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08-3-15~~2008-3-18
15日凌晨三點多到的張家界。下車後發現深夜時分的火車站竟然如此喧囂熱鬧,轉眼之間,各個車廂湧出的旅客就彙成人流,沿張家界火車站高高的台階傾泄而下。
站前廣場也同樣熱鬧。出租車與接站人的隊伍之外,我第一次在凌晨三點多看到還有公交車在站前等候乘客。與LG本是隨機隨興而來,也就隨意登上了6路公交。也許是看出了我們的茫目,司機師傅在數站之後主動停靠在了一家不大的賓館門前並把我們引入了賓館直到我們登記後方才離開--不知道是不是該為自己的所謂“防人之心”汗顏呢?每逢這樣在景區被陌生人熱情引領的時刻,我總會覺得自己像是突兀進入某種不為自己了解也不由自己控制的交換儀式並於懵懂無知中化身為該交換儀式的載體,這種感覺真的是讓我滿身滿心地不自在。而此次的張家界之行,給我這樣感覺的地方不止一處。
睡了幾個小時迷糊地起來,和LG一起看了看臨行前匆匆打印自網上的游記攻略,便決定從張家界坐車至武陵源景區。也是按照攻略的指引,在一個小時的車程之後,我們直接入住武陵源的錦華飯店。而14日在湖南還覺得陽光明媚,此時,卻已是陰沉微雨了。
和LG商定先赴黃龍洞和寶峰湖一游。想若老天眷顧,明日的張家界,總該陽光普照了吧~
黃龍洞給我的,是一種對大自然鬼斧神工的贊嘆和震撼。
而雨中的寶峰湖也讓我體會了幾分隱約的迷離之美。
卻被LG拉著在游湖後去攀爬寶峰湖景區的那座鷹嘴峰。在歷經辛苦、手足並用的是真的用爬的一步不停地在LG的攙引之下登臨峰頂的時候,那份成就感是實實在在地~而終於下得山後,膝蓋打彎腿肌酸痛的感覺也是實實在在地--實實在在地痛了幾天啊~
第二天的張家界依然陰雨。天氣預報說:下午大雨~~
很郁悶也很果決的和LG退掉了錦華的房間,擬轉赴鳳凰古城--幾乎所有人都在說雨中的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幾乎籠在霧中根本看不見什麼;而腿上的酸痛感也讓我覺得也許每一次旅行只爬一座山峰是最適宜的安排;而鳳凰,是在沈叢文的《邊城》裡,在無數人的游記、照片、感觸裡,讓我心裡長草已久的神往之地~
很幸運地從錦華退房出來後碰到了一輛從張家界市區載客而來空車將返的出租。說好三十塊把我們拉到張家界汽車站。而網上的攻略包括司機師傅的介紹,都讓我們覺得很有必要在離開張家界之前到傳說中的胡師傅三下鍋去美餐一頓--吃過的感覺就是四個字:名不虛傳!

(凌晨三點多的張家界火車站)

(黃龍洞內的天仙水瀑布)

(下山之路)

(胡師傅三下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