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在萬頃花海中你生在窮鄉僻壤的大山深處,雖是荊釵布裙,但因為天生麗質,卻使天下人為之傾倒。我,幾千裡外的東北漢子,為了你,竟飛越千山萬水來一睹芳顏。這一天,是2008年的3月30日。
大巴車在皖南贛東的群山中穿行,一片片黃花擁著白色馬頭牆的小村莊不時映入眼簾,便知道離你越來越近了。當在江灣下了大巴,便有等在那裡的出租車接著我向更深的山裡鑽去,方知道,真正的美往往都是要費上力氣去尋找的,就像苧蘿山中的西施、昆侖山中的美玉、深海中的珍珠……
與我同乘一車的是一對年已七旬的河南老夫婦,男的姓沈,女的姓王。為了美,我們走到一起來了。
順著一條不知名的河流,在曲曲彎彎的山路向上急馳,新修的柏油公路卻平穩異常。於是我就懷疑網上說的什麼“沙石路、農用車”,全都是過時的資訊了。
當拐過最後一道山口,眼前豁然出現一道寬大而幽長的山谷。而這山谷卻是流金淌玉般地開滿了油菜花,那壯觀的景像真的讓人震撼,讓人心亂神迷,或者誇張一點說讓人感到窒息。
小車停在了一個叫西岸的村莊前,那裡有一個新修好的停車場,還有一條新修的山路向更高的山上伸去。原來,在我們的前方有一道高高的山梁,山梁上才是因油菜花而天下聞名的江嶺村,海拔一千多米。
上山的路口被木杆欄著,有幾輛小面的停在那裡,喊價是每客10元拉到山上的江嶺。不過從山上下來的人說,游人太多,江嶺早已住滿了人。於是我和老沈夫婦只得在山下尋找棲身的地方。
好容易在岩前村找了一家住了下來。主人是一個善良的陳姓小伙子,他把新蓋的小夫妻新房讓出來給沈老先生夫婦住,而把雖然很舊,但卻是他們結婚時的婚房讓給了我。望著門上的大紅喜字尚帶著吉慶的氣息,我的心也是暖暖的。
放下背包,我就和沈老夫婦迫不及待地走進花海。此時陰著天,還時不時滴幾滴小雨,但卻一點也沒有影響我們的游興。
說不上是地好還是品種好,這裡的油菜長得又高又大,走進花叢裡可以沒腰,而且陣陣清香沁人肺腑——被鮮花包圍的感覺真好!望著山坡上那層層梯田也都是清一色的鮮黃,就好像錦緞般的地毯鋪著的樓梯,一階一階地向山上延伸,也許那就是神仙要走的路吧。偶爾看到幾個少男少女在花中嘻戲流連,笑臉和鮮花相映生輝,便覺出,春天是多麼的美好。於是,我們三位老人也都像返老還童了一般。
一塵不染的黃背景下襯托著白牆黑瓦的房子,還有悠閑的水牛,相機的鏡頭真的迷茫了,不知道應該指向哪裡……
這一天我們一直逛到很晚才回到住處,而此時,小陳夫妻已經燒好了六七樣菜等著我們。坐在餐桌上,喝著農家釀的米酒,吃著豬蹄燉鮮筍,嘮著家常,真真地感受到了山民的純樸。小陳說,江嶺的風景每年只有一個月的好時期,而且道路四通八達,無法開辦成一個收費的旅游區,所以各種設施都沒有。只是今年,當地政府看游人實在太多,才新修了公路,新修了停車場,前兩天剛剛完工,你們來的正好。作為我們農家旅店,也就這幾天接幾個客人,過了這幾天花謝了就沒人來了。於是,我又不免因鮮花總是要凋謝而傷感。
第二天,我和老沈夫妻帶上相機,坐上小面的,順盤旋的山路而上直奔江嶺。當汽車爬上山腰,從車窗向下望去,滿山間黃色一收眼底,就想停車下去拍照。開面的的姑娘笑了起來:“一路都是這樣,到山上更美,就怕你們拍不過來!等到了江嶺,一步步下來時再拍會更好。”就這樣,我們盤旋著躍上了江嶺村。
原來,江嶺是一個座落在高山上的像廬山牯嶺一樣的小山村。村中古樹參天,四周油菜花遍地,梯田高低錯落,田埂曲折回旋,新修的柏油路伸向江嶺客棧,伸向和諧山莊,真羨慕住在這裡的山民。
再看那油菜花,開得熱火朝天,驚天動地,是一幅立體的畫,無聲的詩,把青春揮灑得淋漓盡致。此時,天空蒙著淡淡的雲,不怕逆光,正是向各各方向拍照的好時機。游客們手持各種相機,還有那專業的三角架一個個都支了起來,恨不得把所有美景都收入鏡頭。
待到一步步走到山口的觀景台,一群人站在那裡向山下呆望,似乎忘記了身在何處。那滿溝滿山坡的花的梯田,連成了花的海洋,而東岸、西岸、岩前、岩後等六七個小村莊,就像是從花海中生出來的小島一般。
好容易擠進人群裡把這一景觀拍了下來,我們三人便順著一條下山的小路一步步挪了下去,大有一步一換景的感覺。
一路碰到的都是歡樂的人,人人又都把這歡樂傳染給了別人,就這樣伴著一路歡樂下到了山底。與老沈夫妻分手的時候到了,我往東回屯溪,他往西去南昌。分手前,我和老沈合了個影,背景當然是花。是花,讓不相識的人相識。也許這一別再不能相見,可那又有什麼呢,天涯芳草,是我們共同的愛好那就足矣。
記得離家時妻子問我:“為了看花,跑到幾千裡以外,值嗎?”
我說:“你不懂花的心。人生一世,草木一秋,能開幾次花?”
“五月裡,咱家旁邊動植物公園裡的花不也都開了嗎?”
“可那是咱家旁邊的花呀?”
“啊,你原來也信奉‘家花沒有野花香呀’!”

(岩前村遠望)

(悠閑)
(古樹菜花江嶺村)

(江嶺梯田美如畫)

(我的手不知指向何方更好)

(面對如此壯觀景像,誰不發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