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南線游
庫爾勒
8月26日 星期天 晴
今天將進發新疆第二大城市庫爾勒。
庫爾勒 繼克拉瑪依之後新興起的石油城,新疆不少油田的指揮部都設在這裡,外來人口也較多,新疆巴州自治州(蒙自治州)的州府也設在此。
從和靜出發來庫爾勒是非常方便的,隨時都有高速大巴,人坐滿就走。
新疆縣級以上的公路交通現狀還可以,與縣級以下的公路交通狀況,差距甚大――後聽庫爾勒的一個朋友說,新疆就是這樣,他們從不坐班車,都乘自己開的越野車;
拿昨天跟今天的車況、路況比,判若兩個天地,呵 呵!新疆幾時才能有讓旅游人滿意的路況和交通,要知道那些美麗的自然風景和歷史遺跡往往藏匿於窮鄉僻壤。
庫爾勒市很整潔,綠化好,看著可舒服了。城市緊挨沙漠,城邊就是連綿的沙石山,但城市裡沒有灰沙,沒人丟垃圾,沒有衛生死角,馬路上很潔淨,比起同時被評上全國衛生城市的寧波,我覺得庫爾勒市更名乎其實些,這靠的是綠化與市民意識,這點比我們寧波做得好。
公的一位同事,曾做過中學教師,她有位情義很深的學生,大學畢業後碾轉創業,最後卻在勒爾勒塵埃落定(在石油總指揮部任工程總指揮之類),到庫爾勒後,他熱情接待我們,其實我們也怕麻煩人,但盛情難卻,也只能看成緣份罷。
庫爾勒是個新建城市,談不上文化底蘊與歷史古跡,城市本身也無太多玩兒的地方。但這位葉姓老鄉,落葉生根在庫爾勒後,事業有成之余,還搞了副業――承包香梨園,朋友不少,其中不乏維族朋友;下午,他就帶我們去了一位維族朋友家。
這家維族人,住城郊,父母兄弟住在一起,但各家都分房住,他自蓋的新房,二房三廳――普通起居廳、涼客廳、精裝修的鋪著地毯的待客廳;
大家庭有個不算小的果園,以梨為主,還有櫻桃、棗、石榴、無花果、桃樹等等,光梨,就有近十種不同的品種,以香梨為主;炎炎烈日下,一走進果園,好爽人哪!邊游覽邊吃著從樹上現摘的香梨,又脆又香;臨走,維族朋友捧出一盆特殊的梨,那叫巴梨,黃黃的,連皮帶肉都是軟軟的,很酥、很適口,那個味是桃梨結合的味道,別說從沒吃過,連聽都沒聽說過,當地人說這梨很少,維族朋友可能是待客的。
葉老鄉熱情客氣,晚上又請我們吃了一頓豐盛的火鍋。
飯後去逛孔雀河沿岸的休閑帶――就好似我們寧波的三江六岸;孔雀河的水淺,非常清,可直視到河底卵石,像我們那邊的溪水,卻又非常寬,水流很急,在核心地段搞了規模不小的景觀工程(約有一公裡長):在河底築了階梯,配上景觀燈,這段的水落差大,沿階而下的水,嘩嘩作響,泛著粼粼的波光,那種流動著的美,靈秀無比;這景觀帶再一個值得提及的是:景觀段的沿河兩岸,全用天燃氣點燃的火炬作燈――強調了石油城的特色,火炬間隔的石壁,是大幅的石雕(題材是有關中國五千年的文化),漂亮而有氣派,構思巧妙……
庫爾勒是座不錯的宜居城市。
小帖示:
這裡有公路、鐵路、飛機
庫爾勒――庫車 公路票價 49元/人
住宿 青年旅社 60元/間 設施尚可
庫車之旅
初到印像
8月27日 星期一 晴
剩中午11:30的高速大巴,四個半小時後,我們已從庫爾勒來到了庫車。
庫車是古龜茲國,玄奘西游印度經過的古西域36國中曾經十分繁榮昌盛的一個國家,歷史上的龜茲國曾經存在近千年――這應該是個奇跡――對佛教傳入中國作出過重大貢獻,而且是敦煌石窟藝術的涵源,佛教史上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名聲十分顯赫,這次來新疆,對她抱有較高的期望值;
而一進入庫車城區,現實狀況令人失望:環境衛生差,城市氛圍一點沒有名城之氣,整個城市沒有旅游方面的服務意識,跟庫爾勒根本沒法比,怎麼會是這樣?真的想不出個所以然;
下午去看了城內尚有名氣的清真大寺――只剩下400多年前一棟建築,裡面空無一物,門庭冷落得,除我二人,無第三者,真的有點凄慘!
