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東山枇杷采摘一日游

作者: 原創小田

導讀雖是周末但是我依然起了個大早,因為蘇州原創旅行社第二次枇杷采摘游即將開始。自從去年參加了該社的第一次枇杷采摘游活動後,我一直期盼著下一次活動,所以昨晚興奮到很晚才睡著。雖有些困倦,但是我依然興致勃勃。今天天公作美,是個大晴天,陽光普照,一點都不冷。早上8:15分左右,我到達了集合地點,遠遠就看到了我們團隊的旅游車。一些家長和孩子已經到 ...

雖是周末但是我依然起了個大早,因為蘇州原創旅行社第二次枇杷采摘游即將開始。自從去年參加了該社的第一次枇杷采摘游活動後,我一直期盼著下一次活動,所以昨晚興奮到很晚才睡著。雖有些困倦,但是我依然興致勃勃。今天天公作美,是個大晴天,陽光普照,一點都不冷。早上8:15分左右,我到達了集合地點,遠遠就看到了我們團隊的旅游車。一些家長和孩子已經到了,多了很多陌生的面孔,孩子們似乎已經熟識了,在空地上互相玩耍,而家長們則在一旁聊得熱火朝天,交流彼此出游的經歷。東西山是江南地區典型的花果之鄉,枇杷栽培始於唐代,白沙枇杷是東山特有的稀缺品種,由野生枇杷衍生而來,果實成熟時蒂部呈金黃色,果肉馨香純美。東山鎮目前白沙枇杷的栽培面積達到4000多畝,總產量1.5萬擔,占農民農業收入的三分之一。所以我們這次采摘的目的地就是蘇州東山了

8:30分,汽車緩緩地離開了蘇州市區,正式開始了我們一天的行程。我一覺醒來,發現孩子們你一撥、我一群的聊著天,交流彼此的零食,我不禁想起自己小時候也是這樣的無憂無慮、快快樂樂,有些傷感。車子進入東山鎮後,道路兩旁大片的枇杷園映入眼簾,所有人都興奮了起來。上午10:00,我們到達了第一個采摘地點——東山鎮外婆橋枇杷采摘園。下了車,大大地伸了個懶腰,深深地吸了口氣,嗯!還是鄉村的空氣比較清新!能來到鄉村享受新鮮的環境、體驗采摘的樂趣真好!

進入枇杷樹叢中,只見樹丫間掛滿了大大小小金黃色的枇杷果。久居鬧市,終日蜷伏在水泥建築中,驀然見到這豐收景像,個個都發出了驚喜的叫聲:“看,這個果好大喲!”“唉呀,這棵樹好多果喲!”連忙拽下果子,三兩下剝皮送進嘴裡。“哎喲,好甜啊!”“太好吃了,比市場的新鮮多了”頓時,枇杷樹下充滿了歡聲笑語,使原來靜謐的山莊充滿了生氣。我們這邊熱火朝天地摘枇杷,吸引了許多村民跑來觀看,他們看到我們采摘的成果,都湧向我們,詢問情況。據村民們自己反映,他們這一帶幾乎每家每戶都有自己的枇杷園,有的還另外種些楊梅、桃子、梨、棗等其他水果。他們表示十分希望旅行社多舉辦這樣的活動,並希望我們能夠為他們多做些宣傳。我們的收獲也不小!枇杷吃飽了,我們轉向下一戰——東山鎮神秘山塢枇杷園。這是東山鎮最有名的一個枇杷園,枇杷在5月的時候結的果子最大,味道最好,這個采摘園的枇杷樹已經有3年了。這家園主楊先生在每行枇杷樹上放都搭起了鐵絲,冬天的時候就搭起大棚,且枇杷園的四周都築了圍牆,以做擋風之用,真是用心良苦!很多熟了的枇杷都掉到了地上,我們就撿起來嘗嘗。別看這枇杷個不大,但是味道真的不錯。 枇杷摘完了,我們一天的采摘活動就告一段落了。吃過飯後我們就去附近的天堂島景區玩了一下,大導演張藝謀的電影《搖啊搖,搖到外婆婆橋》就是在這裡拍攝的,現在島上還留存著當時拍攝時的劇照和房屋。下午我們登上了一艘古色古香的太湖畫舫號游船,在畫舫上品太湖另有一翻風味。游船啟動後,我信步走到船尾,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太湖水面的遼闊。太湖古稱36000頃,是為我國五大淡水湖之一。畫舫在徐徐地向前,這時太湖的總體的美景盡收眼底。游船走過的地方,被撥開一條條水痕,船尾蕩起一條長長的白練,蜿蜒飄逸,游船帶起的呼呼涼風把我的頭發撩起,像是在乘風行走。我走到護欄邊,彎下腰去,掬一捧太湖水,將它輕輕的拍打在臉上,頓時一股涼爽的感覺從頭到腳,驅走了疲勞,趕走了烈日。游船不時的駛過太湖中的小島,真可謂是山水兼備,相映成輝。陽光照射下來,照在一浪疊一浪的太湖水上,不時的有刺眼的光經過水面的折射照進我的眼睛。向遠處望去,波光粼粼的太湖,夾著一個個小島,連著晴空萬裡的天空,天水相連,碧波萬裡,煞是壯觀!這時,一艘快艇從我們的畫舫邊駛過,快的像離弦的箭,水花濺到了我的身上,帶來了許多涼爽。小艇在太湖中兜著圈子,不時地傳來艇上游客的尖叫聲。下午4點鐘的時候我們一天的活動結束了,我們在旅游車前合了張影。看著大家愉悅的表情我的心裡頓時有種莫名的感動。人生忙忙碌碌,難得輕松。這次采摘出游只是我們這輩子中的一幅輕松畫面,等有朝一日翻出來看看想想,准是別有一番快樂滋味在心頭。



(枇杷1)



(枇杷2)



(枇杷3)



(枇杷4)



(枇杷5)


精選遊記: 蘇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