騎鶴下揚州
(2008年2月8日 – 2月10日 / 大年初二 – 大年初四· 獨旅鎮揚)
(欲讀圖者,請去我的博克串門 - http://***/rgmao181898 )
圖一 趕早
地點:瘦西湖門外 時間:大年初三上午九時許
春節鎮揚之旅,堪稱三“偷”之旅。-- 忙中偷閑/雪中偷晴/車中偷空。
往日春節,有四“多” – 多吃(佳肴),多看(電視),多睡(懶覺),多待(蟄居);殊不知,此四“多”,非綠色,違養生也;
春節外出,鎮楊之行,有了別樣四“多” -- 多“動”、多“登”、多“觀”,多“氧”!
獨樂樂,與樂樂,孰樂? -- 皆有其樂;
獨游游,與游游,孰樂? -- 各得其樂!
---- 2008第一游心得之一喲。
大年初二,游罷金山,回賓館,呼呼入睡,一覺睡到大天亮。大年初三,賓館的自助早餐始於7點半。我提前入餐廳,喝了稀飯,狼吞兩個菜包,便直奔揚州而去。
1995年,全家曾攜游揚州。彼時,從鎮江到揚州,有過江之累,舟楫之勞!如今的潤揚大橋橫架,長江變通途!8時許,在鎮江大市口登上《鎮揚專線》的大巴,不消一個小時,就在瘦西湖門外下車!鎮江 -- 揚州,同城也!在上海,從我家到市中心人民廣場,也有半個小時車程呢!
車馳潤揚大橋,浩浩長江,進入眼簾,古詩名句,紛紛入腦!
---- 腰纏十萬貫,騎鶴下揚州。(在古人眼裡,揚州乃繁華並享樂之地!)
---- 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無賴是揚州。(揚州是當時的“夜生活”可見一斑喲!)
---- 二十四橋明月夜, 玉人何處教吹簫? (揚州自古出美女!)
----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遺憾的是,此行乃雪後晴日,殘雪猶在。)
揚州,古稱廣陵,又叫維揚(現代的“維揚菜系”由此而來)。清代之前,揚州因靠著大運河,一向被譽為南北樞紐,淮左名邦。以今天的地理概念,揚州在蘇北,不屬江南。但古人自北方舟船而來,一入揚州,心理上便感覺到了江南。乾隆皇帝六下江南,第一站都定在揚州。江南是以長江為界的,從這層意義上,揚州不算江南,但它處在淮河以南,不南不北之地,且揚州的人文風氣,山水風光,近南而遠北。
歷史上的揚州,自隋至清一千多年間,雖屢遭兵燹,卻不掩其繁華錦繡的氣像!大凡一個城市,就像一個人,命運各異,有好有壞。有人終生困頓潦倒,喝涼水都塞牙;有人少年得志,到老也無災咎。揚州,你是否“貴人多難”?比之於杭州、蘇州,它受到蹂躪最多。但每遭蹂躪之後,它總能頑強地恢復生氣。大難不死,必有後福。-- 這八字用在揚州身上,再恰當不過。
圖二 二十四橋
早春的二十四橋,樹木凋零,有點蕭瑟。
瘦西湖,窈窕曲折的湖道,串以長堤春柳、荷蒲薰風、四橋煙雨、徐園、小金山、吹台、水雲勝概、五亭橋、白塔晴雲、二十四橋景區,石壁流淙、春流畫舫、萬松疊翠、二十四橋景區等景點,一幅國畫長卷也。
文人歷來造景點。二十四橋也不例外。杜牧的一首詩,讓二十四橋,熠熠生輝,直至永遠。毛澤東喜歡此詩,書法家的他,曾經用他的狂草,“拷貝”此詩,且署名“毛澤東”!
二十四橋景區,瘦西湖之園魂之所在也。
為什麼叫二十四橋?其說紛紜。
其一,據說隋煬帝下江南時,一日游船到了揚州的西郊,看到一座很別致的小橋,問這橋叫什麼名字,太監說不知道。一個寵妃就說了:“皇上,您看我們這條游船上公主、妃子加起來一共有二十三個,不就是二十三嬌嗎?“嬌”,“橋”相諧,我看就叫二十三橋吧。”煬帝聞聽頗為得意,贊愛妃之聰明。這時,一個太監報告皇上,說船上應有二十四嬌,因為一個妃子肚子裡還懷有一嬌。煬帝龍顏大悅:“好!就叫二十四橋!”---- 此乃野史說法。
其二,古時,常有二十四美人吹簫於此,故名。
其三,上下橋的石級,各有二十四級。-- 此番,我登橋細數石級,果然!