老鄉葉工的照顧真是周到之極,他們石油指揮部有工程在庫車(這裡有很大的石油基地,西氣東輸的起點就在這裡),剛到的第一晚,他就遙空指揮了一位同事接待我們――包括晚餐及晚上陪我們參觀市容,而且吩咐我們到喀什再通知他,真的被他的熱情感動,為以後別太分他的精力,不敢再告訴他我們的行蹤,到喀什是離開時再告訴他的……
原定的庫車游功略
1)游克孜爾千佛洞
位於庫車西北67公裡木扎特河谷南岸明屋塔格山的懸崖上,幾個世紀時間裡,克孜爾千佛洞一直是絲綢之路上國際化的佛教中心,曾經是“道震西域、聲被東國”;龜茲壁畫經歷了印度化、印度伊朗化和中國化的風格演變,反映出佛教傳入、交流、交融的歷程;它是名震世界的敦煌壁畫的源頭、先驅與先師;它的存在一直延續到明代。
2)克孜爾尕哈峰燧
位於庫車西北12公裡庫車河邊。峰燧建於漢宣帝年間,高13。5米,它是絲綢之路北道上時代最早、保存最完好的一個漢代峰火台,連體雙塔式的造型也很特別,也是站立在我國大地上最西邊的一座峰火台。
3)蘇巴什故城(昭古釐寺 也稱雀梨大寺)
這是一座規模宏大的寺院遺址,建於魏晉,鼎盛於隨唐。玄奘西行取經時,曾在這裡開壇講經二個月,說這裡是“佛像莊飾,殆越人工”。
4)天山神秘大峽谷
位於庫車河與阿艾河交會一帶,在庫車河兩岸這片稱為克孜裡的峽谷地帶,山巒和地貌呈現濃烈的紅色,像熊熊燃燒的火焰,這道紅色火焰一直燒向34公裡的鹽水河(那裡的鹽水溝也是著名的一條峽谷),並在那裡冷卻下來,顏色隨之轉土灰、灰黃、月白……形成體貌千姿百態的各種造型:像森林、像宮殿、像各種動物,還有一處酷似布達拉宮……
5)這條是根據實際游補充的:可包車游很著名的死胡楊林及塔克瑪拉干大沙漠。
游天山神秘大峽谷、觀南天山全景及觸摸克孜爾千佛洞
8月28日 星期二 晴
根據網上推薦,聯系到了司機兼導游馬師傅,近40歲,優勢是能幫游客組識旅游線路,能作導游,他對這方面有愛好,很熟悉當地的旅游環境,甚至有點研究; 他的價比別人略高些(30――50元),但我們還是准備包他的車,後來的事實證明這個決策是正確的。
今天游天山神秘大峽谷和克孜爾千佛洞,一天的包車費是300元。
7點(相當於我們那裡5點)出車。
運氣好,庫車上二天還發風有沙塵,今天卻天氣晴朗、無風、空氣清淅度很好。抓緊時間進天山,在石林一帶趕上了日出。由於天好,這裡的天山山體映射著初升太陽,顯現出三個層次:排在最前面的較底的山巒呈土黃色,後面一排較高的山峰呈諸紅色,疊現在最上面(即排在最後排)的是尖又高的雪山頂――這是由這一帶天山的本體顏色配上自然條件形成――三種不同顏色的山峰層次分明,拍出的初陽照片效果不錯。
接著來到了鹽水河段的一個峽谷:鹽水溝――南天山雅丹地貌的一個典型的石山山溝。
這裡原是海底,由於造山運動,便它不斷抬升;形成大陸山體;又由於石山體中的鹽堿成份濃度不均勻,濃的部分凝集收縮,疏松部分的山體則不斷被雨水衝刷,天久日長的累積,就被雕塑成各種形態、姿態的磷峋怪石、怪峰……鹽水溝的山石呈土灰色。
急急驅車,趕往天山神秘大峽谷(為的趕時間,也趕太陽光線的最佳時段)。
這裡是一段非常長的諸紅山體,平行切割著這段山體的有二十六條峽谷(這二十六條峽谷,馬師傅都去探索過),天山神秘大峽谷就是其中已開發出的特雄壯、氣派的一條。
馬師傅先帶我們玩了與神秘大峽谷風格迥異的另二條峽谷,如將大峽谷比作大家閨秀,則這二條峽谷就是小家碧玉,呈現了另一種風韻――這應屬於他的個人開發了――開個玩笑,但須說明:這二個峽谷有極個別的路段不大好走,要爬才行。
進入第一個峽谷時,太陽剛好照進峽谷,從峽谷中抬頭看天,蔚藍色,很少有雲,把它作為紅通通的奇峰怪石的大背景,天然的絕妙配協,再好不過;公把照相機鏡頭對准峽谷兩邊的山頭,一通橫掃,過足了“哢嚓”癮。
第二個峽谷非常的窄,很細長,只容一人通過,有的地方則要從地上側身爬過去,地上是厚厚的一層細沙,有地方還流著涓涓細流,整個峽谷形態完全保留了山體崩塌成裂痕的原始原貌,且因未開發而未遭破環,就好比大峽谷的幼嬰兒階段,能看到這麼原始的峽谷,真不錯!
