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功課,去婺源---上海出發(很全很詳細)

作者: 密探零零發

導讀行程計劃4月上旬,4天左右,預算<1.5K/人。從網上收集了,有關婺源的游記攻略、花期預測、門票、美食、地圖 ,分享於眾,更歡迎補充。 嚴重聲明;以下內容均為轉載 婺源——在《中國國家地理》之《選美中國》特輯中被選為“中國最美的六大鄉村古鎮”之一,評論如下:“江西婺源背倚秀美青山,清流抱戶穿村,數百幢明清時期的民居建築靜靜佇立,村落空間變化有 ...

行程計劃4月上旬,4天左右,預算<1.5K/人。從網上收集了,有關婺源的游記攻略、花期預測、門票、美食、地圖 ,分享於眾,更歡迎補充。

嚴重聲明;以下內容均為轉載

婺源——在《中國國家地理》之《選美中國》特輯中被選為“中國最美的六大鄉村古鎮”之一,評論如下:“江西婺源背倚秀美青山,清流抱戶穿村,數百幢明清時期的民居建築靜靜佇立,村落空間變化有致,建築色調樸素淡雅。婺源的明清古建築群是中國徽派建築藝術的典型代表,村落原始形態保存完好,有著歷史發展的真實性和完整性。婺源最美的時候是春天,村頭的油菜花開了,那一望無際的金黃襯著粉牆黛瓦,如詩如畫。”

轉載的游記1

去一次婺源花多少錢?

平均1k/人

案例: 小兩口,家住莘莊, 婺源三日游之費用流水帳

項目 吃 住 行 游

合計 553 208 851 465

比例 27% 10% 41% 22%

4.28 采購零食、隨身用品、常用藥 100

網上投保旅游保險(友邦暢游旅行險)25元

4.29 上海-上饒 K149 新空調硬座快速 17:10-03:50 (中途衢州下00:45) 174

火車晚餐(水、餃子、面包、蘋果) 60

衢州火車站“金貿大酒店”入住 88

4.30 酒店-衢州長途汽車南站(出租車) 5

衢州長途汽車南站-婺源(中巴車)06:40-09:40 80

婺源汽車站-婺源汽車北站(出租車) 6

婺源縣交通圖 3

婺源汽車北站-李坑(中巴車) 2

李坑門票 60

綠餃子(一元三只)味道一般,可以嘗個鮮 1

李坑-汪口-曉起(包車) 35

汪口門票 50

曉起門票 40

午餐(荷包紅鯉魚、木耳肉片、炒青菜、番茄雞蛋湯、啤酒) 58

曉起-慶源(農用車) 30

住“古宅飯店”詹老板家 40

晚餐“古宅飯店”-香菇土雞煲、糊豆腐、青炒小青菜、啤酒 78

5.1 早餐“古宅飯店”-饅頭、稀飯、雞蛋、鹹菜4樣 10

慶源-官坑(農用車包車)六人同行 40

官坑-嶺腳(徒步)

