麗江之旅(三)

作者: Flohappy

導讀比起跟團旅行,我跟男友更喜歡無拘無束的體驗自助游。到麗江的第二天,我們就根據收集到的旅游訊息、資料以及其他驢友的經驗,安排了屬於我們自己的行程。雖然前一晚我們在一米陽光酒吧玩到12點多,可是早上7點,我們就起床了。我跟男友都是運動愛好者,所以,我們決定花一整天的時間騎自行車去朝拜納西族的神山——玉龍雪山。雖然是陽光明媚的春季,可是因為 ...

比起跟團旅行,我跟男友更喜歡無拘無束的體驗自助游。到麗江的第二天,我們就根據收集到的旅游訊息、資料以及其他驢友的經驗,安排了屬於我們自己的行程。雖然前一晚我們在一米陽光酒吧玩到12點多,可是早上7點,我們就起床了。我跟男友都是運動愛好者,所以,我們決定花一整天的時間騎自行車去朝拜納西族的神山——玉龍雪山。雖然是陽光明媚的春季,可是因為雪山上溫度較低,所以出發前我們准備了御寒的羽絨服,同時為了防止高原強烈的紫外線讓我們的皮膚受傷,我們戴了太陽鏡、太陽帽,擦了防曬霜。這些准備工作可是一樣都不能少。在紅太陽廣場以15元/輛·天的價格租到兩輛自行車之後,8點,我們就朝著巍峨雄壯的玉龍雪山進發了。興奮的我們先穿過花馬街,據說這條即現代又融合了納西族民族風格的商業步行街是一名深受納西族生活方式影響的浙江溫州的房地產開發商投資開發的。很干淨清爽的一條街道。很快,我們就騎到了寬廣的40大道,也就是香格裡大道,前方就是巍峨的玉龍雪山,雖然看上去好像很近,其實卻還距離15公裡了。麗江的整條香格裡大道看上去好像是一條直通玉龍雪山的朝拜之路,而實際上這只是假像,還要拐彎,還有很遠的路要走。耳邊的風呼呼吹過,因為麗江的清晨還稍有涼意,所以我們准備了面罩御寒。我們飛快地騎著自行車,真的感覺太愜意了!長期在高壓環境下工作已經讓我們忘卻了太多單純快樂的生活方式。在這樣清新的空氣中,我們似乎聞到了來自雪山的原野氣息,感覺自己身上的每一個細胞都在愉悅地歡呼。我們倆高聲談笑,邊騎邊欣賞著馬路兩旁漂亮的別墅,這裡的建築真的是每一個細節都滲透著納西族的建築風格,用磚瓦砌成的圍牆上畫著品格高雅的煤化、文竹或者蘭花,飛檐鬥拱,庭院小橋,每一處都溢滿了民族氣息。像這樣將民族與現代風格交融得渾然天成的住宅真的讓我們驚嘆納西族人的創造天賦。騎了大概40分鐘左右,我們就到了依山傍水的束河古鎮。束河古鎮的格局與麗江古城相似,只是這裡更幽靜、更古樸、更原滋原味。比起古城,這裡的游客少了許多,小溪的水是直接從玉龍雪山上留下來的雪水,冰涼清澈,有許多酒吧將啤酒直接冰於溪水之中。青石板路上甚至你還會看到馬糞和泥土。聞著空氣中彌漫的馬糞的青草味,仿佛我們可以依稀看到曾經的馬幫在穿梭往來。這裡透著股古城沒有的原野的味道。這裡的大石橋建於明代萬歷年間,至今還保留完好。而建於清代的龍泉寺供奉的是皮匠祖師,因為這裡曾經是麗江皮具的聚散地。所以在束河有許多皮匠或者創作愛好者在小作坊裡搞著自己的創作,他們說,這也是一種生活。雖然,束河的粗獷原野讓我們很想再多體會體會,可是我們今天的主要目的地是雪山,於是,粗略地領略了束河的風情之後,我們再一次出發了。大概又騎了1個小時左右,我們到了白沙壁畫。白沙距離麗江市區大概10公裡左右,北臨玉龍雪山,南至龍泉,西依芝山,是一座古老的小鎮,也是納西族在麗江壩的最初聚居地,麗江木氏土司就是在這裡發祥的。據史料記載,以大寶積宮為代表的白沙壁畫,是在明初至清朝時期歷時300多年的時間裡陸續繪制完成的。當時聘請了以裡馬嘯仙為首的一批藝術造詣極高的漢族畫家,以及藏族和白族畫家,東巴教弟子、道教弟子也參與了壁畫的繪制工作。大寶積宮為三進院落,梁柱粗實,鬥拱雄健,具有鮮明的明代建築風格。大寶積宮壁畫繪制於明萬歷年間,壁畫內容都是宗教題材,其最大的特點是,在同一幅壁畫裡,不僅有佛教、道教的佛像,還有喇嘛教佛像,這種將各種教派揉合在一起的繪畫樣式展示著納西民族對多元文化極為包容的寬廣胸襟。 白沙壁畫藝術風格上融合了漢族和藏族的繪畫藝術,對各種宗教文化和藝術流派兼收並蓄,獨樹一幟。繪畫布局周密,用筆嚴謹,色彩富麗,造型准確,人物形像逼真,線條均勻,筆法洗練。無論是嫵媚動人的媚態觀音、活潑矯健的飛天、抑或是奔馳的駿馬、清秀的荷花以及山林田、花草鳥蟲等等,都描繪得十分生動。白沙壁畫是唐、宋壁畫藝術的直接繼承者,是中國壁畫藝術的最完美形式,也是世界壁畫藝術中的珍品。白沙壁畫以其獨具特色的繪畫藝術風格和珍貴的歷史文化內涵,深深吸引著許多藝術愛好者。在流暢練達的線條中,在富麗厚重的色彩裡,我們真的除了感嘆,已經詞窮……從白沙壁畫出來,感覺受到了一次宗教藝術的洗禮,我們懷著敬仰的心情去看,去聆聽。是的,那些壁畫仿佛在述說著那段斑駁而璀璨的歷史。我們真的很慶幸自己能用騎車這種方式去最貼近地感受麗江,真的有許多你可能在巴士上一晃而過的東西如果你走進它去感受,會發現麗江的美太厚重太旖旎了,只能細細品位。 繼續上路,沿途的風景,美得就像我一直夢想的地方:馬路兩旁全是平原一樣的草地,翠綠的嫩草,細碎的各色小花和矮矮的小松樹點綴其中,空氣中彌漫著泥土跟青草的香氣,好久好久沒有感到過跟大自然如此親近了。我們一路狂奔……


