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你最美的三亞—放飛錦母角

作者: 王榭堂前燕

導讀http://wxtqy.blog.***/84505306.html 錦母角位於海南島的最南端,是真正意義上的“天涯海角”,也是我國最南端的軍事領海基地,所以人為開發的痕跡很少,算是一塊自然景觀保持完美的處女地。近一年來三亞當地逐步興起了以錦母角為題的一日游項目,錦母角也開始有了游人的蹤跡,但畢竟目前還是人跡罕至、自然天成,所以也被評為戶外徒步年度最佳線路。 從三亞市區到錦母 ...

http://wxtqy.blog.***/84505306.html

錦母角位於海南島的最南端,是真正意義上的“天涯海角”,也是我國最南端的軍事領海基地,所以人為開發的痕跡很少,算是一塊自然景觀保持完美的處女地。近一年來三亞當地逐步興起了以錦母角為題的一日游項目,錦母角也開始有了游人的蹤跡,但畢竟目前還是人跡罕至、自然天成,所以也被評為戶外徒步年度最佳線路。

從三亞市區到錦母角坐落的安游鎮行車大約要半個多小時路程,經過南海艦隊營地後的路就不太好走了,尚未鋪設公路、道路只有一輛車的寬度。我們沿著崎嶇的山路迤邐前行,清新濕潤的空氣透窗撲來,一路山海、熱帶綠植盡收眼底。准確的講安游鎮目前還是一個漁村,海邊晾曬著很多漁民們撈上來的海菜,海上布滿了整整齊齊的漁網。

在漁樵戶外工作人員的攙扶下,我們從一座廢棄的水泵房手腳並用的下到海邊岩石上,然後乘上漁船擺渡到一座海上漁排上。登上漁排,360度觀海,很是壯觀;向南遠眺,可以看到這裡的標志性建築錦母角燈塔。這座漁排將成為我們此行錦母角的戶外基地,漁排上設施還算完善,一排整齊擺放的躺椅可供休息、曬陽光;還有專門的浮潛梯、衛生間、更衣室、淡水衝洗間、廚房,對於戶外運動來講應該算是最高禮遇了;漁排上還有一個沉在水中的大魚網,裡面有美麗珍貴的蝴蝶魚、石斑魚、青衣、蘇眉、海星、海膽、海參……,這些都是游客浮潛時抓上來或者垂釣時釣上來的,不舍得將這些光怪陸離的野生魚類吃掉,就統統養在了這裡,讓我們提前感受了一下浮潛的場面。

從來沒有體驗過海上垂釣,而且平時也很少有機會靜下心來釣魚,其實釣魚還是一項滿修心養生的運動的。從海上漁排出發,乘漁船出海,在船老大的指引下找到海魚相對較多的海域下錨,然後拿著看似專業的海竿、光著腳丫坐在船舷上開始垂釣。剛下竿沒一會兒就釣上來了一條不知名的小海魚,興奮得難以言喻;可接下來的事實證明,那完全是運氣好,後來再也沒有釣上來一條魚,倒是羨慕地看著同行的人們釣上了幾條五彩斑斕的小魚來。那天風稍大,而且海魚很精,經常是帶著漁食的鉤還沒下到底,魚食就已經被叼跑了;還有兩次鉤到的魚太大,把我的魚鉤都拽走了。

不過無功而返,也不用愁沒得吃,船老大准備了很多甜的要死的熱帶水果,椰子糖、椰子餅、燒烤大蝦、烤玉米、烤火腿腸,還有特別奉上的剛釣上來的海魚煮面,相當豐盛,而且在漁船上吹著海風、看著360度海景吃東西,真的是別有一番風味。

垂釣歸來,准備浮潛。浮潛是錦母角之行的又一大亮點,因為錦母角這裡海水清澈見底,站在漁排上就能看到游來游去的小魚,更何況潛到水底呢。回到漁排穿上漁樵戶外提供的專業潛水服和潛水鏡,將眼睛和鼻子完全封閉,用嘴咬住吸管呼吸,沿著漁排的浮潛通道步入水下。浮在海面上,很快適應了這種頭在水下還能自由呼吸的感覺。錦母角的海水能見度很高,陽光充足的午後可以看得到海底的珊瑚群,還有穿插在其間的搖曳著修長身姿的水草,間或有成群的色彩斑斕的魚穿行在珊瑚與水草間,偶爾還能發現靜靜的躺在海底的海星、海膽,還有那些偽裝成周圍環境顏色的寄居蟹。陽光穿透海面,向海中射下一道一道的光柱,與鋪在海面的光壁在海底投影下了一張斑斕的光網,沒有親身經歷一番,是很難憑空想像出這樣的一幅綺麗畫面的。我閉氣下潛,雙手想觸摸海底珊瑚,但是視覺欺騙了我,感覺很近而實際上卻是很深的距離。

浮潛過後,坐上小型游艇出海,海水墨藍、一望無際。漁樵戶外講這裡是南中國海的門戶,是真正意義的“天涯海角”,從這裡就可以直接到日本、菲律賓、馬來西亞、台灣、香港。游艇帶著兩弦的浪花一路向前,周邊不時出現郁郁蔥蔥的無名小島和建在水上的漁排,間或看到坐在漁筏上打撈著海菜的質樸的漁民和南海艦隊的軍艦。側躺在快艇上,蓋著暖暖的日光,吹著和煦的海風,竟然不知覺地睡去,我的心此刻也許正和錦母角一樣是這樣的寧靜。

下午三點多,到了返程的時間,漁排上那只漂亮的小貓還在懶懶的睡著;那只游泳健將一樣的小狗已經被放到水裡,一路游著陪我們擺渡回岸邊。他和我一樣的不舍,讓我真切的體會到一定要“親近自然,保護環境”。


(1)



(2)



(2)



(5)


精選遊記: 三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