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看雲起時

作者: A阿龍

導讀黃山,聽過太多人的贊美,所以想去很久了。 在上海生活了這許多年以後,我還沒有去過黃山,即使它離上海並不遠,即使身邊的許多人已經去過好多次,連我認識的許多國際友人也都已經去過。 起初並不想去黃山,甚至斷定它肯定不會是我喜歡的地方。我以為,凡是背負著盛名的名山大川,被古人的詩文加以牽強或誇張的頌揚之後,再加上今人唯利是圖的旅游開發,必定 ...

黃山,聽過太多人的贊美,所以想去很久了。

在上海生活了這許多年以後,我還沒有去過黃山,即使它離上海並不遠,即使身邊的許多人已經去過好多次,連我認識的許多國際友人也都已經去過。

起初並不想去黃山,甚至斷定它肯定不會是我喜歡的地方。我以為,凡是背負著盛名的名山大川,被古人的詩文加以牽強或誇張的頌揚之後,再加上今人唯利是圖的旅游開發,必定變得惡俗不堪,不去也罷。

但是,聽過太多人的贊美以後,我動搖了。

一向平靜從容斯文的J,激情澎湃的說起黃山:“漂亮,真他媽的漂亮!即使時隔半年,我還是要咽口水狠狠地說這句話……”

這次去安徽,當然不能錯過黃山。

徘徊翡翠谷離開屯溪去往黃山的那一天,天氣不好,陰冷,分不清是在下小雨還是下雪。決定先到黃山腳下的湯口等著。天氣預報說過一兩天天氣就好了。

天還沒亮就起來了。從青年旅舍出發,同去湯口的還有三對年青男女。一對是不遠萬裡從廣州飛膠賈萑緩蟪似?倒?吹模?硪歡允譴鈾罩莞俠礎⒘璩懇壞愕醬鍇嗄曷蒙岬摹A硪歡裕?且桓鍪莞叩睦賢夂鴕桓鮒泄??ⅰ?/FONT>

到湯口時,還是早晨,陰郁的天空中飄著鵝毛大雪。決定在湯口住下,第二天再上黃山。為了消磨當天的時間,決定去翡翠谷轉一轉。

小巴士套上防滑鏈,在一個叫三岔的地方附近讓我下車,眼前就是翡翠谷景區的入口。在紛飛的雪中撐開傘,四顧無人,以為可以逃票,不料在雪中走了好一段,山谷中的售票處豁然出現在眼前。

准備買票時,景區工作人員說,裡面積雪很深,來不及清理,讓我不要進去了。我不死心,都走到跟前了,怎能無功而返?門票再貴也要進去看看。工作人員無奈,帶我進去走了一段,讓我親眼看看那路是多麼難走——其實還好,積雪的確很深,但我穿著出發前特地買的雪地徒步鞋;只是,那峽谷裡面,冬天的風景確實沒什麼好看的。

謝過了領路人,從翡翠谷出來,就在三岔附近晃悠了,看風雪中的寂寞公路,去田間地邊走一走,穿過一個有幾幢老房子的小村。這樣的時光,安靜又美好。

晚上住在雲海樓,江南驛遇到的住客推薦過的。屋外大雪紛飛,室內也超乎尋常的冷,暖空調絲毫不起作用,只能依靠電熱毯來維持體溫。耳朵不知不覺的生了凍瘡,癢。

晚飯後,雲海樓的伙計像老師一樣,手拿教鞭,對著旅館大堂牆上的一幅黃山線路圖,給客人們比劃登山的線路。

雲上的另一個世界第二天,滿懷期待的上山了。

山下還是陰冷的。當雲谷索道從一片朦朧中穿過,到達雲霧之上,看到怪石嶙峋、奇松遍地的山頂時,驚訝的發現原來山上另有一個晴朗的世界。

踏著冰雪,沿著山路,靜靜地走,默默地看,說不出話來。我努力試圖用言語來形容黃山的美,無奈只堆砌出一堆笨拙的詞藻。

其實,即使是拍出的照片,也不能完全刻畫出眼中看到的風景。


(玉樹瓊路)

