結冰都難。冰城居民,家家有天然冰庫,主屋旁的小屋,是最好的綠色冷庫。“冷氣”取之不盡,用之不竭。這裡本來應該是一個重點旅游城市來的,冰雪大世界、太陽島雪雕、聖索菲亞大教堂、中央大街,都應該可以算是非去不可的景點,可惜我們時間真的很有限,在哈爾濱逗留的時間甚至不足24小時,所以只能選擇了前兩者。經過三個多小時的車程,我們進入了冰城,在這裡,我們將會迎來一位新的當地導游。在等導游之際,我們充當了一回群眾演員,就是去文化館一個廳聽人家介紹刀具,說是軍用鋼材制造的,我就沒什麼興趣了,只當聽聽而已,也算是幫司機師傅賺點小費吧。不過那些刀具倒還真是挺有亮點的,以至於同團的同事中都有兩三人買了一套。完了以後我們去接導游,這次上來的也是一位東北美女,而且看起來很斯文,說話聲音也挺甜的,口才也不錯,上車後的一輪賀詞聽得大家都很開心,不過個人聽起來好像90%以上都是一些很土的網絡語言而已,也就沒怎麼在意了。接完導游,我們入住酒店,放下行李後去吃晚飯,這頓我們吃的是餃子,說起來還是我們關東之行的第一次吃餃子呢。餃子口味很多,不過看起來都是一樣的,我們可著實不會分,反正吃起來還算可以就是了。吃過晚飯,我們將原來的行程,參觀兆麟冰燈改為了去更大的冰燈展哈爾濱冰雪大世界,票價也貴了120。不過到了冰雪大世界,我們就能感受到,這裡還是物有所值的。因為是晚上,冰燈已經全都亮起來了,從遠處就能看到場地中心那座40米高的冰燈,正如導游說的,現在的冰燈,已經不是冰雕,而是冰建築了。冰雪大世界門口就是一座宏大的城樓,進入裡面,放眼四圍都是璀璨的冰燈,五顏六色,造成各異,有佛像、城樓、高塔等等,路道中間還有用冰鋪開的路,人踩在上面,一不小心就會滑倒。我們邊走邊照相,可惜在夜晚,普通的數碼相機已經基本失效了,如果不開閃光燈,就會只照到冰燈,人像黑呼呼的看不到;如果開了閃光燈,就會加強了人像的光,掩蓋了冰燈的光,造成了只看到人,看不到景。不過既然是來看冰燈的,自然還是選擇了前者。走到一半,我們發現了一座用冰砌起來的城樓,上面很多人在排隊,估計這就是傳說中的冰滑梯了,我們也一共上去排隊輪候,打算一試這個北方特有的滑梯。比較搞笑的是,上城樓是一條不歸路,因為樓梯都是用冰造成的,在上梯的地方都鋪了紅地毯,防止滑倒,可中間有一段緩衝帶,是用來阻隔人流的,這裡是沒有地毯的,我們都是找平衡性最好的兩位同事,攙扶著大家過去的。換句話說,如果你到了上面,不玩,要走回來,就沒人扶,也不能走紅地毯了(地毯是鋪在中間,上面站滿了排隊的人),怪不得前一天晚上看電視,有人是整個人坐在樓梯上,一級級滑下來的。雖然如此說,到了上面一看,還是有點嚇人的,一條兩百多米的冰滑梯,自己一個人坐在一塊滑板上,雙手抓住繩子,就這樣滑下去。以至於有三個團友看了都不敢滑,最後一刻放棄了。我呢,想想回頭路多麼難走,就來勇氣了。剛做好動作,那工作人員就迫不及待地一腳,把滑板踢進了滑梯,剎時間,一種下滑的衝力凌空而來,自己根本不容多想,只是保持著那個動作,雙手緊靠中間,以免被旁邊的堅冰撞傷,不過雖然如此,還是在滑梯轉向的時候左右撞了一小下,還好沒什麼大事,不過有同事直到回來了廣州,還說覺得有點痛的。玩完了冰滑梯,已經進來冰城快一個小時了,個別同事已經開始感到凍腳,所以大家也加快了游覽的速度了。由於是晚上,而且氣溫極低,所以我們幾台相機的表現都失常了,要麼成像很花、要麼暗、要麼電池一下子就用完了,以至於難得一見的如此宏大冰雕,也沒能拍出很好的相片。最後,在冰雪大世界門口合照後,我們就程車返回酒店休息了。這是整個東北行程的倒數第二個晚上了。醒來已經是星期六(2月16日)了,由於要早上趕車去長春,所以也起得很早,7點半就吃完早餐出發了。不過這個早上的行程的確比較令人失望,也對美女導游產生了一點情緒。首先第一站是帶我們到一間俄羅斯工藝品商店購物,說是因為太陽島要八點半才開門,所以購物時間可以長點。我當時就納悶,怎麼這些商店7點多就上班了呢。店裡面工藝品五花八門的,不過我實在不想帶著這麼多東西四處走,所以就沒有買,一直到差不多到點了就離開了,果不奇然,有同事出門後轉頭走回去想借洗手間,發現商店的燈已經馬上全部關了,這明擺著就是為我們而開的嘛。這麼大一團人,才在那買了一點點東西,他們也算白辛苦了。差不多八點半,啟程前往今早的重點景點——哈爾濱太陽島第20屆雪博會了。途中美女導游除了介紹太陽島外,還極力對我們訴說太陽島雪博會很大,我們游覽時間只有1小時多點,如果步行的話,是不能看到全部雪雕的。