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婺源

作者: tridycamus

導讀婺源,被稱為中國最美的鄉村之一,在這個清明時節,我們到了這裡,看到了美麗的油菜花,白牆黑頂的徽派建築,感受到了質樸的民風。 婺源屬於江西上饒,是一個縣城,但是縣城並不美,美的是下面的小村鎮。 我們最先到達的地方是理坑,這裡把兩山之間的小河溝叫做坑,理坑是出文化人的地方,因此取道理的理為名。這是一個偏僻的小村子,從縣城過來都要坐一個多 ...

婺源,被稱為中國最美的鄉村之一,在這個清明時節,我們到了這裡,看到了美麗的油菜花,白牆黑頂的徽派建築,感受到了質樸的民風。

婺源屬於江西上饒,是一個縣城,但是縣城並不美,美的是下面的小村鎮。

我們最先到達的地方是理坑,這裡把兩山之間的小河溝叫做坑,理坑是出文化人的地方,因此取道理的理為名。這是一個偏僻的小村子,從縣城過來都要坐一個多小時車,經過一長段進山的石子路才能到達。路上很顛簸,但是看到山上偶爾露出的杜鵑花,山茶花,真是什麼疲憊都沒有了。

理坑因為偏僻,所以人少,一進村口就能感受到濃濃的鄉土氣息,一條小河從村子邊上流過,河上有兩座小石橋,河裡有人洗菜,有人淘米,橋上晾著一排排芥菜。遠處是煙霧繚繞的青山,人走進去仿佛進入了一副山水畫。

白天的村莊寧靜卻不安靜,有小孩的啼哭聲,有婦女們的說笑聲,還有身邊老鄉們的閑聊聲。近年來,由於游客的增多,小村莊裡還多了兩道風景,其一便是河邊新開的酒吧,再一道風景就是隨處可見的畫畫的學生了。理坑很多人都姓余,我們住的地方和找的導游都是余姓,旅館余老板性情豪爽,對自己的孩子也是百般寵愛,而導游余老師卻是儒雅風度,年齡雖長卻神采奕奕,將起自己生活的村莊無限的自豪。經過余老師的講解,我們才發現理坑原來有很多故事,古老的木頭房子竟有幾百年歷史,小小的村子出了好多達官貴人,上至宰相,下至茶商,無不風光無限。村子中的青石板路不知有多少年歷史,默默的載著一代又一代,踏上青石板,仿佛回到過去。

村裡人大都是靠種地為生,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是他們的生活方式,晚上天一黑,村裡就陷入了一片安靜。沒有路燈,陰天沒有月光,伸手不見五指。我們打著手電,來到鄉村酒吧,打上一竹桶桂花米酒,細細品嘗著甜甜的酒香。。。

第二天,五點多天就亮了,睡在木板房的閣樓上,我有些不踏實,從窗戶向外看去,一片田園景像。早上的婺源到處都是霧氣騰騰,從後山向下看去,整個村莊籠罩在煙霧中,亦真亦幻,再加上早晨做飯的炊煙,好一派詩情畫意。

理坑因為偏僻,往返縣城的班車很少,為了減少等車的時間,我們選擇了乘坐農用車――時代輕卡。一輛很小的車,拉了17個人,我們就在其中,前面早已被上一站上車的人占據,我們只得坐在後鬥裡,一路搓板路一直顛到浙源嶺腳,從這裡開始我們的徒步只旅。

一直以為所謂徒步就是走在田埂中,頂多泥濘,不會太累,誰知到了山腳才知道原來是翻山。山上景色一般,上山的路也比較好走,都是石板路,但是總有蒙蒙細雨在頭頂飄蕩,就為這山增加了許多靈氣,遠望過去雲霧飄蕩,幾十分鐘後自己便身在雲霧中,卻看不見,摸不到,想來這蒙蒙細雨組合起來便是那雲霧。

路上不時看到從山那邊來的人,大家互相通報著還有多遠才能到目的地,並不斷互相加油,我們一起坐在車鬥裡的幾個人組成了一隊,大家一起鼓勵,一路說笑,四個小時後,我們再次看到了油菜花,山被我們翻過去了。這裡的油菜花都長在半山腰,很壯觀,當然比起後來到達的江嶺,還是差很多,不過也足以讓我們駐足停留。我不斷的鑽進花叢裡,讓老公舉著相機跟著我照相。心裡那叫一個美啊!

