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德滿都讓我震驚,不是她的美麗,不是她的古老,而是她的混亂!我無法描述初見之下我的失望,這與我想像當中的尼泊爾首都、同時也是尼泊爾最大的城市、還是很有歷史文化淵源的古城相去甚遠。我只能把她總結為一座奇怪的城市,我無法從心底愛上她。
城市裡僅有的潔淨寬敞的街道就在新皇宮和議會附近,在那裡,還會很驚喜地發現交通信號燈。我在加都的其他地方沒見過信號燈,加都的交通狀況實在令人咂舌。那些穿梭於狹窄街巷的出租車全是小奧拓,一般街道的寬度也只夠兩輛小奧拓相向而行。想起來LONELY PLANET的作者在書中講,加德滿都的街道上,各種各樣的交通工具在以不同的速度向不同的方向行進,包括車輛、牛、狗、人力車,甚至飛奔的兒童。當時讀到的時候只覺得好玩,甚至有些期待這到底會是什麼樣的景像,而當我身臨其中了,卻無法忍受這樣的混亂和不安全了。我們後來選擇了相對安全的方式,每次一出泰米爾區必定是打出租車或包車,否則在這樣混亂的街道和交通工具的包圍下,心裡真的有點打鼓。
加德滿都有太多奇特的令人愛恨交加的組合:又擠又亂又吵鬧的街巷,可是不經意間抬頭你極可能會看到美麗的屋頂陽台和花園,那些可愛的植物和桌椅在陽光下分外迷人;然而擁有著美麗陽台和植物的小旅店,其內部的房間倒很可能窄小而又不是很干淨,你還得忍受一大早烏鴉的叫聲和店鋪開門時卷簾門升起的巨大噪音;外表看起來溫馨可愛的西餐廳,中心有一個巨大的西式火爐,甚至有西裝革履的侍者,而且要收取高昂的服務費和稅金,然而發給你的餐具卻不怎麼干淨,更加可怖的是那個看起來文質彬彬的侍者正在用舌頭舔手指來拈開餐巾紙,擺在清理好的准備待客的餐桌上!車子開得飛快讓你提心吊膽的出租車司機,簡直是橫行於泰米爾的坑窪不平的窄巷子內,卻極其溫和,被別人撞碎了反光鏡都沒有說什麼(哎,這要是國人,一定會停下車來理論個明白,置乘客於不顧);衣服好像從來不曾洗過的尼泊爾兒童(我們後來在巴德崗親眼看到尼泊爾人民在洗衣服,否則怎麼也想像不到原來人家也洗衣服的),赤著腳在街上跑來跑去(好冷!),卻有一雙雙漂亮而溫和的大眼睛,眼光清澈而專注,讓人不忍凝視;杜巴廣場上或躺或坐或行走著的牛、狗、僧人、老者、戀人、來自世界各地的游客,飛著叫著的鴿子和烏鴉,以及遍地的污物,映襯著古樹、神廟、神廟下面的賣鮮花的小販、賣菜的老嫗;還有廣場邊上熱氣騰騰地煮著Masala tea的黑乎乎的小吃店,門口間或架起的油鍋和炸得發黑的面點,再加上皇宮後面的日用品市場,連布料都是放在地上賣的,好不熱鬧!她活像一個大型的雜貨攤,良莠不齊,讓你無從下手,你只覺得暈,暈,暈!這是真的嗎?恍入夢境啊,而且是如此吵鬧和毫無邏輯的夢境。其實這樣的描述很難表達我當時的感受,因為各種各樣的觀感撲面而來,令人難以招架,鮮艷的與褪色的,澄明的與肮髒的,莊嚴的與市井的,瘋狂的與溫和的,簡陋的與小資的,這些本該是有極大反差的東西,可以在加都的任何角落很奇怪地揉合在一起。
博大哈白塔夾雜在加都狹窄的街區內,這樣一座白塔如果是建在廣葇無垠的高原上將會無比地美麗和壯觀,可惜它被局促地嵌在了市區,尼泊爾之眼也仿佛被阻隔了視線,它那溫柔平和的曲線所描繪出的眼睛似是已經不屑再看這嘈雜的人群和店鋪了。它白得突兀,尤其在一些灰暗的西式小樓房的包圍之下,熱鬧的塵世中它的孤獨有誰能懂呢?
猴廟地理位置好,可以俯瞰整個加德滿都,遠遠地還可以看到一長排雪山。然而,雪山是灰溜溜的,猴廟下面的加都更是烏煙瘴氣,你在這裡就可以知道加都的空氣有多麼地污濁。這裡的猴子倒是蠻機靈,要小心它們搶東西吃啊,很厲害的。我們在猴廟等日落來著,有些失落,大多的時間在看曬太陽的狗狗和各國人民,風景沒什麼可圈可點的。
唯一讓我喜歡的是帕殊帕提納斯神廟,它有點接近加都的郊區了,我們不想去看火葬,可是火葬台就在廟前。我實在不忍心看那條髒乎乎的散發出異味的所謂聖河,以及青煙裊裊的火葬台。雖然,印度教徒都是這樣走向死亡的,而且很可能他們認為這樣的死亡如同我們所認為的鳳凰涅磐;然而我卻連獵奇的想法也沒有,我不忍觀看,更不能聯想那火堆之中的軀體正在經歷著什麼。而河對岸的神廟卻是難得的清靜而閑逸的處所。這裡環境安靜而整潔,有參天的古樹和成片的靜靜的佛塔和院落,這裡再沒有擁擠的人群,你盡可以好好放松自己,不用趕時間,慢慢地瀏覽;在佛塔林間,偶爾會看到衣著干淨而漂亮的尼泊爾女子和男子,這裡可是與杜巴廣場截然不同啊。
不過,加都自有她可愛的地方,可以吃得好,住的好,買的好,正如我前面一篇裡寫到的(當然這只是與尼泊爾境內其他地方相比),首都怎麼也有一些其他城市不具備的便利條件。加都往往是很多人尼泊爾之行的第一站,這第一站其實沒能開個好頭,這樣的一座城市,會給你帶來些許失望(我是很失望的),但是此後的每一站都會比這裡美好,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