圖三 熙春台
與二十四橋結為芳鄰
與二十四橋隔水相望的,並與瘦西湖中的五亭橋構成呼應的,就是古樸的熙春台。
相傳,熙春台是當年為乾隆帝祝壽的地方,故亦名“春台祝壽”。其建築風格頗得皇家宮殿的氣派。樓前有臨水平台,“橫可躍馬,縱可方軌”。
江澤民在位時,曾先後陪同金日成,法國總統希拉克來揚州,游覽瘦西湖,並在熙春台上喝茶、望湖、聊天、聽音樂。1985年,舉家來此。二樓尚不見茶室。今日再來,二樓茶室已經對外開放,令我大喜過望!
圖四杜牧名詩
二十四橋景區的一顆明珠
青山隱隱水迢迢,秋盡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橋明月夜, 玉人何處教吹簫? – 杜牧《寄揚州韓綽判官》
熙春台下,面對瘦西湖,最引人注目的是毛澤東手書的杜牧名詩
杜牧以七絕著稱,特別是在一些膾炙人口的佳作中,與歌妓的交往贈答的七絕,占有不小的比重,表現了詩人對歌妓不同流俗的審美與情感,同時也從一個側面反映了唐代的社會現實。
傳說,唐代時有二十四歌女,一個個姿容媚艷,體態輕盈,曾於月明之夜來此吹簫弄笛於此,巧遇詩人杜牧,其中一名歌女特地折花獻上,請杜牧賦詩,遂有“二十四橋明月夜”之絕句。
圖五熙春台上眺瘦湖
眺杭州西湖處,甚多,而眺瘦西湖者,唯此樓也
兩三百年前,杭州詩人汪沆從錢塘來游揚州,深感揚州之湖與杭州之湖,異曲同工。於是,詩興勃發,欣然命筆。詩中有雲:“也是銷金一鍋子,故應喚作瘦西湖”。他把揚州城西的一灣碧水比作杭州的“西湖”,而冠以一個“瘦”字。據說,“瘦西湖”,從此開始流傳開來的。-- 你看,文人造景又一例!
圖六 品茗熙春台
瘦西湖吃茶處眾多,唯此樓最雅!
雪後大晴,大年初三。
疾步登斯樓,滿以為,客滿為患。不料,茶客寥寥。
茶室開價不可謂不低也 -- 20元/位。
見客落座,三個女孩就開始演奏古箏,其中一人,起立用揚州話告知曲名 -- 茉莉花、春江花月夜……。
除了一壺香茗,還有一碟揚州點心和糖果。
今人之古箏演奏,與唐朝的“玉人吹簫”,豈不構成絕妙的時空呼應及音響回響?
憑窗眺望瘦西湖,靜聽古箏奏妙曲。豈非神仙過的日子?
茶興勃發,取出手機,給家人與友人發送短信如下:
初三品茗熙春台,古箏脈脈淌天籟,瘦身西湖收眼底,杜牧有知欲重來。
圖七 古箏悠揚
圖八 裝模作樣
圖九 游船
熙春台門外即游船碼頭。20元/位,穿過著名的五亭橋(瘦西湖/揚州之標志)半小時後,抵達南門。1985年來此,尚無游船候客!
蕩舟湖上,沿岸美景,紛至沓來,應接不暇,心迷神馳。
漸近五亭橋,忽聞鄰船的船娘唱起了吳滌清《煙花三月》!
牽住你的手,
相別在黃鶴樓,
波濤萬裡長江水,
送你下揚州!
真情伴你走,
春色為你留。
二十四橋明月夜,
牽掛在揚州。
揚州城有沒有我這樣的好朋友?
揚州城有沒有人為你分擔憂和愁?
揚州城有沒有我這樣的知心人?
揚州城有沒有人和你風雨同舟?
煙花三月是折不斷的柳;
夢裡江南是喝不完的酒;
等到那孤帆遠影碧空盡,
才知道思念總比那西湖瘦……
---- 坐船、看景、聽動人歌聲,大年初三的上午,進入沉醉!
圖九 兩岸風景
在清代康乾時期即已形成基本格局,有“園林之盛,甲於天下”之譽。所謂“兩堤花柳全依水,一路樓台直到山”,其名園勝跡,散布在窈窕曲折的一湖碧水兩岸,儼然一幅次第展開的國畫長卷。
大年初三的上午,瘦西湖兩岸游人如織,歡聲笑語不絕。
圖十 饕餮福滿樓
揚州乃中國的一座美食城,絕對!
