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游粵港澳

作者: dyx雲游四方

導讀粵港澳,我雖然去過多次。但是那裡真的是一個非常令人想往的地方,我抗拒不住那裡的種種誘惑,利用放寒假,重游了一次粵港澳。 第一站廣州 1月19日早上6點就起床,6點半出門打的,在7點以前趕到虹橋機場,乘坐春秋航空公司8點鐘飛廣州的飛機,但是到那裡卻被告知航班要誤點近3個小時。最近幾個月我三次坐春秋的飛機,三次都誤點,並不是像春秋董事長王正華先生 ...

粵港澳,我雖然去過多次。但是那裡真的是一個非常令人想往的地方,我抗拒不住那裡的種種誘惑,利用放寒假,重游了一次粵港澳。

第一站廣州

1月19日早上6點就起床,6點半出門打的,在7點以前趕到虹橋機場,乘坐春秋航空公司8點鐘飛廣州的飛機,但是到那裡卻被告知航班要誤點近3個小時。最近幾個月我三次坐春秋的飛機,三次都誤點,並不是像春秋董事長王正華先生所說的春秋航班正點率在90%以上。後來我聽朋友戲說:“春秋飛機延誤時間在10個小時以內都算正點………”

好吧!誤點就誤點,總比取消航班好啊!因為一個人出門在外,必須要有一點阿Q精神!!!

下午2點飛機到達廣州白雲機場,坐機場大巴到廣州火車站。前一段路很通暢,但到火車站附近,車比人走得還慢,廣州的交通堵塞太嚴重了,許多車隨意靠邊上下客,警察卻視而不見,熟視無睹。

由於想抓緊時間玩,所以就在車站邊上的一個快捷賓館入住,條件非常差,還要168元一晚。

廣州我去過多次,這次我想有選擇地去看一些地方。由於領教了廣州的交通堵塞。所以在廣州的兩天裡,我盡量坐地鐵。

坐地鐵2號線換1號線到陳家祠,陳家祠又稱陳家書院。這是一座具有100多年歷史的全國重點文件保護單位,裡面的木雕、磚雕工藝十分優美,可稱為巧奪天工,非常值得一看,是目前廣東省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清代建築,現為廣東民間工藝博物館。

出了陳家祠,順路就去光孝寺,六榕寺,懷聖寺,五仙觀,石室,拜謁了廣州市佛教、伊斯蘭教、道教、基督教的一些主要寺廟和教堂。接著就去了沙面。

雖然已經是晚上了,但這個極富有異國情調的地方卻十分迷人。由於地處珠江邊上,又實施了交通管制,島上的情調十分優雅,一方面是那些具有百年歷史和歐州各國情調的建築,另一方面是路邊誘人的酒吧和咖啡館,漫步在沙面小島的路上,真是一種享受啊!

最後去了北京路步行街,人山人海,我對購物興趣不大,找了一家越南餐館飽餐了一頓,那裡的咖喱雞特別好吃。

第二天一早坐地鐵到琶州,再換汽車到新洲碼頭,等一小時一班的船,上黃浦軍校舊址參觀。

黃浦軍校位於廣州黃浦的長洲島上,是第一次國共合作時期,在蘇聯的幫助下建立的。早期的一些學生為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作出了重大貢獻。

現存軍校舊址、中山紀念碑、中山故居、俱樂部、炮台及東征陣亡將士紀念碑等景點供游人參觀,有些景點比較遠,我看了舊址,中山故居等後,包車去看了炮台和東征陣亡將士紀念碑。由於抗日戰爭,軍校舊址等被日軍炸毀,現存的都是後來重建的,只有東征陣亡將士紀念碑還是80多年前建造的。

下午去了白雲山,感覺還可以,回來的路上去了三元裡抗英鬥爭舊址參觀,那裡有一個三元裡古廟,裡面有大量的資料,反映廣州人民的抗英鬥爭歷史,附近還有一個紀念碑。

晚上去了廣州著名的夜市——上下九路,這才是廣東人最愛去的地方。我感覺比北京路步行街好多了。而且附近還有許多廣東的風味小吃,如我非常喜歡的烤乳豬,燒鵝,烤肉,叉燒等等,讓我大飽口福!

