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老撾--從西雙版納到曼谷(13-17日)

作者: 夏諾多吉

導讀第十三日 萬像一日 亮點:徜徉在怪誕藝術大師光怪陸離的宗教園林 萬像的一月像北京的秋天,涼風習習,刮落樹葉一地。 早起到外面拍照,發現其實佛寺有不同的功用。今早參觀的兩個,一個擺滿亡者的靈位,相當於國內的公墓,另一個則是高等學院,供僧侶們學習。僧侶們並不都住在寺廟內,很多也是走讀,一身桔黃袈裟,一個輕軟的布袋,有的撐一把傘,步履輕盈舒 ...

第十三日 萬像一日

亮點:徜徉在怪誕藝術大師光怪陸離的宗教園林

萬像的一月像北京的秋天,涼風習習,刮落樹葉一地。

早起到外面拍照,發現其實佛寺有不同的功用。今早參觀的兩個,一個擺滿亡者的靈位,相當於國內的公墓,另一個則是高等學院,供僧侶們學習。僧侶們並不都住在寺廟內,很多也是走讀,一身桔黃袈裟,一個輕軟的布袋,有的撐一把傘,步履輕盈舒展。

9點鐘到TALAT SAO汽車站坐14路去香昆寺,車資4000K.車子很擠,乘客大多是在泰老友誼橋下車去泰國做小買賣的生意人。經過一段黃土彌漫的搓板路後,司機在香昆寺(門票5000K,另收照相機費2000K)門口停車,那位怪誕大師的傑作就矗立在黃土和湄公河的包圍之中。不知道大師建造這個公園的動機何在-------據說他在一河之隔的泰國廊開也建造了同樣內容的公園,徜徉在這樣光怪陸離的雕塑群中,游客關注的焦點不是佛像和宗教,而是雕刻家意欲表達的思想。

一個巨型南瓜上聳立著一顆光禿禿的樹,一位身材修長的佛面帶微笑側臥在公園正中,一只鱷魚在吞下某一位神,一個侍衛在吃力地駕馭一只超大甲殼蟲。。。。這些毫不相干的塑像擺放在同一個主題公園,選用的材料是鋼筋水泥,建造時間正好是50年前。

整個下午在逛街和咖啡館中度過。晚飯尋到旅店後街的一家“中國餐館”,老板是東北人,一家連小舅子全過來,孩子在外國人學校裡讀書,小小年紀已精通中英老三國語言。飯店的租金一月合1500人民幣,看樣子生意應該不錯。聊到在老撾的感受,他說老撾人不錯,社會風氣像中國五六十年代,善良淳樸,要說缺點嘛,就是散漫了點兒。

其實生活又何嘗不該散漫呢?

第十四日 老撾萬像—泰國廊開(NONG KHAI)—泰國清漢(CHIANG KHAN)

亮點:在泰國小鎮清漢看湄公河最後的日落

摩的在萬像清冷的街頭飛奔。

我即將告別老撾的13個日日夜夜,告別這個青山綠水的國度,告別這裡淳樸善良的人民。萬像大概是世界上距邊境最近的首都之一,跨過湄公河上的友誼大橋,就可以進入泰國廊開。從萬像到廊開有兩種過境方式,一是乘坐萬像至廊開的國際班車(15000K每人),二是乘坐公共汽車到老撾關口再轉乘擺渡車到泰國關口。由於不能確定在邊境辦理簽證的時間,我選擇了第二種過境方式。從TALAT SAO汽車總站始發的14路公共汽車(半小時,4000K)會把旅客送到友誼橋老撾一側的關口,在這裡辦理出境手續。然後花4000K買擺渡車票跨過友誼大橋。在泰國一側的關口,申請落地簽證需准備一張照片,回程機票,足額美元或泰銖以及預訂酒店的地址和電話。辦理手續的時間大約20分鐘。出關後乘坐免費小巴到出租車站,從出租車站打TUKTUK到廊開的長途車站約60泰銖。可以在汽車站傍邊的TMB銀行換到彙率不錯的泰銖。

接下來的目的地是素可泰----這座最能代表泰國歷史的城市。由於路途遙遠,從廊開到素可泰中途必須選擇某一地過夜。原來的打算是黎(LOEI,上午10點發車,車程6小時,票價115銖)。上車後發現黎已遠離湄公河,不過是個歇腳點而已,於是臨時決定在距黎50公裡的清漢CHIANG KHAN過夜,可以最後看一眼湄公河的日落風光。