(美妙絕倫的風景畫--玉龍雪山)這一次終於感到有些疲憊了,一直是上坡路,我們花了2小時才騎到玉龍雪山。玉龍雪山雄峙於麗江城北大約15公裡的地方,南北長約35公裡,東西寬約25公裡,景區面積26000公頃。主峰扇子陡海拔5596米,是長江南岸第一高峰,也是北半球距赤道最近的現代海洋冰川。玉龍雪山是動植物的寶庫,是我國植物標本的集中產地,有天然高山動植物園和現代冰川博物館之稱。等到真正站在雪山腳下,才深刻地體會到什麼叫巍峨雄壯。好高的一座雪山啊!難怪在麗江市區的幾乎任何地方都可以看到這座雪山了!站在山腳下仰望這座巨大的冰川時,不禁心生敬畏。吃過簡便的午餐,稍做休息,我們來到白水台。雪山腳下有一條河,河水彙集形成的水潭居然是一種翠綠色,澄澈得像用翡翠凝成的寶石,潤澤透徹而又充滿靈氣,一點也不亞於九寨溝的水。我開始懷疑,是不是所有雪山融化的水凝成的水潭,都如此這般的美?我跟男友都沉醉了,禁不住跑下去用手捧起雪水,冰清透涼的質感讓我們感到好刺激,渾身都立馬感到清爽有活力了。我們選擇騎馬上山,沿途的風光只能用原始森林的神秘、奇異和靜謐來表達。越往上走就越感到有股涼意,像是冰箱裡冒出來的寒氣一樣。而植物也就越奇異越高大,全是高原冷杉,樹上掛滿了長長的苔蘚,森林深處黑黑的,什麼也看不見,帶我們上來的馬的主人說這裡有很多野生動物,野豬啊,猴子啊等等。可是我越看那黑黢黢的森林,越覺得什麼妖怪都有可能隨時出現。有許多斑駁蒼老的巨大樹干橫倒在路上,讓我擔心頭頂上蒼老的樹枝隨時都有可能轟然倒地,壓在我們身上。空氣中有股非常潮濕的寒氣,濃厚的苔蘚、樹木跟泥土的氣息,看著那些參天大樹,我們在猜想它們也許劃過了上百個年輪。沒騎多久,我們就到了雲杉坪。雲杉坪又被稱為錦繡谷,是一塊隱藏在原始杉林中的巨大草坪,位於玉龍雪山東麓的山箐裡,在雪山主峰的右下方。傳說它是納西族神話傳說中的殉情天堂—— “玉龍第三國”的入口。站在這,只要稍稍一抬頭就能看到冒著寒氣的千年冰川,玉龍雪山近在咫尺、清晰可見。草坪的四周都是巨大的原始冷杉,所有游客行走的地方都用杉木架空鋪上了一條路,以防踐踏這裡的一草一木。藍天、白雲、雪山、冷杉、草地、野花,這些應該是構成一副絕美風景畫的全部元素了,當然,還有穿著鮮艷瑰麗民族服裝的納西族姑娘、小伙子們在雪山下盡情歌舞。我們都沉醉了,盡情地呼吸著這清新到無以復加的空氣,感覺自己體內的每一個細胞都在歡呼躍雀,重獲生命的原動力。真的,站在這樣純淨的草坪上,周圍都是原始森林、呼吸著從雪山上溢出來的新鮮冷空氣,有一種遙遠的熟悉感。我們的生命最親近的不是鋼筋水泥的都市,而是原始本真的大自然。很可惜的是,騎馬上來的話,馬的主人為了趕下躺生意會規定你看風景的時間,所以我們並沒有盡情地感受這裡的風光就得下山了。

