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1
浦東機場 大約2.5小時以後達到成都,接機後坐大bus到酒店大概一個小時不到一點,因為我們過去的時候已經是晚上了,洗漱以後就早早睡覺了。
D2
第2天很早就醒了過來,覺得當地的空氣真的是很好,睡醒覺得人很舒服。吃過酒店安排的早餐後便坐上旅游車前往樂山,步入樂山景區,首先映入視野的是一塊略顯平整的停車場,早已停滿了大大小小的旅游車輛,停車場三面環山,抬頭望去,一座座青翠欲滴的小山,崖壁上、岩縫中,許多頑強的花木攀生,向游人盡情展示著自己倔強、旺盛的生命力。微風吹過,頷首弄姿,仿佛在歡迎遠方的客人。
沿著窄窄的、濕漉漉的登山小路拾級而上,濃密的、錯落有致的花草樹木簇擁在小路兩旁,最搶眼的還數那高大的芭蕉樹,葉子長長的、綠綠的,舒展在繁多的花木之間,恰似一把把陽傘為游人遮擋烈日。穿行其間,會感到夏日裡少有的些許涼意。不一會兒,我們便輕松登上了樂山。左拐登上一小平台,小巧、白淨、秀氣、溫柔的樂山導游“劉導”,操著一口略帶川味的普通話開始了解說。雖然聽起來有點兒費勁,但大家都聽得非常認真、看得特別仔細。我緊隨劉導身後,一字不漏的辨聽著。也許由於多年從事地理教學的緣故,對她所講的話題特別感興趣,恨不得用心記下每一處美景、每一句解說詞,從而豐富自己的知識,開闊自己的視野,為日後的教學注入新的活力。“留心處處皆學問”、“學然後知不足”。走出來方知中國之大、大自然之美、中華民族歷史文化之博大精深。
在劉導的帶領下,觀看了幾個大殿,真可謂各路神仙濟濟一堂,殿外香火繚繞,伴著悠揚的經樂,許多信男善女們在虔誠的燒香拜佛,聽著劉導對源遠流長的佛教文化的講解,那麼多的清規戒律、那麼多繁瑣的注意事項,竟一時難以記下。有趣的是:我們團有三位成員也請了香燭,在劉導的示範下,一本正經的拜起了佛,惹的隨行的幾個孩子好奇地跟著他們模仿,那情趣、那神態、真讓人忍俊不禁。把“福壽安康”請回家倒也不虛此行。
繼續前行不遠,終於看到了樂山大佛。雖然久聞大佛盛名,可真得以親眼目睹這七十多米高的樂山大佛,我仍然震驚不已,暗暗為中華民族的智慧和精湛的建築藝術而嘆服。
百聞不如一見,雄偉壯觀的大佛依山傍水,借助一整塊山體巧奪天工開鑿而成。大佛氣度非凡,令人肅然起敬。安詳的笑容、微合的雙目、鎮靜的神態、高大的身軀,雖飽經歲月滄桑,仍日夜守護著一方安寧,呵護著芸芸眾生。大佛與神州同悲同喜的故事更為神奇。據劉導介紹,國家遭遇三年自然災害時,大佛竟憂國憂民,不忍看百姓苦難,閉上雙眼,留下兩行同情的眼淚;而喜逢盛世大佛曾喜上眉梢,頭部出現四射的光環。據說一位記者曾有幸抓拍到這一奇觀。這些神奇的景觀展廳中還有珍貴的照片記載呢!感嘆於大佛的靈光仙氣,而最令人難忘的當屬下棧道、過崖壁、觀兩江、仰望大佛之感悟了。
耐心的排隊,等待了許久方緩緩移至下崖處。炎熱、擁擠、驚險,崖壁上的棧道險極了,窄的僅容一人勉強下行。我緊抓棧道的欄杆,小心翼翼的下移,絲毫不敢分散精力,唯恐腳下踩空,無恐高症的我仍不敢輕易往下看,俯視大佛腳下的游人,似乎一個個變成了小矮人,難怪大佛的耳窩中還能容下兩個大人。先人們是如何在當時生產力水平極低的條件下,依山傍水修建如此龐大而又栩栩如生的佛像?真讓人不可思議。大概歷時一個多小時,終於下至大佛前,俯視滔滔江水,我猜想:若乘船從江中觀望大佛,定會有另一番感受吧。抬頭仰望高聳的大佛,泰然的大佛氣勢宏偉壯觀,令人感慨萬千。精湛的雕刻工藝、完美的造型、背山面水的巧妙選址,真乃世界佛教建築藝術之瑰寶,當之無愧的“世界之最”。游人如織,搶著與大佛合影,大佛的勝景令人流連忘返。待我們大汗淋漓的爬上山,許多人在做“摸福”游戲,閉上雙眼,原地轉三圈,閉目前行,如果摸到前面牆上的“福”字,幸福、吉祥帶給你。方向感強的還好,方向感差的待深一腳淺一腳走至“福”字牆前,早已偏離了方向,逗的大伙哈哈大笑。就為圖個吉利吧,我也參加了游戲,真幸運,我摸到了“福”字。但願靈驗的大佛降福我們,旅途平安、載福還家。不遠處,小瀑布傳來嘩嘩的流水聲,恰似窄窄的銀白色水簾從山頂飛瀉而下,那份飄逸、那份亮白、夾帶著絲絲的涼意,令人心清氣爽,備感愜意。