忽然一片雲霧湧起,眼前迷蒙一片,仿佛誤闖天宮。一位看似資深的專業攝影師站在林間小路當中,對著這場景反復拍照,還讓我走到這風景裡去添些色彩。

攝影師還告訴我說,去西海方向看看吧,那裡定有雲海。

果然,在排雲樓前看到了雲海,那是我最愛的風景。

奇異的山峰在翻騰的雲霧中若隱若現,讓人產生幻覺,仿佛看到天外飛仙,正踏雲而來。



(仙山隔雲海)

不禁想起很小的時候看過的《八仙過海》,想起那“仙山隔雲海,霞嶺玉帶連”的曲子。

更想起電視劇《紅樓夢》,開場時,灑滿陽光的綺麗山谷,天外飛來的石頭,那樣虛無縹緲、恍若世外的場景,正在眼前。

忽然明白了為什麼雪中的黃山如此之美——因為它美得超脫,美得虛無,不是人間,是仙界。正如電影裡的台詞所說的:“這裡真美,像另一個世界一樣。”

黃昏時,看著夕陽落入雲海,化作雲下的萬家燈火。

這一天,正是除夕。



(日落西海)

黃山除夕夜之前並沒有想到,會在黃山之巔過除夕夜。

春節本是黃山旅游的旺季,據說往年除夕夜在黃山頂上辭舊迎新的游客非常多。今年,由於意外的暴雪,除夕夜的游客少得冷清,但山上的旅館還是打出了旺季的價格。

住客很少,本來要的是通鋪,後來被安排到四人間。和我同住一屋的是來自福建的一家三口,六歲的小朋友叫我大哥哥,男主人在結婚生子之前曾經去過很多地方旅行,常常跟我說起“我當初像你這麼年輕的時候……”。

出人意料的,旅館請所有的住客吃年夜飯——也許是備的食物太多而住客太少的緣故。跟陌生人們同坐一桌,有來自河南的、上海的,還有一家子韓國人。

喧鬧的餐廳外,打電話給親人,沒告訴他們我在冰雪的黃山之巔,其實根本就沒有讓他們知道我在風雪的天氣裡獨自旅行。

回到房間,祝福的短信接踵而來。

一家三口在看春節聯歡晚會。看到某著名女星唱歌時,爸爸對兒子說:“把她嫁給你好嗎?”兒子說:“不,她太老了。”

回到人間早起,看日出去。農歷新年第一天的日出,或許別有意義。雖然沒能到達最好的地點、找到最好的角度、拍下最美的照片,但看到第一縷陽光從雲天相接的地方投射出來,真切的感受到新的時光開始的時候,已經很滿足了。

過光明頂,翻鰲魚峰,踩著石階向山下走去,一路行走在茫茫雲海之上。


(看海)

在玉屏峰附近看到迎客松。也許很多人和我一樣,對於黃山的印像,是從那一棵著名的松樹開始的。

松樹前立著一塊牌子:“拍照請排隊”,可以想像如果不是大雪的天氣,該有多少人在這裡等待著與這棵松樹合影。



(今日迎客松)

據說,迎客松最早的記載,見於明代許楚寫的《黃山游記》。游記中記載的迎客松曾於1832年死亡,也許是游覽黃山的古人沒有細心愛護,或者是由於松樹本身的生老病死。無論如何,人們顯然無法接受那棵美麗松樹死去的事實,於是在1859年重新擇樹命名,以挽回那逝去的風景。

實際上,明代黃山有九大名松,惟一存活至今的只有始信峰上的“接迎松”,其余的都是後來的替代品。

只是,松樹可以重新選擇、補植,但是生命中,有多少逝去的風景真的可以挽回?

乘索道到山下,從雲上的仙境,回到地上的人間。

抬頭望去,只見山上一片雲霧迷朦,那個虛無縹緲的雲上的世界,再也看不清了。


精選遊記: 黃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