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六十年代中期,曾與母親在南京乘坐火車輪渡過長江,不過那記憶實在是太久遠了,加上年齡又小,留下的印像很模糊,由於是夜間過江,一切都是黑的,印像中只有船上的救生圈和漫長的等待。這次去海南,特意選擇從三亞坐T202次列車回京,就是想體會一下目前我國唯一的鐵路渡海大通道的情趣。
3月15日晚7:28,T202正點離開三亞,本來很想看看通車不久的海南西環鐵路,但是,夜色中已經很難看到什麼。車過東方,除了看見K511上海來的在這裡交彙後,在夜色中也就什麼也分辨不出了。
當然,對於我來講,最關心的還是列車渡海的情景,為了敘述方便,這裡提前介紹一下目前海南各次列車編組情況。現在海南擁有三亞到北京、上海南和廣州的3對列車,全部是18節編組(下面會告訴你為什麼這樣)。比如我乘坐的T202次列車擁有國內目前較好的25T型空調客車車體,包括硬座、硬臥、軟臥和餐車,硬臥采用了半封閉式的隔斷車廂,全列車為乘客提供獨立電源,所有車廂和鋪位均都可看到液晶電視。
比較幸運,我這次乘坐的是10號車廂,這也是我認為觀察渡海的最好位置的車廂。下面我來詳細記錄渡海過程如下。
(一)、入艙
T202次22:53正點離開海口,繼續向北行駛,只是速度變得很慢。此時列車員已經將各個車廂封閉,在渡海全過程中,乘客只能在本車箱中活動。
車出海口很快就停了下來。首先,在牽引機車帶動下,T202次9/10車廂分離,變成1~9,10~18兩組車體,在平行的兩組軌道上變成並列的兩組列車。
列車上船,其最關鍵的要素是:為了確保船體和列車安全,“同步平衡上船”是理解列車在整個編組過程的最為關鍵的原則。所有的操作都以保持整個過程船體平衡為原則,理解這一點你就一定會看出一些門道來。
由於我們是在列車上,無法分辨出“粵海1號”或“粵海2號”的,我們只能看見列車正對的是渡輪尾部的寬大船艙,這船艙很像高大的車庫,擁有4條軌道,每條軌道和船體整體相連,並恰好容納5節標准車廂。為了敘述方便,我這裡以面向船頭方向為准,從左向右依次編為ABCD四條軌道。
好,兩組分解後的車體在兩部推進機車(必須由調車機車和平板車組成)同時推動下開始向船艙推行,率先進入的是船艙AD兩股軌道,並將車廂在14/15,5/6再次實施分離並後退,此時在船艙兩側的AD軌道分別停留6~9,15~18兩組各4節車體。。
剩下列車在機車牽引下後退,變軌。同時再次將1~5,10~14向BC推送進入船艙。
這樣,形成船體兩側各有9節車廂的局面,具體分布是:A軌道:6~9;B軌道:1~5;C軌道:10~14;D軌道:15~18。整個過程船艙左右保持平衡。
在整個推送過程中,在所有車廂中,只有15、10、1、6車廂在船艙尾部,其中10、1兩節車廂處於視線最好位置。
23:35,岸上引導軌緩緩升起,船岸分離。船內的機車已用鋼纜固定完畢,車廂接入船內電源,整個過程中,車廂內的電力和空調正常,船艙內燈火通明。
(二)、航行
23:39,渡輪緩緩啟動,由於整個過程中船艙尾部是開放的,在10、1號車廂可以清楚看到離開海口的情景。海口燈火越來越遠,船艙開始滅燈,列車與船體緩慢北行,只能看見尾部海水滾滾遠去。
此時,任何乘客不得離開車廂,所有車廂即使相連也要封閉,只有列車員可以使用鑰匙走動。
旅客在船艙中見到的情景有限,你可以看見艙內的消防設備,還有車廂固定與電源連接設備,在船艙中還可以看見鐵鞋等鐵路專用設備。
0:20,船艙開燈,快到徐聞了,船開始減速。船體開始掉頭,將尾部再次對准岸上的蹺起的軌道,船緩緩後退,與岸相連,工作人員用纜繩固定後,岸上引導軌慢慢落下,船岸合為一體,此時為0:47分。
(三)、出艙
兩個牽引機車(還是由調車機車和平板車組成)從大陸方向同時進入B、C軌道,將兩組車體同步拉出船艙,等車體完全上岸後,變軌,同時後退,再次進入船艙的A、D兩軌並完成對接。此時列車恢復1~9,10~18成兩組車體。拉回岸上,徹底離開輪渡。
離岸後,10~18車體等待,1~9開始加速,越過後再次後退與10~18進行最後對接。
晚1:10,列車編組完成,向北運行。
【後記】
所以,在整個渡海過程中,由於船體平衡要求,海南列車必須由偶數車廂組成,不得超過20節車廂;至於牽引機車為什麼由調車機車和平板車組成,我的理解是為了避免高大調車車頭進入船艙。這樣可以盡可能減少船艙高度。(也許是其他原因,因為這樣一來,機車上島也是一個問題。
這期間,我們這次列車在9/10車廂連接處,由於連接處機械問題,還發生一些事情,直到1:30在徐聞站上來許多工人才得以解決。
所以,如果你對列車渡海有興趣,為觀察方便起見,強烈建議購買10號車廂的車票。
T202列車,分別在海安和廣州各變換一次運行方向。

(中國最南端火車站:三亞站(雙站台)。)

(T202次列車內部。)

(海口:牽引列車完成推送後退回情景。提請注意站立工作人員處為船艙部分,牽引列車已經退回岸邊。下圖顯示岸上引導軌緩緩升起。)

(客車在船艙的部分情景。)

(渡輪緩緩離開海口。渡海過程船艙後部是開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