最後來到了天山神秘大峽谷,太陽升到當空,大峽谷溝口,是一處比想像中還要開闊的天地,這裡的山景之美、之特別、之氣派,都不是拙筆那麼容易描述的,反正,能讓人的精神為之一震!
這裡是要買票的,馬師傅坐在谷口處等我們,任我倆個自在游….
真是步步一景,有的地方則是難得見到的大景;有上升的路段,也有下降的路段,碰上水流大的地方,還不大好走,也得手腳並用,我慢慢走著玩,反證這裡不會迷路,不拖累公了,讓他自由的邊玩邊拍照……這麼大氣派的峽谷,盡頭處竟也有一線天――足見這條峽谷的可代表性!
出峽谷時,有從一重天來到另一重天的感覺。
轉完峽谷出來時,馬師傅帶我們跑到一條干涸河床盡頭處的一個小山頂,這裡是一個制高點,周圍毫無遮擋;天真幫忙,藍色蒼穹下,找不到一朵雲,極目四方,全是天山的群峰――天山是亞洲最大的山系之一,而此時,南天山的群峰盡收眼底,哦!從沒看過這麼有氣勢的群峰美景,眼界頓開……這得感謝馬師傅啦,一般的司機是不會帶你到這裡的;馬師傅還是位攝影高手,為我倆攝了好幾張好合影。
中午吃飯已近二點,照相機沒電了,順便也在飯店充了電,可就浪費的這點時間,讓我們玩完峽谷一帶趕往千佛洞的時候還是晚了一步――關門了!我好遺憾,雖然我看過資料,也看過中央台對庫車克孜爾千佛洞的專題解詔,有所了解,但我還是非常渴望看一眼實實在在的千佛洞壁畫,不能如願,真的有點難過,以致好一會都不想與人說話……總算在入口處,與心中十分敬仰的鳩摩羅什塑像的合影,多少彌補了一些遺憾。
鳩摩羅什,祖藉天竹,生於龜茲。他母親就是龜茲王的妹妹。七歲在雀梨大寺出家,是玄奘之前(秦)一位舍身求法,成就卓著的佛教高僧大德,一生非常坎坷,後被前秦大將軍呂光西伐龜茲,迎請到長安,開始了我國空前的一次譯經活動,是玄奘之前譯經最多、質量最高的一位,直至現在研究的釋迦牟尼重要經典著述《妙法蓮花經》還是他的譯作……圓寂在長安,一生再也沒回過龜茲。
精彩的戈壁月出
今天玩得很盡心,壓軸還有好戲吶!
回程時,四周已黑沉沉,但天穹不是墨黑,而呈黑藍色;車跑在大戈壁上,竟千載難逢遇一景:戈壁月出。
從沒聽說有人拍月出,我們卻拍到了。
正值農歷七月十五,滾圓的月亮在空氣寧靜、清潔的夜色中,先在戈壁盡頭的地平線上露出一個光點;當時我的眼睛老盯著戈壁中的油井噴火口,東一個大火炬,西一個大火炬,那是有得你看的;忽然間地平線上冒出的那個光點讓我覺得有點怪,就說,那是不是一輛車呀,說話間,亮點變成小半圓躍上地平線,我馬上悟到,這是月亮――
就看著她一點點往上升騰,不一會已是半月、大半月……到整個月亮離開地平線的那一刻,美極啦,月亮像個大車輪,貼在大戈壁地平線上,那麼明亮,耀眼,妙不可言!如此方信,人間還有“戈壁月出”一景!連馬師傅都說,從沒見到這樣的月出,這是我們玩得晚的奇遇――天時加地利,都那麼巧的遇上了,呵 呵 還得感謝天幫忙!
