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南京印像(多年以前的短文)

作者: 75511068

導讀南京的確是個特別適合做家的城市,沒有北京的囂張、沒有上海的浮躁、少了西安的惡劣環境、有了昆明欠缺的四季,生於斯,長於斯,總想終老於此,這是個想讓你在這兒頤養天年之處,更可以作為魂歸的地方――清山綠水間與這裡同呼吸,應該無愧於“金陵”二字。記得在東大的時光,有位無錫的同學說起他不喜歡南京,認為不及上海,但大四時又與我說起南京時,懷起 ...

南京的確是個特別適合做家的城市,沒有北京的囂張、沒有上海的浮躁、少了西安的惡劣環境、有了昆明欠缺的四季,生於斯,長於斯,總想終老於此,這是個想讓你在這兒頤養天年之處,更可以作為魂歸的地方――清山綠水間與這裡同呼吸,應該無愧於“金陵”二字。記得在東大的時光,有位無錫的同學說起他不喜歡南京,認為不及上海,但大四時又與我說起南京時,懷起一股虔誠之心,說這裡的文化氛圍以及生活中的某些觸角已讓他真切地感受到。

在學美學的時候,曾經問過個老師什麼叫美,在概念和程式之後,頓悟了:騎車在茫茫車流中混沌,猛然間被什麼打動了,駐足在路旁,看今天的天空有何不同,看謝了櫻花的樹上新綻的綠葉,聽身邊微微的風拂過面龐,感受瞬那間的心靈顫動――這就是美。

其實南京不只是旅游手冊上的那個城市,不只是平日裡喧鬧飛短流長的尋常巷陌,更不是市府官員標榜業績的功勞薄,現代抑或是古老,開放抑或保守,清潔抑或肮髒,純樸抑或狡詐,理解她真的真正生活在這裡而又用心去體味的人才能明白。

有天突然想起,你們都日漸遠去了,留守在這裡的只有寥寥數人了,而我是同學中在南京待得最久的一位,處之愈久,知之愈深,關之愈切,感之愈誠,這種與這塊土地之間濃郁摯厚的情感遠非三言兩語能說清楚、道明白,我一直以為:人都是平凡而偉大的,每個人都是獨特的存在。在我的描述中,客觀的南京往往有了主觀的基調,也許會影響一些你們對真實的把握,那可能是語言的無奈,也可能是思維的無奈,但相信你們不會無奈:限制的時空概念和無限的思想空間,就是我們的生活。


精選遊記: 南京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