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步大理三月間

作者: elra

導讀熬過50年以來最冷的一個冬天之後,三月應是陽光燦爛,桃花夭夭的季節,而重慶的上空仍然灰色蒙朧。從46樓俯望解放碑,車行急速,人潮湧動。陽光小露之後,綿綿的陰雨又浸濕了每一個喧鬧的街頭。我趴在辦公桌上看前年在香格理拉拍的照片。雲之南端,陽光普照,春花爛漫。雲南總是讓人心情明朗的地方。我應去那裡曬曬,請了年假,買了第二天去昆明的機票,由昆明 ...

熬過50年以來最冷的一個冬天之後,三月應是陽光燦爛,桃花夭夭的季節,而重慶的上空仍然灰色蒙朧。從46樓俯望解放碑,車行急速,人潮湧動。陽光小露之後,綿綿的陰雨又浸濕了每一個喧鬧的街頭。我趴在辦公桌上看前年在香格理拉拍的照片。雲之南端,陽光普照,春花爛漫。雲南總是讓人心情明朗的地方。我應去那裡曬曬,請了年假,買了第二天去昆明的機票,由昆明轉去大理,到那個古老的小城去捕捉初春的步伐。

第一天,回到雲南

我的飛機下午三點到達昆明。一下飛機,很多人湧上來要提供各種旅游服務。前年去麗江時也是在這裡中轉,我知道陷阱很多,不過考慮行李以及酒店還沒預訂的因素,還是選擇了比較貴的機場旅游社提供的汽車中轉,122元一人,5小時後到達大理。到達大理時已經晚上快10點了,於是把網上做的所有功課都丟了,放棄乘坐4路或8路車,花了30塊打車去古城,至少我記得到到大理一定要住到古城去。我選擇了一家白族民居酒店安頓下,開始醞釀散慢的心情。

第二天,古城茶香

選擇雲南,不是要游覽各色景點,而是放松心情,讓身心完全安靜下來。這個地方,有陽光,有春花,一個人看書,聽歌,喝茶,周圍只有風起的聲音。

睡到自然醒,我徑直來到洋人街。這裡和麗江的古城差不多,街道兩邊都是賣銀器、玉器的商店,還有扎染布等等,跟重慶的瓷器口也沒多少差別,就是老外多些。而我的心情卻完全不一樣,頭頂藍天,腳踏石階,信步古城,時光本可以這樣坦然浪費。從洋人街慢步來到了城牆腳下。大理古城始建於明朝,為方形城,東、西、南、北四個方向在城牆上築兩層的角樓。我從南面上樓,踏著灰色的磚梯,登上了城牆,平坦的大理一攬無遺。視線的末處是連綿起伏的蒼山。蒼山又名蒼山,位於雲嶺山脈南端, 歷次地殼運動造就了它的磅礡氣勢, 以十九峰十余溪形成梳狀地貌,正是:

“雲弄滄浪洱水西,五台蓮邊白雲迷,

鶴雲共霧三陽上,蘭峰之後雪人居。

應樂觀音中和峙,龍泉玉局馬龍隨,

對應佛項兼馬耳,斜陽十九永不移。

霞移萬花與陽溪,茫湧錦溪靈泉齊,

白石雙鴛隱仙至,梅桃二處並中溪,

綠玉龍溪清碧間,莫殘葶溟陽南居。”

春天初至,給蒼山帶來了一片綠色,而山頂上仍有皚皚積雪,經陽光照射閃出銀色的光芒。真是“我見青山多嫵媚,青山見我應如是”。蒼山腳下,一千年前,蒙舍詔是怎麼在這裡統一其他五詔建立了強大的南詔王朝。這片柔美的土地又是怎麼經歷了長和國,大無興國,大義寧國和大理國的變遷,最後被忽必烈的十萬大軍平定。風起雲湧,鬥轉星移,不變的是蒼山之麓,還淌著洱海之水。城牆上沒什麼人,除了一位賣票的老太太,我是第二個站在城上的人。可能是淡季,也可能游客們都湧到大理常規的6個景點去了,反而成全了我一個人獨占城牆,趴著,躺著,站著,任憑幻想把我帶回遙遠的時光,神游於古大理國城牆內外的繁華,誰知道,也許千年前我就是那個城牆內俘虜萬人心的羅次王妃,傾城之色。

從城牆下來,依著陽光走在古城的石板上,仿佛還踩著歷史悠悠的年輪,這時最好能品到尚好的普洱,只有那股醇厚的味道才能帶著我走入另一個飄著茶香的故事年代。明清時期,馬幫載著牛皮裝裹的茶葉,經大理,麗江進入古宗西藏,一路風吹雨淋,茶葉開始自然開酵,於是產生了最原始的普洱茶。從普洱延伸到國內外的幾條茶馬古道已經蕭條了,馬幫的鈴聲消失了,而古道的石路還發著被馬蹄磨平的光亮,折射著那一個個避過動亂的煙火,渡過了重重關卡的運茶的故事。