第二站佛山

1月21日一早,在火車站邊上的廣東省長途汽車站,坐大巴到佛山祖廟汽車站,一個小時不到就到了,非常快。

先去祖廟後面的東華裡,那是佛山最著名的古街道,全長112米,首尾建有門樓,石徹路面,是非常典型的嶺南古建築。

佛山祖廟非常大,占地3500平方米,其建築,裝飾非常精巧,被稱為東方藝術之宮,香火也特別旺。

最後去了梁園,是由當地詩畫名家梁藹如叔侄等四人在清朝嘉慶、道光年間陸續建成的。格調很高雅,嶺南水鄉韻味很濃,布局也十分精美,使宅第、祠堂、園林、湖泊一體化,非常值得一看。

匆匆吃了午飯,又往向一站趕去。

第三站肇慶

從佛山坐汽車到肇慶已經是下午近兩點鐘了,放在行李,立即趕到賓館對面的七星岩。七星岩太大了,有山有水有洞,我馬不停蹄地走了四個多小時,真累啊!也很高興!

七星岩景區就是指星湖及周邊的七座山峰。由於七座山峰的位置酷似北鬥七星,故稱為七星岩。星湖的面積很大,有649萬平方米,比杭州的西湖還要大。整個景區除了許多許多的小島之外,還有許多摩崖石刻群和岩洞,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和科考價值。

第二天一早去了鼎湖山景區,那裡有4000多公頃的原始森林,空氣特別好,是一個天然的氧吧。園內有電瓶車代步,服務非常人性化,游覽時非常方便。我坐著電瓶車一站一站往上游覽,感覺非常好。

由於時間的關系,有些景點來不細細的觀賞,只能走馬觀花了。

中午回到肇慶市區,去了閱江樓,不巧那裡正在內部整修,不讓進,文廟則很破舊,還有麗譙樓,更沒有什麼可看的。所以馬上坐車向開平前進!

第四站開平

在開平長沙汽車站對面借好賓館,篤悠悠地在開平步行街上美餐了一頓廣東的風味燒烤。

這次到開平,最主要的就是想看四處申遺成功的開平雕樓,順便想看赤坎古鎮和西洋別墅(立園)。(詳見攜程網今年2月的游記——申遺成功話開平)

1月23日一早,坐車趕到號稱是開平第一碉樓的瑞石樓。首先它是高度第一,共有九層,其次在外觀上,其它碉樓應該說都不如它雄偉。第三是內部裝飾,每層都不一樣,非常豪華,是開平現有一千多座碉樓中,保存最好的一座。

接著我坐車到了馬降龍村,村內比較好的碉樓有15座,最好看、而且能進裡面參觀的是林盧和駿盧,它們雖然在外觀上沒有瑞石樓漂亮,但它們的風格都與瑞石樓不同,每層客廳裡都挖了一個兩平方米左右的洞,上面蓋上鋼筋網格,使上下通風,采光都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並且上下呼應,一叫就行,用不著跑上跑下了。

第三個點是赤坎古鎮,那裡除了一個不大的影視基地之外,最可看的就是騎樓(古民居)了,這些古建築大多建造於上世紀二十年代,樓前的路邊是一條河,成龍的“醉拳Ⅱ”的外景地就在那裡。另外那裡煲仔飯特別好吃。