前行十幾米繞至樂山鐘亭旁,幾經周折,傍晚時分來到佛首旁邊的平台上。
夕陽映襯下的大佛更顯安詳,仿佛在品味人世間的滄桑變化,伴著平緩悠揚的誦經晚唱我們第一天的活動入住的是天頤溫泉酒店。值得一說的是這個溫泉是我全國玩下來洗過最棒的溫泉,喜歡的朋友一定要試一下,千萬不要錯過啊。
D3
醒來後匆匆梳洗,吃好早餐坐了2個小時車直接到了接引殿坐索道直上萬年寺,,一路說一路走,導游忽然撿起一根樹枝說到“前面有猴”,氣氛一下緊張起來,來之前就聽說峨嵋的猴子很少厲害,一看當地人也這麼緊張,更增添了我們的擔心,還好高陽他們已經買了兩根登山棍(3元/根),人也不少,繼續前行,但已經沒人說話了,不一活兒看見了位拿了很長竹竿的猴管理員,總算放下心來,忽聽身後女孩的尖叫,回頭一看原來一只猴子,忽的搶了女孩手中的一盒飲料,女孩叫道“我的飲料啊”,管理員馬上拿竹竿趕過去,猴子見狀抱著飲料跑到了一邊,峨嵋的猴子看來真是厲害哦。
萬年寺裡最值得說的就是磚殿,建於1601年,是仿印度熱那寺形式建築,上為半球形的穹窿頂,四方和中央有五尊塔,前後還有四只鹿子,表示吉祥。下面為正方形,所謂“天圓地方”。殿高18.22米,長寬各16.02米,完全用磚砌成。殿前後有門對通,殿內頂部飾飛天藻井,四周有七層環形龕座,供小鐵佛1080尊。這座建築400年來,經歷了5-7.8級的地震18次,而安然無恙,被譽為我國古代建築史上的奇跡。磚殿裡面供的是公元980年茂真和尚主持鑄造的銅質普賢騎像,全身有白色油漆保護,在大像左大腿處已經露出了銅,被摸的發亮了,真是眾手朔銅啊。像通高7.85米,重62噸,比例勻稱,造型生動,鑄工精良,為國家一級保護文物,是研究我國古代鑄造藝術的珍貴實物。那女的導游一直跟著我們,這些她都說的出來,呵呵 專業水平還不錯哦。還有一個值得一提的就是白水池,是一個長方形的水池,水草,我們不斷的有節奏的拍著手掌,當地中午的天好熱阿,從萬年寺出來,我們准備從五顯崗再坐車上金頂,我們開始沿階梯下山,向白龍寺走。
這是條經典旅游線路,路上游人不少,不多久就到了白龍寺,在白龍寺內大雄寶殿旁的偏殿內看到了傅作義將軍之妹傅鳳英贈的釋迦牟尼玉佛像,看上去很是精巧。出了白龍寺下行,路兩旁有不少古楠,這兒原來被叫做“古德林”,其中有顆古楠特別大,介紹說圍徑有5米多,已經有1000年的歷史了。繼續下行,沿路都是搭建整齊的商鋪,主要是賣藥材和紀念品的,看來峨嵋山這點管的很好。一路和當地人聊了解到,規定如果家就在路邊,可以直接開店,如果不住,每戶可以出一人去抬轎子,是做一天休兩天,哪兩天也不休息,就上山采藥材。其他人就只有去給其他店裡打工了。經過購物區不久就聽見轟轟的水流聲,抬頭看見一坐四方亭,到清音亭了,經過亭子沿台階向山上,在陡的台階盡頭看到清音閣,那是一個不大的寺廟。從寺廟下行,經過亭子,不多久就看到了黑河、白河交彙之處--雙橋清音,在接引殿兩側對稱架著兩座橋,黑、白水從下經過彙成一條,經過牛心石流向山腳。沿著河流下行,經過良寬詩碑亭、峨嵋山下橋,沿著山路經過清音平湖,再步行大約10分鐘到了五顯崗車站,不幸的是去金頂的班車要1小時才一班,等了好久才等到,中途車子還去萬年寺站,在零公裡處停車檢查山票,經過大概1小時40分鐘到了雷洞坪。一下車立刻感到氣溫明顯下降,抬頭看山頂,霧蒙蒙的一片,看見以前的索道靜靜的停在那兒(說是維修,新開了一條從奧地利進口的索道)。碰到當地的人說住這兒便宜,明天也保證可以看到日出(其實也沒的便宜,而且估計也來不及感到山頂看日出)。背起背包上行,沿著公路走了一段時間,在沿台階上行不多久就到了新的索道站(40元/人),是那種一次可以容納大約200人左右的大車廂索道,很快大約3分鐘左右就到了金頂。