嶺腳-虹關(免費),由古樟風味飯店老板接,在他家午餐 0

午餐-古樟風味飯店(清燉荷包紅鯉魚、炒野豬肉、炒小青菜、土雞蛋湯、啤酒) 50

虹關-陀川理坑(包中巴車)4人同行 50

陀川理坑門票 40

住“雲溪別墅”-唯一的雕花大木床 80

晚餐“雲溪別墅”-香菇土雞湯、清蒸荷包紅鯉魚、炒青菜、青炒土豆絲、白酒(自帶) 96

米酒 35

5.2 陀川理坑-清華(中巴車) 10

早餐-霉干菜油餅 4

清華彩虹橋 40

修鞋 2

雪糕 6

清華-大鄣山(摩的) 30

大鄣山門票 90

大鄣山-清華(摩的) 30

清華-思溪(中巴車) 4

思溪-思溪延村(摩的) 1

思溪延村門票 72

午餐-思溪“聊齋屋”-紅燒荷包紅鯉魚、炒青菜、番茄蛋湯 72

思溪-延村-大路口(摩的) 7

延村-紫陽鎮(農用車) 6

晚餐-清蒸紅燒紅鯉魚、蛋湯、紅燒牛肉炒辣椒、啤酒 56

足浴 70

禮物-棗糕(4包) 20

水 7

婺源汽車北站-上海八萬人體育館(大巴車)18:30-0130 324

上海莘莊-家(出租車) 13

轉載的游記2,4日自助游

3月21日:上海-上饒

18:40從上海南站做2135次列車前往上饒,車票倒是便宜才62元,不過這車又破又慢,無奈時間合適的只有這趟車……

3月22日:上饒-婺源-曉起-江嶺-慶源

04:19經過9小時39分後火車准時到達上饒站。事先打印了上饒的地圖,火車站和汽車站之間的距離不遠,所以本來准備走路去汽車站。出了火車站和拉客的出租司機交涉之後才知道我們下車的地方是新造的火車站,老的車站現在不用了,而規劃中就在一旁的新汽車站還是一塊平地,導致火車站附近相當荒涼,無奈只好打的去汽車站,大約9KM路程20塊錢。到汽車站後由於還早,大門緊閉。倒是被一個保安門衛拉住,說開第1班去上饒的車的司機是他朋友,我們就這樣預定好了車票,1人50元省了2塊保險費。在門衛室裡碰到2位來自重慶的阿姨(2位驢游,去過新疆、四川、雲南等地,算得上旅行經驗豐富),隨後的2天和我們結伴同行。早飯在車站對面的館子裡吃的燙粉,算是上饒的特色,不過不太好吃,樣子和桂林米粉差不多但味道差多了,不過才2.5元一碗。06:05車准時開出汽車站。去上饒的路果然像網上說的“不太好”,一路顛簸得很。好在由於火車上沒怎麼睡,在汽車上一路睡得很香:)

09:45到達婺源西站,6塊錢打的去北站。(網上說的都是這個價錢,司機都不用打表,我們也不用坎價了,呵呵~~)在北站乘上開往曉起的中巴,車票9元,車上碰到2個浙大的研究生,後來跟隨我們一同去了慶源。40分鐘後到達我們的第一站——曉起,學生對折票10元。直奔獲得一致好評的上曉起(就是沿著青石板道穿過一片油菜花才到的那個地方,那片油菜花不錯,不過比起江嶺還是有很大差距的),逛了差不多3個小時,順便吃了頓農家菜。出來的時候順便看了看下曉起,儼然像個小商品市場。在曉起門口和2個女生一同包車去江嶺,8個人擠一輛五菱之光這樣的小面包,看在才5塊錢1人就忍了。去江嶺的路不是平整的水泥路了,一路顛簸~~~14:30到了江嶺,這個地方是到了婺源不能不去的,滿山的梯田上都是油菜花和蘿蔔花,從山上往下看特別漂亮,還不用買票哈哈!看了油菜花逛了油菜花田中的小村莊,直到17:00才離開江嶺。打電話給剛才送我們來江嶺的司機,6個人100元包車去慶源,死坎不肯再降價了。不過車確實難找,要不我們也不會打電話給那個司機,也難怪他態度強硬。從江嶺到慶源的路是環山的石子路,很顛簸車速開不快,10多公裡路開了將近1小時。經過了高山平湖,就一個水庫,沒啥看頭。18:00到慶源的時候天色還不是很暗,到古宅客棧放下行李先在村子裡逛了一圈(網上名氣很響的一家客棧,老宅子果然不錯,屋子裡充滿木頭的香味,不過價格也貴,要30元1人)對了,慶源也是不用買票的,嘿嘿!天色漸漸黑了以後村子裡就沒什麼花頭了,連路燈都沒有。20:00吃完晚飯,洗澡睡覺。

3月23日:慶源-梧村-項山村-石佛村-槎口村-古寺下村-呈頭村-沱口-理坑

計劃中徒步的一天。06:30起床,2個浙大的同志已經不見人影了,應該是搭6點的車回縣城了。清晨的古村落總是最美的,我們爬上村後的山頭俯瞰整個村子,確實不錯!逛到08:30吃早飯,邊吃邊和2位重慶阿姨商量徒步的線路,這頓早飯吃得奢侈的,阿姨親手炒了2個炒菜:)就在吃早飯時候遇到了“船長”。(解釋一下這個名字的來歷:徒步線路是他安排的,徒步時他是我們的領路人。一位老驢也是一位攝影愛好者,背花崗岩的Nimbus Ozone有PDA作GPS定位,相機用NikonD200+18-200VR還有RICOH-GRD做副機,有錢人啊!他和他LP昨天從曉起徒步到慶源,今天准備繼續徒步到廬坑。我們覺得他的線路不錯,路上又能多2個人作伴就決定一同前往。今天我終於不用做“導游”了,呵呵。不過後來他都說這條線路稍微長了點,2位重慶阿姨說上了賊船了,他就自然成了“船長)介紹一下這條線路:線路是詹記客棧的詹老板推薦的,網上沒有介紹,所以走的人很少,一路上碰到的都是老鄉沒有別的游客。我們從慶源出發先到梧村,然後翻過項山到項山村,再到石佛村。接下來是一段坡度稍緩的山路,經過槎口村和古寺下村。再翻山到呈頭村,最後到廬坑(詹天佑故裡),從梧村到廬坑之間我們要經過5個村子總共35華裡路。