午餐後坐車到自力村,那裡現存的碉樓也有15座,大都建於上世紀二十之四十年代。最漂亮的是銘石樓,可以上樓,在6層頂上,可以看見村內其它碉樓。

出了自力村,在公路邊遠觀了一下方氏燈樓,這也是一座比較有特色的碉樓,但是不能入內,所以就遠觀了一下。

接著到立園游覽,嚴格地講,立園不能稱為碉樓群,因為在立園的七幢建築中,六幢是別墅,只有一座是碉樓(其實有點像更樓)。

在這六幢別墅中,“泮立”與“泮文”最為美麗壯觀,裡面的裝修十分豪華,雖然不算碉樓,也值得一看。

最後是來到三門裡村,看最古老的一座碉樓——迎龍樓,它樓高三層,下面兩層建於明代,用紅泥磚砌成,上世紀二十年代,又用青磚加了一層,四角有塔樓,二三層都建有射擊孔,造型比較簡單。

第五站新會

游玩開平碉樓已經是傍晚了,立刻坐車到江門市,再轉車趕到新會住宿(開平和新會都屬於江門市)。

由於在上世紀,巴金老人在游覽了新會天馬村的“雀墩”後,寫了一篇游記叫“鳥的天堂”。後人抓住了這個機遇,給這裡取了一個漂亮的名字,叫“小鳥天堂”。那天我去得太早,整個公園內似乎只有我一個游客,看一會兒鳥就走了。

離那兒不遠處就是清朝末年的風雲人物——梁啟超故居,裡面圖文並茂,詳細介紹了他的生平和後代的情況,使我更加進一步了解和敬佩這位偉大的傑出人物。

接著馬上回新會賓館拿行李,坐車經江門到中山,轉車到翠亭村,參觀中國革命的先驅——孫中山先生故居。

第六站中山

翠亭村位於中山到珠海的公路邊口,以前幾次路過,由於種種原因,一直沒有去拜訪。這次我是特意去的,正因為翠亭村地處中山到珠海的途中,當晚我又要在珠海過夜,所以我拖著行李箱去的,當我正為拖著行李不方便參觀時,沒想到那裡客服中心的優質服務讓我深受感動,他們不僅免費為我寄存行李,而且作認真的登記,寄行李和提行李時都必須簽字,進行認真的核對,杜絕差錯。

同時美麗善良的服務員還口口聲聲地說:“麻煩您了,謝謝合作!”讓我感到非常不好意思,因為是我麻煩了她們。

中山市原名香山縣,是為了紀念中國偉大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先生而改名的,中山故居所展示的內容相當豐富,布局也十分合理,管理得也很好,我在裡面呆了很長時間,非常值得一看!

第七站珠海

出了中山故居,我又坐車到了珠海的拱北。我這次到珠海,不想在珠海玩什麼,只是為了去澳門。以前我去過澳門,根據我的經驗,如果只是吃、喝、購,一個白天夠了,所以我決定24、25日兩日住在珠海,25日白天赴澳門玩一天。因此,這次出游我把珠海當成賓館了。

第八站澳門

25日上午從珠海拱北出關,進澳門關閘。在關閘附近換了澳門貨幣,開始了一天的澳門游。

這次澳門游,主要為了是吃和購物,所以我主要的活動區域是葡京——新馬路——大三巴之間的區域裡。

首先是正宗的葡式西式,這是到澳門一定要嘗一嘗的,那裡的葡國雞,就是比老上海都知道的“天鵝閣”味道好。還有在議事前地或大三巴牌坊附近的蛋撻,僅售六元半一個,折合人民幣五元多,那比肯德基的蛋撻好吃多了。

除此之外,日本、韓國、印度、越南、泰國、巴西、意大利、法國的風味美食在那裡都能找到,如果你是一個美食家,去那裡就像老鼠掉進米缸裡——美極了!

除了吃,澳門也是購物天堂,黃金珠寶、名牌服飾、電子產品、化妝品等等,應有盡有,而且價格很便宜。

澳門手信店裡的各種吃的零食也非常多,味道都做得很好,比如說肉脯。如果你吃了澳門的肉脯,可能你對靖江肉脯就再也沒有興趣了,可惜我後面的行程還很長,所以以放開吃為主,順便帶點小東西為輔!