公把那個過程拍了下來,好精彩的戈壁月出!
游玩死、活胡楊林和塔克瑪拉干大沙漠
8月29日 星期三 晴
原定的胡楊林及塔克瑪拉干沙漠之旅是排在中線游的末端,在和田的民豐(沙漠公路終點處)乘車沙漠公路到0公裡(起點處)處成行。
昨天與馬師傅一商量,另時改動了一下功略,把胡楊林與塔克瑪拉干沙漠之旅行動提前,因為雇馬師傅的車,可在一天內把這些全拿下來。
車程 來回400多公裡 包車費400元;
昨天與馬師傅打了一天交道,玩得有保障,物有所值,信得過他,還是由他按排罷――
打算是:日出前趕到很有名的死胡楊林,拍完初陽照片,玩轉這一帶後,在太陽剛升起時趕到塔克瑪拉干大沙漠,晚一點到沙漠,驕陽會讓你無法忍受沙漠裡的酷熱,就不能盡興玩;回程時走塔裡木河大橋,再到胡楊林國家森林公園看那些千年活胡楊;最後玩離城不遠的克孜爾朵哈峰燧。
――略插些關於胡楊的話――
這是一種只適合在塔裡木河沿岸生長的一種稀有珍貴的樹種(全世界的胡楊,70%以上生長在這裡),此樹生長極慢,可活一千年以上(稱為一千年不死),而死後,挺挺的站定原地不會倒下(稱為一千年不倒),倒下後,不會腐爛,稱為(一千年不腐),所以此樹總稱為三千年不爛樹;如果你看到一株樹干很粗的胡楊樹,那他肯定是一千歲了!
由於胡楊的這種特點,才會有整批的死胡楊林:沒有樹葉,剩下的大樹軀干千姿百態挺立曠野之中,非常之蒼茫與蒼涼,某種程度上,死胡楊林更為著名。
凌晨五點(新疆時間才半夜三點),我倆准時到旅館門口,馬師傅已等在那裡了。
二個多小時後,我們來到很大的一片死胡楊林中等日出;
經上千年的歲月雕塑成的各株胡楊,各種形狀都有,成為十分難以見到的勝景;馬師傅把我們帶到他發現的一株非常高大的跳舞人形的胡楊軀干前,等著日出後拍成逆光,後一看,果然效果極佳;
……
流漣於胡楊化石林中,久久舍不得離開,結果自己掏得一寶,拍到一株與敦煌“飛天”仙女微妙微俏的胡楊化石樹,真乃皇天不負有心人……
時間不容許我們再玩下去,只好別了死胡楊……
玩塔克瑪拉干大沙漠
穿過一片戈壁灘,塔克瑪拉干大沙漠突然撲到眼前――
塔克瑪拉干是我國最大、世界第二大的流動性沙漠,中午是不能進入沙漠的,它的溫度誰也消受不起;我們是太陽出來不久來到沙漠邊沿;早晨的陽光淡淡的灑向沙漠,沒有一點風,一望無際、連綿起伏的沙丘呈現出非常優美的曲線,沙,出奇的細柔……我們一下子忘了年齡,把鞋襪脫掉,在沙丘上奔上奔下,開心極了,想不到沙漠這麼好看還這麼好玩!無凝,我們今天接觸的是她美麗而溫情的一面。
過塔裡木河大橋時,看到它比瑪曲的黃河大橋還長,說明汛期時的塔裡木河是洶湧闊大的,這條我國最長的內陸河,養育著這裡的一大片土地,(包括大片的沙漠);
塔河兩岸綿延七百多公裡,是當今世界上稀有珍貴樹木,胡楊林的故鄉,在這裡建有胡楊林國家森林公園,(有100多平方公裡),有這樣的說法:看世界胡楊在中國,看中國胡楊在塔河兩岸――看胡楊林是新疆南線游著名一景。
關於庫車
對庫車有很深的情結,就因為她是古龜茲國。
龜茲國在歷史上和宗教史上都具有很重要、很高的地位,她曾經輝煌過,但又衰落,如今的庫車成為一個極其一般般的縣,連個市也沒混上,而且,由於種種原因,連地區所在地也設到阿在蘇――這個毫無歷史底蘊的新建城市去了,真為庫車一哭!
