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野清風(之三)寧靜束河2007年4月14日至22日昆大麗紀行從紅杉村漫步歸來已是9:30,此時的束河人才剛打開店門,我吃了一碗雞豆涼粉,又逛到青龍橋頭,看見一家店招牌上有酥油茶賣,便想喝一杯。可是,店家不零賣,要賣一桶20元,無法遂願,轉身繼續游覽,尋找好景色拍照,硬是把束河的大街小巷逛遍。 束河古鎮是納西先民在麗江壩子中最早的聚居地之一,是茶馬古道上保存完好的重要集鎮,也是納西先民從農耕文明向商業文明過度的活標本。青龍橋頭有戶人家裡就收集了很多過去的生活和生產用品,或方或圓的石缸、大大小小的石磨,精美的動物石雕,還有很多我估計是用來宰殺牲口的物件或是養馬用的那些東西;我看見青龍河邊長著卷葉柳,河邊地裡還開著油菜花,青龍河邊束河人還在用銅盆洗衣服。大街小巷多處正在大興土木,估計以後會有更多新的客棧。中午,在老街又發現了一家喜歡的店,因為那條水渠穿過這家店裡,遠處來的雪水嘩啦啦地就在桌子邊流淌,離清流更近了。坐下喝茶、吃飯,順便也歇歇腳,請店家幫我把在青龍橋上買的一斤櫻桃(六元一斤)浸在雪水裡。納西烤魚味道很好,那個木瓜酸湯實在太酸了,沒法喝。歇息夠了,才慢慢地享用冰涼鮮甜的櫻桃。束河盛產櫻桃,上午我在好幾家客棧都看見院子裡種了櫻桃(在麗江,無論是否住宿,客棧都是可以參觀的,只需具備基本的禮貌即可),只是束河離玉龍雪山太近,氣候稍冷,櫻桃還是青的,現在這裡的櫻桃是氣候熱一點的遠處來的,因為雲南是立體性氣候,“一山分四季,十裡不同天”。我喜歡櫻桃,它是一年中最早成熟的水果之一,所謂春天的樹上三鮮——櫻桃、楊梅、枇杷,而且在這春天的樹上三鮮中,櫻桃也比另外二鮮更早熟一些。它味道鮮美,色澤誘人,不足之處是體形太小,不大的果實中還有不小的核,因此果肉就顯得太少了,吃櫻桃時我是有些著急的,希望它能長得大些、更大些。下午兩點左右,吃飽喝足歇好的我沿著老街直到最東頭,在路上碰見一位納西阿媽提了一籃草莓,我又用五元錢買了一斤草莓,直接用雪水洗了就吃。這裡的草莓味道特別爽甜純正,不像廣東的草莓水水的。束河東北角有個東巴閣,是典型的納西庭院,內有東巴文化的專門介紹,庭院不大,南面有一架很大的紫藤,北面有一樹櫻花。四月中旬,別處的紫藤、櫻花早已凋謝,而東巴閣內的紫藤和櫻花卻還正盛,站立院中,陽光透過或粉或紫的花色再映照在游人臉上,鮮艷無比。從東巴閣下來向右穿過一長廊出來,路邊有個只能坐四五個人露天茶座,這個茶座外面石坎下就是九鼎龍潭,坎下水邊的小土堆上長著一棵正在盛開的薔薇,這種爬蔓型的植物,依抱著旁邊的一棵樹,長得跟樹一樣高,並把枝條向四面八方伸出很遠,無數正在盛開的花朵形成了一棵花樹,好似茶座旁邊的一架籬笆花牆,清爽的春風吹送來一陣陣花香,在這裡一邊賞鮮花一邊品香茶,太美了!無奈當時已無空位,我只好先去九鼎龍潭觀魚。露天茶座旁邊還有一座建築叫三聖宮,在九鼎龍潭的北面,離水面較高,觀魚不便。於是我去到九鼎龍潭的南面,這裡離水面只有一米左右。潭底長著很多水草,映得潭水也綠菌菌的。潭水不是很深,清澈無比,能看見潭中任何一根水草、一塊石頭。水清而又有魚,仔細看那些悠哉游哉的魚兒,身上任何一片斑點都清晰可見。看著那一潭近乎於透明的水,人的內心好像也澄澈了。在九鼎龍潭邊觀魚觀水拍照將近一小時,看見露天茶座的茶客剛一離開,我就趕忙去到茶座要了一杯叫做“青山綠水”的綠茶。服務員小姐誇我很有耐心,為喝這杯茶等了這麼久,接著又很自豪地告訴我,這個茶座生意好得很,明天早上九點開門的位置都已經被人預訂完了。我問她遮蓋在頭頂上是什麼樹,她說是棵野櫻桃,要是三月初來,頭上全是櫻桃花;夏天周圍的樹木遮住了陽光,這裡很涼爽;秋天來也好,長廊那邊的桂花也會飄香到茶座的。春夏秋三個季節生意都旺得很。後來又來了兩位茶客,我們一直到服務員下班才離開那個束河的最佳露天茶座。

(束河古鎮)

(束河九鼎龍潭)

(束河東巴閣)

(束河露天茶座)

(石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