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預報幾天前就說清明這天大雨會如期而至,但是,思慮再三,我還是下定決心出發去臨安,即使大雨臨盆,也不願辜負了這一季春色。清晨七點不到就出發了,天有些陰沉,但只要不下雨,總還是好的。開了4個多小時的車,終於在中午時分到了竹海山莊。說是度假村,其實只是規模稍大的農家樂而已,各項設施都挺簡單,不過倒還干淨。中午在山莊裡隨意吃了午飯,三菜一湯,都是極為普通的,但因為山裡別有的新鮮,反而覺得味道很好,頓時胃口大開。山莊裡的人都很熱情,聽了他們的建議,去了臨安一帶最遠的景點——大明山。沿著杭徽高速一路開去,53公裡處便是大明山所在。一路上總是自嘲的說:“早知這麼遠,不如狠狠心直接開去黃山得了。”話雖如此,到底還是在白果出口下了,在山裡的小路蜿蜒而行,不大會兒就到了大明山。一下車,陡然覺得有些涼,山裡的氣候果然是更陰冷些。不知是因為氣候不佳還是正趕上清明,游客實在是少得可憐。門口有上山的巴士,如果想爬山,可以在中途龍門峽下車,然後一路向上爬,聽說很多年輕人都喜歡拄著拐杖攀爬大明山。我們比較懶惰,直接坐到了索道口。上山的索道只是很短一程,出索道,就是萬米岩洞。原以為“萬米”只是說說而已,後來切實一走,方知此言不虛。一進洞是個三叉路口,分別通向不同的景點。每個方向都深不見底,加上洞裡陰冷潮濕,燈光昏暗,游客稀少,竟讓人有些膽怯的邁不開步子,直到有旁人進來,方才跟隨在後。這一廂是通向大明湖的。出了洞,豁然開朗,人被兀然置在了山中,常常能聽見一聲聲叫聲,更是在聲音落下時,從遠處傳來“哎”的應答,讓人不禁莞爾。沿著指示牌一路走去,卻總不見大明湖的影子,路上遇見幾個回程的旅客,問了一下,都回答說:“不遠,就在前面。”就在我心中打起退堂鼓的那一刻,那湖居然乍然出現在了我的眼前,美妙的讓人驚嘆。那一汪碧綠的潭水,靜靜地嵌在群山之中,映著蒼山的倒影,讓人瞧著覺得心很安寧。我們沿著湖邊的小路走了許久,山花雖然尚未浪漫,枝頭也略顯光禿,但是仍是偶有看見一抹鵝黃或是嫩粉,自顧自的綻放著。湖邊還有些小茅屋,雖說是人為搭建的,卻也有幾分野趣。原路返回到萬米岩洞,朝著另一個方向,通到了駕雲台,其實只是建在山峰上的一處平地,有三兩亭台,還有一間茶肆,但卻是看山得絕佳位置。層巒疊嶂,壁立千仞,岩石之上,隱約可見松柏屹立,別有一番大氣。只是天公不作美,這一刻飄起了雨點,傘都留在車上了,於是匆匆下山,未能來得及去看看千畝草甸。回去的路上,在高速公路的入口處遇上了一大片油菜花田。其實這一路走來,油菜花並未少見,只是這一片應算得上最大了。於是忍不住停車在田間走上一走。那應該是個村莊,莊前的農田錯落有致的布著一大片油菜花,偶爾會夾雜一小片綠色農田。遠處的山層層疊疊,近處的村莊已經升起裊裊炊煙。這一個黃昏縱然沒有夕陽映照的余暉,但卻因著眼前這一片明黃,依舊顯得亮燦燦的。在風裡站的時間久了,漸漸覺得有些冷,這才依依不舍的回去了。回到山莊,天已暗了,肚子也唱起歌來。晚餐吃得還是農家菜,但是雞有雞鮮,筍有筍香,雖不是什麼山珍海味,但廚師手藝好,卻別有風味,不禁胃口大開,更是多添了一碗飯。 第二日清晨,天還沒亮,公雞已經打鳴了,半睡半醒間或可聽到雞犬相聞之聲。早早起床,打開窗,清新的空氣撲面而來,不遠處當地人已在山間挖起春筍來,深吸口氣,頓時精神大好。早餐挺簡單,醬菜、白粥、雞蛋、饅頭,外加雪菜面,但是都很可口。吃飽喝足,和熱情的山莊人告辭,踏上了回家的路。其實我原是想去太湖源的,可最終還是改了主意,決定直返上海,去七寶老街吃午飯。一路駛來,路上空蕩蕩的沒什麼車,直到繞城高速,車才多了起來。陽光從前方照進來,讓人覺得暖洋洋的,春日裡出外踏青,就該是這樣的氣候,這樣的感覺。可惜,入了上海境,天又變得陰雲密布,涼颼颼的。不過七寶老街的人氣倒是出奇的旺,摩肩擦踵,一個挨著一個的往前挪著步子。吃了傳說中的蟹黃小籠,果真很好吃,但老鴨粉絲湯就遜色很多。湯團、海棠糕也都還不錯。這麼東吃吃,西嘗嘗,也就飽了,這才心滿意足的歸家去了。

(大明湖)

(大明山)

(最愛村頭油菜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