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拜-夢想,現實和回憶的點滴

作者: notime

導讀去迪拜,是因為之前看到很多篇報道,以及閱讀了不少關於迪拜作為一個沙漠中富裕的石油城市,沒有按照大家固有的思維作出的一些奇特的城市規劃和發展,以及驚人的成長速度。一次次的吸引我到那個城市去看一下。在本地人口只占10%的一個城市中,你從來不會被別人認為是一個外地人。所以,歸屬感和當地的多元化,是我第一個印像。 七星級酒店的興建,花費了巨大的 ...

去迪拜,是因為之前看到很多篇報道,以及閱讀了不少關於迪拜作為一個沙漠中富裕的石油城市,沒有按照大家固有的思維作出的一些奇特的城市規劃和發展,以及驚人的成長速度。一次次的吸引我到那個城市去看一下。在本地人口只占10%的一個城市中,你從來不會被別人認為是一個外地人。所以,歸屬感和當地的多元化,是我第一個印像。 七星級酒店的興建,花費了巨大的人力物力,當然,作為一個奇跡性的建築,吸引了全世界的眼光。漸漸的,還有阿聯酋航空的強勢的市場攻勢,迪拜也成為連接起一百多個地區的飛機中轉城市,從而成為一個新興的充滿活力的旅游城市。富有時代感,是我第二個印像。 各種高檔酒店,數不勝數,而且全市還在大量的興建。但就是如此眾多的數量,還是滿足不了住客的需求。全年全市酒店的滿房率都在90%以上。這也不難計算,每天,都有多少數目的人湧入此城市。其實,迪拜說旅游,並沒有多少吸引我的地方。48小時足夠了。到處的建築工地和炎熱的氣候,這個地方,並不是一個特別好的旅游之選。所以,除了旅游,來這裡的,就只有做生意的人了。人才濟濟,我的第三個印像。 第一天就去了龍城,這個商城完全百分之百的中國商品,也是完全由中國人興建的一個商城。我倒是挺想看看,這裡賣的東西有什麼特別之處。結果轉來轉去,這裡的東西,也就是中國最最普通的商品,沒有特色。大概價格低算是唯一的特色。當然,我說價格低也是相對於迪拜當地林立的百貨店中所賣的價格。然後跟迪拜的朋友談了一下。他也的確印證了我的想法,在迪拜,不管做什麼,誰都有機會。非常低的稅,和各種鼓勵政策,形成了特別好的一個投資環境。而且相對新興的市場,競爭也是相對其他成熟市場來的要小的多。並且,迪拜作為溝通亞洲,非洲,歐洲的重要窗口型城市。作為一個完全開放的小型的濃縮世界市場,很多人就是憑借一個小小的公司,而傳遞著相距遙遠的國家之間的業務。而且來自不同國度的商人,自身就組成了一個特別好的全球網絡,加之各種不同類型的專業國際展會和首腦會晤,更是增加這個地區對於全球的吸引力。不知道怎麼概括這第四個對我的印像,蓬勃的商業環境,可能可以表達一部分吧。 其實,迪拜整個城市,我對其的了解,靠整周在城市的閑逛,靠當地朋友的介紹,更深入的還是通過當地的電視,報紙。讓我看到,或者說感覺了一個真實完整的活力之城。我想,真正了解這個城市歷史的人,對這個城市,會有一種由衷的敬意。從一無所有的沙漠,到現在的繁華。盡管充滿人為修築和改造的痕跡。但是誰有能否定這個城市在全世界越來越重要的影響力呢?盡管我也見到很多的工地,被整日的風沙和炎炎的烈日所煩擾,盡管,一開始,我也只是淺顯的認為,他只是一個人工建造的虛華的城市而已。 迪拜的大型購物商場,相對中國更低價格的商品,最最齊全的世界品牌的一一羅列,極富特色和極其方便的購物環境,都足以讓人在短時間內瘋狂起來。太精致和炫目的金飾,種類實在繁多,以及免稅的價格。單靠這點,又可以成為到迪拜來的唯一目的。超大型和趣味十足的室內滑雪場,大型的樂趣無窮的水上樂園,還有大片大片的美妙陽光沙灘。我倒是想像不出,有什麼理由,不讓人留戀。這個時候,七星級酒店都可以忽略了。 當然,還有馬上建成的Burj Arab世界最高樓,世界島,兩個棕櫚島,以及大片可以投資的商業及住宅地產。不管給當地的經濟,還是對旅游者,投資者,都是一劑極強吸引力。我本身,並沒有想寫多少關於迪拜的好與壞。但是落筆,真的不知道為何一下子寫下了這麼多的好。神奇的城市,讓人瘋狂的城市,就這麼概括吧。找機會去一下,不管你的目的是什麼。我想,每個人都會給迪拜以自己的形容詞。 順便提一句很有意思的迪拜宣傳語:Nothing to do? Do Buy!(Dubai諧音) -------------------後記本來,這是給一個朋友寫的郵件,寫著寫著變成了游記,索性貼到這裡,讓更多了解迪拜,知道有個七星級酒店的迪拜,還有這麼多的故事。過去的十年,迪拜給了一個奇跡,今後的十年,如果願意,每個人都可以成為在那裡創造奇跡的人!


精選遊記: 迪拜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