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TA旅程始於廈門,終於廈門,以廈門為據點,向周邊城市擴散。
D1:上海——廈門
我們是年初3(2008-02-09)從上海虹橋坐飛機(15:45)抵達廈門高崎的,購買的是春秋航空的班機,訂的比較早,三折,很實惠的選擇,就是飛機上座位比較擁擠。到達廈門的時間是17:30,我們與預定的廈門怡庭白蘭飯店取得聯系,check過我們的房間和路線,taxi進入市區(¥40左右)
怡庭白蘭:[優]地理位置優越,在廈禾路附近的故宮路上,可以步行至中山路。
[劣]單冷空調,北方游客冬天難以適應;熱水供應高峰可能遇到供應不足;房價偏高,性價比一般。
晚上在中山路附近覓食,中山路是一條很有南洋特色的老步行街,主路開闊,支巷眾多,只是我們初到,見支巷燈光幽暗,未敢深入。品嘗了沙茶面、魚丸湯等閩南小吃。著名的“黃則和”花生湯在中山路上,人山人海,異常擁擠。中山路大約200-300米左右,盡頭是輪渡(廈門本島——鼓浪嶼)。
時間尚早,我們便擺渡去鼓浪嶼,一方面是先瀏覽一下著名的鼓浪嶼,另一方面,打算找間性價比更高的旅店落腳。其間走訪了“NAYA”和鼓浪嶼上的“國際青年旅社”,由於春節長假,各賓館生意火爆,到初六之前的房間都已客滿。
(P.S.鼓浪嶼上輪渡附近的一家果汁店很不錯,裡面的橙汁現切現榨,PATA觀察過,8個橙子榨一杯哦,一點也摻水和糖~!!
P.S.又P.S.果汁店不遠有一間“豆腐店”,裡面的“芋頭仙草凍”很贊,¥10大份,量足味美~!!)
在鼓浪嶼沒有找到合適的落腳點,我們打算去看看先前預定的廈大招待所,於是擺渡回島,taxi去了廈大(大約¥11),廈大國際交流中心位於廈大老校門內,很好找,環境不錯,住宿費¥270/晚,比先前怡庭便宜¥80,由於客滿,我們預定了初六的房間。
一切ok,回去休息~~(21:30)
總結:第一天我們對廈門有了一個初步了解:一個南洋風情的熱帶海濱城市。城市被地形分割成若干片區,每一片區有一個中心,依山傍海,錯落起伏。
D2:廈門——泉州(關帝廟,清淨寺,府文廟,開元寺)
早上8:30左右到達廈門松柏汽車站,買票,乘坐開往泉州的大巴(閩南快運¥40左右,20分鐘一班,途中停杏林,集美)。
抵達泉州客運站(10:30左右),TAXI前往圖們街(¥20左右)
泉州的建築與廈門迥異,其差異程度大概與上海和蘇州的建築差異類似。廈門主要是海外華僑歸國修建的西式和仿西式建築,而泉州則是典型的閩南建築“紅磚牆、‘出磚入石’……地方特色鮮明)
塗門街是泉州主要的商業街,我們所要取得關帝廟(免費),清淨寺(¥3),府文廟(¥2)都並排列在塗門街南側。當天是年初四,關帝廟香火鼎盛,大概和上海周邊地區“燒頭香”)規模相當。
清淨寺是中國最早清真寺之一,其歷史大約追溯到宋朝——泉州港的鼎盛時期。當時中東伊斯蘭國家的商人往來泉州港口,帶來了鈷藍(青花瓷藍色原料,青花瓷由此誕生)、琉璃制作技術(於是中國才出現了琉璃瓦)和伊斯蘭教……清淨寺就是那個時代的遺存。整個寺院的大門及“邦克樓”保存得比較完好,大門上有典型的伊斯蘭構件“蜂窩拱”,上面有阿拉伯文書寫的《古蘭經》部分經文(PATA請教了學阿拉伯語的朋友)。還有一處類似大廳(或者伊斯蘭教叫禮拜殿?SORRY鄙人不通伊斯蘭教……)只剩石壁石柱遺跡,可以看出,石壁上每隔一定距離都有個小龕,裡面嵌了一些阿拉伯文的石條,估計也是古蘭經的內容。由遺跡不難想像當年盛況。
府文廟,全稱“泉州府文廟”,據說是福建保護的最好的文廟建築。當地的文廟融入了地方建築特色,全部紅磚紅瓦,外廊地面,大概由於當地盛產石料,又多台風大雨,屋內紅磚鋪地。與一般文廟相同,主要建築有:泮池,大成殿。大成殿明5暗7,暗間外牆飾有“太極”陰陽八卦圖(^_^笑~~充分證明當地人民的信仰隨意……孔子見老子),鬥拱宏大。內部紅磚鋪地,上部輔作為黑地彩繪莊重絢麗。
開元寺以雙塔著名,建築具有閩南特色,寺內有一“古船陳列館”,陳列一具宋代古船頭部遺跡,巨大~~還有一些古船部件……其實,我們國家曾經有機會成為海上強國的……扼腕~~!
開元寺游覽結束大約15:30,啟程往泉州中心客運站,買車票回廈門(¥40左右),第二天OVER~!
總結:泉州是一座很有閩南特色的城市,總感覺泉州之於廈門很像蘇州之於上海。廈門是閩南的臉面,很FASHION,很西洋,很現代……而泉州更像本質的閩南,火紅的建築,陡峭的飛檐……在這樣的環境裡面很容易理解閩南人的性格,熱情、愛冒險、 “愛拼才會贏”的人們。旅程中也有遺憾,比如塗門街北有一座很大的吳姓祠堂“東望西台”(不知道與台灣和大陸的以東的地理位置有沒有關系)無幸參觀……那是一座很正點的閩南大型建築。
(TO BE CONTINUED…)
D3:廈門——洪坑土樓群
這是相當辛苦的一天……我們一早來到湖濱南路汽車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