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北桃花島、西塘美食休閑一日游小記

作者: 得意地笑

導讀清明節小黃金周,我和GF參加了上海旅游集散中心組織的浙北挑花島-西塘古鎮一日游。上午,我們在浙北挑花島踏青、賞花,盡享田園風光。由於我們去的正是時候,迎接我們的不僅有粉紅的桃花,還有雪白的梨花和金黃的油菜花,把那兒裝點得簡直就像一個花的海洋。我和GF就在這花的海洋中穿梭、留影,盡情呼吸著春天的氣息。中午,我們離開桃花島,來到了我們此行的 ...

清明節小黃金周,我和GF參加了上海旅游集散中心組織的浙北挑花島-西塘古鎮一日游。上午,我們在浙北挑花島踏青、賞花,盡享田園風光。由於我們去的正是時候,迎接我們的不僅有粉紅的桃花,還有雪白的梨花和金黃的油菜花,把那兒裝點得簡直就像一個花的海洋。我和GF就在這花的海洋中穿梭、留影,盡情呼吸著春天的氣息。中午,我們離開桃花島,來到了我們此行的第二站-西塘古鎮。上午的時光,我們兩個是又踏青又賞花,此時不免已經飢腸轆轆。一進古鎮,還來不及細細品味古鎮的風景和韻味,就先開始忙著覓食了。GF以前來過兒,此行之前,就經常聽她提起這裡的小吃,直聽得我是垂涎欲滴。所以,今天來西塘之前,我早就抱定了一個宗旨:不吃遍西塘的美食決不罷休。為了不虛此行,我做了一點小小的功課-編制了一份簡單的“美食地圖”,計劃將裡面的小吃一網打盡。於是,剛開始碰到的幾個小吃店都被我們一一否定了,心中那種一定要找到最好吃的店的信念戰勝了本身的飢餓感。可走了一段,我們兩個才發現,吃的店是越來越少了,好像傳說中的那家一線天(在送子橋附近)旁的餛飩店始終沒有出現。這時候我和GF才有點急了,畢竟肚子早就在提抗議了,況且GF連早飯都還沒吃呢。好在天無絕人之路,就在此時,忽然傳來一陣臭豆腐的香味。毫不誇張地說,我的精神是為之一振啊,不由自主地脫口而出:好香啊!這時的我也顧不上GF平時不怎麼愛吃臭豆腐了,帶著她徑直朝掛著“紹興臭豆腐”招牌的那家店奔去。說實話,那天古鎮確實可以說是人山人海,又恰逢午飯時間,買臭豆腐的隊伍是排得老長。可又能怎麼辦呢?總不能繼續餓肚子吧!於是,生平第一次理解了什麼是“為五鬥米折腰”-委屈地排了十幾分鐘的隊,才買到一盒高價臭豆腐(五元錢一盒,一共八塊臭豆腐)。幸好,臭豆腐味道還算是不錯-外脆裡嫩,伴著甜面醬和辣醬,味道那個鮮啊。反正,我是不及細細品味就干掉了其中的五塊。就連平時不怎麼吃臭豆腐的GF也丟掉了淑女的架子、狼吞虎咽地吃了三塊,足見是餓得不行了。幾塊臭豆腐下肚,腹裡總算是有些墊底了,我們兩個這才有了點閑情逸致,開始一邊沿河漫步,一邊欣賞起西塘的風景來。我以前也去過一些水鄉古鎮,比如同裡和甪直。風景都差不多,但明顯感覺這裡的商業味道比較濃。我猜想,可能是因為前兩個地方都在江蘇,而西塘卻坐落在浙江的緣故吧。浙江人會做生意,在全國範圍內是出了名的。這點在西塘這個小地方也得到了印證。河邊商店林立自不用說,沿河的各種客棧更是比比皆是。難怪我有個同事總喜歡提著相機到西塘來拍夜景,一部分原因當然是因為西塘的夜景特別美,也有一部分原因是因為這裡住宿特別方便吧。我想,以後有機會,我也會選擇到這裡來住上一晚。在夜幕降落,行人稀少的時候,更能一個人靜靜地體味江南水鄉本身那種獨有的靜謐和韻味。還有一點不能不提的是,這裡的水質污染,比我先前去過的其他古鎮要厲害得多。毫不誇張地說,這裡的河在我看來離臭水浜也就是一步之遙了。那天,我不止一次地看到周邊的飯店或者客棧裡的人在河裡刷鍋、洗盆。且不說這樣很不衛生,更讓人聯想到如此過度地對自然汲取,究竟還能維持多久?在我眼裡,水就是西塘古鎮的靈魂。離開了水,西塘也就一文不值了。所以,在這裡我也呼吁政府和各界環保組織救救西塘和其他一些因為過度開發而瀕臨消逝的江南古鎮。我和GF邊走邊看,不知不覺中就到了燒香巷。在這兒,我們找到了傳說中賣“森林”茨實糕的地方。不得不說,這裡的老板很會做生意。茨實糕一塊塊被切得很薄,就放在店鋪前供游人品嘗。來來往往的人,總不免被吸引過來,拿上一片放在嘴裡。我和GF當然也不例外咯,更何況我們是有備而來的。“耳聽為虛,品嘗為實”。這裡的茨實糕果然是名不虛傳,沒有讓我們失望。吃在嘴裡感覺很糯,而且濃濃的桂花味道讓你齒頰留香。沒有二話,我和GF一致決定要多買一點嘗嘗。順便提一下,這裡的茨實糕一共五種口味,一盒八元,兩盒十五元。我們倆一共買了兩盒。