曾幾何時,龜茲是歐亞、印巴、中原多種文化的結合點,中轉站、集散地……直到現在,庫車仍集居著維、哈、俄、回、漢多個民族,多種語言在這裡交流……
這裡有我國最早、仍至世界最大的佛教石窟寺,其壁畫的精美程度,令今人都為之警詫;這裡曾人頭攢動、佛教興盛、高僧雲集;佛教曾經此而傳入中原,經歷魏晉、至隨唐,興盛於唐,後傳入西藏,成為影響至今的藏傳佛教……
興盛一千多年的龜茲千佛洞窟,一直延綿至明朝,後卻遭嚴重毀損,現除少數洞窟的壁畫仍保存完好外,大部份壁畫幾損毀殆盡,僅存殘壁,鳴呼哀哉!為什麼會這樣?我原本很不解。
這次庫車行,略知一點說法――
馬師傅是當地回族人,(他自認為,他們祖先是從波斯遷入),他曾有過我如今一樣的困惑,有點鑽研精神的他,就多方關注,粗粗有所通,按他的說法是:同時流入中原的各種宗教中,伊斯蘭教,也經龜茲流入中原,在這裡二種宗教曾劇烈撞擊;元始祖成吉思汗,打下江山後,深知宗教的影響力,為鞏固統治,他先信佛教,後改信伊斯蘭教,,可能他覺得伊斯蘭教對他的疆域擴張欲望更吻合,興伊教、拆佛教的結果,使接他位的子孫輩們對佛教排拆愈烈,子孫輩們也分成現在的二派,(就是現在相當對立的遜尼派和什燕派);在庫車為王的一個兒孫輩人物,是鷹派什燕派的代表人物,瘋狂毀佛的後果,就是千佛洞等存世千年,在元代還保存完好的精湛的壁畫藝術毀於一旦,成現代模樣(印度的佛教文化則全部毀於穆斯林)。
小帖示:和靜――庫爾勒 58元/人
庫爾勒――庫車 49元/人
庫車――阿克蘇 52元/人
阿克蘇――喀什 29元/人 火車(下午1:0開 晚8:0到喀什)
赴阿克蘇――為游溫宿的神木園
8月30日 星期四 晴
早上十點開車,下午二點到阿克蘇,阿克蘇是個新建城市,也是地區所在地。阿克蘇的出租車起步價是5元;公交車,招手停,每次1元。
下午二點在當地是正當午,為早點住下,就在車站(長度中心客運站)旁邊的“桑拿賓館”安頓下,按樓層定價:標間 六樓60元/間 每低一層加20元,外送10元的話費和早餐,房間特大,好舒適,我們住六樓,既可省錢,又可清靜點,何樂而不為吶?!
安頓後,就去市中心的大十字――新疆好多城市的市中心都叫大十字――拎市面。見市中心附近的馬路邊,有小車包車停靠站,包車直達溫宿的神木園,價150元;倆人一商量,算時間還來得及,馬上跳上一輛直奔神木園。
這裡須提一句:從網上查到,這裡到神林園有70多公裡路,且得倒二回車,為抓緊時間,我們就選擇了包車(省一天時間的話,就什麼都值了);待回程時,整個去神木園的交通情況都已明了;阿克蘇有到溫宿的16路公交車,而溫宿已開通到神木園的專線車(約15分鐘一班,循環開),如算好時間,預留好余地,去溫宿隨時可成行,且費用會十分省。
游神木園
奇怪極了,神木園地處茫茫戈壁的邊緣山地的一隅,方圓不大的一處特茂盛的森林,周圍全是戈壁荒山,連草都不生一根,而獨這裡的原始森林,郁郁蔥蔥、生機勃勃,車快駛近時,老遠就看見了這塊特搶眼的深綠色――游神木園後很快揭開迷團,原來這塊地處在這一片大戈壁的一個終年不干的泉眼上,那甘露般的泉水(當地人奉為聖水),滋養著這片森林,因無世人煩擾,裡面的樹全長生不老,千年以上的各種樹,(有榆樹、楊樹、杏、桃樹等等)在園中競自由……站著的、躺著的、滾著的、雙雙依偎的、一家共長的……這些樹采取什麼姿態、以什麼方式生長、生活都行,沒人限制他、她們,這些樹在這裡全是神樹……
從沒見過這麼怪異的森林,如獨木成林的那棵樹,一千五百多歲,特粗大的根系,盤據中央,四、五條大技干,朝四面八方滾動躺倒,隨處成家,茂盛、蓬勃,一棵樹成就了一片樹林;有像屋(樹干有洞)的樹,稱樹屋……有一棵樹,靠自己造型,彎曲成大拱形橋洞,名為通天洞;這通天洞樹一千五百年以上,處在聖泉的泉眼中心處,長得特別的大,除了西藏林芝的巨柏王能與他相比,別的樹萬難與他匹敵,我還從未見過個頭長這麼大的樹!……還見有樹,根都沒了,卻依靠倒地樹干,自身在地上汲取的營養,繼續生存、生長,又長出個碩大的樹冠……
神木園還有一個看點:在一塊寬闊的地上,並排站立三棵枝葉豐茂,樹干挺拔的千年箭楊,其中有二棵互依並靠在一起,稱為千年夫妻樹,我與公就在千年夫妻樹下合了個影,呵 呵 留個神木園的紀念嘛!
