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思議的印度之旅(四)

作者: 1381772****

導讀2/7 瓦拉那西第三天 一早被群狗的叫聲吵醒,再也無法睡下去了。起床後看看天,灰蒙蒙的,不咋樣。小巷的路依舊泥濘,估計昨夜又下過幾場雨了。今天是walanasi的最後一天,還是得好好珍惜。整理好背包,先衝下樓check-out,然後寄好包,不顧一路泥濘走了出去。 我們在一家叫“蒙娜麗紗”的小餐館裡吃了早餐,點的是banana Pancake。這裡所謂的pancake,與以前吃到的圓圓扁扁 ...

2/7 瓦拉那西第三天

一早被群狗的叫聲吵醒,再也無法睡下去了。起床後看看天,灰蒙蒙的,不咋樣。小巷的路依舊泥濘,估計昨夜又下過幾場雨了。今天是walanasi的最後一天,還是得好好珍惜。整理好背包,先衝下樓check-out,然後寄好包,不顧一路泥濘走了出去。

我們在一家叫“蒙娜麗紗”的小餐館裡吃了早餐,點的是banana Pancake。這裡所謂的pancake,與以前吃到的圓圓扁扁的不同,它更像媽媽在家攤的面餅,配蜂蜜,很家常很實在。吃完早餐,便攔了tutu直奔印度最有名的大學之一——印度教大學。與其說“印度教大學”,不如說是所綜合性的大學。Tutu在進入校園後,根本就摸不著方向,校園大的驚人。各個學科的教學大樓都隱蔽在參天大樹或花園中。校園很安靜,這與varanasi河岸及市區似乎有著天壤之別,而過往的印度人個個捧著書本、走路文質彬彬的,與我們以前見到的印度人有著本質的區別——到底是受到過教育的種群啊!我們似乎一下子從原始社會來到了現代文明之中。只是這裡的大學生左看右看個個都顯得很老氣,可能是印度人的膚色及風吹日曬的關系,都長的跟大叔大嬸似的。一問才20上下,嚇我們一跳。讓他們猜我們的年齡,都說我們是高中生,甚至有同學跟我們說“畢業後來我們大學吧!”笑死我了!

印度教大學裡有個很像樣的藝術博物館,館藏了很多藝術珍品,門票要100rb/人。這樣個博物館設在大學裡,足見這個大學的重要程度。踱步到校園深處,是座印度教寺廟。除了師生,也有很多信徒及游客光顧。進入寺廟要好幾道門,門上懸著大銅鈴,進去的人都要跳起來敲響它,以示祈福。可我的身高問題,讓我連著撲騰好幾次都未能成功。只能感嘆沒這福氣了。

寺廟很小,沒什麼很大吸引人的地方,而且進寺要脫鞋,走進去的路上都是鳥屎,不想多待,便出來了。由於這裡人丁興旺,因此在寺門口有一溜小吃店。我嚷嚷著口渴,看到有賣新鮮果汁的,便20rb叫了一杯。親眼看他榨,足足扔下了7個大橙子才制成一杯,心想值了!喝下肚,甜蜜蜜的很。光喝可不行,一邊有做DOSA的,肚子也餓了,也不管這小店門口污水橫流,一屁股坐了下來。DOSA是種面餅,做法和我們平時吃的雞蛋餅差不多,只是它不放雞蛋,而是在面餅裡包上洋蔥粒、青豌豆和番茄粒,還有大量的咖喱土豆泥,然後用手掰著蘸咖喱黃豆湯吃。我對面坐著個男生,戴著眼鏡,很靦腆的樣子。他用右手很熟練地將餅掰成一塊塊的,揪著裡面的餡,然後蘸蘸湯利落地送入口中。一點都不會掉下什麼來。我照他樣子試了幾次,首先沒這個單手掰餅的本事,只好用左手幫忙。左手在印度是不淨的,因此不能碰食物,我這麼一弄就等於犯大忌了。好不容易掰下一塊,裡邊的餡也跟著七零八落地掉下散了一桌,再蘸湯送入嘴時,湯汁又滴了滿身。總之,吃的可叫狼狽啊!對面的男生實在看不下去,“噗”地笑出了聲。而我只得問老板要了刀叉,加上左右手開弓,總算把一大個DOSA給消滅了。

下午6點的火車去阿格拉,還有幾小時閑暇時間,我們又走了家印度寺廟——女神廟,然後回到GH取行李。LOTUS的發呆陽台讓我們留戀萬分,剩下的2小時,我們就隨意地躺在墊子上,看看恆河,又眯了一會,養足精神再次向印度火車發起挑戰。

從varanasi到AGRA的火車也要開約11、2個小時,這次沒有上次那麼幸運了,D兄在上海網上預定時,A等車廂已滿,只能定到平民乘坐的sleeping鋪位,價格是A等的1/4。從德裡過來的A等車廂讓我大失所望,平民睡鋪會怎樣?我想都不敢想。

還好,火車還算准時。上車一看,車廂的確比A等的更簡陋,車窗更小,而且還關不上。沒有空調,共分3層睡鋪(A等可是2層的)。空間的狹小讓人感到局促不安。我睡上鋪,D兄和lg中鋪,下鋪幸好沒人,就放我們的行李。到了晚上,問題就大了。由於天氣驟然降溫,車窗又關不上,冷風直接吹進車廂,冷得直發抖。原以為會發毛毯,被告知sleeping車廂沒有這項服務,這下慘得我們大呼小叫。最後還是妥協於現狀,打開背包,把所有能穿的全都穿在身上,然後蜷縮在鋪位中風吹得較少的一個角落裡,准備湊活一晚。

這是個昂長的印度冬季的夜晚,我們幾乎沒有入眠,寒冷刺激著每根神經。看著其他當地人比我們聰明許多,白天披在身上的毯子成了夜晚極好取暖工具,嚴嚴實實地包裹了整個身體來抵御寒風。而我們在颼颼的寒冷中艱難地度過了這一晚。


精選遊記: 未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