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的8月, 是我07年的第二次長途旅行. 同行的是我杭州的好朋友侯老師. 我們本來的目的地是四川和西藏. 四川我們是跟團的.
3號的大清早, 我們在浙工大的門口集合, 搭乘旅行社的大巴去蕭山機場. 大約2個小時的飛機, 我們降落在成都雙流機場. 在機場附近匆匆吃了中飯後, 我們驅車趕往樂山大佛, 路上大概是2個多小時的車程. 樂山大佛坐落在樂山市的三江交彙之處, 因為河水是由三條不同的江水彙合而成, 所以交彙處河水呈現3種不同的顏色, 謂為壯觀. 大佛坐山面水, 高約?米. 我們沿著修建好的台階拾級而上, 走了大概半個小時就到了山頂. 一看, 黑壓壓的一片, 大約有3,4百人在等進入參觀大佛的棧道. 我們只有耐心等待. 排了2個小時後, 我們終於開始進入棧道. 棧道是延著岩壁開鑿而成的, 只能容兩人同時通過. 那天天氣非常炎熱, 加上游人眾多, 所以好辛苦才把棧道全部走完. 大佛是非常壯觀的, 我們到了他的腳下後, 發現要把頭仰到很高才能看清他的全貌. 大佛的前面就是濤濤江水. 聽說過幾年河水就將把大佛的底部淹沒了, 所以現在能看到樂山大佛還是很有意義的. 在那邊做了匆匆的逗留後, 我們便延著右邊的棧道往上爬了.
在大門口集合後, 驅車趕往峨眉市, 在賓館入住. 晚上去買了些食物和飲料, 順便逛了一下峨眉市. 大清早, 我們一車人就浩浩蕩蕩地前往佛教聖地峨眉山. 峨眉山的旅游業顯然已經非常成熟, 景區內游客必須乘坐指定的觀光巴士前往. 聽導游說, 這裡的師傅車技相當了得, 因為峨眉山上彎道非常多, 而且通常都是90度的直角. 我們的司機師傅特別好玩, 在路上玩起了賽車, 超過了好幾輛旅游車, 惹得我們直呼過癮. 到達景區大門後, 我們選擇了走山路上山, 跟其他坐索道上山的人約好了時間. 大約1個半小時後, 我們達到了約定的地點, 一路上草木郁郁蔥蔥, 間有農家, 一派田園氣息, 令人心曠神怡. 我們的第一個景點是???,
第二個景點是猴山. 今天在車上導游和我們說了很多關於峨眉山猴子的故事, 我的朋友候老師也因此被其他團友當做了玩笑的對像. 猴山上游人多與猴子, 但那些猴沒有導游所說的那麼頑皮, 他們也不害怕游人, 當有游人把食物給他們的時候, 他們就快速拿了食物, 跑到一個地方, 坐下來好好享用了. 在猴山上呆了大概1個小時後, 我們便下山了. 下山的路上好好欣賞了峨眉山的絕美景致. 到山腳等旅游車的時候, 看了一張峨眉山地圖, 驚呼, 啊, 原來我們只在山腳的地方走了一圈, 不禁感嘆峨眉山之高, 之大. 我心想下次有機會的話一定要去金頂.
當天我們下山後就直奔成都, 入住酒店. 條件不錯, 可以好好休息一晚了, 樂山和峨眉這兩天都是很耗費體力的. 晚上我們去逛了下成都, 並在市區吃了成都小吃. 回到酒店, 好好睡了一覺, 第二天, 起程前往九寨溝, 導游說我們要在車上呆一整天, 所以前一天晚上在成都的超市裡買了很多牛肉干之類的東西, 真好吃. 從成都到九寨是大約10個小時的車程, 一路上的景致也是相當的贊. 導游帶了一個韓劇, 我們就在車上看, 後來看的人越來越多, 還因女主角的命運展開了討論, 真是有趣. 入夜了, 我們終於到達了目的地, 九寨溝, 此時人已經比較疲倦了, 吃過晚飯後, 就去房間裡休息了.
第二天早上醒來, 感覺空氣特別清新, 在餐廳吃過早飯後, 在導游的帶領下, 我們就往神奇的九寨進軍了. 九寨真不愧是旅游聖地, 游人特別多, 導游去買門票, 我們就在大門口拍照留念. 九寨和峨眉山一樣, 也有景區交通. 人手拿到一張門票後, 我們就登上景區巴士出發了. 九寨的得名來自溝內的九個村寨, 整個景區的分部呈丫字型. 具體的介紹就不多寫了, 因為關於九寨的美真是無法形容. 只記得我們剛進去的時候, 嘴巴就一直發出"哇,哇"的驚喜叫聲.