吃完早飯9點左右離開了慶源,走了半小時比較平緩的路到了梧村,一個老鄉很熱情地給我們做向導帶我們到半山。然後就開始翻越海拔712M的項山了,剛上山的一路風景不錯,都是油菜花田。漸漸遠離梧村,風景也漸漸變得普通,路也變得比較陡。經過一段比較艱苦的跋涉於10:40到達了第一個村子——項山村,老鄉們看見來了我們這一幫子游客都覺得驚訝,在他們看來我們翻山越嶺看這些破村子很不可思議,呵呵~~~此時2位重慶阿姨有些撐不住了,於是叫了個老鄉挑背包順便帶路。此時我們已經走了5KM左右。繼續向前,開始下小雨,不過一會雨就停了,本來陰沉的天空雲開霧散太陽也露臉了,我們都慶幸rp還不錯。從項山村到第二個村子——石佛村走了約莫1個小時,11:50到了石佛村,中途經過了一片油菜花田很漂亮,所以這一路不是很累。石佛村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像,這裡的村民讓我知道了什麼叫民風純樸。可能由於坐落深山之中,老鄉們很少見到外人,所以看見我們背著大包拿著相機特別新奇。村子裡老老小小都跑出來像迎賓似的到家門口和我們打招呼,還要求我們幫他們拍照,請我們留下吃飯,感覺我們成了整個村子的客人。無奈我們需要趕路,沒逗留多久就離開了石佛村。石佛村與第三和第四個村子——槎口村和古寺下村離得比較近,我們走了40分鐘就到了古寺下村。此時已近13:00大家都餓了,找了半天終於找到一位老鄉有能力接待我們。因為這裡老鄉都吃得很簡單而且我們沒有預約過,所以能一次接待6個人吃頓飯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到了老鄉家,重慶阿姨要求親自掌勺燒幾個菜讓我們嘗嘗手藝。於是老鄉夫婦負責生火,我還是第一次見到這種燒柴火的大爐子,還有茅房,呵~~~忙活了40分鐘終於開飯了,不知道是不是餓了的原因,感覺那裡的青菜和炒蛋特別好吃,老鄉一直說要是我們事前預約一定殺只雞來招待我們。吃罷1人給了老鄉10塊,老鄉還叮囑我們下次去一定事先打個電話過去,以便他們用土雞招待我們,可是下次到古寺下村不知猴年馬月了……也許是吃飽了的原因,從老鄉家出發後大家的步子都變緩了,呵呵~~~出村子的路比較好走,不用走山路。村民們把山上的樹賣了換錢修路,現在這條路修到一半,我們就沿著這條非常不平的路上山,不過還是比山路好走很多。走了一段然後翻了個小坡於14:50到了第五個村子——呈頭村,這時天色又一次陰沉,經過10多公裡的徒步大家體力也消耗了不少,於是船長決定放棄原來再翻越一座山到廬坑的計劃,改為找車去清華,徒步就此結束。

正好呈頭村裡停了輛農用車,司機絲毫不理睬我們還價,堅決咬定一人30元到清華。大家上車剛坐定就開始下雨了,出村子的路也是修道一半的山路,只能很慢很慢得行駛。我和妹今晚原計劃住理坑,可是司機說去理坑的車早就沒有了只能包車,甚至連車也不一定能找到,船長和重慶阿姨都勸我們到清華住宿明天再去理坑。不過考慮再三還是決定不去清華了,大不了走嘛,哈哈!我們在距離理坑最近的沱口下車,就此與重慶阿姨和船長道別。此時16:00左右,路口有一塊指示牌——距理坑14KM。好在去理坑的路是水泥公路,經過一天徒步走在這樣的路上覺得無比幸福啊~~~rp不錯,才走了幾分鐘就來了輛摩的,30元兩個人送到理坑門口。從沱口到理坑一路風景很好,一邊青山一邊綠水,不過確實遠啊,摩托車都要開50分鐘,還好沒有戇走~~~路上經過篁村,聽說不錯,不過時間已晚,不高興去了。理坑已經開發地不錯了,門口有個蠻大的售票廳,學生票10元。到預定好的理源山莊放下大包在理坑逛到天色漸暗。吃完飯洗完澡,時陰時晴了一天終於開始下起了預報的中雨,還好明天不用徒步而且北線一路交通方便,就算下雨影響也不大。

3月24日:理坑-清華-思溪延村-婺源-李坑

根據在慶源得到的經驗,清晨登上村落附近的山然後俯看整個村落景色會很不錯,我們吃完早飯便找路上山,看看理坑的晨景。逛到9:00回客棧收拾行李准備前往清華。乘中巴,10:00不到開車,票價10元40分鐘左右就能到清華。彩虹橋學生票10元,可是我還是覺得不值,因為除了一座名氣很大的廊橋和一座比較有趣的石蹬橋實在沒什麼風景,而且n多旅行團來這裡,人很多很吵。我們逛了1個多小時,出來找了家小吃店解決午飯,吃飯時問老板去婺源方向的車,答復到“很多很多,像公交車似的”。欣慰啊,經歷了昨天車難找的困境,得到這樣的回答簡直有點感動,哈哈~~~吃完飯走到大路上,順利攔下一輛去婺源的車,票價也像公交車似的——2塊:P