神木園的神樹奇木,難得一見,也屬此生有緣
南線游至喀什折向帕米爾高原
8月31日 星期五 晴
從阿克蘇到喀什,路程長,打算乘火車。火車一天有二班,一班快車,開車時間凌晨5點多些(相當於我們寧波的下半夜3點多些),肯定對我們不合適;另一班是下午1點零8分,開車時間挺好,但,是慢車,當時買票時慢車的概念,只是慢一點,那沒問題,但隱含的另一層意思(這是一趟當地民工車),直到火車開動才體會到。
這是烏市始發的過路車,晚點半個小時才到站,開出車站實際時間是1:40;每個小站都停,還讓車,所以開的非常慢,名符其實的慢車;
車上90%以上是維族人(因為喀什、和田是維族人的老家),可能是遺傳的關系,維族人幾乎人人患有狐臭,大熟的天,難聞極了;維族女人結婚後就越來越胖,行動遲緩,可能也有遺傳的原因;
我倆背著大包上車時,車廂很髒,桌上、地上全是灰沙;車上幾乎沒有二座連在一起的空位;車廂裡全是維族人,很少見到漢人,如有,也是新疆的漢人;那些維人三三二二的占著空位,其實車並非真正意義上的擠,有的維人躺在三人座上,就是不讓,裝睡;在找坐位時,老受維人兌擠,以至一個新疆漢人看不過去,氣忿地對我們說:“叫他讓,他們就這德性,沒文化,素質低!對漢人也不友好!”又說:“你們不該乘這車,應該乘快車。”
車開了近8個小時,真遭罪!
住喀什的市中心國際大酒店的附樓――人民飯店,(主樓與附樓同樣地段,在市中心的人民廣場邊上),由於其是舊房,價格則很便宜,標房60元/間,24小時熱水供應,管理也很規範,算得上價廉物美(這地段稍好些賓館都要150元/間以上)。
喀什市內游玩――香妃墓 老城 東巴札
9月1日 星期六 晴
香妃,就是指乾隆皇帝的容妃(頗受寵愛,在後妃中排位第三),死後葬於清東陵,這些資料,早為人熟知,不是懸案;
香妃墓不過是當地她所在家族的一個家族墓葬――該家族是當地望族,名聲很顯赫――裡面葬的是他家五代72碑50多實墓;所謂墓葬,跟我們漢族人完全不是同一概念:
這是一個大圓頂、清真寺樣式的高大屋子,距今有三百年歷史,裡面放滿棺材。顯要位子擺放的是有地位的男性,棺也大;香妃棺據傳說是衣冠葬,因是女性,且嫁的是漢族皇帝,棺小,擺放的位子在屋子的一個東角落上,要不是上面蓋了幅黃緞子,還看不凌清吶,所以被稱為香妃墓,有點牽強附會;
這裡的講解員還偏要強調,有沒有葬香妃是個懸案(以這樣的望族,查地方志也應能查出),太愚弄人了,有點惡心!
