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煞廈門美味

作者: 蜚語流言

導讀想到廈門就十分想唱那首《外婆的澎湖灣》,眼前就浮現這樣一幅畫面:“晚風輕拂著澎湖灣,白浪逐沙灘,沒有椰林醉斜陽,只是一片海藍藍” 即使澎湖灣似乎和廈門相去甚遠,但我仍一廂情願的認為,廈門的沙灘也就是這個樣子,在沒有充裕時間去海南的無奈之下,廈門就成了我十分向往的地方了。 在醫院上班是忙碌而沒有休假可言的,別說五一十一,就連過年都是不放假 ...

想到廈門就十分想唱那首《外婆的澎湖灣》,眼前就浮現這樣一幅畫面:“晚風輕拂著澎湖灣,白浪逐沙灘,沒有椰林醉斜陽,只是一片海藍藍” 即使澎湖灣似乎和廈門相去甚遠,但我仍一廂情願的認為,廈門的沙灘也就是這個樣子,在沒有充裕時間去海南的無奈之下,廈門就成了我十分向往的地方了。

在醫院上班是忙碌而沒有休假可言的,別說五一十一,就連過年都是不放假的。這次去廈門的契機得感謝繼續教育,雖然這又增加了我兩門考試的負擔,但我還是興高采烈的去了廈門。

旅店是網上預訂的,是一家叫刑天馬的海景公寓,地點在廈門大學的附近。到了那裡才曉得,這是一家信譽良好的“黑店”,說它黑,可是真的,沒有營業執照,沒有店面,也沒有服務員,老板兼管理人,鬼鬼祟祟的坐在樓下的便利店裡,以此為身份的掩護。可當他帶我們參觀了房間,立刻就征服了我們的心,房間很整潔,設備齊全,通過陽台的窗戶,可以看到鼓浪嶼的鄭成功塑像,還有曲線優美的繞海公路,凌駕夜的海上,燈柱一字點去,就像是鑲過了金邊——名副其實的海景房。

放下行囊後,我們就到附近的大排檔去吃夜宵。值得交代的是,我們是從溫州坐中午十二點的客車到廈門的,約八小時的車程。如果從瑞安出發會快一個小時,但瑞安的客車是晚上六點發車,到廈門的時間在夜裡十二點以後。我們大約是在晚上八點到了廈門,到收拾好去吃夜宵已經是十點了。

在大排檔就迫不及待的點了網上盛傳的海蠣煎蛋,就是牡蠣肉炒雞蛋,加上少許辣椒醬,香蔥,味道果然鮮美無比,這讓我老公忍不住點了瓶啤酒,酒咪一口,鮮的發甜的牡蠣一口,真是詩都作出來了。

第二天我們就去了鼓浪嶼。很想知道這個一提到廈門就會提到的地方,就像西湖之於杭州,東方明珠之於上海,鼓浪嶼到底有什麼巨大的魔力,可以成為廈門這個著名的海濱城市這麼拿的出手的一張名片。

坐輪渡很快就到了島上,在售票處就看到了鼓浪嶼三個燙金大字,這讓我倍感興奮,拍照留念,表示本人真的到此一游。鼓浪嶼還是挺大的,按門票上的地圖,我們決定在十一點之前先到達日光岩,這個傳說中全福建省受日照最強烈的地方。

鼓浪嶼上的路多是依傍民居而生,還有許多歐式建築風格的房屋,參差不齊的坐落在民居之間,岔道很多,而且好多處都缺乏明確的指示牌,也許需要繞過某個做飯大媽家的後門,也許是穿過某條結著丁香般哀愁的小巷。我們還碰到很多野導,不停的游說我們跟著她走,或者是:“要走私的香煙嗎?”我們往往是剛擺脫一個又纏上一個,真是納悶難道我們就這麼像旅游時還心懷鬼胎的暴發戶嗎?

沿途路過風琴博物館,這裡陳列著五湖四海舶來的風琴,無不造型典雅做功講究,風琴在我印像中實在是太久遠了,好像只有在小學的音樂課上聽到過,長發音樂老師美麗無比的彈奏著或快樂或舒緩的音樂,玲瓏五指間交響著五線譜活潑的樂章,而這座彙聚著各地精英的風琴館太沉寂了,這些風琴如果有生命的話,它們也許會不甘,與其在這裡沉靜寂寞的展覽歷史的軌跡,不如在眾人面前酣暢淋漓高奏自己的使命。

穿堂過巷,一路烈日灼灼,我們坐索道去百鳥園,我“幸運”的中暑了,稍作休息,連鳥兒也沒看。繼續向日光岩前進。去日光岩的路多是上坡路,沒走幾步,我又氣喘吁吁了,大概是天氣炎熱的關系吧。好不容易登上了岩頂,日頭那個大啊!日光岩頗像一個執勤的烽火台,在這個至高點可以鳥瞰整個美麗的鼓浪嶼和壯闊的海面,可此時,小小的山崗上擠滿了游人,大家爭先恐後的拍照留念,我們老等不到那個最佳的攝像方位,錯失了機會又覺得可惜,但最後還是悻悻的作了罷。