開了大概20分鐘就到思口了,下車就看見一塊牌子寫著“到思溪延村景區800米”。迎上來的摩的司機都說塊牌子唬人的,到售票處都有3.5KM,反正我們不累,於是決定用走的。事實證明這塊牌子果然很水,3.5KM倒是差不多,我們走了將近20多分鐘於14:00才到很氣派的售票樓。思溪延村的門票貴啊!學生票都要20元!從售票樓到思溪還要走20分鐘左右時間,延村稍近一點。思溪村是《聊齋》的外景拍攝地,由此而出名,村內的百壽堂更是聲名遠揚。這裡旅行團也很多,我們就順便蹭蹭導游的解說,比自己瞎看有意思。從延村到思溪可以從中間的油菜花田裡的一條小路走,比較有趣但要多花點時間。我們先從這條路走到思溪,然後從大路返回到延村。延村明顯不如思溪,我們在思溪逛了1小時而在延村只逗留了半小時,不過20元的票價還是挺值的,思溪的建築比較精致而且保留得比較好,加上導游的解說還是看到了不少東西。出來不高興走那段號稱“800米”的路了,而且怕趕不上婺源去李坑的中巴,於是叫了輛摩的。到了思口沒等多久就乘上到婺源的車,到婺源北站車程也是20分鐘左右。

rp不錯趕上去李坑最後一班中巴,路程和思口到婺源差不多。李坑票價30元而且大學學生證不能打折,和售票員理論一番沒結果,掏錢買票還遭遇冷眼。後來回來的時候碰到2個人說可以逃票,因為出口只有一個人看著,他們看那人不在就直接從出口走進去,到了裡面是沒有人查票的。以後誰去哪裡可以嘗試一下,這麼垃圾的售票員!進入景區才17:15,於是我們一路逛一路找預定的客棧——小橋迎賓館。周六住宿很緊張,我們是因為沒訂到婺源的住宿才轉而訂在李坑的,想不到歪打正著。因為白天李坑裡人實在太多,只有清晨的游客數量可以接受,而且李坑還有那麼點夜景看看,在李坑住一晚還是不錯的。真正的李坑村外有一些沒什麼意思的景點和一個牌坊都可以忽略,好在真正的李坑村還是不錯的,比理坑(也稱大李坑)更有看頭。我們預訂的客棧處於李坑最熱鬧的一段,眼光不錯,哈哈~~~一直逛到19:00才回客棧准備吃飯,點完菜回房間休息,叮囑老板菜做完了上來叫一聲。可是等了好久都沒有聲音,以為老板忘記了,下去一看原來是生意太好了,大堂裡坐滿了人,老板說我們的菜要再過半小時,無奈又出去逛了半小時,本來是想吃完飯再出去逛的。老板倒還不錯,我們逛完菜也好了,由於幾天沒吃肉了,點了條荷包紅魚,也算是當地的名菜了,味道還不錯~~~李坑的住宿要比前兩天的都好,雖然還是住在老鄉家裡,但是設施已經和賓館接近,連電視機都有。小橋迎賓館的設施都很新,老板也不錯,值得推薦:)

3月25日:李坑-婺源-衢州-上海

為了避開旅行團,一大早我們就在村子裡逛了,已經有不少人,但是在可以接受的範圍內。逛到8:00回客棧吃早飯,吃早飯的時候看見已開始有旅行團到達,等我們吃完理好行李准備離開的時候已是人聲鼎沸,此時只有9:00不到,這小村子比南京路還熱鬧啊~~~在路口等中巴的時候正好有輛載了2個人的出租過來拉客,5元1人到婺源,路上還能在月亮灣停車看看,中巴車票也要4元,想都沒想就上車了。第三次經過月亮灣終於有機會停下來好好觀賞觀賞.10:00到婺源北站,買到了最後2張11:40婺源到衢州的車票,rp真好!時間還早,我們就從北站走到西站,過了兩座大橋,還經過了新竣工的婺源老街,看到了非常氣派的紫陽一小大門。11:00到了婺源西站,4KM路1小時就解決問題,比走山路輕松多了。這汽車站破的可以,上廁所還要付錢,忍了!!到衢州的路果然如網上所說比上饒到婺源的路好很多,浙江果然有錢,2小時多一點就到了衢州火車站,順利買到了14:50開車回上海的5016次列車的車票。不過這車太差了,8個多小時才能到上海。23:00列車准時緩緩駛入新客站,此次婺源游順利結束,唯一的遺憾就是時間不夠沒有去三清山。打的回家,出租車平穩地行駛在內環上,看著車窗外的風景,不禁感嘆……

