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漫游記(一)——尋找春梅之旅

作者: 雲游千裡

導讀——早春三月暖風吹,我把南京游一回, ——名人古跡和山水,不及西片一枝梅。 ——很好記的一個日子,3月15日,星期六,我和十來個同事坐上了開往南京的第776次火車,開始了一段難忘又值得留戀的尋梅之旅。 ——剛開車時,天還是昏暗的,等到踏入南京的土地時,天已經大亮了。我們懷著急切的心情匆匆走出檢票站,眼前突然豁然開朗,那是玄武湖!蕩漾著微波, ...

——早春三月暖風吹,我把南京游一回,

——名人古跡和山水,不及西片一枝梅。

——很好記的一個日子,3月15日,星期六,我和十來個同事坐上了開往南京的第776次火車,開始了一段難忘又值得留戀的尋梅之旅。

——剛開車時,天還是昏暗的,等到踏入南京的土地時,天已經大亮了。我們懷著急切的心情匆匆走出檢票站,眼前突然豁然開朗,那是玄武湖!蕩漾著微波,還伴著清晨還未散去的裊裊霧水,在初春的關懷下安詳而又優雅。就如含苞待放的玫瑰只敢吐露一絲芬芳,又如端詳的老人安穩地沐浴著晨光。一切都不曾被來來往往的人群所打擾。

——雖然南京的空氣質量不怎麼好,交通也不怎麼順暢,但這卻絲毫不會影響城市人緩慢的生活節奏。一路上,只有外來者才會背著行囊疾步快走,或是我們,只有揚手打車才能准時到達目的地。因為這是一個完全陌生的城市。

——在酒店下榻後,我們按照行程,准備向今天的第一站——中山陵景區進發。的哥很是熱情,為我們介紹四處的風景。中山陵在南京的近郊,走了一條叫中山路的道兒,的哥說,那是孫中山的靈柩路過的道兒,因此而命名。但對我們來說,一點也不算稀奇,畢竟這兒到處都有孫中山先生的身影,即便他的足跡沒有完全踏遍南京。唯有道兒兩旁的法國梧桐,給了我足以威嚴的震撼,那排排聳立的樹干,似乎在宣告著那永不消散的靈魂,將在這片豪土上生生不息!


(似乎能觸到天的法國梧桐)

——真正到了中山陵,才發現這座極賦紀念意義的山並不像我們想像的那麼簡單,遙遙一望,山體看上去並不大,也不清晰,依稀透著神秘。本想登山一探究竟,可回頭一想,還是節省點體力罷,畢竟此次旅行的目的是在於尋找那一處梅花。

——透過路牌,我們似乎有點眉目,梅花山應該離這兒不遠了!在山道上行走了許久,終於到了明孝陵景區,這裡正舉辦這一年一度的梅花節。

——進入景區後,我們並不急於尋找梅花,而是順道去了明孝陵宮——一處明朝旺年曾輝煌過的宮殿。它昏暗的紅色牆漆並不如紫禁城裡的鮮艷,一道道鋪往威嚴的天路也不如故宮裡的精致。但它們卻見證了一個朝代的興衰。走到最深處,登上“明樓”,遙望前方,曾被走過的足跡,仍依稀可見。神往迷離時,似乎還能看見文武百官的朝拜,亦能聽見低沉又莊重的號角在訴說著一朝又一朝的黎明。



(曾經輝煌的明樓城牆)

——走出明孝陵宮,旁邊正是梅花山景區,我們都已經迫不及待了!前方那掛著那粉白嫩蕊的枝頭,在微風中搖曳優雅的身姿,星星點點。

——對!是梅花山了!梅叢中開出一條小路蜿蜒游走而上,道兩旁的梅樹正傲然挺立!樹枝上的梅花朵朵碩放,就如我想的一樣,優雅、含蓄決不失端莊。越往裡走,梅樹越是緊密,錯落有致,那光和影的完美結合,組成一副副真實的寫照。我不禁放慢腳步。深嗅這番另人神往的美妙,即使花味不濃,也可以捕捉到甜美的氣息。山坡很平穩,慢慢引我將之帶入極至。白的,粉的,梅紅的,在我身邊縈繞,像極了七彩精靈。大的,小的,落了地的,都如同慢舞仙境,跳躍出音符,奏出美侖美渙的詩情樂章。。。



(風華正茂)

王安石《梅》

——牆角數枝梅,

——凌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

——為有暗香來。



(盛放之梅)



(一枝獨秀)


精選遊記: 南京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