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若只如初見-中甸麗江

作者: 走走路散散步

導讀寫下這個標題,腦子裡卻是李義山先生“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的句子。照片沒了,那段旅途的痕跡逐漸模糊,終有一天,完全消散在城市的混濁裡。 Shangri-la,有點像古人的“桃花源”,它在每個人的心中,卻不盡相同。不明白怎麼會讓中甸改名為香格裡拉?學者們依著lost horizon裡的蛛絲馬跡,劃了個大香格裡拉的圈圈,專家們說,亞丁三神山是香格裡拉的原型 ...

寫下這個標題,腦子裡卻是李義山先生“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的句子。照片沒了,那段旅途的痕跡逐漸模糊,終有一天,完全消散在城市的混濁裡。 Shangri-la,有點像古人的“桃花源”,它在每個人的心中,卻不盡相同。不明白怎麼會讓中甸改名為香格裡拉?學者們依著lost horizon裡的蛛絲馬跡,劃了個大香格裡拉的圈圈,專家們說,亞丁三神山是香格裡拉的原型,是大香格裡拉的中心。。。每次看到這樣的介紹,我內心都很彷徨:覺得哪裡出了錯,但仿佛又都對。真是香格裡拉?我認不清自己的態度。在公路上遠遠看到中甸的剎那,我知道,那兒只是中甸。我的shangri-la,不是這裡。 獨克宗古城,聽說是後來修的,裡頭倒是有個老宅子,幾乎所有旅行團都進去參觀。站在院子門口,我想,如果我住裡頭,一定閉門謝客,要不肯定發瘋!吃飯午睡都在眾目睽睽之下,怎麼活?!在古城裡轉,木頭房子青石板路,也不差,四方街是繁華的盡頭,越往深處走,便越發冷清。店裡頭的小妹感慨如今生意難做,一個勁兒游說我買點小東西讓她今兒發發市。如果說麗江古城是麗江的精華,獨克宗僅是中甸的一小部分,無關痛癢的那部分。 中甸的旅游手冊詳細介紹了很多周邊的景點,碧塔海,蜀都湖,納帕海,松贊林寺,很多很多,它們其實都很好很美麗,只是。。。 提筆,又放下,感嘆筆下生澀,形容美景,除了好就是美,再沒其他。羨慕phoebe細膩的筆觸,想模仿,又怕落得個東施效顰。碧塔海有個很出名的景觀,叫杜鵑醉魚。杜鵑花開,把海子裡的魚兒醉倒了,真是美艷不可方物。心生向往卻一直沒能如願。那是春天花開的時候。從德欽下來,路過納帕海,一片前海後山的濕地,秋天,感覺還是那兒風景好些。 碧塔海回城的路上,師傅問我到過松贊林寺沒有。看我搖頭,就帶我從後山進去了,他在寺門口等我。一個人,逃票,膽怯,瞎轉。中甸,有點不像藏區了,在松贊林寺感覺有點像在北京的雍和宮。往來團隊很多,小旗飄揚,身影婆娑,看得有點暈,下台階從正門出去了。 喜歡麗江,很早就開始了。盡管大家都說它今天已經淪落風塵,但我還是從中甸過去了。拂曉,笙歌過後酒未醒的麗江一如往昔,恬淡,清秀。錯過了納西古樂,錯過了老藝人的木雕,錯過了晚上的星星,卻不曾錯過清晨的太陽,和陽光裡的空曠。很高興還看見納西人,在古城裡生活,若然失去他們,麗江再美,也只是沒有靈魂的軀殼。 高原之上,雪山環抱的古城,城裡流淌著清澈的溪水。。。麗江是無數人遙遠浪漫的夢。夢從來沒有醒來——玉龍雪山的雪漸漸消融,古城的水慢慢干涸,麗江成了最出名的風花雪月之地——還是有無數人懷著夢投奔麗江,尋找夢裡偷得浮生半日閑的生活。納西人是不是沒有這樣的夢?在閑雅的天堂裡,他們一直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辛勤耕耘,縱使歡歌暢舞卻無關浮華,一代又一代。直到大漢民族被麗江傾倒,大舉入侵,原始的納西族只好避走成全。 10年彈指間,我坐在石板凳上,繼續當初慵懶的白日夢。身邊衣香鬢影輕吟淺笑不時提醒我,已經不再是做夢的時分。每天在麗江上演的,大多是夢幻般的故事:還沒走出邂逅的纏綿,卻已陷入了離別的消沉,不知道算不算艷遇——至少是驚艷的相遇了。傳說麗江有很多等待愛情的人,是那種相逢恨晚,非你莫屬的愛麼?幸福的愛往往是多年守著自己的那個人的那份愛,找不到也等不來。 古城裡很多店面轉讓,或許生意難做,或許受不了種種溫柔的召喚,或許不再喜愛了。。。離開,甚至不需要原因。大家都說麗江變了,卻忘了是我們把它變成今日的模樣。很久以後,夢醒了,幻滅了。麗江還是納西人的麗江,還是那個遙遠浪漫的夢。我們對麗江,正如一段艷遇,絢爛過後,終究歸零。


精選遊記: 麗江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