這裡的看點,其實是這所大房子。
老城 歷史上喀什曾是西域三十六國之中的一個大國,稱疏勒國。
至清朝,平定大小和卓政權後,在喀什設參贊大臣,統管南疆八城事務。光緒十年,新疆正式建省,省會設在迪化(今烏魯木齊),而此時的喀什,已超過烏市,成為新疆最大的城市。
喀什有能讓人品味的歷史韻味,尤其當你走在喀什的老城――這裡是維吾爾族的誕生地、重要的聚居區和維吾爾文化發祥地……
老城十分的陳舊,房子大都土坯房,黃土糊的;這些房子順著地勢從低到高的建,形成一種自然的布局;那些巷子有大有小,大的有街的功能,小的只通院落;大小巷子繞來繞去,你走在裡面,簡直像進了迷宮,一時還很難繞出來――但有一有趣的方法幫你,其實小方磚鋪地的巷子還是有標記的:路面鋪六角磚的,能走通,路面鋪方磚的是死胡同……老城的現住戶,大多很窮,門上都貼著低保戶的標志,要政府救濟;但當你推開那微閉的牆門,往往會給你一個意外――裡面拾綴得干淨有序,保留著好幾百年的陳跡與信息 有點感嘆!老城區還有不少維族手工藝制品家庭小作坊,但我覺得制作不夠精細,吸引力不大;
走在老城中,很清淨悠閑,不時看到維族婦女和小孩坐在門外,或在巷子裡玩……
小帖示:門票20元/人(老年證半價,有導游陪及講解)
逛大巴扎是游喀什最開心的一椿事。
東巴扎(也叫大巴扎)則中西亞國際商貿市場,是喀什的門面與臉蛋,她的歷史攸久、規模極大、繁榮及名氣不僅在國內馳名,就是在整個中西亞,都極有著名度;這裡與巴基斯坦、阿富汗、塔吉克斯坦等國為鄰,有不少貨就是這些國家的舶來品;市場裡吃、穿、用、玩什麼東西都有,且便宜,如蟲草,今年在四川、甘肅那一帶都比去年翻倍,20元一條的蟲草賣到40元一條,而這裡則自管自,不搭界,我行我素,我們也是在這裡買到了能令我們接受的價格;
逛大巴扎的那份開心,輕松與樂趣只能自己偷偷樂,難以言傳!
從喀什南折去帕米爾高原邊緣的邊境城市――塔什庫爾干 沿途全是罕見重景
9月2日 星期日 雨
離塔什庫爾干不遠,就是我國去巴基斯坦的紅旗拉甫口岸,到塔縣,我們已實際橫穿我國大陸――從東海之濱的寧波來到帕米爾高原。
塔什庫爾干,地處帕米爾高原的邊緣,海拔3200米,是個塔吉克族自治縣,是電影“兵山上的來客”的原形地和拍攝地;
我們來塔縣,衝的是這裡的的歷史久遠的石頭城及沿途非常著名的自然景觀……
通塔縣的道是化了十二個億新建的黑色路面,乘車不用遭罪;這個道名符其實是條景觀大道,沿途經過的沙山、沙湖、克拉庫裡湖、尤其是馳名中外的冰山之父“慕士塔格峰”、“公格爾九別峰”等昆侖山系的名峰,就在公路旁,公路繞慕士塔格峰而修,可較長時間、多個角度的觀賞這座特偉岸、壯美的雪峰;天幫忙的話,你能拍到清晰而美麗非凡的半空中的雪峰……
可惜今天雨,近在路邊(只一公裡路)的雪峰就是看不見,但我們有心理准備,不郁悶,說不定明天回程時天好了吶;
跟我們同車來的有一對年輕的老外戀人,看樣子像大學生,看不到慕峰,就不願走了,在半路慕峰腳下的克拉庫裡湖邊的牧民帳蓬住下了;
克拉庫裡湖邊是拍慕峰的最佳地點之一,克湖之美,也十分有名,天晴朗的話,慕峰倒影在湖中的景色,仙景樣迷人,但今天是看不見了,克湖邊玩一通,我倆繼續上路……
下午四點左右,快到塔縣時,雨停了,雪峰還是深藏雲霧中,但雪山下半部及冰川還是見到一些;
塔什庫爾干及石頭城
到了塔什庫爾干,想起當年玄奘法師曾從這裡翻越帕米爾高原(即蔥嶺)出境去印度求經,則非常之感慨,我倆之所以一定要到一到這裡,看一看石頭城,原因之一,為玄奘當年在路過石頭城――古稱羯盤砣國時,曾講經說法,這裡是他出境時的西域36國中最西邊一國,帶有點憑吊、紀念的味道;(另外,留在這條古道上的腳印還有我國玄奘之前的西行求法高僧法顯、外國的馬可.波羅、斯文.赫定、斯坦因等等)。