附上花費:吃237、住230、行675、門票140、旅游保險50。2個人總共花了1332,666/人

果你有開車的意向,那麼,婺源絕對適合駕車游:其一,路況相當不錯;其二,開車時間不算太長;其三,婺源縣城內的景點布置非常適合自駕車游。

來回線路:

0:00上海莘莊A8入口;

0:40滬杭高速上海段收費站(30元/小客車),進入滬杭高速浙江段;

1:45在滬杭高速路上看到“杭金衢高速入口”標志,(限速110);

2:25經過新嶺隧道(限速80,開車燈);

4:45經過樊村1、2、3號隧道(限速80);

5:00到達杭金衢高速常山出口收費站(185元/小客車),出收費站沿205國道朝開化婺源方向行使。205國道這段路程的路標間隔比較大,會產生一種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覺。走205國道經過徐村大橋——湖澄大橋——長風大橋——石門坑——下界首大橋——山頭山——高山,然後到達205國道開化收費站,過了收費站向前500米左轉,還有76公裡就到達婺源。

5:30看到“白沙關33公裡”的路標;

5:40看到“白沙關22公裡”的路標;

6:00到達省道收費站(10元/小客車);

6:10到達婺源縣收費站(10元/小客車),距離婺源縣城28公裡;

6:30到達婺源縣城。

總結:這條線路過路費用比較高,而且晚上走國道非常不爽,對面來車的大燈非常晃眼,再加上當地的一些小摩托、農用車等沒有車燈特別危險。所以走國道的時候車速要慢,轉彎的時候要鳴喇叭。

0:00婺源縣城

0:30婺源江灣,之後的一段路程是蜿蜒的盤山路,經常連續轉彎,彎度大於60度角,每次轉彎都要鳴喇叭,道路非常窄,只能並排兩輛車。不過沿途風景無限好,可以經過很多村子。途經大畈鎮,朝屯溪方向行駛;

2:30到達徽杭高速屯溪入口(限速80公裡),這段高速公路特別郁悶,車很少,但是由於限速的原因,所有的車輛行駛都控制在80左右,所以這段高速是沒有速度的高速。在這段路上全程測速,如果超速50%以上就會被吊銷駕駛執照。

3:30到達徽杭高速安徽收費站(35元/車);

4:30到達浙江玲瓏,這裡看到限速100的標志;

5:10到達滬杭高速入口;

6:15到達滬杭高速上海收費站(130元/車);

6:45到達上海莘莊(由於車輛過多,網絡系統壞了,只收10元/小客車)。

總結:這條線路過路費比較便宜,只有175元。不過從江灣到達屯溪的這段山路比較險,如果晚上建議不要走這條路。如果白天走這條路還是蠻有樂趣的,尤其喜歡架車的朋友在這條路上可以充分享受駕駛的險趣。還有一點不爽的是徽杭高速屯溪至玲瓏限制速度為80公裡,車開不起來,只能慢慢蹭。

對於初來婺源的客人來說,最令他們頭疼的是不知如何開始婺源的行程,對攻略上所說的“北線、東線、西線”以及各個景點弄得一頭霧水,我這篇文章就是先讓大家初步了解一下婺源的三條線:

縣城

“婺源”是一個縣,各地的交通車注明的從某某地到婺源,指的就是到縣城紫陽鎮,婺源旅游的三條線就是從縣城為中點,向西面的為西線,向北面的為北線,向東面的自然就是東線了。不管從什麼方向過來,乘長途汽車一般是在婺源西站或者是北站下車,不管在哪裡下車,建議最後到汽車北站集中,因為發往各鄉鎮的交通車都在這裡乘坐。縣城裡可供參觀的地方有:博物館有“中國縣級第一館”之稱,館藏文物1萬余件,珍奇異寶令人大開眼界,現位於汽車北站往江灣清華方向一公裡;其二就是走走新建的步行街,這裡的建築多是仿古特色,可供觀賞,有兩座牌坊可以留影,表示到了婺源。至於購物,這條街並不是旅游用品的集散中心。購物店多集中在文公北路和文公南路,天佑路一帶,還有民俗風情街可以去看看,也有不少土特產店。

婺源北線

北線的風景與東線相比,內容豐富一些,有古村,廊橋,山水自然風光等,雖然稱為北線,但景點不是一條線上,而是到了清華以後像一棵大樹一樣分散開來。因此從一個景點到另一個景點的交通不是很方便,要到清華轉乘車輛。從縣城出發,依次有叢溪飄流、思溪延村、清華鎮彩虹橋;從清華分散開來,其一:浙源、虹關及理坑;其二:大鄣山臥龍谷,黃村百柱宗祠、菊徑、靈岩風景區,石城;其三:長壽古裡洪村,嚴田古樟;