翻過山就到了官坑,官坑是很安靜的一個小村子,人很少,一條小河從村裡流過,河邊住著幾十戶人家,同樣的遠山近水構成的水墨畫,我們身在其中。

本來不想走了,想在這裡停留,不過還是因為交通問題,決定跟隨同行的六個人一起包車去下一個地方―――慶源。

事實證明來慶源是一個失敗之舉,這是一個漂亮的村莊,因為漂亮所以人多,一千多人的村子游客就一千多人,舉起相機怎麼也無法躲掉四處都是的車,堵車就有將近一公裡。我們沒有訂房間,只得睡通鋪,並且是在廳裡的通鋪,也就是說四周屋裡的客人一打開門就能看到躺在床上的我們。我曾很難過,不是因為條件差,而是因為剛剛從那個安靜無人的小村莊趕到這個人聲鼎沸的地方,讓我煩躁不安。

慶源無可否認的美,但我們無緣欣賞,頭一天安排好住宿天就黑了,第二天為了趕車,天剛亮便離開了這裡。這裡因為美所以來了很多人,因為來了很多人所以失去了美,不知是福是禍。

婺源很多地方都如此,有些遺憾。

雖然走得很早,前往縣城的班車上還是坐滿了人,我們是最後上車的八個人,擠在門口動彈不得。

路上的景色非常美,從山上的盤山公路看下面一個個的小村莊,籠罩在霧氣中若隱若現,仿佛仙境一般。走著走著,窗外出現了大片的油菜花,從山上一直蔓延的山下,我們決定下車走下山。下車後大家激動萬分,紛紛拿出相機,可還沒照幾張,便發現山上的油菜花已經看不見了,霧越來越重,並以很快的速度向我們襲來。我們只得往山下走,走一路照一路,油菜花也漸漸少了。就在大家以為已經下山的時候,發現前面站了很多人,一個個都是三角架加大鏡頭,我們也擠到前面,馬上被眼前的景像震撼了。原來剛才看到的大片油菜花只是前奏,這裡才是真正的江嶺。以前我知道這裡的油菜花美,沒想到這麼美,用壯觀來形容都嫌不夠。不知道有多少畝,只是向山下望去,目及之處全是金燦燦的黃。婺源的油菜花黃得很耀眼,即使是陰天看久了也覺得刺眼。

我們一邊感慨於相機的不夠檔次,一邊趕緊下山,趕在大霧到來之前好照相。沒想到大霧就此打住,山下再也沒有濃霧過來了,只是輕煙般的飄蕩一些水氣。人依然很多,可擋不住這麼大面積的金黃色,我們走小路下山,一路歡聲笑語,一路擺著各種姿勢在油菜花中跳躍。

山下是江嶺村,這裡以油菜花著稱,村落反倒成了陪襯,我們也無心進去,再次回望一下漫山遍野的油菜花,便叫了一輛車前往了曉起村。

曉起有一個好聽的名字,分為上曉起和下曉起,下曉起商業氣息很濃,全是買東西的,上曉起就很好,像他的名字一樣動人。曉起有個江氏祠堂,是江澤民他們家族的,不過這個祠堂也並沒有因為他而修得多麼好,比起汪口的余氏宗祠差得很遠,因為我們要去汪口,也就沒有細看,只是在小溪邊,涼亭裡,田埂間享受田園風光。

從慶源出來,我們大隊人馬就越來越少,出了曉起我們就要單獨行動了。我們留了其他人的電話,便在汪口下了車。汪口是同事介紹的,她說一定要去,於是我們來了,可是門票卻比同事前兩個星期來的時候漲了很多。

由於頭一天爬山,今天又走了很多路,我們都很疲憊,再加上擔心晚上的住宿,汪口也就沒有心思細逛了,只在余氏宗祠仔細看了看,聽了好幾個團的講解,這裡全部是木雕,及其精細,最金貴的一塊木雕是一根房梁,和其他房梁一樣粗,居然雕出了七層,據說燕子都可以在裡面坐窩,古人的智慧真是出乎我們想像啊。

