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鷹,黔進三(2)

作者: 同指山河

導讀2、 先講一個賀州的小故事。 北宋初年,太祖趙匡胤平定了北方,准備南下收拾嶺南的南漢政權。 其時,嶺南自秦以來經1000多年的經營,人口、經濟、文化都有了一定的發展,興王府廣州由於地理優勢,更成為了南中國最大的外貿口岸,生意做到了南洋、波斯等地,海上絲綢之路由此興起;而政治、軍事方面,由於劉隱、劉岩、劉晟兄弟父子三代的雄才小略,國土面積逐漸 ...

2、

先講一個賀州的小故事。

北宋初年,太祖趙匡胤平定了北方,准備南下收拾嶺南的南漢政權。

其時,嶺南自秦以來經1000多年的經營,人口、經濟、文化都有了一定的發展,興王府廣州由於地理優勢,更成為了南中國最大的外貿口岸,生意做到了南洋、波斯等地,海上絲綢之路由此興起;而政治、軍事方面,由於劉隱、劉岩、劉晟兄弟父子三代的雄才小略,國土面積逐漸擴張至今廣東全境、江西南部、湖南南部、廣西東部、越南北部,成為一個控地千裡、帶甲百萬的“南方小霸”。

太祖把當時的北宋第一名將潘美(您沒看錯,就是他——《楊家將》裡潘太師潘仁美的原型!可憐潘大將軍不知跟後世那位不知名的作者結下了什麼怨,忠貞驍勇的他在演義中被醜化成那個樣子)找來,說:“那個誰,你帶上十州人馬,去廣州把劉鋹那老小子給我請到汴梁來喝茶。”

“什麼,才十州人馬?”潘上將急了:“主席,兵法有雲:十則圍之,五則攻之,倍則戰之,敵則能分之,少則能逃之,不若則能避之……今南漢據有卅州之地,兵力數倍於我,且憑五嶺之險而守……這仗,還怎麼打?”

其實潘上將還有句話沒敢說出口:你自己得位不正怕報應,實行強干弱枝政策,把地方精銳都調到中央當禁軍去了。這十州人馬,說好了叫廂軍,說差了,不就是民團保安隊嗎!

趙主席哈哈一笑:“無妨,你先取賀州好了。”

潘上將於是將信將疑地帶著十州雜牌軍馬,越過萌渚嶺來到了賀州城下。

賀州城城高塹深,城頭兵甲如林。潘上將猶豫了。

押糧官王明上前建策:“南漢援兵將至,當急擊之!”

潘上將搖搖頭:“打牌,我不行;打仗,你不行!攻城?談何容易!”

王干部憤怒了:“你們正規軍不敢上,俺們民兵上!”於是他召集了自己所屬的100余名輜重兵和幾千名連武器都沒有的丁夫,就此衝向了賀州城。

接下來發生的一幕,讓潘上將看得瞠目結舌:丁夫們精神煥發地衝到城下,為壕溝所阻,就便掏出了各種趁手的家伙,又是鍬又是鏟,一陣忙亂,把壕溝填平了,緊接著他們就衝向了城門……再以後,他們就進城了。

有沒有搞錯?就這麼簡單?沒錯,史書上寫的明明白白——堙其塹,直抵城門。城中人大懼,開門以納,遂克賀州。

當潘上將不費一羽一矢哭笑不得地走進賀州城時,他終於明白了趙主席為什麼就只給了他區區十州人馬,並且之後再也不曾給他什麼援軍。

因為賀州實在是……什麼也別說了,領導就是英明偉大!

呵呵,潘上將不知道,這就是賀州人民的生存智慧:性格是那麼的軟,軟得那麼得體,那麼可愛,那麼令人舒服——

——在賀州車站甫一下車,對面招待所的阿姨便主動跑過來,問我要不要住店?當我表示出先看一看的興趣時,她立即跑上跑下地帶我看房間,幫我扛行李,告訴我哪裡吃飯便宜,哪裡逛街熱鬧,以及明天出城時走哪條路比較近……

而我當晚選的只是個最便宜的房間:20元。

——八步區政府門前的靈峰廣場,3位舞蹈老師帶著一群學生在練拉丁舞,周邊是密匝匝的圍觀群眾,外圍個矮的還得踮起腳尖才能看得見。可當我舉過頭頂的照相機閃光燈一亮,大家卻不約而同地往兩邊挪開,給我讓出一條拍攝的通道……

而我手上抓的誰都看得出來,只是一台十幾年前的老款膠片傻瓜機。

——當年在賀州城外金山加油站的那個風雨之夜,炸了2條胎修車手藝又差的我一籌莫展。那2位心靈與外貌一樣美麗的姑娘安慰我說:“沒關系,8點鐘還有1班去鐘山的車,一般都會來我們站加油的,到時我們幫你攔下它。外面雨大,你先去辦公室坐會兒吧,車來了我們叫你……”

而半個月後從貴州回到佛山,在火車站廣場遍尋回順德的城巴不遇,便向值班的大姐打聽。大概是廣場上人聲稍嫌吵雜,她便很體貼地用高於80分貝的音量對我說:“這裡都是城區的巴士,哪有什麼去順德的車?”當我再向她打聽附近哪裡有時(我記得是有一路火車站——寶林寺的),她更體貼地用高於160分貝的音量對我說:“你覺得這個站場以外的事也該歸我管嗎?”

……

據說對一個女人最大的贊美,是對她說“我想娶你!”

那麼如果有下輩子,我願娶一位賀州姑娘為妻。


精選遊記: 賀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