北線的交通:從縣城到清華的交通極為方便,上午二十分鐘即有一趟車,下午約半小時一趟。但要去清華以遠的地方,多數要到清華轉車。

延村:位於縣城北偏西18公裡處。現村中保存有商賈建造民居56幢,多建於清乾隆、嘉慶年間,占地面積25000平方米。建築體風格大同小異,多為一層至三層穿鬥式木構架,四周風火山牆圍起,大門為石庫門坊,水磨青磚門面。平面布置常為三開間,內分前廳、後堂、廚房,前後均有淺天井。方柱石基、格扇門窗、青石板鋪地,最令人稱奇的是那“三雕”(木雕、磚雕、石雕)藝術,徜徉其間,有如置身於藝術的海洋,令人如痴如醉,為省古建築群重點保護村。

思溪:村內的古建大多為明末清初時期,旺時達七十余棟,現有三十余幢,其中“敬序堂”大屋,建於清雍正年間,房屋由庭院、正廳、後堂、花廳、廚房、花園等組成,占地面積一畝多,客館的建築雕刻精細完美,廳內為長方形藻頂,古色古香,是《聊齋》主要外景地;更為罕見者,由96個不同字體的“壽”字組成的“百壽圖”,分別鐫望在十二扇扇門的中間,堪稱“精品”,另村中還有其它古民居和通濟橋等景觀。

清華鎮彩虹橋:彩虹橋橫臥於清華鎮上街,初建於宋代,以唐詩“兩水夾明鏡,雙橋落彩虹”而名。橋長140米,橋面寬3.1米,四墩五孔,由11座廊亭組建而成,木板鋪設橋面,木椽青瓦結頂,廊亭兩側有欄杆和坐凳,供行人觀賞憩息。鎮上還有老街、“從”字木橋,雙河等景點。老街位於清華鎮大橋與彩虹橋之間,長達1.5公裡,可惜已比當年遜色不少。 木橋位於清華鎮大橋旁邊,很獨特的“從”字型木橋,現在已經很少見了。

浙源龍天塔: 聳立在婺源縣北鳳山村頭的浙溪旁。該塔建於明萬歷年間,為磚石結構,六面七層,高30余公尺,腰檐層層支出,寬度向上遞減,每層檐角上懸鐵鈴,風起時,鐵鈴錚錚有聲。塔內有階梯上升,可直登頂層眺望。古建築風景。

虹關村: 徽墨名村。建村於南宋建炎年間,明清時有墨鋪80余家。村頭有千年古樟,高26.1米,直徑3.4米,冠幅達3畝,有“江南第一樟”之譽。是北線的精華景點,從清華出發,經浙源,虹關一線,。

理坑村: 是婺源文化底蘊最厚重的一個村莊,歷史上文風鼎盛,有“山中鄒魯,理學淵源”之稱,現為全國歷史文化名村,進入了中國申請世遺預備名單,村中有諸多明清官邸,建村於南寧初年,村落嵌於錦峰秀嶺之中,蒼松翠竹與黛瓦粉牆互襯倩影,古道石梁湍湍流水相映生輝。沿溪構築的明清府第如工部尚書余懋學“尚書第”、吏部尚書余懋衡“天官上卿第”、禮科給事中余懋藥“都諫第”,副都御史余自怡“駕睦堂”、兵部主事余維樞“司馬第”等,翹角飛檐,“三雕”工藝精湛,圖案寓意雋永,被藝術家稱為獲取作靈感的源泉地。相當聞名的景點。

洪村:北宋初年建村。村民養生有道,高壽者多,有“長壽故裡”之稱,距離清華九公裡。

黃村百柱宗祠(經義堂):古坦鄉黃村黃氏宗祠經義堂,又名百柱宗祠,建於清康熙年間。祠堂為磚木結構,由庭院、門樓、正堂、後堂、後寢組成,面積1200平方公尺。前進為九脊頂,五鳳樓式門樓。正堂中央懸掛清朝文華殿大學士張玉書所題“經義堂”匾額,遒勁有力,大梁上木雕精美,有“鰲魚吐雲”、龍鳳呈祥”等,四個石基深刻“鷺鷥戲蓮”、“鳳戲牡丹”、“仙鶴登雲”、“喜鵲含梅”紋飾。該祠作為我國古代建築藝術之一,其照片曾於1982年到法國巴黎展出。

靈岩風景區:這裡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就是國家森林公園,以溶洞、古村為主要特色,這一帶有三十多個溶洞,自唐宋以來就是游覽名勝,各個溶洞內留有古代名人的刻墨二千多處,其中不乏朱熹、岳飛、宗澤等名人。

婺源東線

東線由近及遠可選的有月亮灣、李坑、汪口、江灣、曉起、江嶺、段莘水庫,慶源。這條線多數游客是走李坑,汪口,江灣,曉起,優點是在一條線上,交通方便,但缺點是內容單一,都是古村落為主。

