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軒轅廟出來,車子直奔臨潼,這段路程需要開兩個半小時。在游黃陵的時候出了一段小插曲。早上車子到黃陵停車場後,相機裡面的電池還是滿格指示,為了輕裝,把照相機包留在了車裡,沒帶備用電池。黃陵在山頂,需先乘一段電瓶車,然後再爬台階。一路拍照,來到黃帝陵前,卻突然發現電池沒了,真是關鍵時候掉鏈子!第一個反應就是要下山取備用電池。司機堅持他去,讓我留在山上。司機走後,覺得讓司機跑一趟,讓大伙在這兒等,自己很不好意思, 後悔不已。幾個人出門,還是要多考慮別人的感受。我們這些上論壇的人,會覺得拍照很重要,別人可不一定這麼認為。其實,有人陪著旅游,雖然省心;但是我覺得有時候難以盡興。好的旅伴是可遇而不可求的,這聽起來像是在找對像:)
到臨潼在一個表姐家吃了飯,然後他們領著去兵馬俑開了張條子,省去了昂貴的門票錢。這裡就不再詳細介紹兵馬俑了,簡單貼兩張照片吧。
1)這是一號坑。裡面沒有空調,那幾天西安很熱,大廳裡更熱,一號坑是自然采光,整個大廳就是一個大暖房,游客免費洗桑那浴。二,三號坑稍微好一些,因為沒有陽光。

(#1)
從兵馬俑出來已經下午五點,正當一天最熱的時候,小孩也都累了。雖然去華清池也不用買門票,但是想想也沒有多大意思,無非是楊貴妃洗澡的地方,當務之急還是快點回家自己衝個涼。
第二天他們家的小朋友當導游在市內轉,主要去了鐘樓,西安城牆,大雁塔和新建的大唐芙蓉園。
3) 西安鐘樓。鐘樓位於西安市中心,城內東西南北四條大街的交彙處,建在方型基座之上,為磚木結構,重樓三層檐,四角攢頂的形式,總高36米,基座高8.6米,每邊長35.5米,面積約1377.4平方米,內有樓梯可盤旋而上。在檐上覆蓋有深綠色琉璃瓦,樓內貼金彩繪,畫棟雕梁,頂部有鎏金寶頂,金碧輝煌。以它為中心輻射出東、南、西、北四條大街並分別與明城牆東、南、西、北四門相接,這就是西安人引以為自豪的鐘樓。西安是明代西北軍政重鎮,它的鐘樓無論從建築規模、歷史價值或藝術價值各方面衡量,都居全國同類建築之冠。

(#3)
4)喜歡鐘樓上的這幅對聯,西安的真實寫照。

(#4)
9)從南門登上古城牆。西安城牆位於西安市中心區,呈長方形,牆高12米,底寬18米,頂寬15米,東牆長2590米,西牆長2631.2米,南牆長3441.6米,北牆長3241米,總周長11.9公裡。有城門四座:東長樂門,西安定門,南永寧門,北安遠門,每個城門都由箭樓和城樓組成。現存城牆建於明洪武七年到十一年(1374-1378),至今已有600多年歷史,是我國現存最完整的一座古代城垣建築。
12)游覽古城牆的最好辦法是租一輛自行車,一個半小時單人車20,雙人車40塊錢。這對老外比較猛,兩台錄像機,每人手舉一台。

(#12)
13)游覽城牆的老外比老中多,中國人又以大學生為多。這是來自加州的游客,由四家組成。本來聊得還挺投機,共同語言多一些。後來他們問為什麼這邊很少見到基督教堂,是不是政府迫害基督徒?我有點反感,告訴他們,政府不支持,但是也不會去迫害,我的親戚中就有信基督教的。
晚上看完水幕電影後,急匆匆地離開了公園趕去吃“老孫家羊肉泡饃”,,沒有來得及拍夜景。結果老孫家還是關門了,只好到一個什麼小吃集市吃了點小吃,那裡很多家小吃店都被集中到一個大棚子下,亂糟糟的,沒有了品味小吃應有的休閑,隨意的氛圍,有點失望。
短短兩天,匆匆游西安古城,能感受到她的深厚底蘊。這裡很長一段時間是以世界上最發達,最先進的面目敖然屹立於世人面前;秦皇漢武,唐宗(宋祖),這些叱吒風雲的人物就是在此展現了他們的雄才大略。浮光掠影,難免留下很多遺憾。以後有機會,會去看看茂陵(漢武帝陵墓),看看一代天才年輕將領霍去病的“馬踏匈奴”雕塑,當然,如果能把匈奴換成倭寇就更好了;去乾陵看看武則天的無字碑;去昭陵看看唐太宗墓,那套著名的“昭陵六駿”(唐太宗李世民南征北戰打天下時的六匹坐騎)有四駿珍藏於碑林博物館中,另外兩駿散落於美國費城。如果唐太宗再世,也許他會重新跨馬出征以討回那兩騎駿馬的。
這是我們家做的唐三彩“六駿馬”,在下個帖子中會介紹洛陽的古墓群及其背後的歷史,還會談及圍繞唐三彩的悲歡故事。謝謝觀看這個系列。

(#19)
原文還有另外十張照片及相應文字,要看請點擊:http://www.chuchairen.com/2007/10/wxc_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