離吃飯時間尚早,我們不失時機的去了海洋館,一進去就看到來自亞馬遜河的巨龍,身體龐大凹凸,相貌奇醜無比,還好是關在玻璃窗裡,要是在河裡看到這麼恐怖的大魚,非嚇出人命來不可。海豚最是可愛,它通人性,招招手,它就順從的游過來了,隔著玻璃好奇的看著我們。

島上的餐廳乏善可陳,我們經濟的選擇了吃麥當勞,裡面冷氣開足,頗為消暑。我們接著便去了莊花園。走著過去,能經過一條綠蔭斑駁的柏油小道,夾道椰樹,椰風陣陣,不遠處就有一家退休干部療養院,我們真是十足的羨慕,也許只有當了干部,才能奢侈的住在這裡,看看海景,吃吃餡餅。

菽莊花園沿途有著二十四橋的美名,這些小橋都建築在茫茫大海上,橋上海風襲人,橋下煙波浩渺,和江南人家的流水小橋大相徑庭,曲徑通幽處隱逸著一座鋼琴博物館,我們進去的時候就聽到樓上非常悠揚的鋼琴演奏聲,鋼琴也許上了年紀,也許每一座鋼琴後面都有一段驚世駭俗的歷史和塵封已久的故事,奈何我這個下裡巴人對如此陽春白雪的藝術一竅不通,幾乎沒有參觀的興趣。

匆匆從鋼琴博物館回來,時間已經不早,眼看坡綏沙細的天然海邊浴場近在咫尺,我們毅然舍棄了去看鄭成功紀念館的計劃——“走,我們踏浪去!”

走在沙灘的感覺真是妙不可言啊,大海波瀾壯闊,一望無際,映襯著陽光,沙灘,椰風,海浪,還有那隨處可見泳裝斑斕的美女,打著赤膊拿著泳圈的帥哥。我們此刻已經迫不及待的要換上泳裝要和大海親密接觸了。租來泳圈,買來拖鞋,走近了大海,置身海水裡,味道有點鹹,我脖子已經紅紅的癢了一片了,我不敢讓海水碰到臉,手腳並用的劃水玩,玩水真是世界上永不衰滅的一項樂趣,撲水花,花式狗爬泳,鬧騰的歡。

從海裡上來,全身都冒紅,在租泳圈的地方迫不及待的洗澡,進去後才發現竟然忘了買洗發水和沐浴露,而且浴室裡只有冷水,這可怎麼洗啊?我真是氣的直敲自己腦袋。萬分無奈之下,只好潦草的衝了涼,身上還是難受的很,想著回旅店之後再重洗。

回來的路上,經海風一吹,頭發稍稍的干了,難受的感覺好像又煙消雲散了。我們拎著二十多盒“陳記餡餅”和“新四海餡餅”,站在港口等待下一班輪渡,遠處漸漸傳來歸航油輪的汽笛聲,橘紅的落日照在海面上,余輝映射在熙熙攘攘的碼頭,如我們般緩緩和鼓浪嶼作深深的告別。

晚上閑蕩在人聲鼎沸的中山路上,哪兒熱鬧,我們就往哪邊走,在最門庭若市的地方,意外發現盛名網絡的黃則和風味小吃店,真是得來全不費工夫!我們是硬擠進去的,我去占座位,其實當時已經沒有空位了,我萬分不顧體面的等在一個桌子旁,終於占領成功,這裡的小吃都很便宜,海蠣煎蛋才十元一盤,而且做的比大排檔裡更地道,還有這裡聞名的沙茶面,裡面放了一些鹵料和沙茶醬,還有一個鹵蛋,初吃之下,還是不錯的,店裡的金招牌花生湯是不可不嘗的,花生香糯酥甜,湯汁可口滑潤,不甜不膩,難怪如此得人心。

回旅館的時候坐了公交車,看到一處有賣水果的攤便半途下車了,早就聽說廈門的水果如何好,這裡有港片裡罵人的“芭拉”、蘸著甜粉吃的“楊桃”,粉紅小巧的“蓮霧”,我們通通買回來吃,路上還特地買了一把水果刀。令人頗感失望的是,原來“芭拉”是如此澀口,而“楊桃”有股怪味,不酸也不甜,全都非常不好吃,連紅提的味道也很淡。