月亮灣:這裡往往給許多游客以想像,這裡實際上就是一個彎月形的水面,路過這裡,有時間停車拍照停留五到十分鐘足矣。當然攝影愛好者在光線合適的時候還是值得多等等的。

李坑: 李坑村為南宋乾道三年武狀元李知誠故裡。村內的260多戶人家大多居住在溪的兩岸,故形成小橋流水人家的畫卷,村內有古建、古橋、古亭、古樹等景觀,村內那清澈的小溪映照著浣衣女美麗的身影,倒映著粉牆黛瓦的古民居。乘婺源至江灣、曉起、溪頭,大畈、段莘的交通汽車,中途在李坑下車即可,這是離縣城最近的一個景點,因此游人眾多,旅游設施開發得比較完善。

汪口俞氏宗祠:李坑再往江灣方向走八公裡左右就到了汪口,這裡最有名的就是俞氏宗祠,占地面積一千多平方米。建築為清代中軸歇山式,宗祠內凡木質構件均巧琢雕飾,有大中小的各種形體和各種圖案一百多組。刀法有淺雕、深雕、透雕、圓雕、細膩纖巧,工藝精湛,風格獨特,被古建築專家譽為“藝術寶庫”。同時汪口村也是全國歷史文化名村,值得走走看看。乘婺源至江灣、曉起、溪頭,大畈、段莘的交通汽車,中途下車即可。

江灣:江灣建村於唐朝初年,滕、葉、鮑、戴等姓人家在江灣的河彎處聚居,逐步形成了一個較大規模的村落。北宋神宗元豐二年(1079年),蕭江第八世祖江敵始遷江灣,子孫繁衍成巨族。自唐以來,江灣便是婺源通往皖浙贛三省的水陸交通要塞,成為婺源東大門。不過,這裡的出名,是因為國家領導人的到來和認祖歸宗,成了偉人故裡。乘婺源至江灣、曉起、溪頭,大畈、段莘的交通汽車,即可到達。

曉起: 從江灣再往北走七公裡就到了曉起村,有上、下曉起之分。是清代兩淮鹽務使江人鏡故裡,村屋多為清建築,風格各具特色,村中小巷均鋪青石,曲曲折折,回環如棋局。一些村屋門前設有瓜棚豆架,好一派田園景像。主要景點有古樟、雙井印月、濯台煥影等。乘江灣鎮到曉起的三輪摩托車,或者到溪頭,段莘的交通車在曉起下。

江嶺風光:上曉起往上行九公裡到達江嶺,可見田園風光,這裡在三、四月份油菜花開的時候是很漂亮的。乘到段莘,慶源等地的車中途下,不過,多是農用車,中巴很少。

段莘水庫: 很多游記裡寫著高山平湖就是這裡,去慶源要路過。

慶源: 慶源又名小桃源,簡稱小源,位於婺源縣東北部的段莘鄉,建村於唐開元年間。這裡峽谷深幽,寬如太行之盤谷,美如武陵之桃源。地處萬山之巔,阻外而溢中,是始祖幾經選擇的避亂勝地。由於慶源地處偏僻,交通不便,欲去者最好是自己有交通工具(或租,或包),因為路況較差,自駕車者要有心理准備;

婺源西線

婺源的西線在三條線中算是比較冷的,去的人日漸稀少。

文公山:原名“九老芙蓉山”,因山上有朱熹(文公)祖墓,故名。位於縣南部曉林鄉境內,距縣城紫陽鎮29公裡。山上林木蔥翠,主要景點有積慶亭、古驛道、朱熹祖墓、桂花塘、仿竹亭等,最引人注目的是朱熹手植的古杉群,現存有16棵,最高的38.7米,最粗的胸圍有3.07米,有"江南杉王群"之譽。1985年列為江西省級風景名勝區。

鴛鴦湖:位於縣西部賦春鎮,水面2300畝,湖區幽雅恬靜、空氣清新甘美、山林蔥翠欲滴、湖水澄碧如玉,碧水中央兀立有湖心島、島上建有“湖心亭”,辟有桃、李、柑桔果園。每年冬季有2000多對鴛鴦翩然彙聚於此越冬,卿卿我我,悠悠樂樂。

游山村:建村於唐天寶年間。一條小河呈太極陰陽魚形穿村而過,一派山裡水鄉的美景。

花期預報如下:

08年春節前的大雪,使很多計劃春天到婺源看油菜花的朋友產生了疑問,今年的油菜花是否會凍死看不到了,如果能看到,花開是否會推遲?

可以告訴大家,油菜花能看到,不會受大雪的影響,但與07年相比,花開的時間肯定會推遲。

07年的油菜花最早的二月中旬春節前後就有開了,到了二月底,三月初就開得很好了,目前預測08年的油菜花會在三月初開,到三月中旬開得比較好,花期結束是時間為四月二十後。

婺源各景點門票價格

門票單位均為元,若有差異,請以當地景區標價為准!

