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很多天的思想鬥爭.我終於決定遠行.我選擇了雲南作為目的地.雲南是我向往已久的人間天堂.也許只有那裡,才能排解我積壓多時的抑郁,平靜我浮躁虛華的心靈.
火車從北京出發,經鄭州-西安-寶雞-成都到達攀枝花。總行程45個小時,跨度三天,整條線路猶如一只大勺子,從勺柄駛到勺尖。
如果不趕時間的話,我想乘火車入滇是最美的選擇了.沿途的陝西、四川鄉間都是極富韻味的田園風光。由北到南,作物愈發青翠,各種鮮艷的野花穿插其間,金紅的,嫩黃的,絳紫的,粉白的,漫不經心卻巧奪天工。沿途的河流也是各有特色,有涓涓溪流,有滔滔岷江,有清澈的雪水融成的小溪,也有泥沙俱下的雄渾大河。它們猶如高傲的藝者,不慌不忙優雅地在人前表演,然後又從容地謝幕。一出寶雞,雄壯的秦嶺便如畫卷一般在眼前一一展開,隨著火車強有力的攀爬,眾山被一幕幕踏在腳下。山上不知名的朱紅色灌木點綴其間,紅綠相間,煞是動人.
再偏僻的秦嶺之巔,再荒蕪的峭壁之下,總能看到民居,磚牆泥瓦,平頂或人字頂,屋檐下掛著金黃的玉米串,院前屋後的翠竹或老柿子樹,悠閑自得。金秋時節,也是收獲的季節,單看那沉甸於枝頭的金黃柿子紅艷的蘋果就讓人垂涎欲滴,還有成垛的水稻,叢叢的麥堆,成片的甘蔗林,無一不透露著收獲的喜悅。
有道是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此話果然不假.在穿越秦嶺時及過了成都以後,火車基本上都在山腹中穿行.冗長的隧道背後蘊涵了多少築路工人的汗水和血淚啊.
如果我在鄉間擁有一個小院,我一定要在屋後種上竹林,在庭前栽上幾棵芭蕉,柴門旁須有一個棵高大的柿子樹,樹下辟一小塊地種些香菜、小蔥、蒜苗、辣椒。然後養一只忠誠的土狗,孵一窩毛茸茸的小雞。院子不遠處一定得有一汪水潭,半角荷風送爽,岸邊綠柳成蔭,常見村童嬉戲其中,也有老叟垂釣其岸。哎,又開始做夢了。
車上的人來了走,走了來,有外出旅游返家的老兩口,有奔赴異地開會的上班族,也有去參加愛人婚禮的傷心人。人們或談笑風生,或緘默沉思,或蒙頭大睡,或滿腹愁腸。
旅行的意義就在於此。你可以在很短的時間裡接觸到多種信息,可以調動自己所有的感觀,去領悟,去體會,去欣賞,去沉醉。一切旅途的艱辛和勞頓,便在這個過程中分崩離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