之前就在網上聽說潮福城潮州大酒樓的椰子糕十分出名,第三天早上的八點半,我們就殺過去了,始料不及地圖上看似短短的距離,足足開了有半小時,光的費就花了好多錢,這頓早餐可真不便宜啊。我們過去的還不算太晚,尚有很多人悠閑的圍坐著喝早茶,吃著小點,我們大約吃了有七八十塊錢吧?但絕對是物超所值!先說說這裡最富盛名的椰子糕吧,冷點,上的也快,椰子能作成這麼精致的糕點真是奇跡,上層是白色松軟而質地細膩非凡的糕狀體,下層是綠色柔韌而糕體晶瑩剔透的果凍狀,入口即化,香甜無比,但我吃到第三塊,還是有些膩,還好點了一壺菊花茶清清口,其次是潮福蝦餃皇,餃子皮玲瓏透明,隱約若現出其內蘊含的粉色大蝦,蝦去皮去頭去尾,吃的時候湯汁流溢而出,不用蘸醬油亦是鮮美到家,第三道上來的是豉汁鳳爪,其實就是在蒸上下足了工夫,蒸出來的雞爪十分酥爛入味,第四道是豉椒蒸排骨,排骨一定是鹵過了,口感非常糯,第五道是金錢肚,堅韌的豬肚被燒的發發的,真讓人食欲大開。這麼美的早餐,真是不枉此行。

吃過如此美味的早餐,我們便去廈門松柏車站買了第四天早上回程的車票。之後我們商量著到廈門大學逛逛,時近中午,驕陽似火,多少讓我覺得興致闌珊,這個校園更像是一座美麗的大公園,難怪聽人說,夏大的學生可以拿到“三證”——畢業證、學位證、結婚證,雖也無非是伴湖樹木,外加幾幢歷史悠久而氣派的建築樓。倒是大學附近的寺,這天正值大慶,迎台灣佛祖舍利子,我信佛,於是也要去湊這個熱鬧,買了門票進去,便同是燒香拜佛,也與其他寺廟無異,慕名前來的善男信女很多,可左等右等,也沒等到開光的儀式,也許是無緣吧,後來在出租車上聽到廣播說,就在我們走後的下午舉行了。

出來後一看時間都一點了,該吃中飯了,我們在廈門大學裡一個看上去還不錯的餐廳吃飯,事後證明我們的選擇有多麼英明。我們點了三個菜,經典啊,一個鴨肉芋泥,醬制過的鴨肉切成薄塊,陷入芋泥,鮮嫩爽口,一個是火煎排骨,胡椒蔥花冷排,用錫紙包裹住,上菜的時候點火幾分鐘,火滅後打開錫紙,排骨正冒著熱氣,香氣撲鼻而來,美味足令人允到手指。第三個菜是八寶海鮮湯,豆腐油條玉米、蝦仁墨魚貝肉,綴以香蔥香菜,佐料下的豐足,使湯稠而味美,這頓飯好吃的出人意料。

吃後尚不到三點,我們便去植物園,坐了好長時間的公交車,看上去植物園並不景氣,於是回程去胡裡山炮台,我們到了那裡差不多已經四點,這裡的海邊比起鼓浪嶼上海邊浴場更為自然綿長而寬闊,沙質也更為細軟,海邊成叢低矮的椰子樹讓這裡有了海南的感覺,我們在沙灘上畫畫,寫字,拍照,玩的不亦樂乎。等到太陽西偏,我們便在路邊租了輛雙人自行車,沿著海邊,一路悠悠騎過去,環海公路周邊亭台海榭林立,造型各異,不由的行停路邊站,夕陽西下,看著海天漸漸融為一色,聽著海水拍打礁石的聲音。

晚上是在廈門的最後一頓晚餐,說什麼也要豐盛些,我們慕名到九龍塘食府吃,誰知看似招牌近在路口,往裡走到飯店,兜兜轉轉,十分遙遠,我都差不多想放棄了,這才看到一座華美的像宮殿般的飯店,鋪著紅毯的道路,張燈結彩的窗台,金碧輝煌的裝設,連廁所都香氣撲鼻,讓人誤以為闖入了世外桃源,我們選坐在落地玻璃窗邊的桌子,面對大海,夜幕裡滿天星星似乎近在眼前,環境幽美的令人心醉。點菜的時候,我看到一道菜是北極貝鴕鳥筋,想像中鴕鳥是一種離我們多麼遙遠的動物啊,現在能吃到鴕鳥筋,真是不錯,後來嘗這道菜時,感覺其實也就和牛蹄筋差不多,韌勁十足,滿滿一大盤嚼的我牙齒都都痛了,只能浪費了不少,還有一道菜是廈門的特產土筍凍,名為土筍,其實是沙蟲,頗有點像琥珀的樣子,凍凍裡有很多沙蟲的肉,蘸著嗆鼻的芥末吃,味道還是很值得一贊的,鑒於這幾天都是肉食為主,我們特地點了當地一種蔬菜,客服經理說這種菜只能炒肉才好吃,於是便和了肉炒來吃,味道很不錯,可肚子實在撐不下了。

離開廈門時頗為惆悵,更多的是留戀那裡的美味,在福建的最南端,我們整整跨過一個省,又回來了。在旅行中的感覺總是非常的美好,醒過來在一個陌生的地方,開心的在沙灘上大喊大笑,沒有人認識我。



精選遊記: 廈門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