出了金頂索道站,沿著階梯上行,感覺就在仙境中,很濃厚的霧氣,5米外的就看不清了,只好沿這階梯前行,忽然LSJ喊道“看”,抬頭一看,只見在霧氣中隱隱約約中看見一座很大的雕塑,似乎就要當頂壓下來,還真有點震撼,粗一看。慢慢的接近後才辨清就是最有名的十方普賢,只是霧氣太重,始終看不清全貌。經過十方普賢,在左側就是臥雲庵,正面就十華藏寺,進入寺廟感覺真的十金壁輝煌,中供普賢菩薩像,旁列萬尊小佛,啊 是金殿 真是名副其實。裡面沒什麼游客,只有一兩個和尚在,更顯的安靜,加上寺外的大霧讓人感覺多了一絲神秘。出了寺廟,在華藏寺旁沿台階下行,就到了舍身崖,霧太大了 啥也看不見。到看見了一只松鼠,呵呵。於是決定先去找酒店,路上碰到一個成都小男孩,說他們住在金頂山莊,100元一個房間。於是就去看看,覺得還行就住下了。從酒店出來,發現霧已經散了,一切都已經一清二楚了,呵呵 去的真快啊,有佛緣哦!十方普賢清晰的立在那兒,一切都那麼清晰,在舍身崖哪也可以清晰看見哪筆直的山崖。還看見了遠處的萬佛頂,可惜的是去萬佛頂的火車因整修而停開了,只能遠遠的看看了。在索道口和白雲庵之間也有很大一塊平地,豎立這一塊“金頂”碑,還有一個洪桐花碑(洪桐是峨嵋最常見的花)。金頂我覺得是最漂亮的地方。看著晚霞,晴朗的天空,期待著明天的日出。晚上拿著手電出去,希望能看到聖燈,可惜晚上的燈火的背景太亮了,也沒能發現聖燈。
早晨一早大約5點起來,出去一看,失望啊,老天居然在下雨,還不是很小,只好希望的回去繼續睡,還沒躺下,酒店的人就來叫看日出了!說“在下雨呢” 回答“沒聽說東邊日出西邊雨麼”,呵呵 也有道理,就冒雨向華藏寺頂上的平台爬去(那兒比舍身崖更高)。在華藏寺的廟沿下等著,看著東邊也被雲層覆蓋著,更糟糕的是不一活兒就看見霧氣迅速的從山腰彌漫上來,又變成了仙境。這個心情啊 真是到了谷底。幸運的是山風不一活兒又把這股霧氣給吹跑了,這時天也開始朦朦亮了,可惜東邊還是都是雲層,不過西邊倒是晴空萬裡,萬佛頂清晰的在眼前,山腰飄著雲霧,真的是十分漂亮,美極了。漸漸的看見了太陽的金光,可惜是西邊雲層的反射,東邊還是陰陰的雲層,看日出是無望咯。不過西邊的風光也十分漂亮,當陽光照在遠處的貢嘎雪山時,金光閃閃,真的漂亮。
D4
兩小時後到了都江堰,游客甚眾。感慨古人李冰設計構思之精巧,兩千多年前的工程,自古一直造福且現在仍然造福著天府之國,恩澤一方水土。有兩組關鍵詞不可不知“四六分洪,二八排沙”“深淘灘,低作堰”,可謂精髓。奔流而下的岷江被魚嘴一分為二,外江屬正流,內江用於灌溉。內江河床低而外江河床寬故枯水季節內江得六分水,而洪水季節六分水泄於外江。而由於河道轉彎的緣故,八分沙被甩於外江。
下來是飛沙堰和寶瓶口。飛沙堰高度是一定的,洪水季節時水會自動溢出飛沙堰,使得流過寶瓶口的水量是比較均衡的。同樣飛沙堰處亦用彎道原理將沙石外甩。“深淘灘,低作堰”意為內江要保持足夠深度,以保證足夠灌溉水量,深度以埋在內江底的木犀為准;而飛沙堰的高度不能太高,以避免泄洪不足導致澇害。
都江堰游接近尾聲的時候經過離堆公園。有株樹齡高達1700年的銀杏,因相傳為三國名士張松手植,故名“張松銀杏”。光看外表可能想像不出如此高齡,拍照者絡繹不絕,不能不令人稱奇。
午餐後返回成都,游覽著名的蜀漢第一街——錦裡,也可自費品嘗特色小吃,這裡給大家推薦的是:串串香,龍抄手,擔擔面,城隍老媽火鍋
D5
早上自由活動,我去了春熙路,覺得和上海的淮海路差不多,也很熱鬧。逛了沒有多酒就回酒店坐上送機的bus來到飛機場回上海了
幾點注意的:
這次是純玩的團,沒有任何購物。酒店也都是5星的,導游沒有亂收費的現像,贊一個。
峨眉山的猴子真的是很厲害,一定要帶上棍子或者登山的竹竿。另外山上山下溫差很大,注意帶好御寒的衣物。不過山上也有租借御寒的衣服。
別的等我想起來再補充吧。
5天5星的團當時用了3000元不到的團費,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