如果坐島內的電坪車,則可以沿著全園線路游,能看到全部雪雕。聽她說得頭頭是道,我們也就只好選擇後者了,代價是每人15元。進入太陽島,導游就匆匆地幫我們買了電坪車的票,開車後,車沿著島中一條主干道繞著走,在主景區停了大約10幾分鐘,我們下車稍微照了幾張相,又繼續前行了;下一站是都市雪鄉,這裡對我們這批剛從雪鄉過來的游客還是比較有吸引力的,不過時間還是那樣,沒仔細參觀完,導游又催了;第三站是一群雕塑的景區,還是那樣,我們還沒走完,又要求上車了。之後就直奔剛才的出發點了。大家都覺得很意外,那時距離我們進來可能還不到40分鐘,問導游,她居然說已經參觀完了,要走了啊!大家都有怨言了,不過也沒辦法,跟她說還有時間,可以再走走嘛,她就說我們還要趕去長春,行程很緊的了。不過搞笑的是,她之前卻推薦過,太陽島旁邊有個北極動物園的,裡面有東北虎、北極熊、企鵝之類的動物,說如果我們有興趣,可以告訴她,她去幫我們加這個景點!不過,舉國上下,有哪個動物園能比得過廣州香江野生動物園嗎?所以我們當然沒有去那裡了。可是如此說來,對這位美女導游的印像就是,購物的話時間很充足,參觀行程中的景點的話時間很緊迫,不過如果你要加新的景點呢,時間還是會有的。不過按廣東人的性格,一向是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仗的,這樣的技倆當然不會接受了。帶著這樣的怨言,我們上車了,響下一站——吉林省省會長春進發,同時也在哈爾濱送走了這位導游,臨走時導游還為我們唱了首《不想說再見》,聲音是挺美的,不過由於之前的事件,大家都不是很開心,以至於在最後要為這位導游簽反饋意見的時間,大家還是互相推托的。不過正如人家說的,形式而已,你寫什麼又有何用呢?第六章 北國春城長春城市風光頗具特色,當地的綠地覆蓋率居全國之首,有“森林之城”、“塞北春城”之稱。歷史上,長春曾是偽滿洲國的國都,清朝末代皇帝愛新覺羅?溥儀在這裡度過了很長的一段時間,並建立了偽滿洲國,留下了大量偽滿殖民遺跡,如偽滿洲國皇宮、偽滿國務院、八大部(偽外交部、偽軍工部、偽司法部、偽經濟部、偽興農部、偽交通部、偽文教部、關東軍司令部)、偽滿中央銀行等。沿著哈京高速公路,我們於大約一點多的時候來到了長春。進入市區後,我們接到了此次行程最後一位導游,也是唯一一個小伙子。看起來就相當年輕了,據他自己介紹,居然是1987年生的,才20出頭,還說自己已經是十佳導游之一了,也不是是真是假。不過口才著實不錯,短短十來分鐘的車程,就把大家都逗樂了。歡笑之聲未決,我們已經來到了吃午飯的地方。這頓午飯還不錯,沒有了吉林、雪鄉和哈爾濱那邊的超鹹的味道。而且有炒的,口味也比較好,大家都吃得挺滿意的,不過這裡的服務員賊奸,明明每餐團餐我們都會有兩瓶啤酒、一瓶飲料的,他們居然沒有放在桌面,而是收到了旁邊的花瓶後面,幸虧我們有同事發現了,問他,他居然說想你們也是要吃完飯再喝的啦,暈倒!午餐過後,我們開始了只有短短一個下午的長春行程。第一站是偽滿皇宮,東北淪陷後日本人為扶植溥儀為偽滿洲國傀儡皇帝而修建的寢宮——偽皇宮。此次參觀由那位年輕的小伙導游解說,口才挺好,解釋也挺到位的,感覺他的業務能力還是不錯的。到我們回來廣州後整理相片,我們發現整個行程中,偽滿皇宮是最少有照人像的一個景點,我們在這裡基本沒有合照、也沒有單人照,原因除了因為時間比較趕外,主要的是因為大家在這裡參觀的時候,都是揪心的。想想堂堂中華大國的土壤上,居然出現了這麼一座由小日本建起來的“皇宮”,用的是我們先輩的血汗錢,住的是一個中國的傀儡皇帝,無論“皇宮”修得有多麼的堂皇,我們一點都感覺不到。據導游介紹,“皇宮”外面還有一個跑馬場,上面的用具很多都是金子做的,日本投降撤退時,搬走這些東西都用卡車車了好幾天。參觀完偽滿皇宮出來,已經是下午三點半左右了,接著向第二站長春電影制片廠駛去,據說工廠是四點半關門的,我們到的時候,剛好趕上了最後一場講解。對這個制片廠的印像,對於老一輩的人來說,可能是挺深的,大家在展廳看到了很多五六十年代著名的影星,熱烈討論著,不過無論怎麼說,這裡也只能說是一間沒落的制片廠了,在我們看來只有陳舊的設施和布景,親身體驗了一次電影配音,用的還是那些原始的方法,畫面合成,也只是簡單的剪接。更有意思的是,在當年拍攝《五朵金花》的場景裡,拍照留念還是要收費的。同事看了以後都表示,有機會應該去寧夏的影視城看看,那裡比這裡大多了,而且租衣服、拍照等等,都是免費的。