酒足飯飽之後,我沒有忘記去另外一個地方,去媽祖廟燒香。在澳門,媽祖廟的香火特別旺。盡管那天有時在下小雨,去燒香的人還是落繹不絕。吃完晚飯就到關閘,出關回珠海了。

第九站東莞

在我原來的行程裡,沒有東莞這一站,因為我的一個好朋友,在我出發前就和我約定,1月29日在香港會合,所以我又到東莞轉了一圈。

26日早晨我從珠海坐大巴到東莞的虎門,去看林大人,早在一百多年前,虎門可是一個熱鬧的地方,由於林大人在那裡禁煙,掀起了一場全國的風暴。

車到虎門,我寄存了行李,先去了威遠炮台(就在虎門大橋的邊上),游覽了一百多年前的戰場遺址,看到一門門大炮,我仿佛又看到了中國人民抗英鬥爭的歷史場面。

接著去了林則徐紀念館參觀,看了鴉片戰爭紀念館和銷煙池,進一步看清了林大人的一腔熱血,為中國所作的貢獻!

午餐後坐車到東莞市區,游覽嶺南四大名園之一——可園。

可園始建於清朝道光三十年(1850年),它的建築特點是以小見大,把住宅、客廳、庭院、花圃、書齋,藝術性地結合在一起。雖然占地僅僅2204平方米,但亭台樓閣,山水橋榭,廳堂軒院,一應齊全。同時,整個布局非常合理,高低錯落,曲折回環,不愧為清朝園林中的精品。最後坐車到深圳。

第十站深圳

由於我要29日在香港與朋友會合,所以我在深圳度過了兩日三夜。

27日上午,我去了沙頭角,去看了想當初的“熱門景點”。早在二十多年前,鄧老爺子批准深圳搞特區,沙頭角這個小鎮—夜之間名揚中國,凡是進特區參觀、學習、工作、出差、旅游的人,都會到沙頭角中英街去看一看。而如今香港澳門回歸了,大陸居民去香港都很方便,所以去沙頭角的人就越來越少了,我是懷著“考古”的態度去中英街的,一看真的是門庭冷落,不比當年啦。

大約200多米長的中英街,寬約3至4米,以界碑為界,一邊歸深圳管,一邊歸香港管,街上的游人不多,兩邊的店主紛紛在吆喝著。我始終堅信一個信念,“酒香不怕巷子深”,便宜絕對沒有好貨,在那裡,名牌T恤衫100元可以買四件,難怪來之前朋友告訴我那裡盡是“大興貨!”

到深圳有個地方,我一定要去,那就是到蓮花山,去朝拜一代偉人——小平同志!想當初,要不是他老人家堅持改革開放,恢復高考,我們這一輩人就廢掉了!中國也沒有今天這麼強大,我們也沒有今天這樣的日子過啊!

俗話說“滴水之恩,湧泉相報!”我到了改革開放的發源地,怎能忘記去拜一拜鄧老爺子呢!!!

老爺子的塑像在市中心蓮花山頂,那山不高,也沒有索道,但我看見不少人都在努力向上攀登,為的都是瞻仰一下這位偉人的風光……

第二天,閑著沒事,去蛇口看了幾處游人極少的古跡,如左炮台、天後廟、宋少帝墓等等。

這一天,體力上很悠閑,沒有啥事情。心情卻十分不愉快。由於大雪,京廣線株州到韶關段幾乎癱瘓。好友原定28日從上海坐T99次火車到香港已經是不可能了,他急忙購買28日上海飛深圳的飛機,又遭遇上海機場關閉,看來我只能一個人繼續獨游啦……

由於我在一個多月前就購買好了1月31日香港回上海的軟臥,所以我這次香港不去也得去了……

第十一站香港

29日早晨,我從羅湖出關到香港,坐九廣東鐵到尖沙嘴東。本來聽網友說,九廣東鐵的終點站叫尖東,離地鐵尖沙嘴站很遠,但是,我這次親自體念了,其實並不遠,走下面的連接通道,不到十分鐘就到了,去尖沙嘴是很方便的。

本來這次赴港,我朋友已經用他的名義在香港預訂了雙人房,他隨身攜帶著一整套價值不菲的攝影材料。所以他要住好一點的賓館。而我則不同了,一個流浪漢,隨身又沒有什麼貴重物品,只要安全,衛生就行了。由於他不來,我就叫他把預訂的房間退了,我一個人去人家說“很不安全”,但我事後認為很安全的重慶大廈!

