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過得有些混沌,乃至4月3日傍晚,才知道第二天就要開始清明節三天假期,沒有任何准備,沒有任何想法,准備就在睡覺、看電視、混吃混喝中悠然度過。晚上在攜程網上查看參賽照片的投票情況,卻無意中發現一篇名為“濕地——大地之腎”的文章,其中所提及的南大港濕地,引起了我極大的興趣。據相關資料所述,這片濕地實際上也是一個鳥類自然保護區,位於河北省滄州市東北部,緊鄰渤海,是著名的退海河流淤積型濱海濕地,總面積達16000多公頃,由草甸、沼澤、水體、野生動植物等多種生態要素組成。整個保護區內植物有47科140種;經專家發現的野生鳥類有14目38科251種,其中國家一級保護鳥類8種,包括白鸛、黑鸛、白肩雕、丹頂鶴、白頭鶴、白鶴、中華秋沙鴨、大鴇等,國家二級保護鳥類 24種,包括大天鵝、灰鶴、白枕鶴等,其它野生鳥類219種;有幾十種魚類以及多種藻類和浮游生物;並有狐、獾、黃鼬、草兔、鼴鼠、蛇、蛙等幾十種陸生動物也在此繁衍生息。最重要的是,這裡至今沒有進行任何開發,整個濕地實行全封閉式管理,少有游客問津,因此一直保持著原始的自然狀態和生物物種的多樣性。而每年春秋兩季,正是各類候鳥遷徙的季節,由於這裡獨特的生態環境,使其成為了多種候鳥南北遷徙不同路線的交彙區。合適的季節,合適的時機,合適的地理位置,還有什麼值得猶豫?於是,4月5日一早,我和LG就驅車踏上尋訪濕地之路,一路沿京津塘高速而行,公路兩旁早已經是梨花萬朵,春柳吐綠,濃濃的春意,讓我將多日以來高度緊張的神經,徹底放松。考慮到時間和天氣的因素,我們決定先到天津市區,去著名的淘寶街淘點兒寶貝,下午再前往南大港管理區落腳,第二日清晨到濕地觀鳥。天津的淘寶街真是不負聖名,各種寶貝雲集在一起,只要你有時間,有精力,有耐心,抗擠,就總能從那些堆積如山的衣服堆、包兒堆、鞋堆以及其他各種各樣的寶貝堆兒裡翻出點可心的東西,很多都是純外貿貨,不光款式和做工讓人滿意,價格更是便宜的讓你咂舌,難怪惹得那麼多北京人一到周末就趨之若騖,爭相來此地為天津的經濟做貢獻。淘寶街太大,東西太多,人太擠,我的忍耐力太有限,逛了一半兒,淘了點兒自己喜歡的東西,趕緊撤退,此行的主要目的是觀鳥,不是來血拼,保存體力、捂住錢包最重要。接下來一路直奔南大港,看錯了地圖,誤讀了路書,結果一不小心繞了一大圈路,本來可以順著天津外環南的津港公路直奔大港,又快又不用交費,最後卻插到京滬高速,又從京滬高速繞到唐津高速,直到天津的小站附近,才又走上了正道。經過天津大港區時,開始饞起了這裡的海鮮,以前老爸總喜歡開車帶我來這裡吃海鮮,那時候這裡的海鮮價格極便宜,而且非常新鮮,後來越來越多的北京人專程來這裡享受海鮮大餐,價格自然就越抬越高,我們也就對此地徹底失去了興趣。不過,大港的城區建設比起若干年前,要進步了很多,干淨、整潔,整體規劃、配套設施都不錯,美中不足的是,作為河北與天津之間的交通干道,來往的大貨車太多,交通略顯混亂。有點跑題了,回到正文,出天津大港區後,一路向南,過了岐口後,就進入河北省黃驊地界,海岸線開始在路旁時隱時現,大片泛白的鹽堿地與之相連,空氣中滿是鹹腥的味道,下午6點左右,到達南大港管理區,這裡為了修路,將主干道全部挖開,汽車只能東鑽西鑽,溜邊兒找路走,繞了半天,才找到這裡唯一的一座賓館——南大港賓館,辦好入住後,出門覓食,發現整個管理區夜晚黑漆漆一片,只有少數幾條街上有星點燈光,好不容易找到一家餃子館,隨意糊弄了點餃子,填飽肚皮趕緊走人,感覺這裡有點像偏遠山區,啥也沒有,生活簡單得一塌糊塗。好在賓館條件還好,開了一天車,有些累,晚上9點多就進入夢鄉。第二天一早6點半,一路打聽著來到濕地,和門口的大爺打了聲招呼,直接開車進入。沿狹窄的土路前行,滿目盡是蒼涼,枯黃的蘆葦,圍裹著水面而生,隨風搖擺。太陽是暖暖的淡橙色,倒影搖曳在水中,有些迷離。新生的蘆草,拱土而出,鮮嫩的綠色,讓人心生愛憐。幾聲清脆的鳴啼,打破晨的寂靜,隨聲而望,幾只肥嘟嘟的野鴨正在河塘中戲水,我們下車的聲響驚動了它們,於是一並撲騰著翅膀,逃離到遠方。其實本不想打擾它們平靜的生活,只是想靜靜地體會它們的悠然,可是鳥類對於人類的步入極其敏感,所以,你永遠也沒有可能真正去接近他們,只能通過望遠鏡來偷窺它們的一舉一動。