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印像11.15 下午15點 成都 雙流機場
我暈暈糊糊的坐上機場大巴,昨晚的休息不好直接導致今天上午的暈機,一個人的行囊不重,安頓好順手抽出一張城市旅游介紹,車前方一個裝滿旅游宣傳的報欄是機場大巴上典型的特征,乘務員兼職的解說讓我立刻意識這就是城市文化,旅游城市的文化.然後心滿意足的靜靜體會旅游的享受和樂趣.
市區的終點,我決定打車去早已在網上預定的旅館,任何城市的客運站都會擁擠著各種樣的交通工具,神牛,三輪,Taxis,我試探著問了問路,幾個神牛腳夫立刻迎上我說拉你去,25塊,我嚇的一溜煙鑽進出租車,想管它多遠打車要甘心多了.
武侯祠,打表10.05元.拿下行李,第一次清醒的呼吸成都的空氣,懶散的陽光,悠閑的煩饒,喧囂的自在,好一個天府之國.走進國際青年旅館,滿目都是各種樣的暴走族,驢友團旗,隊徽和圖片攝影,完全的原生態休閑風格,粗礦中有細致,錯落中別有洞天,人性化的模式和氛圍是鮮明的特點,舒服,自由,隨意是我踏進這裡的第一感覺。
302,卸下背負,洗個澡,成都的天氣比北方高約7,8度,飄雪的早晨舒服的羽絨服在這裡簡直是種負擔.走出浴室滿身的疲憊和倦塵頓時煙消雲散,剩下的只是愜意和舒爽.打個電話給朋友說到了,然後整理停當,期盼切切的等候.
成都,神往已久的城市,三年,一直想念的願望得以著落,按耐不住的喜悅與得意,滿足於對自己的實現.
熱情的問候,快樂的寒暄,挎著葉子走在成都的街頭。
錦裡,成都最具代表性的集文化,娛樂,美食,購物於一體的特色休閑街.站在街巷,立刻被它厚重的文化底蘊和獨有的城市氛圍所吸引,直至現在也深覺自己粗淺的筆墨內涵不足以表現對它的喜愛和傾慕,只能落得提筆忘字,此時無聲勝有聲的意境.每個攤位,每個店鋪都有自己的文化都有獨具特色的氣質,淺顯的小橋流水靜臥在街裡巷中,池中熙熙攘攘的各色錦鯉簇擁游走爭相吸允游客散落的食物.中心是個Y行的環街,左邊進全部是各色美食,右邊出則是休閑舒愜的酒吧.試想逛完美食,享受完特色文化對精神的舒展,坐到酒吧叫上一打啤酒,在擁饒的喧鬧街邊瀏覽各色的美景動畫該是多麼的美妙.
美食,是發揮的主題,一路走一路吃,確切的說走一家吃一家,因為旅游的繁盛,小吃的設計人文情趣,隨手可以拿起的方便,色味俱全的引誘,手心大小的承載,造就這條街上任你風度翩翩,高貴嫵媚皆都低頭哈腰兩手不閑的忙碌進口,在這裡吃像就是一種文化.當我雙手各托一份小吃在下一家站腳,葉子笑著問我要不要來一份,恩,恩,我早已沒空間回答她.就這樣還沒有正餐我就已經食足飯飽了.葉子快樂的拍我的吃像,"好景不長"卡片機關鍵時刻卡片了(沒電).算了,第一天,還有時間和機會麼.
江北老趙,成都人承認的火鍋店,一進門清一色老北京式的長條木頭桌凳,恩,符合巴蜀城市的味道,休閑,散漫,隨意,自在.葉子用地方話點著些許我沒吃過的涮品,單價和北方差不多,七八盤了我用慣有的思維告訴她吃不了的,葉子告訴我平時兩個女生也要吃十幾盤的我很驚異,結果待菜品齊全我盡然葉子說的話;一盤肥牛不超十片,竹蓀等的數量差不多都在個位數,呵呵,怪不得兩個女生要吃十幾盤,這就是和東北火鍋的差別,價是物非!
每一盤都很少可以品嘗更多,合理,就是每餐的成本要高很多,個人印像這就算成都市的物價模式.這裡還有一個與眾不同的特點,喜愛豆漿,把北方只有早餐和油條一起搭配的豆漿出現在用餐的各個角落和時間,幾乎各個餐桌都有一壺豆漿代替飲料和茶水,我們也有,我問她為什麼都是這個習慣吃火鍋還喝豆漿,她說解火,成都濕熱,悶燥,吃火鍋可以驅寒,但是火大,豆漿可以敗火,哦,原來是一系列的養生連鎖,看來特有的自然特征會造就獨特的城市習慣,既然豆漿這麼受推崇,決定回家多多喝.
一口能占用方桌三分之一的火鍋中間有一個小小的圈起的圓筒盛著和外圍火紅不一樣的湯色,鴛鴦鍋.和北方一分為二的鴛鴦鍋明顯差別甚大,一個細節體現著火辣的城市特征.
蘸料是一碗香油,葉子說油可以解辣,處處辣子處處應對,有意思.這就是成都.有幸正視正宗四川火鍋的廬山真面目.
失望,不習慣,好奇,適應,有點感覺,好吃,想,懷念;一系列的詞就是我對成都火鍋的印像.
准備好明天樂山峨嵋的零食,美美的享受異鄉的第一個夜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