離開制片廠,我們去了整個東北行程預定的最後一個購物點,這裡的賣點好像是東北三寶和一些俄羅斯精品,因為第二天就要回廣州了,所以我們也要開始買手信了,於是比之前的購物點都要多的,買了些東西。價錢還算合理吧,比較不好的是,來的途中那位小伙導游明明說好了這裡是第一間可以開正式發票的商店來的,可是到我們買完以後,店員居然否認了這一說法,導游和那的經理商量後,還想說用餐票代替,氣得領導對他的印像馬上打了折扣。帶著這點點怨言,離開購物點,就要去吃東北之行最後的晚餐了,明天就要和趙導分別了,她也挺大方的,額外請我們吃了兩個菜,她也算陪同了我們好幾天了(從吉林到這裡),所以席間領導還想去找她們喝一杯的,結果找遍了餐館大堂都沒找到,只好作罷了。那一頓吃得還可以啦,不過飲料不行,我們說不要啤酒了,都要橙汁吧,那店員居然給我們泡了兩瓶雀巢果珍上來,我們一喝就發現了,呵呵。結果只喝了一瓶半。離開飯店前,那位小伙導游終於把剛才買東西的發票帶過來給領導了,並道了謙,其實大家對他還是挺滿意的,只是這件小事上出了點點誤會而已,所以相信最後給他的反饋評價應該不會大差的。吃過飯晚,我們前去感受了一次東北的“夜生活”,去看當地最有特色,應該說現在在全國也很出名了的表演——二人轉。沿途在車上都看過很多張碟了,不過到現場看還是第一次,相信也是唯一一次了。趙導挺細心的,想到我們看的機會比較少,所以幫我們買了第二排正中央的位置,比較貼近舞台,看得很清楚,不過進場後發現這種劇場和廣州的真的有天淵之別,音響開到快要把人耳朵給震聾似的,觀眾在劇場內吸引,前排那幾個男的還是整個晚上一根接一根的抽,從未停過的。每個觀眾面前都有桌子,很多人都買了吃的進來,什麼花生瓜子之類的,那些人吃完都把垃圾刻意的丟在地上,之所以說是刻意的,因為我發現他們是看到哪塊地有空位就往哪掉,到最後幾乎是整個地面都是垃圾。在這麼惡劣的環境下,我們看了這場三個多小時的二人轉,雖然說是挺搞笑的,不過到後面覺得實在太低俗了,想不明白,這樣的文化怎麼可以在東北這麼火的。看完了回酒店的途中,大家還在討論這個問題,不過像趙導說的,二人轉是屬於雅俗共賞的節目,不過當中還是以俗為主的。所以也難怪,今年央視的的春晚,最後還是把那個小沈陽的節目給去掉了。帶著討論,我們回到了酒店休息,那時已經是晚上十一點多了,這是我們回酒店最晚的一天,而第二天也是我們要超得最早的一天,早上六點就要起來趕火車了。