好東西,當然也要帶回去和家人一起分享。就在我們買完茨實糕正准備離開的時候,忽然微風中又傳來一陣濃郁的肉香味。細細一看,原來是斜對面的店家正把一口小鍋架在門口賣扎肉。走近了一瞅,但見一小塊一小塊的肉,用棕葉包裹著,整整齊齊地堆放在鍋裡那沸騰著的醬汁中,可謂色香俱全。那個誘人啊,讓我又感覺到了飢餓。也是啊,我這個肉祖宗今天中午還沒吃上一點葷腥呢。於是,我毫不猶豫地買了兩塊(五元/兩塊),也顧不得什麼吃相了,和女友兩個人就在路邊,堂而皇之地剝開棕葉,大塊朵頤起來。也許真是餓了,這肥瘦相間的扎肉讓人感覺特別地香,很酥爛,也很入味。一人一塊扎肉剛下肚,我們就又馬不停蹄,直奔下一個預定目標-西街口的“陸氏小餛飩”。早就聽說了它的大名,在網友中真可謂聲名遠揚,可實際也就是一個並不起眼的小餛飩攤。也許吸引人的就是那副看著有點年頭的做餛飩的家伙吧(有圖片為證),周圍竟然是圍滿了人。我想,其中的好多人都和我們一樣,是看了網上的介紹,慕名而來的吧。雖然這“陸氏小餛飩”看著其貌不揚,但我是信奉著“既來之,則吃之”的人。於是,和GF一起,也湊了一回熱鬧,一人買了一碗嘗鮮(2.5元/碗)。味道嘛,說實話,比起一般的小餛飩來並沒什麼特別之處。可咱看中的並不單單是這碗小餛飩的味道,更看中的是在這熙熙攘攘的西街口,端著碗吃餛飩的那種感覺,讓我不免回想起了大學時代,自己和三五知己一起在學校門口吃小餛飩、吃油豆腐線粉湯的那些個永遠揮之不去的場景。吃完小餛飩,接下來的節目就是豆腐花啦-自然也屬於在網上“道聽途說”的範疇。踩著前人的腳印,來到了不遠處石橋邊上的豆腐花攤。不錯,又是路邊攤,而且招牌上寫著大大的五個字“祖傳豆腐花”,好像還得過什麼獎。呵呵,感覺今天是和路邊攤干上了。和女友又一人來了一碗豆腐花(2元/碗),點上香油和辣子,細細品嘗起來。總的來說,豆腐花還是挺嫩的,吃著蠻爽口的。我邊吃邊和GF說,不管怎麼說,我們也算是到此一游啦。接下去,我和女友繼續著我們倆的西塘美食之旅。在西街上的一家店鋪,我們試著買了西塘有名的一口棕。至於店名嘛,實在是說不出來了。只記得是離王宅不遠的一家鄰街小鋪子,店面不大,老板是個五十左右的老頭,人挺和善。我們是先買了兩個肉棕嘗嘗味道,覺得不錯,又香又糯。於是,游玩好了王宅後,又特意地折返回來。這兒的小粽子一律0.5元/個,老板介紹說,肉棕和豆沙棕是特色。於是,我和GF每人買了十個,帶回家慢慢品嘗。搞了那麼多小吃,最後還有一道程序是萬萬不能錯過的-那就是飯後甜品。要知道,我的那位GF可算得上是甜品的超級發燒友啊,來的路上就念叨著要嘗嘗這兒的甜酒釀了。如果真的錯過了,她可絕對饒不了我。還別說,我們的運氣真不錯,一下子就找到了煙雨長廊中那家掛著祖傳甜酒釀招牌的小店。正如網上介紹的那樣,這裡供應的冰凍甜酒釀,小杯2元,大杯3元,香甜潤滑,酒味恰到好處,令人念念不忘。而且,我們去的時候,居然是趕上了末班車,吃到了當天的最後兩杯甜酒釀。GF本來想要換一杯的,結果被老板娘告知,這是碩果僅存的兩杯了。聽到這話,我們兩個不由地對視而笑,暗自慶幸我們這次的西塘美食之旅最終沒有留下什麼遺憾。可別以為我們這次去西塘就光想著吃了,我的那位GF對景點也是情有獨鐘的,生怕會遺漏掉一點什麼。我們當天買的是聯票,除了酒文化博物館因為時間關系沒有參觀到之外,其他基本都玩到了,應該說整個游程安排得還是很井井有條的。可能是出於我對江南園林的一種喜好吧,在我的印像當中,西園和醉園是相對比較好的。西園大而氣派,醉園則小而精致,都值得一游。其他的景點嘛,我感覺都一般。當然,西塘作為江南古鎮,那裡的橋,那裡的小巷,那裡的水道,自然都是游覽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景點啦。不知不覺中,我們就要和西塘揮手告別了。可能是因為適逢黃金周、又是白天來的緣故吧,這兒留給我的印像多是摩肩接踵的人群和喧鬧的街市,還有就是品種豐富的各式小吃。我想,如果要想領略江南水鄉幽靜、閑淡的另一面,還是應該錯開高峰,甚至於在晚上來造訪這兒。當這裡的大街小巷華燈初上的時候,我將會看到的是另一個我更加期待的西塘-一個名副其實的夢裡水鄉。別了,西塘古鎮,我一定會再來的!



(浙北挑花島)



(美麗的江南水鄉-西塘1)



(美麗的江南水鄉-西塘2)



(聲名遠揚的西街口陸氏小餛飩攤1)



(陸氏小餛飩攤2)


精選遊記: 西塘

評論