從廊開到黎的泰國班車很恐怖,可能是七八十年代所產馬上就要扔到回收站處理成廢銅爛鐵的報廢車,從汽車總站搖搖晃晃的開出,先到火車站幫一位老鄉裝好一堆舊水管,然後到加油站加油,就在眾人以為終於可以上路的時候,汽車居然七拐八拐又回到車站!後面一個老外說起了繞口令:“BUS STATION, RAILWAY STATION, GAS STATION, BUS STATION…”

泰國公路比老撾強不少,一路上風景如畫。特別是SI CHIANG MAI小鎮之前的鄉村公路上,路旁的冬青被人剪成大像、恐龍、猴子等各種動物造型,泰國人心靈手巧的一面又一次體現出來。只是湄公河裡的水少得可憐,有的河段甚至干涸。我望著河對岸老撾的崇山峻嶺,心想何必要從廊開過關,隨便翻過哪座山跨過湄公河就是泰國了。

CHIANG KHAN的湄公河豁然開朗。河面寬闊平靜,可以行船。小鎮依偎在河畔,寧靜得像個熟睡的嬰兒。花250銖住進一家名為CHIANG KHAN GUEST HOUSE的旅店,柚木房間可以看得到河景。小店的老板是荷蘭人,娶了現在的泰國老板娘,還兼做導游業務。

我問老板娘他們有沒有孩子,她說有啊,就是DOGS AND CATS。是啊,一進門就看到很多貓狗懶懶地睡在大廳裡,有的還有自己的床。他們說養了2條狗11只貓,沒有要孩子,貓狗給什麼就吃什麼,孩子可不行,養孩子太累!

沿著湄公河向東,太陽漸沉。很多小鎮上的居民在河邊跑步,遛彎,還有三三兩兩欣賞著河景。不知道他們都是什麼職業,會有如此閑暇時間來享受生活。當太陽隱去最後一縷光輝,整個湄公河沉浸在一片粉色之中。

這是在湄公河畔的最後一晚,終於要和它說聲再見了。

第十五日 清漢—黎(LOEI)—彭士洛(PHITSANULOK)

亮點:在彭士洛楠河的大船上伴著風鈴聲享受泰國老媽媽的正宗泰按

早晨5點45起床,趕6點30的長途車去黎LOEI。送我去車站的TUKTUK司機本想讓我上半路的一輛黑車,而且當時已有一意大利人上當,但因頭一天已偵查好車站位置,我堅持去坐正規班車,順便把那意大利人也帶上了。班車子很舒服,裡面坐滿了學生,像學校的校車。1個小時到黎,發現去彭士洛的車要10點才有,在車站百無聊賴地等了3個小時。下午2:15到彭士洛,打車去LP推薦的“倫敦旅店LONDON HOTEL”——名字聽起來嚇人,不過是一座很簡陋的二層小樓,房間150銖。雖然冷水澡,洗起來很舒服。

下午去逛著名的WAT YAI,裡面有全泰國最美麗的佛像。看到寺院外很多放學的學生在攤販那裡買讓人眼花繚亂的食品解饞,從散裝可樂到牡蠣泡面,吃完飯轉臉走進寺廟去拜菩薩求簽,從小的生活就讓人這麼羨慕。

彭士洛城中也有一條河穿過,名字叫NAM。我停留的城鎮中除了老撾的郎南塔沒有河流外,其他城鎮都靠著河,我也都曾在河畔吃過飯,看過夕陽。於是在沿河夜市選了家排擋坐下,要了份著名的FLYING VEGITEBLE,實際就是嗆炒空心菜,還有冬蔭湯和海鮮炒飯,吃得水足飯飽。

沿河夜市的對面是一座在河邊停靠的浮船按摩館,晚飯後溜達到那裡,發現每鐘只有120泰銖,於是做了在泰國的第一次泰按。躺在靠河、舒適的大床上,河水映著燈火流動,風鈴伴著微風飄動,我享受一個六十歲手勁兒十足的黑發老媽媽正宗的泰按,生活真是無比愜意。

第十六日 素可泰(SUKHOTHAI)一日

亮點:騎著單車轉遍世界文化遺產素可泰歷史公園的每個角落

素可泰是歷史上對泰國文化形成具有重要影響的一個王國、區域和時期。現在的素可泰分老城和新城,我要去參觀的是位於老城的歷史公園。早上從彭士洛搭1路公交到汽車站(9銖),然後做開往素可泰老城的長途車(2小時,60銖),在歷史公園門口下車。迎面有兩個自行車鋪,門口擺滿幾百輛自行車,是租用給游人到公園兒內使用的,一天只要20銖,也不要押金,登記個名字就可以了。

