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著房車去拉風

作者: 林呈

導讀陽光灼熱了那片廣袤的紅土地,公路盡頭的景像虛幻搖曳,在那銀閃閃的地平線中出現了一點亮色,慢慢靠近如同火團般迎面而來,她經過之處的生物好似被感染般的充滿熱情。好一輛火紅的房車,穩重而不失輕巧,大方得體中參透些許妖嬈嫵媚,拋下滾滾紅塵,只為廣博天地間瀟灑闖一回。 愛麗斯泉地處澳洲的心髒,一個藏身在沙漠中的海市蜃樓,從飛機上看下來,這裡除 ...

陽光灼熱了那片廣袤的紅土地,公路盡頭的景像虛幻搖曳,在那銀閃閃的地平線中出現了一點亮色,慢慢靠近如同火團般迎面而來,她經過之處的生物好似被感染般的充滿熱情。好一輛火紅的房車,穩重而不失輕巧,大方得體中參透些許妖嬈嫵媚,拋下滾滾紅塵,只為廣博天地間瀟灑闖一回。

愛麗斯泉地處澳洲的心髒,一個藏身在沙漠中的海市蜃樓,從飛機上看下來,這裡除了紅土,還是紅土。我們就將從這裡開始,駕駛房車一路南下,穿越澳洲南北領地的1500多公裡。飛機上認識的一位悉尼上海人,他很驚訝於我們的行程,特別是對於3個女孩自己開房車穿越整個澳洲,當我告訴他其實是只有2個女孩有駕照會開車,而且其中一個我是本本族的時候,他開始佩服和擔心。他不斷強調澳洲駕駛方向和國內是相反的,要千萬記得GIVE WAY;說房車會比普通車長,很笨重難控制;說房車晚上必須停在專門的公園,沒有隨意性。總之就是希望我們打消開房車這個念頭。其實他說的一切我何嘗沒有考慮過呢,但是我決定走的這條紅“中”線地廣人稀,這個絕對優勢可以讓我克服其他一切問題。

第一眼,我就喜歡上她,她的顏色充滿熱情,足以吸引眾人的目光;她的體形瘦長婀娜,沒有傳統房車的笨拙;車頂可以前端撐起,擴展的空間足夠容納兩個未成年小孩;車頭和商務車一樣,駕駛和副駕駛兩個座位;拉開副駕駛後的移門上車,駕駛座後面,與其垂直放的是灶台;灶台下面是個單門冰箱;與灶台並排的有個水鬥;水鬥下面是個帶抽屜的移門小櫃;抽屜旁就是折疊沙發,晚上把沙發攤開就是個雙人床;沙發下面專門設計了空間放碗碟等易碎品;沙發頂部有個小吊櫃;沙發後面的空間是用來放白天折疊後的被褥;從水鬥延伸到車後門的空間形成了個壁櫥;打開車後門,沙發床板隔斷下面,有個可以容納2個拖杆箱空間。 車廂外側有接電口,進、出水口,還有個放小型液化氣罐的小開門。哇,如此設計周到,充分利用空間,不得不承認麻雀雖小,五髒具全。

開了4個多小時,終於來到了烏魯魯國家公園,擁有世界上最大最高的獨立岩體,遠處琥珀色的龐然大物,圓滑光亮,無法想像它竟然是一整塊的,聽說還有三分之二被埋在地下。同伴們決定攀上去探個究竟,考慮到土著人的信仰,我決定繞著紅石走一圈。人是渺小的,不敢說用腳來丈世界,但是我真的步行了3個多小時,來一睹它的全貌。一處岩壁好似翻騰的海浪,頂部嵌著貝殼類生物,站在底下輕踩幾步,發出響亮的回音;另一處裂開百來米高的岩柱,卻還依靠著岩石,如同袋鼠尾巴,聽說是土著人神的像征; 一處被風化的石壁,就像被劈開的骷髏蓋,幾百米內從不同的角度,讓你越看越形像;另一處岩體,呈現煙熏般的黑色,仔細一看是由黑色細紋組成,原來由於長期的雨水傾斜而形成。繞行一圈後烏魯魯變成深紅色了,因為了解更佩服自然的神奇。夕陽觀測點已經停滿了車,一個個三角架占領了最佳視角,我趕快擠入鏡頭,記錄下魔石最美的一刻。

澳洲中部是最適合開房車,你根本不用擔心反向駕駛的問題,因為整條馬路幾乎就是你的天下,當然如果記住秘訣更能讓你隨意發揮,那就是“永遠把自己放在路中間!”。因為駕駛座在車子的右側,想像一下,馬路左側是去車,右側是來車,是不是駕駛座都處在馬路中間?想明白的話轉彎也就很順暢了,和我們生活習慣相反,大彎小拐,小彎大轉,只要記得永遠讓右手邊的車,一切都盡在掌握。

我很喜歡這種“蝸牛”式的旅行,輕松隨意地駕著整個“家”,不管是熱戀的情侶或蜜月的新人,甚至一家四口都適合這樣的旅行方式。每天旅行結束,找一個營地,撐起頂蓋,插上電源,接上新水,就可以開始做菜燒飯,其樂融融地享受著簡單的幸福;晚上星空下,和左鄰右舍的房車伙伴們談論海闊天空;如果清早的鳥鳴叫不醒你,那就等初升的太陽曬到屁股,洗漱完畢,煮食早餐,放走污水,收起電線,起程開始嶄新的又一天。

最多的一天我開了七百多公裡,但是一點也不覺得累,因為變化的風景讓你時刻充滿新鮮的感覺,從火紅的沙漠、無垠的隔壁、乳白的礦藏,到綠樹林立春暖花開。偶爾對方有來車,司機都會友善地抬抬方向盤上的手,和我打個招呼。沒有城市的喧囂,心情特別輕松愉悅;沒有現代化的干擾,空氣分外清新自然;好希望那條路一直無限延伸,通往我內心的海市蜃樓。


精選遊記: 未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