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名景-南越國史跡(四)

作者: 淘寶小燕子精品坊http://

導讀以前史書記載只知道公元前214年(秦始皇三十三年)秦將任囂在番禺建城,史稱“任囂城”。公元前204年趙佗創立南越國後,把任囂城擴大到“周長十裡”,範圍在中山四路北側兒童公園至倉邊路一帶,也只是個模糊的概念。自1974年在市文化局地下發現南越王宮的磚石走道和“萬歲”瓦當殘片,開始有了考古文物的物證。特別是1995年以來,先後在忠佑大街發現南越王宮署的大 ...

以前史書記載只知道公元前214年(秦始皇三十三年)秦將任囂在番禺建城,史稱“任囂城”。公元前204年趙佗創立南越國後,把任囂城擴大到“周長十裡”,範圍在中山四路北側兒童公園至倉邊路一帶,也只是個模糊的概念。自1974年在市文化局地下發現南越王宮的磚石走道和“萬歲”瓦當殘片,開始有了考古文物的物證。特別是1995年以來,先後在忠佑大街發現南越王宮署的大型地下石構蓄水池和在其南側的宮署御花園,以及在兒童公園東邊發現宮殿遺址,證實了這一帶是宮署遺址,已是確定無疑的了。但還未解決趙佗城的範圍有多大的問題。2000年4月,考古人員在要福東路與西湖路之間發掘600平方米,發現南越國木構水閘遺址,發現“萬歲”瓦當及西漢雲紋瓦當、板瓦、陶網墜等構件與南越國御花苑所出的遺物一致,確定這是南越國水閘無疑。也就是說這是南越國都城南端的建築遺址。

史書記載,越秀山上有越王宮、越王台,山麓有越王井,像崗山上有朝漢台。這些地方應當也是南越國都城的範圍。

在水閘遺址處還發現有東漢城牆建築的基礎,以及東漢、南朝的水井、唐代房基、宋代房址和走道等遺址,這一遺址的重要性,無疑是十分珍貴。有關部門已計劃將水閘遺址建設成為我國第一個“室內公共開放性文物”,供市民、游客參觀。


精選遊記: 廣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