重慶大廈位於尖沙嘴,交通非常方便。它最讓人感到不安全的就是裡面到處是黑人,但是其中的不少黑人都是非常文明的,有些原來是法屬殖民地國家的黑人,從小受的是法式教育,不僅文明禮貌,而且個人衛生也絕對好!所以我認為他們的皮膚是黑的,心不是黑的!正如毛澤東所說的那樣:“任何地方都有左中右!”

出地鐵站我先去了漢口道上的一家廣東餐館,裡面的一位朋友介紹我到重慶大廈十五層的百樂門賓館住宿,老板是一位上海老太太,姓金,人很和氣,她的房間雖然也很小,但很安全,很干淨,我住了三個晚上,很滿意。作為回報,我每天總有一餐在廣東餐館吃,那裡的燒鵝、叉燒、燒乳豬都非常好吃!

那幾天,香港的天氣不太好,陰有時有小雨。那天我午餐後,發現還沒下雨時,我立刻決定“游”字在先,“購”字在後。

首先我去的是赤柱,坐地鐵到中環後換260快巴。

赤柱位於香港的南部海邊,有一條十分迷人的海濱長廊,沿途的景色非常美,除了各種酒吧,商店之外,最吸引游客眼球的就是美利樓和蔔公碼頭,美利樓原來不在赤柱,早在1846年建在中環,是一座古歐陸維多利亞式建築物,後被拆除,於1998年在赤柱重建,上下共三層,非常雄偉壯觀。蔔公碼頭也是古為今用,按中環的老蔔公碼頭的模樣,在赤柱重建,為赤柱灣又增添了一個美景。

除此之外,赤柱的市場也挺大,主要經營服裝、飾物、紀念品、藝術品等等。

30日早晨,天不僅下小雨,還有霧。起床後,坐地鐵到東湧,乘23線巴士到大嶼山的昂坪,去瞻仰全球最高的戶外青銅坐佛,可惜到那裡時霧太大了,看得不是很清楚。

然後,我去了香港最大的廟宇之一——寶蓮禪寺,參拜了佛祖,品嘗了素齋,感覺和味道都非常好!

接著我去了一個十分有趣的地方——心徑簡林,從寶蓮禪寺步行十五分鐘才到。那裡把儒教、佛教、道教共尊的寶典——《心經》,整篇書法刻在許多條很高的木柱上,並依經文順序排成一個橫過來的“8”字,像征著“無限”和“無量”。

接下來我再坐23線巴士返回東湧,換了三輛地鐵東湧線——荃灣線——觀塘線到彩虹,坐1A巴士到西貢。到那裡的第一件事,就是品嘗海鮮,那裡是全香港海鮮最集中的地方之一。

那裡的海灣與赤柱一樣迷人。不同之處,西貢是一個漁港,港灣裡停泊著各種大小漁船游船幾百艘,一眼望去,漂亮極了。

海邊的風景迷人,海邊的秩序更好,我在那裡呆了三個多小時,竟沒有發現一個設攤吆喝的。不像在中國大陸,只要有游客到的地方,無證小攤是隨處可見的!

後來我看見一塊告示,大意是無證設攤有三個共罰的處理,a貨物充公,b罰款五千,c拘役十五天。真可謂是非亂世也可用重典啊!

游完西貢,趕緊到香港紅磡火車站,打聽一下31日回上海的火車情況。

一問才知道,29日從上海到香港的T99次火車還沒有到,當天應該從香港回上海的T100次沒法開,估計要到2月1日才能開,至於1月31日回上海的火車,更不知道何時啟程?