(回來路上的玉龍雪山遠景)等到我們下山就已經將近下午4點了,還好的是,從雪山回麗江市區幾乎都是下坡路,我們邊看風景邊騎車都只用了2個小時就騎回紅太陽廣場了。這時,才發現我們都已經累得筋疲力盡了,幸好我跟男友平時也是非常喜好運動,經常鍛煉身體,要不然,怕是要崩潰了。回古城客棧“水靈居”,家一般的客棧讓我們頓時放松了許多,再洗個木桶浴,太舒服了!極度疲勞後的熱水浴真讓人感覺這是人生的最大享受了。照樣還是去納西魚府點了份金鱒魚三吃、雞豆涼粉,再點了幾份素菜飽餐一頓。隨後,就像回家一樣自然,我們依然去的是一米陽光酒吧。今天進的是一米陽光酒吧老店,服務員還是那麼親切,大家像朋友一樣打著招呼。我們依然挑了靠窗的位置,點了啤酒。過了一會,一位姓謝的帥小伙跟一位可愛的女孩子過來跟我們聊天。帥小伙姓謝,是酒吧總監,很豪爽很大氣的大男孩,女孩子也是酒吧職員,很開朗很快樂的小女孩。我們四人很自然地侃天侃地,談笑風生。我問謝,一米陽光是什麼意思呢?哈哈!這是一個古老的傳說……

(一米陽光酒吧老店)

