婺源,號稱中國最美麗的鄉村。久居都市的我,確實也想感受田園風光,放飛心情,享受大自然。婺源的青山、綠水、老樹等自然景觀誘惑著我,婺源的粉牆、黛瓦、古橋等人文景觀吸引著我。晚九點,我們俱樂部一行十九人,結伴而行,乘著包租的客車,離開喧鬧的姑蘇,開始了我們的踏春旅行。汽車夜幕裡經過蘇嘉杭、杭徽高速,經過了七個多小時的行駛,到達了婺源縣江灣鎮。車至江灣,尚未天明,我們一行在車上小憩片刻後,即至鎮上小店匆匆地解決了溫飽,就前往江灣景區。江灣是婺源比較大的景區,除了眾多新建的偽古建築外,真正有價值的是居於廣場北的古戲台。戲台為歇山式,雕樑畫棟,三面可視,臨空二米多高,上書“歌舞升平”,其年代久遠,看似如清式建築,值得一看。我們繼續驅車前往江嶺。江嶺是婺源觀賞油菜花的最佳之處,婺源政府為了發展當地經濟,大力開發旅游業,自今年起,調整了景點票價,此地無須購買門票即能進入參觀,但是需要以購買其他景點的套票為條件,造成了游客單獨游覽想購門票而不能入的尷尬境地,如此情況恐怕在全國也是個例,也算是婺源一奇。江嶺本來就是田野,很難用圍牆把景點圈起,我等驢們從附近小道穿插而上,同樣起到了觀景的效果。此時天已明,空中霧氣較重,彌漫於在周圍與腳下,我們仿佛置身於雲海之上、仙境之中,雲路河花渾成一體。我們漫步此中,邊走邊欣賞著美景,歡聲笑語,忘卻了塵世的煩惱,忘掉了喧鬧的城市,在田埂中流連,在小道上前行,江嶺的美景盡收眼底。當然我們也有遺憾:因為雪災的因素,油菜花開得較晚,我們能看到的只能是一部份,而不是我們想像中的遍地黃花。路邊的風光,也讓我們這些久呆城市的人們大為贊美:枯水期的水庫,平靜的水面上影映著小山的倒影,宛如一幅幅美麗的圖畫;尚未發芽的干枯樹木造型優美,好像是一盆盆碩大的樹樁盆景;房屋牆上的“農業學大寨”的標語,讓我們也記得了曾經那遙遠的年代……經過了五個多小時的穿越,田間、山路、樹林。我們在充分欣賞著山間的美景後,來到了著名的村莊慶源。這是一個僅有百十戶人家的小山村,小溪穿村而過,溪兩邊是青石板鋪成的小路,小路邊則是村民們的住宅,排列有序,溪上有很多座用各種材料做成的橋板:有整條青石板的,有多根樹枝的,有水泥板的,有單塊木板的,形形色色,琳琅滿目,交織著各個年代的痕跡;溪邊的樹枝時有倒掛,在小溪的水裡形成倒影,上下相映成趣,增添了村中的風景線;石板路上建造的廓屋,沿河則有著坐欄木靠,可供村民在此喝茶聊天,是村民們休息與休閑的好去處;村內民居依舊,保存得較好的古老建築也破舊不堪,大戶人家的院落隨著時間的推移,也喪失其雄偉之勢,院中的花園早已被搭建的豬圈所替代。整個村落給人一種年久失修的感覺。發展旅游事業後,村民們懂得了讓游人們照相要索要錢財的經濟觀念,但是村民們似乎缺少些文明社會的意識,不懂得持續發展的道理,溪內眾多的垃圾就是例證,它讓游人們大倒胃口……匆匆地在村民家品嘗過農家菜後,我們就前往連驢也很少去的小村——汪槎,這是一個尚未通公路的小村莊,四面環山,只有窄窄的機耕路相通。或許由於交通原因,此地更讓人能感覺到自然切;也或許是由於氣溫原因,此地的油菜花開得更盛、更旺。梯田上放眼往去是一片蛋黃,我們好像置身於黃色世界之中,同行的姑娘們在花田裡跳躍,小伙們在花田裡攝影,一片喜悅,一片歡欣,完全忘卻了旅途的疲勞,剛剛尚在叫嚷勞累的人們,此時已完全地陶醉在花的海洋裡。經過近兩個小時的步行,我們終於到達了汪槎村,這裡分裡外汪槎兩個村莊,相距不遠,只有兩三分鐘的路程。這裡民風純樸,村民們待客熱情,民宅古老,生活簡樸,當然這裡的經濟也相對落後,兩個村子百十戶人家,只有兩輛福田工具車與外界聯絡,如此少的汽車,難怪絲毫不用擔心在窄窄的機耕路上車輛交彙的情況。由於天色已晚,我們一行就乘工具車返程,有的坐駕駛室,有的坐車鬥裡,機耕路上顛簸不堪,車輛貼著崖邊行駛,稍有不慎就有掉下的可能,讓坐在車上的我們心驚肉跳,不敢吱聲,生怕因此影響司機的注意力而造成失誤。這就像是經過了一場歷險……回慶源村,晚飯後,我們累起了篝火,大家唱起歌跳起舞,自娛自樂,忘記了一切,忘記了時間……隨著公雞喔喔的叫聲的響起,我們迎來了第三天的早晨,同行的色友們早早地起來,想留下些小村的晨影,想像著慢慢升起的炊煙,靜靜無人的小村……,只可惜天公不作美,下起了大雨,讓他們只能留著遺憾而離開。早飯後,我們一行有的穿著衝鋒衣,有的戴著鬥笠,有的穿著雨衣,五顏六色,就像一隊移動的彩帶,迎著雨,翻山越嶺,繼續穿越在贛北的山林中。我們時而走著山間小道,時而沿著山溪的小路;時而艱難地費力地爬坡,又時而要小心地走在光滑的山石上下山;時而望著遠處山上茂密地樹林,又時而欣賞著近處山間的菜花;我們時而觀賞著山中的小村,又時而又聽著溪水潺潺地流聲……。我們來到了曉起村,這是個古老的生態村,體現著婺源的田園主題。上曉起是古代安徽通往江西婺源的必經之路,村中展覽的獨輪車雖然陳舊,也不失為一種文物,曉起青石板路中間留下的溝槽就是當時運送茶葉等土特產時獨輪車所磨損的痕跡,倒是給我留下了較深的印像。下曉起,作為景點,村裡雜亂無章,游覽線路混亂,衛生狀況極差。我們匆匆路過,並再無興趣光顧,上車踏上返程了。婺源行,我們此行整整化了四十八小時,收獲不小,但是遺憾也不少。野外風景優美,山清水秀,但是景點髒亂無序,垃圾遍地。作為中國最美鄉村,有些名不符實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