腰纏十萬貫,騎鶴下揚州。-- 揚州既然由此名聲,美食絕不會少。
“揚州三把刀”,是一種享受;
“維揚菜系”,又是一種享受。
位於汶河北路30號的“福滿樓”,年味十足,食客盈門。
大年初三中午,出了瘦西湖的南門,5元RMB的三輪車,即到此樓;蟹粉獅子頭/揚州蝦仁干絲/紅烤大魚頭,外加一瓶百威,僅RMB90元。
一個小時的時間,細嚼慢咽,齒頰留香。三只菜,個個吃得盤底朝天。
匆匆此行,未能在“富春”吃早茶,乃一憾事。富春的“湯包”,揚州一絕。日後必補課無疑。
起身前,趁著酒興,給家人與有人發送短信如下:
棄舟登岸西湖瘦,又來饕餮福滿樓,魚頭蟹粉獅子頭,飯飽酒足個園游。
圖十 個園
中國四大名園之一
上圖:竹林加上石筍,用意不俗也。
酒酣耳熱福滿臉,忽得女兒短信,上寫:下午可去“個園”一游,中國四大名園之一哦!
個園,聞所未聞。能與頤和園、承德避暑山莊、蘇州拙政園等相提並論?
個園位於揚州鹽阜路,從福滿樓到個園,5元RMB的三輪車,滿心狐疑,步入此園。
這是一個私家花園。清嘉慶年間,由鹽商兩淮商總黃應泰在明代壽芝園的基礎上擴建而成的私宅。
個園面積約30畝,但由於布局巧妙,顯得曲折幽深,引人入勝。揚州園林素以疊石為勝。個園就是一個以假山堆疊精巧而著名的園林。造園工匠們選用褐黃石、太湖石、雪石和狀如竹筍的石筍,疊成四組假山,表現春夏秋冬四季景色,稱為四季假山。
圖十一 清美堂的一副對聯
黃應泰,鹽商,更是文人。上圖中的一副對聯,乃黃應泰親擬。
裕後有良圖惟儉與勤
傳家無別法非耕及讀
駐足廳前,品味此聯,久不離去。
更有不可言妙者,是黃應泰匠心獨運!在參觀一個書屋時,導游賣關子,讓大家尋上二樓書屋的入口處,但是尋遍屋內,不見書房房門。後來,轉入園內,在一大堆的假山中,忽見一條小徑蜿蜒向上,直通二樓書屋!
導游問游客,為何如此設計?
---- 鴉雀無聲。
導游自答:古語道:書山無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此設計,取此意!
在走過了近100米長的黃家宴會房之後,來到一堆假山石前,眼前亮出三條小徑,左右兩條皆平坦易行,中間這條小徑,貌似逼仄難行。大多數游客,皆選左右小徑下山,可是,左右兩條“坦途”卻能通達園內。
其用心為何?導游又問。
---- 鴉雀無聲。
導游自答:三條道路的設計,黃應泰的用意在於教育他的四個兒子,做人要走正道,不走偏道!
我頓時凝思!黃應泰,文人也。曹雪芹在描寫“大觀園”時,若聞此創意,定會“借”來,移植到賈政頭上!
走遍了江南的著名私宅,其文化底蘊,皆不如個園!
游了個園,江南的名宅私園,皆可免游。
當然,北方的豪宅尚未游覽過,比如那喬家大院,等等。
圖十二 個園竹林
黃應泰生性愛竹。又借蘇東坡“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無肉使人瘦,無竹令人俗”的詩意,在園中修竹萬竿,因“個”字乃“竹”字之半,且狀似竹葉,故取名“個園”。
揚州在歷史上以名園勝,名園又以疊石勝,個園卻以竹石為主體,兼假山疊石聞名。園中的四季假山在揚州古代園林中別具特色,在國內也屬罕見。1988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朋友,游揚州,游罷瘦西湖,勿忘去個園哦!
走出個園,又去平山堂的大明寺。大明寺因鑒真和尚而聞名遐邇。
大明寺外,有堆積如山的長毛絨玩具。我選購一只作蹲狀的狗,形狀比真,楚楚動人。攜帶一只愛犬,登上回鎮江的豪華大巴。
豐儉結合。觀海樓大酒店3302室有“康師傅”一桶 ---- 我的美味晚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