汪口門票漲了價卻也增加了新的項目,可以憑票坐竹筏,大多數人都不知道。我們都沒做過竹筏,很興奮,艄公也很有趣,過激流的時候大聲提醒我們把腳抬起來,還說可以大喊,就是不能把腳放下來。同船的是兩個女孩,我們三個果然尖叫著過了激流。竹筏可以一直走到村口,我們也不用走回來了,正好出門。在竹筏上,我看到有人把相機伸到水面照相,我上岸後也試了一把,照出的倒影果然很漂亮,只可惜技術欠佳,模糊了。

走出村口已經下午四點多了,我們在路邊等車,看到很多私家車,我很想攔,在這種環境裡,似乎人都失去了戒備心理,我只是覺得如果我攔車一定會有人捎我一程的,可惜老公不讓,最後還是坐的班車。

倒了兩次車,我們來到了清華鎮,這裡有景點,但是更多的還是一個中轉站,去理坑、大彰山等偏遠的地方在這裡換車比較方便。我聯系了網上及負盛名的吳老師,住在了他家驢友驛站後的老屋裡。這幾天住宿非常緊張,我們能找到這樣一個地方已經算很幸運了,路上認識的那幾個人就因為找不到住的地方去了別的村子。

天快黑了,我們一路覓食,不覺走到了彩虹橋,這裡要收費,我們就沒有進去。其實對這裡的看法各不相同,同事說是騙錢的,路上遇到的人說很美一定要去,我們看了看圖片,覺得也一般了,而且20的門票確實很貴,便放棄了。

吃完飯回到驛站,老公在公用的電腦上倒電影,我便獨自搬個小竹椅坐在門口,夜風有些涼,想著明天就要離開,心中還是不免感傷,這樣一份安詳寧靜是花多少錢都換不來的啊。

清華的早晨空氣清新,沒有了趕路的緊張,我們也睡得很踏實,我比老公起得早,坐在門口的小凳子上呼吸新鮮空氣。老屋住滿也就6個人,我只見到一個房間的兩個人,想來其他人早就出發了。

今天天氣很好,不下雨也沒有大太陽,我們打算騎自行車,並經老鄉指點,決定去離這裡五公裡的長灘。

在北京也很久沒有騎自行車了,我們沿著公路一直向縣城方向騎過去,路上沒有行人,車也不是很多,這一路都是山路,路很好,只是需要不斷的上坡下坡,我們也不趕時間,遇到坡大的就推著慢慢走上去,下坡的時候就很爽了,老公都站起來騎了,我也邊騎車邊大喊,真是無所顧忌。

五公裡的路一個小時就騎到了,這裡很漂亮,有一條大河,遠處一座橋,河邊是長灘村子,一樣的油菜花掩映中的白牆黑瓦。很多自駕車的游人都把車停到路邊,下車來照相,我們騎著車就很方便了,直接從小路下到了河邊,穿過油菜花到了橋上。橋並不特殊,可是映著青山綠水黃花白屋,就顯得很有詩意。河邊還有一棵大樹,彎曲的身姿和粗大的樹干顯示出古老的樹齡,樹上蔓延的青藤更加為它增加了滄桑感。

河邊橋上樹前花中,我們選擇了各種場景擺了各種pose,還假裝劃了兩下綁在河邊的老鄉家的竹筏。時間過得飛快,我們只得意猶未盡的離開,騎上車返回了。

返回的路上,遇到一個茶園,很多采茶的婦女在辛勤勞動,我也戴上鬥笠,混入其中,假裝了一把采茶女,並請教了一下身邊一位大娘,似乎很簡單,掐尖就可以,後來知道了這裡的茶名字就叫做芽尖,專采最嫩的芽。

回到縣城,吃完飯,我們的旅行也結束了。雖然腿帶走的是酸痛,可是眼睛帶走得卻是無限美麗,心靈也仿佛受到了洗禮,浮躁的東西已經無處躲藏,沉澱下來的都是清澈透明。

有空的時候多出去走走吧,無論是山水間還是大草原,大自然帶給你的永遠是最純淨的,能洗刷心裡的陰暗,留下純潔的心靈。


精選遊記: 婺源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