按照線路排序

縣城:博物館-30民間民俗展覽館-20虎灘漂流-50

東線:李坑-30汪口-25曉起-20

江嶺-無需段莘水庫-無需慶源-20(暫無需)

江灣-50蕭江大宗祠-50龍尾硯山-(暫無需)

北線:思溪、延村-36彩虹橋-20洪村-10(暫無需)嚴田古樟園-25

大鄣山-55百柱宗祠-20靈岩洞-50石城-20(暫無需)

理坑-20龍天塔-5(暫無需)浙嶺-(暫無需)虹關-10(暫無需)

西線:文公山-35桃溪-(暫無需)金山生態茶園-(暫無需)古城-(暫無需)

鴛鴦湖-40許村-(暫無需)翀山-10(暫無需)游山-10(暫無需)

鳳游山-10(暫無需)

注:

1、六十歲以上老年人持老年人證或有效身份證可享受五折優惠,七十歲以上老年人憑以上兩證免收門票。

2、在校大、中、小學生憑有效證件可享受五折優惠。持有殘疾人證有可享受五折優惠。

3、非旅行社接待的十六人以上團隊,門票可享受九折優惠。

(以上材料僅供參考,具體事宜以各處景點規定為准)

婺源美食

婺源食文化婺源自古屬徽州府一府六縣之一,其飲食文化承襲了徽菜的傳統,以粉蒸、清蒸和糊菜為鮮明特色,主要名菜有:粉蒸肉、糊豆腐、清蒸荷包紅魚、糖醋鵝頸等,此外還有清明粿、氣糕、糯米子糕等特色小吃,可以令您一飽口福。在婺源縣城的各大賓館都可以品嘗到正宗的婺源特色菜。

在婺源一定要品嘗荷包紅鯉魚,一般清蒸,也可紅燒。糊豆腐和粉蒸肉也很有特色 。婺源山好水好,野兔、麂子、石雞、野豬等野味自然是不可不嘗的美味。到農家更是要去品嘗正宗的農家菜了,這可是您的一大口福。

婺源不靠海,沒有海味,但婺源有的是山珍。香菇、木耳、竹筍之類,自是平常;蛇,兎子, 野雞, 野豬,鳥之類,也不難見。最常見、最實惠的還是淡水魚,由於婺源山高,水泠,水質好,無污染 ,

所以魚的味道特別鮮美,荷包紅鯉魚、甲魚、草魚、冷水塘魚、黃丫頭、烏鯉是不可錯過的。

婺源相關:

婺源人家http://www.wyren.net

婺源自助游 http://www.selftripper.com

婺源旅游網http://www.wyjinye.com

婺源境內路線圖 http://clubfiles3.liba.com/2008/03/10/11/12571443.jpg

婺源縣城地圖 http://clubfiles2.liba.com/2008/03/10/11/12571505.jpg

上海人經常訪問的旅游網站:

攜程 www.ctrip.com

上海熱線旅游頻道http://tttrip.online.sh.cn

悠哉旅行網 www.uzai.com

旅游保險

友邦在線投保 http://ebiz.aia.com.cn

地圖、分享、游記

谷歌地圖http://ditu.google.cn

籬笆論壇 www.liba.com

游多多 http://www.yododo.com

注意事項

1、基本裝備:登山背包(或雙肩背包,建議再帶一個腰包)、登山鞋(平跟的膠鞋、布鞋、旅游鞋亦可)、雨具(可選)、手套、垃圾袋、洗漱用品、換洗衣物;數碼相機或膠片相機、攝像機(可選)、膠卷及存儲卡、筆記本(可選)、電池

2、工具:多功能刀具,指南針、求生哨(可選)、繩子(非必需)、手電,備用電池,火柴或打火機。

3、藥品:創可貼、腸道鎮定劑,其他根據自身條件准備。

4、食品:飲用水、中途食用的干糧、備用干糧

5、裝備原則:必須必備,最少最好。money多備!多帶零錢! 物品以輕巧結實好用為准。

6、根據個人自己的體力和財力攜帶FB物資

7、當地氣溫大約8-17度左右,帶好防寒衣物

8、婺源山中的人,都有早睡早起的習慣,在交通上,也是出車早,回程早。往往是清早5點半滿路跑的是中巴車,可是過了中午一兩點,中巴車就集體撤回城鎮。所以如果你大大咧咧地認為下午3、4點再從慶源、虹關這樣的遠端景點乘中巴返回的話,你可能要在老鄉的屋檐下過一宿。所以在婺源行走汽車“趕早不趕遲”是真理。



(婺源油菜花)



(彩虹橋)



(MM)


精選遊記: 婺源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