我只好一級一級找他們領導的領導商量,終於同意我簽票,2月1日乘坐1月29日的車回上海。但是具體開車時間未定。

這次到港,想去的就是赤柱,大嶼山、西貢。所以我原來打算住兩個晚上,現在大雪封路留住我了,只能在香港多呆一天。

31日上午,睡一個懶覺,起床後發現天氣還好,便出門去了星光大道,人不多,很好。接著去黃大仙燒香,臨時抱抱佛腳,保佑我平安回家。接著沒事干了,在旺角,油麻地閑逛。晚上去看了幻彩詠香江,雖然燈光不如上海外灘,但配上激光絕對好看。而且還有音樂和語音解說,值得一看!

2月1日上午,得知一推再推的火車是下午兩點半發車,(在這方面,港鐵的做法很到位,及時發信息給我)。上午沒事干,坐渡輪從尖沙嘴到灣仔,去香港國際會展中心去轉了一圈。又去了一趟漢口道上的廣東燒烤店,吃了頓午餐,與朋友話別。

下午一點半到紅磡火車站,但兩點半火車沒有開,而是上海來的火車剛到,到下午三點四十分才開。

火車開開停停……停停開開……親眼目睹了京廣線、浙贛線上的天災人禍……正常只需20個小時的行程,結果開了35個多小時,於2月3日凌晨3點,終於到達了上海站……

回想起這次粵港澳之行,感起很多,特別感慨的是當地人的素質。與某些地方相比,許多事情絕對不是在一個層次上的。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香港國際會展中心人人可以進去,衛生間內衛生紙、擦手紙、洗手液一應俱全,但好像沒人拿走。而在我回上海的T100次軟臥車廂裡,雖然整個車廂只有二十多人(很多人都退票了),開車後不到一小時,衛生間裡一大卷衛生紙卻不見了……雖然我在香港也看見窮人或撿破爛的人,但好像沒有聽到有人在晚上去偷電攬線或陰井蓋……

再說說廣東人,他們的文明素質絕對是高於全國的平均水平。無論是在大城市廣州,還是在偏僻的鄉村,絕大部分的廣東人都非常熱情,有問必答,這比起我三個月前在重慶的遭遇,反差真的太大了(詳見07年11月攜程網中的游記———重慶100分)在這裡,我還得實事求是的說,個別重慶人,你真的要好好的向廣東人學習啊,重慶市的有關領導,你們除了抓大事,有些小事你們必需也要抓一抓,否則外地人怎樣敢再來重慶啊!別的咱們不說,就說一下火車站吧,我拿上海、廣州、重慶相比,我說上海是75分,廣州是80分,重慶是55分。我是1月19日、20日、21日三天在廣州火車站,廣州站的感覺就是好,基本上很少看見拉客的,絕對看不見強行追著拉客的,這就給我們外鄉人有很大的安全感。火車附近的警察保安及火車站的工作人員態度都不錯,市民的態度更不錯。無論是老廣東,還是小廣東,都很好,尤其是在問路時,當你聽不明白他們的粵語時,他們會帶你走一段路,送你到路口。

還有各行各業的工作人員,素質也很高,記得有一次,我在江門市汽車總站,想詢問班車的事情,售票處有許多人在排隊,我看見行李寄存處有一位小姐正坐著,我想了一想才上去咨詢,(我怕她不知道,或不願意回答,因為她是管行李寄存的)沒想到她的態度讓我大跌眼鏡,也立即站起來,用標准的普通話詳細地回答了我的幾個問題,讓我非常滿意!!!

我這個人,心直口快,實話實說,不怕得罪人。上次在攜程網發表游記——“重慶100分”以後,贊同的人有,同情的人也有,當然罵我的人也不少。然而在我這次長達半個多月粵港澳之行中,確確實實在廣東遇到了許許多多的好人,借此機會,我想對廣東人說一聲:謝謝啦!!!


精選遊記: 廣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