塔縣小而簡單,沒什麼好逛的地方,石頭城就在城邊,石頭城的山崖下,就是非常開闊的大草原,這裡才是塔吉克族人真正的生活場所;
帕米爾高原是由昆侖山、天山、和興都庫什山交彙而成的巨型山結。平均海拔在3200米至4500米之間,南端是8611米的世界第二高峰昆侖主峰喬戈裡峰,北面則是海拔7546米的“冰山之父“慕士塔格峰”、和“公格爾九別峰”(7519米)。被譽為世界屋脊和萬山之祖。
塔什庫爾干,意思就是“石頭城堡”,但真正的石頭城,現在已是一座古城遺址,它是我國三大著名石頭城(寧遠石頭城、南京石頭城)之一,歷史上的羯盤砣國存在500年之久,曾經有十萬居民;站在這個古絲綢之路上的著名王國的城堡遺 址上,懷念著玄奘法師,觀看久歷世道蒼桑的慕士塔格峰,感覺出奇的好(這裡能看到慕峰)――至此,我們已覲見了地球之顛珠峰、梅裡主峰卡瓦格博峰、稻城的三枯主雪峰――這些不是常人輕易能覲見的雪峰神山,自豪感與滿足感從心底湧起,一切辛苦與勞累都化為烏有,乘下的全是幸福!
回程時的慕士塔格峰 公格爾九別峰 克拉庫裡湖 沙山沙湖
9月3日 星期一 晴
回程時,天晴好,一路飽覽沿途振奮人心的自然風光。
從塔縣出來,一到第一個大阪,就見到慕士塔格飽滿而渾圓的雪峰,那種慕峰獨有的氣質,傾刻令人拜倒在他的腳下――但拍的照片還不能的把慕峰之美完全呈現……;到公格爾九別峰時,陽光更加燦爛,九別峰中的主峰挺立雲霄,像半空中聖潔的仙島,一塵不染,遙不可及……
位於公格爾九別峰腳下的沙山沙湖是二位一體的一處景:
沙湖原是面積不小的一處湖,平鋪湖底的是黃沙,沿湖一長溜的沙山,另一邊的湖邊則挺立公格爾九別峰,一點沒有風,湖面不起皺,平靜如鏡,沙山與雪峰的倒影清晰地在湖面交織,非常美妙、漂亮極致!陽光卻到好處的照射湖面,拍出了好多精照,連我都拍出了幾張較為滿意的照。
可惜的是,沙湖湖面在不斷縮小,大部分湖底已黃砂朝天,只有湖心處還有一片湖面,但願這不是人類所為,否則那“罪過”大了。
到克拉庫裡湖邊時,湖水特清,藍天、白雲、雄壯的慕峰統統倒影在克湖中,昨天的遺憾全被彌補;
見昨天的老外情侶等在湖邊,和我們同車回了喀什,與我們相比,他們的“收益”小多了。
小帖示:喀什到塔縣每天五趟專線車,55元/人
此線未通時,一天二班車,路很差;游客常常需包車1000-1100元/小
車,現在方便多了。
8月31日 9月1日宿喀什的人民飯店 60元/間
9月2日 宿塔縣60元/間
9月3日 宿喀什人民飯店60元/間
9月4日 星期二 晴
仍逢學生上學潮,去烏魯木齊的火車、汔車票都緊張,火車臥鋪票無法買到,汔車票是有車進站,確定車次就賣,賣完為止,憑老年證免排隊,總算買到二張去烏市的豪華大巴票,中午12點開,這才放下心,坐在候車室寫日記。
約第二天下午三點多些到烏市。
南線游到此結束 烏魯木齊市是北線游的起點
小帖示 喀什――烏魯木齊臥車 空調大巴 上鋪 169元/人
下鋪 149元/人
烏市 住楊子江賓館 60元/間,很干淨,專門有間浴室,24小時隨時可洗,但每人一天限洗一次,設施雖舊,服務員都是老職工,工作認真負責、人勤快,住著還是很愉快。
9月5至6日 星期三、四 晴
在烏市休息、休整,買好7日中午11:30分去烏爾禾的汔車票。
烏魯木齊市,2004年建立“新疆國際大巴扎”,很大很漂亮的一處建築,非常有民族特色,人流也非常之旺;
在烏市,外來人口很多,在這裡,我們才不感到自已是少數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