我隨意走進一間茶店。老板是本地人,殷勤地讓我品過宮廷茶。宮廷茶是采拮春芽制成,以前是進貢用品,所以叫宮廷茶。第一道茶,色亮,味醇,可沒有我喜歡的陳香。老板老實地告訴我,這是06年的茶。不過還是買下了,因為茶葉本質不錯,齊整少梗,色澤橙黃,可收藏,自己保存的年份最可靠。老板得意的是自己藏有80年代的沱茶,上面醒赫地印著“重慶茶葉廠”。嘗完普洱,我又嘗了老板的極品滇紅。滇紅是雲南紅茶的總稱,紅樓夢裡說的“女兒茶”就是滇紅。老板推薦給我的滇紅初聞微帶迷香,觀其湯色淡紅,入口香氣清淡,不是我要的荔枝滇紅。這可不是極品,而是陳年夏茶,普洱是越陳越好,而滇紅則愈新愈香。於是我只帶了宮廷普洱別了老板。從茶店出來,風大了起來,掀起了我的圍巾,終於體會到大理“風、花、雪、月”中“下關的風”。在洋人街逛了很久,我不由自主地又邁進一家茶鋪,接待我的是一個年青的女孩。第一道茶仍是普洱。湯濃而色亮,味稠而香醇,這是05年秋的喬木大葉茶,悠悠陳香由口而入,回轉於心田,像翻讀著塵封的故事,我毫不憂郁地選了兩塊買下。普洱之後,我仍然不放棄喜歡的滇紅,試了兩種,終於找到我要的荔枝滇紅。這種茶是采拮秋葉,與荔枝水一起煎制而成,湯色艷紅,滋味濃烈,香氣馥郁。從茶鋪出來,天色已暗,而嘴邊還唇齒留香。

第三天,初遇洱海

洱海讓我心儀已久。上次去麗江時,汽車沿著洱海開了很久,遠遠望見湖畔一邊鑲著綠色的田野,一邊連著如洗的天空。藍藍的湖水如一面明鏡,映著天空的顏色,而它已不同於天空藍,那麼遙遠。洱海是清澈的,明亮的,又深遂難以琢磨。

游洱海,意不在島上的人為景觀,我只想邂逅這片“洱海真如海”的高原聖水。如果可以,我甚至希望只是坐海邊,靜靜的望著她,從斜陽撒余暉到明月由海升。“蒼山雪,洱海月,洱海月照蒼山雪”。而在人人都做旅游的大理,游洱海唯一的方式就是坐船。我選擇了離酒店較近的才村碼頭上船。這是機動船,轟隆的聲音打破了這裡的寧靜。行至湖中,已身處一片深藍,轟聲也好,游船也罷,在寬闊的洱海中都顯得那麼渺小。湖水邊際,陡山崛起。這片群山不善長樹木,黃色的山皮暴露在外,以飄逸著白雲的藍天為底色,攜一望無際的洱海一起繪成一幅色彩鮮艷的高原美景圖。

不知船開了多久,到了天鏡閣島。在天鏡閣上登高眺遠,如織如畫的景色盡收眼底。島上有桃花,三月裡艷麗嬌放,在太子閣邊粉面桃花團團簇擁,枕著洱海笑春風。

第四天,油菜花開

三月大理好風光。昨天去洱海時,路過一片遙遙無墾的油菜花地,陽光下的油菜花泛著耀眼的金黃色,藍天之下,那絕對是最眩麗的色彩。很路痴的我記下了這是離三塔寺公園不離的田野。今天是在大理呆的最後一天,陽光依然燦爛。我租了輛單車,背上行裝向才村碼頭出發了,重點是三塔寺前的油菜田地。四年沒騎單車的我經過古城到三塔寺筆直的公路上的鍛煉,轉入支路時已經熟練了很多。那片金黃之色早已躍入眼簾,越近,越寬闊,越耀眼,金黃的油菜花連成一片,像海洋一樣寬闊,盡頭是蔚藍的天空,偶爾散著幾處雪白的雲朵,放眼望去,那絕對是強烈的視覺衝擊。我找了個地方停車,剛好遇到兩位當地的大姐也來賞花,好心的讓我把車鎖到她們的摩托車上,然後跟著她們直奔田裡。剛入田野,已身陷花叢。更高興的是一位大姐一直誇我漂亮,正面、側面,笑著,吼著,幫我拍了很多照片,頗有幾分專業攝影的味道。田間專輯拍完之後,我別了兩個大姐,騎著單車再向前行。一路上,聽著Sarah Conner的歌,我的車越來越快,微風追著花香,與我同行。

浮雲漸聚,陽光柔和起來。我停下車,把車推出公路,來到一塊田埂上。兩邊仍是爛漫無限的油菜花,田邊有小溪緩緩地趟著清水,好不醉人的田圓景色。我干脆隨地而坐。一朵朵白色叫不出名的小野花,和紫色、藍色的蝴蝶花,無視油菜花的炫麗,自由快樂地開放在田野旁,小溪邊。溪水時而散出淡淡的魚腥味,混著泥土氣和花香,迷惑了我的嗅覺,讓我越來越懶,半躺到草地上。一陣春風撫過,三塔寺在花枝搖役的縫隙中忽隱忽現。當地人說三塔寺是鎮妖避邪的聖塔。三座塔毅然矗立在蒼山之腳,洱海之邊,佛光遠照大理四方,也許是這三塔的神靈,歷年來佑護著這片寧靜、美麗的土地。我靜靜地躺在田邊,看看書,聽聽歌。時光在風起雲散時,花擺水流間柔軟消逝。

在大理的每個晚上,都在川菜館吃完飯後再去一家叫 Café de Jack的酒吧。老板很和善,之前我電腦的無線網格有問題,他幫我弄好後聊了幾句,知道這家店開了快20年了。每次來這裡都讓他幫忙推薦一款淡淡的雞尾酒。在這裡我遇到一個芬蘭的女孩子,她坐在我旁邊畫著各種服裝的設計圖。她告訴我她要在這裡呆上一個月,我想她該是專程來尋找靈感的,看到他五彩的草圖,應該很有收獲吧。是的,這裡的每一方藍天,每一束陽光都呼喚著我們內心裡興奮、自由的細胞。而這座有別於麗江更內斂的城市,讓我把這份自然、寧靜又美好的心情隨著明天飛往重慶的航班越過雲之南端輕盈地帶回家。



(洱海)



(油菜花1)



(城牆上)



(洋人街)


精選遊記: 大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