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劉街 王文藝
劉街,位於貴池市東南邊偏僻的山區,是一個小地方,生活很“淡”,然而,卻韻味悠長。去過一次,就會給人留下無盡的回味。
從南門搭午後的班車,出了城關,拐進水泥廠對面的一條閑靜的山路,就是去劉街的方向了。山路很長,纏綿多彎,但並不盤山繞嶺,仿佛專揀山溝開辟出來的。夾路是一叢叢小山丘,無窮無盡的樣子。還可以看到一條清亮的小溪,比山路還長、還曲;或急或緩,或明或暗地伴著山徑。凝神細聽,可以聽到溪水滑過碎石的汩汩清音,這也是沿途唯一的天籟。山路和清溪好像是一對永不分離的情侶;又如一條白蛇和青蛇,無言地偎依著,蜿蜒伸展開去。在某些開闊地段,會突然冒出一片柳樹林,江邊用來護堤的那種,疏疏朗朗的,自由自在;間或有幾棵溜到了溪邊,彎腰曲背地俯下身體,低低地壓著水面,披散著青絲,好像臨流顧盼,又好像對著小溪竊竊私語。一路欣賞過去,令人心曠神怡,令人贊嘆!
劉街小得像一粒玻璃球,是被頑皮的兒童從縣城扔進了山溝。
對於劉街的來龍去脈,我茫然無知,也無可探尋——無“志”可查;而土著又很渾噩。但當地還保存著“儺戲”的現實告訴我,它的歷史很長,很古老。我的朋友是當地中學的教師,他所在的學校規格很小,構建也很樸素,夾雜在一簇古趣盎然的民居之中。這裡的民居白牆,黑瓦,翹角,具有鮮明的皖南建築特色。房屋的布局很雜亂。橫豎交錯,似乎是隨意放置的一樣。這大概也是山區的特點造成的吧。錯綜縱橫的砂石小徑,也不像是專門鋪設的,而是天然如此。在薄陰的春日裡——最好是下著細雨——拄一把傘,踩著干淨的砂石,閑閑地踱地去,你會油然生發了解小鎮歷史的渴望。這大概也是小鎮所凝聚的歷史氣韻給人的一種感應吧。
如果你想品嘗一下劉街的滋味,那麼你應該起個早去吃早點,而不是四處閑逛。
在劉街吃早點,那人,那桌,那環境,那氛圍,都足以令你愉快,令你回味。
早點鋪只有一家,所以聽不到令人心煩的吆喝招徠,但你也就沒有了挑選的余地。其實你在劉街還帶著城市生活裡養成的小市儈氣,實在是一種罪過,是對小鎮的褻瀆。到了這裡,你完全可以輕輕松松地享受早餐的美味,而不必像在城市裡那樣匆忙和緊張。
早點鋪只是普普通通的一進屋子,一段櫃台從中間將屋子分成兩半。櫃台很矮,寬大厚實,白磁磚貼面,很光潔。一邊是龐大的灶台,比普通灶台寬大一倍,上面堆著熱氣騰的包子、饅頭。我第一次看到這個龐然大物時,微微驚奇,也很感興趣。接待顧客的陳設很簡單,兩張桌子,幾條長凳。也許年代很久了吧,凳子通體烏黑油亮,桌面上有些磨損的地方可隱約看到漂亮的木質紋理。然而就是這木質紋理,使你感到恬靜閑適。
一踏進門,清秀文弱的老板就從櫃台的邊上迎上來,掛著自自然然的笑,問:
“要吃什麼?......馬上就來!”
聲音很柔潤。上齊包子、稀飯後,另外添上一碟鹹菜也是很自然的事。鹹菜不多,碟子卻很大,鑲描著精致的花邊,白白淨淨,簇聚在中間的一點鹹菜倒像是一種點綴,看上去確實賞心悅目。
顧客不多,每次都只有三兩個人,清秀文弱的老板有時坐在你旁邊的凳子上,或靠著櫃台,悠悠地和你拉扯著家常。他臉上很平靜,掛著淡淡的笑容,毫無做作或諂媚顧客的影子,似乎沒有一個人來光顧,他也永遠會這麼自自然然地靠著或坐著。
吃完飯,付清錢,你可以慢慢悠悠、心滿意足地離開了。
“走好。”
你一回頭,只見老板還是那麼自自然然地靠著或坐著,臉上掛著淺淺的笑。
劉街的夜晚也是令人難忘的。劉街的夜很靜,靜得讓人停止思想,忘記了自己是剛脫離城市喧囂的遁客;劉街的夜很黑,即使是十五,周圍還是浮蕩著四周蔥郁山森的蒼黑色。一個人站在劉街的夜裡,會使人的心莫名驚跳,似乎從某個暗角會突然跳出一條吊睛白額虎來。偶而,從窗戶裡漏出的幾點燈光,令你想起什麼舊事來。
劉街,就是這麼真實、自然、悠悠的。
(安徽省貴池市烏沙中學spring75@ch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