下車後,沿著保護濕地的水渠步行,不停的有野鴨從草叢中驚飛而起,這裡,其實只是濕地的邊緣地帶,極目遠眺,濕地的核心地帶遍布沼澤,周邊有水渠相隔,據說深秋的時候,整個濕地都會被金粉色的蘆花所包裹住,猶如漫天飛雪。而到了冬天的時候,這裡的蘆葦則大部分會被收割掉,而收割後的蘆葦,第二年還能生長得更粗更高。這也就是為什麼當我們在這個季節來到這裡時,會感覺到滿目蒼涼的原因。但也正是因為如此,才使我們有機會在沒有太多視線阻擋的情況下,更真實地觀察到各種野生鳥類。驅車沿著土路繼續前行,直到一條連接南北大門的土路上,景色從這裡開始有了些變化,沼澤地變成了大片的水灘,除了野鴨,我們還驚喜地發現了很多大型鳥類,因為對鳥類認知度不夠,只能從體態和身型上初步判斷有鶴類和歡類,而且還是不同的品種,但具體的名稱不詳,此外還有一些從未見過的鳥類,因為這些鳥類大都怕人,我們也不敢隨意下車,只能用望遠鏡觀察他們的一舉一動,其中有一群鶴尤為引人注目,看起來應該是一對仙鶴帶著一群小鶴,兩只大鶴不時地卿卿我我,時而煽動著翅膀嬉鬧呢,同時又不停地四下觀察,照看著身邊的幼鶴們。好想拿相機記錄下這一幕幕令人驚喜的畫面,可惜天氣有些陰,光線很差,拍鳥又不能用三腳架,帶的小小白長焦端也遠不足以夠到這些美麗的鳥類,迫不得已只能調高感光度,用快速連拍的方式遠距離記錄下這些畫面。真的很開心,能在離北京這麼近的地方,看到這些珍惜的鳥類,不光是因為我們有眼福,更重要的是,這說明北京周邊的環境在日益改良,人類對於鳥類及生態的保護意識也在不斷增強。在整個濕地游覽期間,除了最後看到4輛本地車在這裡匆匆轉了一圈後,我們再沒有見到其他任何游人,整個濕地,安靜得猶如一片世外桃源,只有鳥鳴聲不時略過耳邊,希望它能永遠保持這份寧靜與和諧。離開保護區,回到南排河大橋,在橋邊的一家小店美美享用了幾個正宗河間驢肉火燒,火燒又酥又薄、驢肉鮮嫩多汁,再澆上濃濃的蒜汁,真是一絕,比北京的驢肉火燒不知好吃了多少倍。天上開始飄雨,和著海風撲面而來,趕緊上車,聽說離這裡不遠的南排河鎮趙家堡有一古貝殼堤,與美國聖路易斯安那州古貝殼堤和南美蘇裡南古貝殼堤並稱為世界三大古貝殼堤,並被列為省級自然保護區,禁不住忽悠,開車前往,雖然距離不遠,但著實有點受騙的感覺,其實所謂古貝殼堤,無非就是幾道經大量貝殼及其碎屑經過長期風化而形成的沿海天然堤壩,無甚看頭。雨越下越大,風越刮越緊,如此惡劣天氣,已無心賞景,准備打道回府,南大港濕地之行也就此順利結束,來年的秋天,等到蘆花飄滿天之時,我會再去感受這裡秋的韻味。行車路線(3到4個小時):北京——京津塘高速——天津機場路出口出高速——直行到第一個路口右轉——直行從津漢橋入天津外環線——沿天津外環線一路向南——到外環線津港橋前出——津港橋下左轉走津港路——一路直行——見“大港路”路牌(學府園路口)左轉——見歧口路牌右轉直行——大港油田——歧口——南排河大堤——見路牌提示往“滄州”方向(沿河堤路)行駛——見“南大港”路標右轉——南大港管理區——沿主路北行——消防隊路口——東行到頭即是 游覽:若以看鳥為主,則建議初春或深秋前往,此時正值候鳥遷徙季節,可觀察到很多珍惜鳥類,一定要帶高倍數望遠鏡,鳥類怕人,因此只能遠觀。如想用相機拍攝,建議帶500以上長焦,或附加增距鏡,否則無法近距離捕捉。目前景區沒有提供對外游覽服務,沒有任何門票費用,但實行封閉式管理,其中有南、北兩道主大門均有鐵門相隔,平日上鎖,但門口有管理人員,可與對方協調後進入參觀。此外,西側也有一個入口處,不設封閉大門,但側面有個小房子,裡面有管理人員,如要從這裡進入,也務必要征得管理員同意,方可入內。此外,南大港濕地保護區內嚴禁煙火、禁獵、禁漁。在南排河大堤不遠處有一古貝殼堤,感興趣者可順路前往游覽,無門票費用。提示:看鳥一般建議在清晨或傍晚,因此如果條件允許,可考慮在南大港管理區住一晚,該地區僅有一家賓館提供住宿,即南大港賓館,掛牌3星,標准間120元/間,條件尚可。當地水質不太好,水偏鹹,建議自帶礦泉水。
貼幾張觀鳥的照片,由於是用ISO拍的,同時又是局部放大,因此噪點非常大,旨在分享南大港所觀察到的鳥類,絕非攝影作品,請見諒。

(濕地觀鳥)

(歡)

(鶴)

(不知名的鳥類)

(不知名鳥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