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行尼泊爾之四 藍毗尼藍毗尼(Lumbini)是距印度邊鏡僅12公裡的一個小鎮,從Bhairawa(音:白若娃)機場出來,跟出租車談價,少於Rps500沒人肯去。車行一路泥地,兩邊是平坦一望無邊的黃土,遠處有幾棵樹,樹冠矮而寬大。太陽火辣辣地烤著大地,下午時分該有36度的樣子,偶有一兩輛牛車拉著堆成小山似的草杆在路上慢慢踱著。
路上昏昏欲睡,突然想起匆忙而來,連住處都沒著落。應我的要求,司機在一個比較熱鬧的十字路口停車打探,人群中有個十五六歲的小男孩用中文和我打招呼,令我大吃一驚。原來他在中華寺裡打過小工,跟和尚們學中文,頗有語言天賦。小男孩帶我去中華寺對面的韓國廟投宿,說廟還不夠確切,大殿是在建的樣子,工地邊上有兩層的磚木房子,供住宿。方丈客氣地迎我入內,把我介紹給一群來自漢城的高中生,旅行活動是他們社會實踐課程的一部分,此次是專程為寺廟送來籌集的善款。在一片歡呼聲中,大家消滅了兩只大西瓜,算是給我接風。方丈不懂英語,我對朝鮮語也是一竅不通,只能從學生們那裡約略知道點情況,韓國廟修修停停已有三年多了,有捐款就接著造,沒錢的時候就停工。在這裡吃住都是免費的,當然不會拒絕臨走前留下的捐款。方丈在二樓有一間房和一個佛堂,其余上上下下的房間像軍營一樣每間陳設相同,地上是塑料地板,從房頂垂下蚊帳罩著一張席子,一只枕頭,這樣便是一個鋪,房間的一角有極簡單的洗手間和淋浴,樸素而實用。一日三餐也是按飯廳門上的作息時間表到時間自已去吃,每天是相同的清粥白飯加泡菜,大家自已動手盛飯端菜,吃完後將碗碟洗干淨放回原處。這裡來去自由,方丈決不會過問住多久,清掃房間和下廚幫忙都是自願的,不做任何事地閑著也自有廟裡的幫工打點一切。男孩子們擠擠地四個人一間房,我被安排和一個靦腆的女孩子同住,她等我睡下後才輕手輕腳地進來,還體貼地把電扇調到最小一檔。廊下的燈籠徹夜亮著,在方丈打著板子頌經聲中安然入眠,又在方丈打著板子頌經聲中醒來。
天色漸亮,隱隱聽到鐘聲,走出大門就見對面的中華寺巍然而立,紅牆金瓦,兩進深的仿清建築在整個地區是最氣派的廟宇了。上午十點,釋迦牟尼誕生紀念地的露天集會開始了,簡陋的涼蓬下集齊了當地所有出家人,除了中華寺,還有日本、緬甸、越南等地的僧人尼姑,西藏喇嘛。平生第一次見到苦行僧,還是從西方雲游到此地的藍眼睛僧人,據說他和印度教的Sadhu一樣不剪頭發也不剃胡子,十年留下來的一頭長發編了許多辮子,頗有個性地和胡子糾結在一起。尼泊爾的總理和文化部長前來舉行奠基儀式,宣布釋迦牟尼誕生紀念館開始修復工程,難怪這裡除了一個四面透風的大亭子,和亭前像極了煙囪的紀念塔,其它什麼建築都沒有,感覺蒼涼,唯有遠處幾人不能合抱的菩提樹枝繁葉盛,千年如一。
中華寺的方丈得知我只身前來,邀我到寺裡吃齋。手捧大米粥看著一桌家常口味的素齋不禁有點想家了。做完晚功課,聽兩位小師傅打暮鼓敲暮鐘。鼓有一米多的直徑,卻不用常見的鼓槌,而是兩枝細長的竹枝,緣光師兄默念經文,手隨心動,把鼓敲得時緩時急,鼓聲沉穩而莊重。鼓後是鐘,通睿師兄用宏亮悠揚的音韻念經,經念一百零八句,鐘敲一百零八下,每一下鐘聲都在大殿中回響良久。從夕陽西下到月上枝頭,坐在殿外回廊上靜聽,直至最後一記鐘聲漸漸遠去,眼前一直浮現那棵舉世無雙的菩提樹,令人不禁遙想千年。
從Lumbini去機場只有在路上搭順風車,佛教協會的李師傅不忍見我一個人上路,拖著發高燒的病體堅持開車送我,在機場門口操著一口京片子對我說回見,仿佛真的回頭就能再見。有一種依依不舍的感覺始終縈繞,因為錯過了師太講素女經,因為沒來得及參觀喇嘛廟,還想給路邊小村莊裡害羞的小女孩補拍一張她和她的小狗、家人以及土房子的相片,我想我會再去的。
曾寄去一些東西給中華寺的方丈大師和兩位師兄,因尼泊爾與外界只能通信和文件而被退了回來。如有誰會去那裡,請千萬和我聯系(yechris@yahoo.com),不會增加太多的負擔,卻能了卻我的一個心願。在此,先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