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我第一次聽說麗江古城是在1996年。
那年,麗江發生了裡氏7級在大地震。在麗江新近的建築物都未能幸免,可建於元朝的麗江古城卻毫發無傷,即而“中國名人”圍棋賽也在麗江開枰。麗江的見報率越發的高了,而我對它也更有興趣了。98年,我匆匆去了一次麗江,確實感覺它美。美的清純,婉約,秀麗,婉如一二八年華的女孩子。說是匆匆,只因在麗江古城的時間太短,不曾細細品味麗江古城的韻味。
四年後,隨心而至,我又來到麗江。
麗江的婉約依然,可此時的麗江,不再是二八年華的女孩子,那份清純,秀麗也因天南地北的人的到來,減色不少,也紛繁復雜了許多。新華街成為典型的洋人街。鱗次櫛比的咖啡店,酒巴,西餐館,摩肩接踵的“老外”,中國人,都使得寧靜的小城不復存在了。即使入夜後,那也是麗江最艷麗的時段。此時的麗江更像一個風姿綽約的少婦游移於光怪陸離的現實與夢境中。不同風格的店,不同色彩的燈籠招牌,咖啡店,酒巴裡燭光搖拽,伴著潺潺的流水聲,相識的,不相識的人們聚在一起或低聲細語或高談闊論。偶爾從河裡漂過一盞形狀奇特的河燈,引來路人好奇的詢問。的確,人們關於河燈的記憶都太遙遠了,年輕的我們不曾有過這樣的經歷,河燈裡的故事,只從老奶奶的絮叨中略知一二罷了,忍住不去想它。
漫步於午夜後的古城,我仿佛在欣賞一位鉛華盡洗的少婦。當所有的嘈雜聲都退去,只剩下那水流聲,蟲鳴聲;當所有的燈光都暗去,只剩下那皎潔的月光灑落在光滑的石板路上,踏著灑滿月光的石板路,我用心認真的數著天上的星星,一顆星,二顆星,三顆星……我許久沒有這樣的愜意了,也只有在麗江,它能帶給我心靈的寂靜;也只有在午夜後的麗江,我發現,我依稀又回到了二八年華,清純,秀麗。
注:為自己25歲生日而作,於麗江百歲坊客棧。麗江百歲坊客棧位於麗江古城中心(距四方街僅二分鐘)。客棧為典型的納西式四合院,由於主人瑪吉的精心打理,四十平米的花園草木豐盛,在園子裡泡壺清茶,曬著太陽,看著天上的流雲,享受生活的單純與自在。住在客棧的多為世界各地的BACK PACKER,主人瑪吉的熱情讓每一個客人向回到家了一樣,瑪吉本身也是一個很好玩的人,因為喜歡麗江又機緣巧合,順理成章的經營了這家客棧。每天早上泡上一壺茶和瑪吉聊天好像成了在麗江的定式。在客棧能得到很多關於中國自助旅游的最新的資訊,這點讓我很高興,少了很多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