素可泰公園的核心區域門票40銖,自行車10銖。感覺整個風格和阿育塔雅有幾分類似,不過沒有後者的幽靜。比較不錯的幾個寺廟包括坐落在一座孤島上的沙西寺,規模宏大的瑪哈泰寺和公園門外古城西北角的西春寺。那個西春寺,蓮花型的殿堂沒有屋頂,裡面中供奉一尊巨大的坐佛,幾乎要把殿堂塞滿。

休息時吃了推車老媽媽自制的豬肉脯,這種食品在泰國很普遍,味道超級棒,又不貴。下午輾轉回到彭士洛,又去河邊浮船按摩屋做了足底。這次換了一個更加有力量的中年婦女,勁道十足,穴位掐得很准,手法還很獨特,半躺在舒適的軟皮椅上,享受著微風徐徐,感覺分外愜意。

第十七日 彭士洛 — 南邦(LAMPANG)

亮點:花25塊錢在南邦熱鬧的夜市上大吃特吃

從彭士洛到南邦的火車一天三趟,價格卻差得離譜。同樣5小時的車程,下午車要390銖,而早上開出的只有48銖。我當然選擇了早班列車。在車站購票處,一個晨練的中年男子用熟練的英語和我搭訕。他是現役泰國海軍艦長,來彭士洛旅游,兒子在美國讀書,侄子則在北京大學學習。他對中國很了解,從春節到達賴喇嘛,無所不通。

這趟通勤火車只掛三節車廂,內部裝潢像城市地鐵,乘客不多,大多是短途。車上沒有售貨的列車員,提著各色籃子的大嬸取而代之。我從她們那裡買了肉丸和玉米,只花10銖就吃飽了午飯。列車無論大小站都停,開起來像是輪船或重型汽車,馬達轟鳴。靠近南邦的景色非常美麗,山間開滿鮮花,讓人想起兩周前的郎南塔。

之所以來南邦,有兩個理由,一是它是泰國僅存的以馬車為交通工具的城市,二是它有一座精美絕倫的納蘭時期的木質古寺。下午1點半到南邦,發現在汽車發達的現代城市,即使有馬車的存在,也淪為取悅外國游客的旅游工具。倒是LP推薦的RIVERSIDE GUESTHOUSER讓人眼前一亮,整個旅館像個小花園,水榭樓閣,綠蔭蔽日,鮮花簇簇,意大利女主人在這裡打理了20年。看得出這裡的男主人喜愛摩托和吉普,我住的700銖一間的豪華房的壁櫥內就擺放著各式摩托的模型,門口的車棚裡則停靠著兩輛至酷的吉普。

做TUKTUK換摩托去納蘭古寺,這座木質結構的寺廟確實和其他泰國寺廟風格不同,柚木結構和棕黑色調賦予寺廟歷史感和滄桑感,而周圍的那圈歐洲古堡風格的圍牆和門禁則顯得有些不倫不類。我看到古寺周圍旅游團使用的大客車一輛接一輛,唯獨沒有中國人的身影。中國人的旅游線路上為什麼總是那麼古板,真正文化和精髓的總和我們失之交臂。

晚上在南邦河邊的夜市逛街吃飯。這是我在泰國看到最熱鬧的夜市之一,除了曼谷考山路,大概就是這裡吧。其實光顧更多的是本地人,有些人很有中國面孔,大家臉上都洋溢著輕松和幸福。所有食品的標價都在10銖上下,吃個酒足飯飽(泰國瓦罐套餐、炸雞翅、波羅蜜、烤肉丸、烤魷魚、冰激淋)總共才85銖,不到25人民幣。

後記:

我的旅行日記到這裡要告一段落。從南邦向北到清邁,在最喜歡的泰國城市住了兩天,然後取道曼谷回國。在深圳機場看新聞,南方諸省交通癱瘓,電力中斷,國內雪災愈演愈烈,突然想像如果哪天東南亞也有了冬天(當然不考慮對環境的影響),那裡大概就是最適合人類居住的地方,因為:氣候溫和,人民善良。

更多圖片請訪問本人博客---上路WALKINGOUTDOORS

http://amengchen.spaces.live.com/


精選遊記: 未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