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又待一年桃花紅
一個期待,一個孕育了一輪春夏秋冬的期待終於破土而出,那隱約天邊山際線下橫繪著一抹淡淡的粉紅色,越來越清晰的躍動在我的夢中――縈繞在我夢中的桃花原,那位未受塵世紛擾的桃花仙子, 你還記得我們的約定嗎?今年我還能如約見到你的嬌容嗎?

去年春天,因一個意外的機會,我有幸在民和磨灣子村看到了一片一望無際的桃林,那是一片尚未被任何商業化氣息所侵蝕的世外桃園,那充盈視野、廣袤無邊、寂靜無塵的粉紅色帶給我意外的感動和震撼,讓我久久不能平靜。
又待一年桃花紅,為了呼喚更多的朋友欣然走向春意盎然的田野,我耐心的等了近一年,等到花期來臨之前,急切把去年的隨筆----《尋找桃花原》翻出來呈現給大家。
朋友們,春來了,又是一年桃花紅,讓我們去踏春吧!
( 雲子寫於2008年3月10日)二、尋找桃花原
想去看笑靨燦爛的桃花,是我心中積蓄許久的夢想。
“五一”之夜無意在青海博客上看到了一篇博文,博主河源龍也與我有同樣的情結,四月下旬他攜女兒去民和看桃花,當車行至下川口磨灣子村,不料女兒嚴重暈車,父女決定下車隨意在春意盎然的田間走走,無意在村民的口中得知,在不遠處的山頂上就可看到大片的桃林,於是,奇跡出現了……。
花時不待人,“五二”清晨我和朋友依然踏上了尋找夢裡桃花的旅程,路線和交通工具完全依博文所敘,先乘大巴到了民和,然後乘天津大發駛往下川口磨爾灣村。
鄉村三級公路,顛簸如同搓板,很有趣的是七座的車內竟男女老幼臉貼臉人摞人的擁滿了十一個,民和鄉親純樸而又風趣,盡管車已快擠爆,只要有人招手搭車,還是忙不迭的挪地方,熱情相邀,車內是否會更擠,取決於想搭車的人有無勇氣挨擠,而全然不用顧慮車內人的感受,熱情的鄉親們用真誠而又似幸災樂禍的眼神對搭車人說:“不拍擠的快上來!”,幸虧我們坐在最後一排,略微少了些城裡人與鄉俗碰撞的尷尬,這是我從未經歷過的,但我沒有絲毫的不快,倒是真切體會到了農村交通的不便利和鄉親們樂觀應對的豁達。
顛簸了近一個小時,下川口磨灣子村口終於到了,下了車我們忙問村民,他們熱情的指給我們身後的一條山路,說上到山頂上就能看到桃花了。
天哪,那是一座什麼樣的山哪?沒有一絲綠意,純是一座滿目荒痍干涸貧瘠的黃土山,“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的詩情畫意,在此不見半點蹤影,簡直就像是置身在海西茫崖的戈壁荒灘。只見一輛摩托車在山路上絕塵而上,除此再看不到一個行人,我心中直犯嘀咕,山頂會有桃花嗎?這種地方憑什麼會有桃花?我和朋友開著玩笑,前方會不會衝出一路騎著悍馬的土匪呢?
烈日當頭,四周空曠寂靜,我甚至嗅到了一絲恐懼的的氣息……。
山路引導著我們來到了一幅烈日下由藍天和黃土台組成的有些眩目的畫面前,我急切攀援,盼望土台上面有一個奇跡在等待著我……。
登上土台,一個只在字典上見過的字,活現在我的眼前――原:山頂上的平地。古人在山重水復疑無路的地方尋到了桃花源,我在山重水竭疑錯路的地方尋到了桃花原。
站在原上,一馬平川,極目遠眺,隱約天邊的山際線下橫繪著一抹淡淡的粉紅,蔚為壯觀。

視野有多寬,那粉紅就有多寬。那,就是我幾百裡追尋的桃花原。
我感到了震撼和感動,因為辛勤勞作的農婦告訴我們,這片桃林有1500畝之廣,原上沒有水源,是靠二級梯灌壓黃河水,每畝土地水的成本就需60元,為了保持墑情,她們從山下運來拳頭般大小的河卵石,平鋪滿在桃林下,那是一個經歷了十幾年的浩繁工程;我們要進去游玩一定要沿著路走,否則極容易迷路;因為沒有對外宣傳過,所以鮮為人知,純粹是果園,尚無塵世的污染和喧囂;每年的四月20日左右是看花的最佳時節,現在早熟桃的花期已過,我們看到的是晚熟桃在開花,如果再早幾天來花更美更多;每年的7月20日左右是瓜果成熟的時節,這片地裡還套種著南瓜、西瓜、西紅柿等瓜果,由於日照充分,瓜果都特別地香甜。農婦極少見到有人對她的地這樣感興趣,特別高興,邀請我們瓜果熟了一定來吃。
在交談中,我感到民和政府的宣傳還不到位,因為在每個休假日我都有一次戶外行動,一直關注青海新聞網的報道,貴德的梨花節、黃河旅游文化節,循化的撒拉族旅游文化節、門源的油菜花節都有宣傳,前一個星期我就去了貴德,恰逢梨花節及黃河旅游文化節,其實梨樹寥落,人比花多,但“農家樂”家庭旅游連鋪位都訂不上。百姓很領政府的情,說是因為政府宣傳的好,人來的多,他們錢掙的多。以前好像聽民和有過桃花節,我也多次不在花期游過桃林茶園,但沒見過這麼大面積,嘆為觀止的桃園,如果能開發好、宣傳好、利用好,農民能受益,相關產業能發展,那又該多好!

徜徉桃花原,索性我們就躺在桃花樹下,透過粉紅仰視藍天,嬌艷的笑靨透亮而眩目,鵝卵石墊在身下就像淘氣孩子的小手,咯吱的癢癢,得意又愜意。
微風徐來,落英如雨,灑滿我的臉頰,撫慰著尋花人虔誠的心。 這廣闊無邊、寂靜無塵的粉紅啊!我迫不及待的期盼著來年四月,與桃花仙子又一場美好約會……。
(雲子寫於 2007年5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