終章 日跨三省

一覺醒來,2月17號星期天了,也是我們東北之行的最後一天。簡單梳洗洗後,吃早餐的時間也沒有,就往火車站趕了,因為我們要坐7點多的火車,趕往沈陽。趙導幫我們准備好了早餐,在火車站和她作了最後的道別,乘上D24次列車,我們離開了吉林省的省會長春市,向遼寧省省會沈陽前進了。

這次的列車開得很快,9點多就到了沈陽了,一下車,就見到了之前沈陽的導游,久違的了於格格了。接齊人後,我們再次在她的引領下,開始了最後一天的沈陽之旅。由於第二天我們就把原定今天的景點張大帥府參觀了,所以今天的三個景點都是新加的,時間也比較緊。第一站,沈陽九.一八紀念館,這是繼昨天參觀偽滿皇宮後的又一次愛國主義教育,不過與之不同的是這裡是我們國人自己為了紀念這段歷史而建造的。於游在途中就不斷給我們說東北人民對這段歷史的態度,對她說的,每年9月18日,隨著九.一八紀念館門前的那個警世鐘敲響14下,意味著東北淪陷的14年,整個沈陽城的車輛、岸邊的船只,都會伴隨著鐘聲按起喇叭,共同懷念這段歷史的情景很是神往。下車後我後就看到了這個警世鐘,以後當年第一發炮彈落下的地方的紀念碑,還有那個宏大的9.18紀念碑了。我們在這裡都一一作了留影,因為經過昨天我們都知道,進入這個館以後,我們是不會再有心思去拍照留念的了。趙導帶著我們進了紀念館,我們很意外,她還“搶”了紀念館講解員的工作,自己當了起來,隨著她的解說,以及她手中揮動的那支導游旗,漸漸發覺,我們這個團的人數正在不斷壯大,原因很多自己來參觀的人都被她的講解吸引了過來,隨著她走了。一下子我們十人的團變成了五十人左右,這也更讓我佩服這位導游了。參觀完這裡,心情再次沉重起來,還好,我們要去的下一站是一個比較有意思的地方——沈陽怪坡。就像大家之前所聽說的那樣,怪坡就是看起來是一段下坡路,可無論人、車走在上面,都是下坡要費力,上坡不用費力的。司機先用汽車幫我們試了一回,的確是上坡不用加油,下坡要剎車的。接下來我們自己騎自行車、走路都試了一次,感覺的確挺神奇的。雖然有人說是視覺上的偏差,不過自己真實所見,即使是真的,也覺得被騙得值了。完了以後,我們吃完東北行程的最後一頓午飯,向著最後一站,沈陽飛機博物館進發,沈飛基本上是為我國空軍建造戰鬥機的工廠,歷史很悠久了,聽著講解員的解說,自己也為我國國防感覺驕傲,不過當然了,出於技術保護,這裡只展出到了80年代的戰鬥機模型,再之後的就沒有了。參觀完沈飛,應該有下午三點左右了。之後我們去了兩個地方買手信,當然,這都是我們自己提出,不是行程安排的。然後就直奔沈陽機場,在機場,於導幫我們辦好了登記手續,並一個個看著我們通過安檢,進入候機大廳,一一道別,才離開。傍晚五點,我們終於登上了CZ3615航班,踏上了歸途,離開了遼寧省省會沈陽市,向著今天的最後一站,中國的南大門,廣東省省會廣州,我們的老家進發了。愉快的七天闖關東行程,也就這樣結束了。