傍晚時分, 我們就從溝內出來了, 集合後, 去酒店休息. 晚上我的小腿無比腫痛, 侯老師就建議去泡個腳. 打了服務電話, 說有上門服務. 就預約了, 看電視等著人上門. 心裡覺得怪不好意思的, 太奢糜了! 過了一會, 一個小伙子上來了, 長的白白靜靜的. 侯老師就同他閑聊, 得知他就是九寨的人, 而且還是這裡酒店老板的兒子. 呀, 我今天這個腳洗的好爽啊, 40塊錢花的值. 在酒店睡了一夜後, 第二天我們驅車前往黃龍. 顛簸了大約4個小時後,到達了黃龍, 在路上領略了高原草甸的絕美風光, 也品嘗了美味的耗牛肉. 在黃龍因為下山的時候跑的太急, 產生了高原反應, 頭痛欲裂.
晚上驅車入住???. 大清早就又出發了, 前往都江堰.
當晚回到成都, 其他團友回杭州, 我們兩個打算繼續前行. 商量了一下後, 還是准備去麗江. 侯老師沒有去過麗江, 我正好也想再去一次. 立即通過攜程定了成都到麗江的機票, 當晚到達麗江. 在飛機上欣賞到了麗江古城的絢麗夜景. 在成都的時候已經與DAVID(一個墨西哥朋友)聯系好了, 他在麗江做短期的英語教師. 他幫我們訂了房間, 也是在科貢坊內. 放好行囊後, 我們倆就和他去了他朋友駐唱的酒吧, 在水一方. JEFF是個五十左右的美國老頭, 吹薩克斯, NAN是韓國人, 三十幾歲, 吉他彈唱, 兩人在在水一方的酒吧裡表演節目. 第二天, 我就帶著侯老師在古城逛了起來, 儼然像導游, 不過沒多久, 他就比我還熟悉古城的路線了(因為他看地圖). 這一天, 還去烏鴉(朋友的朋友)的店裡去問到梅裡的旅游路線和時間, 結果發現他的報價比較高, 所以後來就選擇了另外一家. 到麗江的第三天, 侯老師就上踏上了去梅裡的征程, 留下我一個人在古城. 心裡覺得有些孤單, 天總是下雨, 在客棧睡睡懶覺. DAVID經常來找我玩, 其實也沒有什麼特別好玩的地方, 一般是呆在飯館裡發呆, 看著天, 閑聊. 晚上要麼去櫻花屋, 要麼去在水一方. JEFF暗戀一個中國女孩, 那個女孩又不說英文, 所以我就不幸成了他傾訴的對像了. 看著一個老男人, 為了一個小姑娘傷神, 真是又好笑又好氣.
實在是無聊地很, 所以我打算去虎跳. DAVID很想去, 但是他太胖了, 走不了那麼多路. 在青年旅社門口的通告欄裡找到了要去虎跳的二男一女. 大清早起來和他們到麗江新客棧彙合. 我們一行四人就往虎跳峽出發了. 介紹一下我的同行團友吧, 一個是從加拿大回來的, 我們管他叫大叔, 大約三十三四的樣子; 另一個男孩子是天津人, 清華大學的學生, 我們管他叫小孩; 那個女孩子也是清華畢業的, 她穿著一雙白球鞋, 我們管她叫小白鞋. 我們這次准備走高路, 從橋頭出發, 一直走到天黑, 到達了中徒客棧. 我們四個人又累又餓, 叫店主殺了一只土雞, 炒了幾個小菜, 就大吃了起來. 大叔那天精神狀態非常不好, 似乎胃疼, 吃不下雞, 看著我們狼吞虎咽的樣子, 直呼, "和你們三AA吃雞, 我虧大了". 早上店家用剩下的雞肉雞湯下面, 我們四個吃地飽飽的, 繼續前行. 走到下午2點的樣子, 終於走到了TINAS, 那是一家下中虎跳必經的客棧. 我們在那邊稍事休息後准備像峽底進軍. 小孩在半路崴了腳, 就只能在客棧休息了. 可憐的小孩!下峽底的路是一條叫做"張老師家的"小路, 聽說是當地的一個張老師和他的家人自費修出來的, 所以每人要交10元的過路費. 那條路真是難走, 相當於在一個與江面近乎垂直的崖壁上開鑿出來的小路上行進. 大約爬了2個小時, 終於到了崖底. 看到了驚濤拍岸的壯麗景觀. 回去我們爬了另一條路, 還爬了天梯, 那是幾副垂直架在懸崖上的鐵制梯子, 我想是因為實在是無法開鑿出路來了, 所以當地村民就架了這幾副梯子, 但無形中還是這條路線增加了驚險和刺激. 爬天梯的時候, 只要堅持往上爬, 不要回頭看, 就不會覺得害怕了.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