(很安靜的黃昏)一個秋分時節,一個納西人心中神聖的“三朵節”,一個四川小伙與朋友一起去參加了雪山腳下的篝火晚會,熱情的人們盡情的歡笑著,人們隨著跳動的火苗盡情的舞著。朦朧中,一位美麗的納西姑娘吸引了四川小伙,姑娘的音容笑貌瞬時占據了小伙的整個視線、整個心房,小伙鼓起勇氣走到姑娘的身邊,忐忑的拉起姑娘的手一起跳著納西人傳統的舞蹈——打跳,他們盡情的跳著、舞著,姑娘的純真與快樂讓小伙著迷,而小伙的風趣與健談也吸引了姑娘,兩顆年輕的心在激情中碰撞,已然沒了距離。孕育千載的麗江水潺潺而動,流進納西人心裡,流進年輕小伙與美麗姑娘心裡,溫厚而沉靜的麗江深深的吸引了四川小伙,更有那凄美的一米陽光傳說觸動著他善良的心扉……那是一個古老的愛情傳說, 故事發生很久很久以前,當萬丈陽光撒在麗江這片古老聖土的時候,一個可愛的小女孩康米久美姬出生在美麗的玉龍雪山上,可惜不幸很快降臨,小康米的阿爸在不久的一次狩獵中跌入山谷,只剩下勤勞的阿媽與小康米相依為命。小康米7歲的生日那年,不幸再次降臨在她的身上,勤勞的阿媽積勞成疾離開了小康米。雪山下纖弱的小康米一個人默默的承受著,不再開口講話。兒時的伙伴,牧主善良的兒子朱古羽勒排靜靜的陪伴在她身旁,默默的分擔著她的痛苦與失落。無聲十年,默默十年,小康米長成了一個婷婷玉立的少女,16歲的她冰雪美麗,如雪山上綻放的雪蓮花。青梅竹馬的小康米和朱古羽勒排在12岩子坡面對著巍峨的玉龍山許下了“生生世世,不離不棄”的承諾。然而,他們的真愛遭到牧主的殘酷反對,牧主逼迫善良的朱古羽勒排迎娶另一個牧主的女兒,並於9月23號秋分這一天成親。雪山上的小康米,守著心上人的承諾,數著日出日落,苦苦的等待。絕望的小康米伴著秋分那最後一縷陽光,縱身入崖……善良的朱古羽勒排在衝破重重阻力趕來之時,看見的卻是愛人的縱崖身影,撕心裂肺的疼痛讓他瞬時崩潰,縱崖徇情。小康米和朱古羽勒排的純美愛情感動了掌管世間真愛的歡喜佛。歡喜佛不願意看到人世間再有這樣的悲劇發生,賜予康米久美姬以自由,封她為“風神”,並把愛情、幸福和自由注入到萬縷陽光中灑向人間。風神為了讓世人更加珍惜這包含著愛情、幸福和自由的陽光,就吹過烏雲遮住天空,僅僅剪下最美的一米陽光,藏在雪山上的山洞裡。留給那些能夠拋棄世俗的雜念,真心相愛的戀人,讓他們能沐浴這飽含著愛情、幸福和自由的一米陽光,得到最美最聖潔的愛情……一米陽光的凄美愛情傳說傳誦至今,感悟著很多人,祝福著很多人,愛上了姑娘的四川小伙,愛上了麗江,他把自己定位成“快樂使者”,他要在這古老而神秘的土地上把快樂帶給世人,他把名字改成“劉老三”,“劉”,是他的祖姓,“老”,代表著他的人生態度,告訴自己要老老實實做人、實實在在做事,而“三”,是他對麗江文化的理解與崇拜,“三”既是他的排行,更是納西的吉祥數字,“玉龍第三國”是納西古老的傳說,是愛情的守護地,“三多廟”的“三多神”是納西人的守護神,納西人用水講究,有“三眼井”,更有列入世界自然遺產的“三江並流”,世界文化遺產麗江古城水系也是“三水入城”,穿牆過屋,納西建築講究的是一戶三坊,三坊一照壁…… 懷著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快樂使者”劉老三在藏著真愛的一米陽光雪山山洞中,立下了誓言,留下了祝福,留給那些渴望真愛的人們,只要他們勇敢的拋棄世俗的雜念,打開心扉,衝破重重阻礙來到這個山洞,就能沐浴這包含著愛情和幸福的一米陽光,得到祝福。懷著把快樂帶給所有人的理想,“一米陽光”在麗江古城應運而生,在古城中把快樂向世人傳遞,讓所有帶著悲傷,帶著疲憊來的人,在麗江,在“一米陽光”,忘記時間,忘記憂傷,忘記煩惱,帶著祝福,帶著希望,迎接明天,迎接又一個輝煌。“快樂使者”劉老三,把傳遞快樂作為自己的一種責任,一種使命,他要讓傳說源遠流長,要讓人們對生活充滿希望,要讓一米陽光成為所有人夢想中的快樂天堂……如今,“分享陽光,分擔風雨,把快樂帶給世界”已在所有一米陽光人心中唱響、發揚。一米陽光也早已是一種生活態度,一種人文感悟。聽了這些,突然明白,為什麼所有的一米陽光員工都那麼快樂、那麼親切了。原來,他們是懷著傳遞快樂的單純美好願望在努力、在辛勤工作。我們也確實感受到了一米陽光有別於其他酒吧的那份發自內心的溫暖。據說一米陽光創始人劉老三現在的妻子就是當年他在篝火晚會上邂逅的納西族姑娘,真的太浪漫了。為了守住愛情、守住幸福,讓更多人來分享他在麗江獲得的幸福、快樂,所以他創立了一米陽光餐飲娛樂公司。謝告訴我們,他自己留在麗江也是因為愛上了這裡的一位姑娘。而那位女孩子她只是因為愛上了麗江所以留在了這裡……麗江充斥著太多浪漫太多傳奇,幾乎每一位留在這裡的外鄉人都有自己的故事。聽著悠揚原野的藏族歌曲,跟朋友豪爽地喝著嘉士伯,猜著搞笑的游戲,盡情狂笑,生活,原來可以這樣單純地快樂……


(坐下來感受一米陽光)


精選遊記: 麗江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