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後居住的度假村臨湖。
沿著掛滿槐花的回廊走過去,有一段木板搭的小道伸入水面,就像是一個小小的半島。(拆了木板就是估計可以練“水上飄”的木樁子了)
午後,四月的陽光暖暖的但已經顯出一點熱辣辣的勁頭。一群人(看上去老大不小的了,臉上有那麼一點都市鋼筋水泥叢林中染上風霜),或倚或半撐著,占據了小小的半島,架著幾根魚杆,嘻嘻哈哈,意思是說:“魚,上鉤吧!”
坐在曬得有點發燙的木板上,魚杆的浮標沿水波蕩啊蕩,感覺就像是坐著木船飄啊飄,有點槐香,天真的是藍的,遠處的湖面上有幾只木船...
湖光夜色
湖面因有了燈影而變得生動,隨光賦形的水波由此充滿了靈性。缺了一些月光,沒有月色的倒影。而星光卻由此動人。
靜靜的聽,河水輕輕柔柔地拍打著岸。夜有一種氣息,借著水面的燈影,借著春天空氣中混合了花,草,湖水,萬物生靈的味道,在周遭漫開,於是寧靜愜意慢慢爬上心頭。
船歌
“三月裡來是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別家墳頭白紙飄,孟姜女墳頭冷清清”搖船行在窄窄的河道,吳語唱的是悲戚戚的小調,唱歌的阿婆扎著花布頭巾,坐在船尾。船行幾步就會有一個小小的拱橋。沿河是白牆木門的矮房,散放著竹椅,水瓶和茶缸,此情此景可以聯像到就是一種簡單如清唱小調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