後記

關於天氣。去關東北,對那裡的天氣是很無知的,只知道當地往往是零下二十度左右,應該會很冷,所以帶了一皮箱的衣服,不過整個行程中,起碼有一半是沒穿過的。事實上,北方的冷的確不同於廣州,廣州一般天冷是濕度很高,所以室內沒有暖氣,所以往往是室內室外一個溫度。而東北的冷,只冷在戶外,室內一般都有暖氣,而室外雖然冷,但穿好衣服也是不怕的。主要的威脅是北方那些割肉般的強風,吹到面上沒有保護的皮膚,一下子就能吹得通紅。而另一個威脅,是室內外溫差,我往往用“一步天堂、一步地獄”來形容。在室內是20多度,通過旋轉門、或者是北方特有的雙層門(中層一層是用來做緩衝的),一步踏出戶外,就是零下10多度的低溫了。一步之間感受30度多的溫差,那種感覺一開始的確不是很適應,不過到後來,反到覺得是北方的一種特色了,比較喜歡感受這種狀態。

關於行程。整個行程中,個人最喜歡的,還是雪鄉之行,因為那才是我們南方絕對不可能見到的景色,而且是天然,不是人為的。其它的,盡管導游極力推薦說那個景點如何如何好,不過說句實話,相對於廣州,一個城市廣場、一間動物園,算什麼呢。整個行程,唯一感覺比較繁榮的城市也就只有牡丹江和哈爾濱了,其他城市的商店真的是早早就關門的了,不過也難怪,東北因為緯度很高,所以天黑得特別早,商店往往下午四點就要關門了,晚一點的,是晚上七點。而且東北是沒有吃夜宵的習慣的,我們那天晚上9點多到吉林,去吃宵夜,嚴格來說只能是東北人的晚飯,不過那時整間餐館已經沒用別人了,服務員估計也都是為了我們而留下加班的,真是辛苦他們了。

關於人文。也許如趙導說的吧,在東北人眼裡,我們廣東人都是非常有錢的,行程中所見種種,也有所體驗。不過也正如之前說的,我們的確是會算數的,買東西不講價是不可能的,這是習慣;而七天的行程,天天要我們帶著東西四處走,也不劃算,所以前幾天買的東西是很少的。這可能給幾個購物點的人感覺我們很摳門,不過我們也不在意。相反的,在亞布力滑雪場,我們倒是給了教練一筆不算少的小費,畢竟這也是他們付出而應得的。

總體來說,整個關東之行還是非常的愉快的,用一萬多字記錄了這次行程,可能還有很多遺漏,不過這也是我的能力能做到的了,剩下的,只能是以後想起了,慢慢填補。

關東之行已經成為了回憶,不過已經用文字和照片記錄下了點點滴滴,相信很多年以後,還是會想起這次行程的,也希望,以後有機會,能再到關東走走。下次一定是要慢慢體會,而不是走馬觀花的了。



(沈陽故宮大門)



(吉林市松花江)



(牡丹江八女投江紀念碑)



(中國雪鄉)



(哈爾濱冰雪大世界)


精選遊記: 牡丹江·雪鄉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